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加入百合妈妈读书会!

文|百合妈妈

前段时间,带着儿子去商场买衣服,快要过年了,商场里人来人往很是嘈杂,当我们进到一个童装店后,看到了特别有意思的一幕场景。

一位妈妈带着她的女儿在选衣服,妈妈对女儿说:“你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选衣服了,喜欢哪件,妈妈就给你买哪件!”

女儿拿起一件绿色的春款外套,对她的妈妈说:“妈妈,我喜欢这件绿色的!”

妈妈说:“这件太薄了,年后穿有点冷,还是另选一件吧!”

女儿又拿起一件白色的卫衣,用期待地眼神看着妈妈说:“妈妈,这件衣服好漂亮。”

妈妈说:“白色的太不耐脏了,穿一两天就得洗,还是选个颜色深的吧!”

女儿听后乖乖地放下,随即又拿起一件领口上爬满亮色小珠子的线衣,妈妈又说:“这件款式倒是不错,但是质量看上去不太好,质量好的能穿得时间久一点,明年秋天就不用再买了!你再重新选一下好了。”

父母为什么会为孩子包办一切(那些被父母包办代劳的孩子)(1)

听着这对母女的对话,我暗暗地想,这位母亲虽然说让孩子自己选衣服,但是,当孩子做出的选择不合她的心意时,她就会不自觉地以各种理由迫使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决定,实际上决定权依然在她的手里,孩子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主权利。

我们都知道,自主性对于人一生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一个拥有自主性的人能够独立决策、主宰情绪,不依赖于外界的帮助,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努力去成就自己的目标。

拥有自主性的人很有主见,不会人云亦云,懂得尊重自己的感受,相信自己的判断,有无比坚定的信念,不会因为别人的消极评价而怀疑自己的能力,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表扬而洋洋得意。做事情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计划以达成目标,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也不会消极抱怨,而是会及时想办法去面对和解决。

父母为什么会为孩子包办一切(那些被父母包办代劳的孩子)(2)


1、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多父母无意识地限制了孩子自主性的发展。

如文章开头所述事例中的母女一般,许多父母都习惯替孩子做主,可能连父母本身都没有觉察到这种无形的控制,因为他们可能几年、十几年都在以这样的方式教养孩子,这种认知方式已经相当地稳固,且不容易做出改变。

这种教养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孩子自主性的发展,压抑孩子的自我表达和独立意识,让孩子没有自己的想法。

有的父母习惯为孩子包办大事小事,帮孩子做饭、洗衣服、整理房间等等,除了学习,其他任何事情孩子都没有机会自己动手,最后让孩子丧失了自理能力,甚至连天生的本能也变得迟钝了。

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非常地依赖父母,遇到什么困难都没有独立面对的勇气,总是想依靠父母的帮助。有的孩子甚至到结婚成家,依然需要父母的资助才能正常生活。时下确实有太多的父母辛劳一生都在为孩子攒钱买房、买车,生生把孩子培养成了“啃老族”,一辈子有操不完的心,不得不说这是一场“人间悲剧”。

父母为什么会为孩子包办一切(那些被父母包办代劳的孩子)(3)


2、缺乏自主性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现呢?

01、毫无主见,对自己内心的愿望没有体察。

习惯听从别人的安排,总是做别人期望他做的事情,具体到学习上,如果没有父母和老师的要求,就不会自己主动安排、规划学习,对于需要自己提出主张的事情,常常会采用逃避的方式去面对。

02、虽然有很多想法,但还没做就打退堂鼓。

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实施自己的计划,同时也没有面对失败的勇气,害怕自己的努力无法满足周围人的期待,所以总是寸步难行。

03、有想法,也有勇气去做,却总是轻易放弃。

本来事情做的挺好,但是只要父母或者周围人有不同意见,或者遇到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轻易地放弃,常常半途而废。他们的意志力非常薄弱,目标也不够坚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与困难抗衡,也无法抵挡外界的任何干扰。

04、抗诱惑能力较差,容易出现不良行为。

很容易受到不良同伴的影响,行为存在盲目性、遵从性,极易做出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损害自己或者他人的利益。

父母为什么会为孩子包办一切(那些被父母包办代劳的孩子)(4)


3、如何帮助孩子提升自主性?

想要提升孩子的自主性,首要的任务便是父母要转变教养理念,减少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控制,不放任,也不包办,将行为控制转变为规则控制。

A、不包办,让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任何事情。

在西方一些国家,大部分小孩子从小就参与家庭事务,到十几岁就开始兼职赚钱养活自己,成年后自然就拥有了独立生存的能力,而不再需要父母提供帮助。

德国法律中曾规定过这样的内容,6-10岁的孩子偶尔帮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10-14岁的孩子要剪草坪、洗碗扫地,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的孩子要洗车、整理花园;16-18岁的孩子如果父母上班,要每周给家里大扫除一次。对于不愿做家务的孩子,父母有权利向法院申诉,以求法律督促孩子履行法律。

美国的父母则倡导,只要有利于孩子谋生的能力,让他们吃再多的苦也值得,一些中学甚至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还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才允许毕业。

瑞士人则有一种普遍的观念,他们认为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是没有出息的,也是可耻的。

日本父母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外出旅行的时候,无论多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他们认为这是孩子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背。

父母只有放手让孩子做事情,孩子才能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习得应对困难与挫折的勇气,以及不断调整计划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在不断地实践和犯错误的过程中磨练出来的。

父母为什么会为孩子包办一切(那些被父母包办代劳的孩子)(5)

B、不放任,设立符合实际的规则。

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而是要在事前提出合理的要求,设立与现实社会相通的规则,然后给孩子部分自主权,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并且在孩子自己处理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

比如,你的孩子想要看电视,但是他的作业还没有做完,你应该如何有技巧地同孩子沟通呢?

孩子有看电视的权利,父母可以不催促孩子写作业,但是事先要讲明规则,“认真完成作业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情,看电视前一定要考虑是否会影响到你的学习,是否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你可以看电视,但是不能因为看电视而不完成作业,不过,具体如何安排时间由你来做决定。”

父母为什么会为孩子包办一切(那些被父母包办代劳的孩子)(6)

C、提能力,对孩子进行自主技能训练。

父母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技能训练,需要注意的是,至少要练习10种以上孩子可能会遇到的现实情境,并且由易到难,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下面以“孩子正在家里写作业,有同学叫他出去玩,他应该如何拒绝?”做一举例说明。

父母可以给孩子做示范,并进行角色交替演练,先由父母来扮演孩子,由孩子来扮演同学,开展以下对话:

a:“你和我出去玩吧!”

b:“我正在写作业,不能出去!”

a:“咱们是不是好朋友,是好朋友就一起出去玩!”

b:“咱们当然是好朋友,所以应该互相尊重,请不要勉强我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a:“你什么意思?你要是不出去玩,以后再也不叫你了!”

b:“我们永远是好朋友,但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等我写完作业,咱们再一起玩吧!”

然后,进行角色互换,让孩子来做自己,父母来扮演同学,让孩子在演练中学会说“不”、学会拒绝、学会为自己做主。

演练结束后,父母还需要引导孩子进行比较和思考,说一说拒绝和顺从两种处理方式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如此,孩子自然就会有所心得,另外,父母也要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练习和运用,才能习惯成自然。

父母为什么会为孩子包办一切(那些被父母包办代劳的孩子)(7)

D、授方法,教给孩子一些实用技巧。

父母要教给孩子一些实用的方法技巧,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推荐一种“ABCD分类法”,即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情依照重要性分为4类:

(A)重要又紧急

(B)紧急却不重要

(C)重要却不紧急

(D)既不重要也不紧急

让孩子按照上述4个分类法来标记出事情的先后次序,每天早上先做第一件事情,直到这件事完成或者达到要求,再开始第二件、第三件、第四件……每天坚持就会慢慢养成习惯,同时,也会增强孩子对生活的掌控感,提升自主性。

父母为什么会为孩子包办一切(那些被父母包办代劳的孩子)(8)

综上所述,孩子缺乏自主性,很多时候是因为父母不懂得放手,对孩子管控得太多,当父母学会了放手,以及运用恰当的方法培养、教育、引领孩子,孩子的自主能力就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许多时候,孩子依靠自己的能力完成的事情比我们想象得更好,也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与满足。

我是@百合妈妈读心理,育儿达人,多平台签约作者,我只写有温度的育儿文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关注、转发、赞赏!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