液晶层变光技术(光变-液晶的前世今生)(1)

2016年,富士康鸿海集团以35亿美元价格收购日本液晶巨头夏普66%的股权,标志着属于日本的液晶时代走向衰落。

-------------------------------------------------------------------------------------------------------------------

液晶层变光技术(光变-液晶的前世今生)(2)

Friendrich Reinitzer 液晶发现者

1888年,有一个奥地利人,名字叫做弗里德里希·莱尼泽(Friendrich Reinitzer, 1857-1927),植物学家兼化学家,他发现将胆固醇苯甲酸酯加热到145度会变成白浊稠状的液体,加热到178℃又成透明的液体,这就表示胆固醇苯甲酸酯有两个熔点。而且光照实验时,胆固醇苯甲酸酯对光具有双折射,于是他找到了德国的物理学家奥托·雷曼(Otto Lehmann, 1855-1922),证实了胆固醇苯甲酸酯的双熔点和双折射特性,于是提出了液晶的概念,奥托·雷曼又被尊称为:“液晶之父”,然而这在当时,这个特性,并没有什么作用。

液晶层变光技术(光变-液晶的前世今生)(3)

RCA 美国无线电公司商标

一直到了1961年,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的普林斯顿实验室,一个年轻的学者乔治·海尔迈耶(George Heilmeier)把二片透明的导电玻璃中间夹上液晶,再给液晶加压,可以操控液晶的透明或者浑浊。上报给RCA公司后,RCA把这个发现列为重大机密,然后就开始对这个现象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一直到1968年,RCA公司制成了第一个液晶显示模型,随后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展示了自己这个发明,当时有日本企业参加了这场发布会,日本人就知道了美国有这一项技术。

因为RCA公司是彩色电视机的发明者,所以他们一直想着要把液晶挂在墙上,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他们在对液晶的研究后发现,要把当时的液晶挂在墙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RCA从上到下都很绝望,而且当时IBM公司如日中天,RCA要投资在液晶领域和IBM碰一碰,也需要资金。就在这时候,日本的一家公司,精工手表,这家企业一直在研究石英表,但是缺乏显示方面的技术,看到了液晶这个东西,于是向RCA购买了技术许可,在1973年做出了电子表,在我们小时候,谁有一个电子表,简直跟现在谁有一台无人机一样,到处玩,见谁都会露一露手腕,由于精工在手表显示上面的研究,自然就推广到了各种小仪器,仪表,计算器等上面。

日本有了液晶显示的这些小玩意以后,几年时间内,攻城拔寨,差点把瑞士手表打没了,由于加持了液晶技术的后的精工,利润丰厚,于是不断地向液晶领域投资,在日本本土形成了各种配套的生产企业,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电动车企业一定有很多企业配套生产三电一样,围绕液晶这项技术的配套的企业在日本遍地开花,靠着这个产业产出的利润,十年后的1983,精工又推出了薄膜晶体管的液晶显示器(TFT-LCD),然后日本在1991年,造出了第一台商业笔记本电脑,配置了TFT液晶屏,型号:T3200SXC,日本又在为液晶开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液晶层变光技术(光变-液晶的前世今生)(4)

世界上第一台采用液晶显示器的笔记本电脑 T3200SXC

如果说液晶用在手表上是第一代液晶生产线的话,那么为笔记本生产的就是第二代生产线,1992年,IBM推出了Thinkpad系列笔记本,第一款产品700C就是采用10.4寸TFT液晶显示屏,从1992年开始,日本各大电子企业如NEC,富士通,夏普等都开建了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液晶生产线,用于从几英寸到14英寸的液晶显示屏,那个时代的显示屏,都有很严重的拖影现象,但是作为当时,是非常先进的,由于日本很多企业都开始生产液晶显示屏了,而当时的应用也仅限于笔记本等一些小的领域,所以很快市场就饱和了,各大企业开始减产,裁员等各种手段缩减成本。同时,1994年日本液晶在当时,占有了全球接近95%的市场份额,而这时候,美国又开始对日本平板发起了反倾销诉讼,同时提高TFT-LCD的关税,企图以此打击日本的TFT-LCD市场份额并发展自己的产业链,然而这一系列打击,美国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反而让韩国的三星和LG开始大举推进TFT-LCD产业,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韩国大举扩张,建造了五代线,也就是开始生产最大26英寸的液晶面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给日本人沉重一击,而三星和LG乘势搜罗了很多日本液晶产业的技术人才,在砸了数十亿美元和十年巨亏之后,笔记本电脑以及台式电脑显示器,平板电视的急速需求,三星在1999年完成了18.8%的市场份额,拿到了液晶市场全球第一的宝座,而LG拿到了16.2%的市场份额,坐稳了全球第二的位置,将日本夏普赶下了台。

液晶层变光技术(光变-液晶的前世今生)(5)

韩国三星和LG 在超越日本后,相爱相杀了数十年

我们现在回头看日本企业的投资政策,由于投资更高次代线的资金需求非常大,导致日本企业在投资五代线的时候犹豫,才会被韩国超过,如果在一个未知的前景下,我们换位思考,估计也非常有可能像日本企业那样,在犹犹豫豫中,被下一个玩家超越。

液晶层变光技术(光变-液晶的前世今生)(6)

到现在,日本还是很多翻盖手机为主

日本企业在投资更高次代线方面的失误以外,还犯了另外一个错误,在平板电视上市以后,其实除了液晶,还有另外一种技术,叫做等离子电视,那个电视,本人买过一台,4年以后,因为太占地方,50元卖掉了。当时这个电视机色彩非常的不错,相对来说,当时因为等离子电视,可以造更大尺寸,而液晶只有26寸,而且残影,一直在同一个画面停留的情况下,有时候还会烧屏,等离子电视其实更有优势,尺寸更大,色彩更好,中国有一些企业也同样押宝在这个上面,比如四川长虹,现在我们知道,液晶一定会胜出,因为液晶是半导体技术,而等离子更像以前的真空管技术,而我们的企业,京东方,一开始就是造真空管的。

半导体遵循摩尔定律,18-24个月性能翻一倍,而等离子真空管技术,当时已经到了尽头,所以现在回头看,液晶胜出没有丝毫悬念,因为其他电子管,显像管基本已经淘汰了。

液晶层变光技术(光变-液晶的前世今生)(7)

2021年,东芝宣布英国资本全面私有化,宣告了一个142年的日本巨头企业就此终结

在真空管,以及显像管时代,日本是有专门的技术的,而且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家技术都独领风骚,SONY的有“单枪三束”技术,也就是特丽珑显示技术,而三菱也有钻石珑显示技术,液晶的技术,因为是半导体,全世界都一样,所以生产高度标准化,分工全球化,所以各厂家也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而习惯在专利技术上吃红利的日本企业,不管什么东西,他们都想弄一个独家技术,像现在中国比较热捧的什么日本的唐刀一定要遵循古法手工炼制,还有什么更搞笑的是多少年就为好拉面,几十年如一日米饭上刷个酱卖得死贵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做饭几十年如一日的煮饭仙人,看起来更像是搞笑,在液晶上面,日本企业也想搞独门绝技,有一件趣事,三星液晶电视在日本上市的时候,日本企业就看不起三星,一个日本记者去商场,想要对比日本液晶电视和三星液晶电视的区别,企业的高管告诉他,你多看半个小时,就能知道日本企业生产的液晶电视要比三星的更好了。

后来日本记者评论到:没有一个消费者,会在商场这样的环境下盯着电视看半个小时。

其实除了电视,日本企业在PC电脑,手机,通信设备上,犯了多少这样的错误,记吃不记打,一而再再而三的把这些市场拱手让给了别人。本人2002年的时候有一部三洋手机,轻巧,信号很好,最少用了一年,还是以原价卖出去了,可是莫名其妙的,日本就把这些先搞出来的市场,技术,就这样丢掉了。

液晶市场上,当时索尼研究场致发光技术,三洋主攻OLED技术,夏普更干脆,液晶只给自己家的电视机用,别家不供货,这一切都随着2016年鸿海集团收购夏普液晶而让日本液晶企业逐渐走向没落。

液晶层变光技术(光变-液晶的前世今生)(8)

“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人,时代已经变了!”

液晶层变光技术(光变-液晶的前世今生)(9)

附一: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际,除了韩国,中国台湾省也在这个时候,开始了液晶生产线的投资,因为台湾本来就具有良好的半导体基础,日本当时国内经济一片哀鸿,韩国又在后面釜底抽薪,一向扣扣索索的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人,开始将一些技术转移给台湾的合作伙伴,进行本地化生产,除了应对韩国的攻势之外,也可以通过技术转让,获得一些资金弥补产能不足而引发的问题。正是由于这样的背景,中国台湾省的液晶产业开始腾飞,并最终超越日本,成为液晶产业的第二大玩家,善于挖坑的日本人,在转让技术给中国台湾省的时候并没有日本完整的液晶产业链,而且对中国大陆的市场以及其他外部市场依存度太高,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面板需求下降,几乎导致液晶面板全军覆没,如果不是中国大陆的市场,台湾液晶面板可能早就凉了,以前本人在苏州,做电脑的时候,AUO也就是友达光电,就在苏州工业园区有一座工厂,而我的一个客户,之前就是在做这个品牌的笔记本液晶面板批发,而现在已经转向做京东方了。

附二:液晶面板多少代的划分,实际上是以每一代产品,做出来的尺寸不同而区分的,比如四代线可以生产最大为14英寸的液晶面板,五代线就可以生产最大26英寸的面板,而液晶有一个投资规律,越亏损越要投资,生产更大尺寸的液晶面板,这个叫做“液晶周期”,属于典型的生产创造需求的行业,液晶投资需求的资金量非常惊人,按照人民币通常都是几十亿几百亿的资金,四代线可以满足笔记本电脑的需求,而五代线就可以满足小尺寸电视以及更换桌面显示器的需求。

本文参考:

1:《罗辑思维》第289期-第291期 液晶演义

2. 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路风著

3:全球液晶显示工业百年史,Sarah,2018.0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