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典】大千世界

每日一读哲理(每日一典大千世界)(1)

每日一读哲理(每日一典大千世界)(2)

大千:佛教谓包罗万象、广大无边的世界。《魏书•释老志》:“释迦如来,功济大千,惠流尘境。”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诗:“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大千世界”,指广大无边的人世间。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九:“长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师云: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这是佛教的用语。传说佛教的开山祖师释迦牟尼,是个以慈悲为怀的人。他身体力行,积德行善,宣传佛教的宗旨,

劝导人们改恶从善,这样,就会成正果,上天堂。当时,过着牛马不如生活的底层人民,从佛家教义中看到了希望,一时间各地的善男信女都纷纷信佛,听佛教大师的讲解。据说,那时释迦牟尼教化的范围很大,总称有三千大千世界,简称“大千世界”。这个大千世界究竟有多大?有人说以印度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廓,是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合为一个小千世界,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消磨了三十多年层层心血,算不得大千世界小小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