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韩文岐:兰兰的心思

兰兰的心思(下)

韩文岐/文

每当想起那天晚上在饭店和良玉的热烈接触,兰兰就会心跳不止。她会下意识地伸手摸摸自己发热的脸蛋,没人时还“咯咯”地笑出声来,心里充满了甜蜜幸福的感觉!对良玉疯狂的有些粗野的搂抱亲吻的举动,兰兰不觉得意外,她知道那是心头蓄积已久的爱的爆发,她紧紧地迎了上去,两人的身心完全触合在了一起!

府谷韩文岐兰兰的心思(府谷韩文岐兰兰的心思)(1)

有人说,在人世间的情感中,当数爱情的力量最强大。这话一点不假。恋爱中的兰兰和良玉时刻感觉自己精力充沛,再忙也没有累的感觉。他们把精力集中到饭店的经营上。常抽空到附近几个小区的客户中,了解人们对饭店的意见、要求,不断改进饭店的工作。由于饭菜质量数量有保证,服务周到热情,就餐环境舒适,干净卫生,加上兰兰甜美的歌声,饭店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就餐人数不断增加。这样饭店显得拥挤起来,需要增加面积,据此他们决定扩大饭店规模。

在搞一家多大规模饭店一事上,良玉和兰兰意见不一致,发生了争执。兰兰主张一步到位,搞一家超大型高档酒店,资金不足可申请银行贷款。良玉认为搞那样一家大酒店可作为远期目标,眼下还是经营一家中低档餐饮店合适。在积累资金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扩大规模。良玉还认为党和国家在加大反腐力度,反对铺张浪费公款吃喝,这些势必对高档酒店带来冲击,使他们不得不改变经营策略,等我们将来搞高档酒店时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

两人各持己见,争吵起来。在吵嚷中,兰兰说良玉“你前怕狼后怕虎顾虑太多,不敢行动咋就说不行?”良玉笑笑说:“我看咱专门做一次市场调查吧。”

他们首先来到兰兰唱过歌的那家酒店。女老板愁眉苦脸地告诉他们,酒店相互之间竞争激烈,利润本来就不多。现在国家明令禁止领导干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谁敢违抗国家政策?按照纪检部门要求,公家单位之间互相请吃请喝大把花公款的现象也没有了,酒店营业额大幅下降,不改变做法恐怕维持不了多久就有关门倒闭的危险。去其他几家店了解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在事实面前兰兰同意了良玉的主张。他们在附近一栋餐饮服务大楼里租了一百五十多平米的店面,内设一个大餐厅和五个雅间,增加了两名厨师和三名服务员。由于饭店主要面向普通百姓,又有着良好的信誉,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很多距离这里很远的顾客也慕名来这里举行家庭聚会,祝贺生日等活动。饭店生意红红火火,营业额比以前大幅度增加。两个多月的实践证明良玉的意见是正确的。

兰兰想起当初自己头脑发热,不顾实际情况,一心想往大干,起劲地反对良玉的正确主张,还说了伤人自尊心的话,感觉过意不去。这天晚上客人散去,收拾完餐厅后,两人照例舍不得马上离去,在一张饭桌旁坐了下来。兰兰对良玉说:“良玉哥,那次争吵起来我不该那么说你,我对不起你,你不会怪怨我哇?”良玉爽朗地笑着说:“看你说的,咱那还不是为了把事情办好吗?你说了自己的看法,就算口气生硬一点也没什么,我咋会怪你呀!我就喜欢你这种率真的性格!”见良玉这么宽容大度,兰兰很是感动,她深情地看了一眼良玉,把上半身紧紧地靠在了良玉宽厚的肩膀上!兰兰和良玉两人从小一起玩耍,一起念书,现在又一起开饭店,两人脾气相投,彼此关心照顾,有着很深的感情,兰兰深爱着良玉。

良玉他敦实健美的身材,端正微黑的脸庞,闪亮有神的眼睛,粗黑的眉毛,浑身充满了青春活力。他的眼神,他的嘴角眉稍显露出他是个很有主见充满自信的男人!

良玉平时话不多,有点不善言谈,是那种胸怀锦绣的“内秀”的人。他头脑灵活善于思考;作风扎实做事稳当。他不会盲目地去做一件事。总要深思熟虑觉得有较大把握时才会付诸行动。理智告诉兰兰,良玉是个可以信赖的人,和他一起生活有安全感,值得托付终身!

这天该楼业主委员会通知他们说,大楼管道锈蚀严重,决定进行管网改造维修,让他们做好准备。正好他俩也打算重新装修饭店,两人商议后贴出告示:饭店暂停营业一个月。

前些天,二姨把母亲接来她家住一段时间。平时兰兰忙饭店的事情,顾不上多陪母亲。她打算在饭店停业期间陪亲爱的母亲说说话,领她到街上转转,买两件时新衣裳。今天饭店开始装修,吃罢早饭后,兰兰和良玉相约来到饭店和工人师傅商谈装修事项。十一点左右二姨打来电话,说中午招待人吃饭,让她早点回来。“怎么早上没听你们说呀?”兰兰不解地问。“是这样,你爸打电话让你妈近两天回去,家里忙。中午招待你妈。今天星期天,顺便把你二姨夫的几位同事和朋友叫来一起聚聚。”二姨这样说。

快到十二点时兰兰回到二姨家,见客人们围坐在餐桌旁喝茶闲聊。二姨夫的几位同事兰兰都认识,和他们一一打了招呼。这时坐在正中间的一位穿着入时的中年妇女自我介绍说:“我是小王他妈。”她打量着兰兰,脸上露出矜持的笑容,拉着兰兰坐在自己身边。王局长的儿子小王也在坐。他削好一颗苹果给兰兰递过来,兰兰迟疑了一下接住苹果放在饭桌上。小王叫王伟明,这段时间常来二姨夫家串门。第一次见他,兰兰想起那次不愉快的谈话,有些不好意思。王伟明好像不在乎,他总是没话找话,想和兰兰拉近距离。兰兰对他表现出来的家庭优越感,对他不着边际的夸夸其谈很反感,本不愿搭理他,但又想他是二姨夫的客人,又是二姨夫当办公室主任的地税局王局长的儿子,对王伟明太冷淡了会让二姨夫脸上不好看。看在二姨夫的面子上,兰兰有时也接着伟明的话茬应答两句,时间长了两人成了熟人,有时还开几句玩笑。

饭菜上齐后,二姨夫首先给客人满酒,对大家参加聚会表示感谢。并按当地惯例指定王伟明担任“酒司令”。王伟明频频为客人满酒敬酒。看得出王伟明是酒场上的常客。他嘴头子很溜,每一次敬洒都有说辞,总能说出充足的理由,让人把酒喝干。他不时瞟一眼兰兰看她对自己的表现是不是满意。几杯酒下肚,客人们脸红耳热,话也多了起来。伟明邀请“著名歌手杨兰兰”为大家唱歌助兴。

聪明的兰兰看出这次午宴是二姨专门安排的自己和母亲与王伟明母子见面的“相亲宴”。她虽然不情愿,但她认为二姨和二姨夫一向把自己当亲闺女看待,他们设宴招待客人,自己应该尽力支持配合才对。她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认认真真地唱了一首蒙古族的“祝酒歌”。经她修改的歌词更加真挚感人,配上婉转动听荡气回肠的曲调,使客人们精神为之一振!歌声结束时,她恭恭敬敬双手举杯为客人们敬酒。仍然陶醉在歌声中的人们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从不喝酒的母亲听女儿歌唱的这么好也把一杯酒全喝了。这时手机电话铃声响了起来,兰兰说声“我接个电话”,走出了餐厅。

电话是良玉打来的,他叮嘱兰兰说:“这两天你胃不舒服,少喝点酒,饭菜凉了就不要吃了,多喝点热水!”兰兰动情地说:“良玉哥你说的这些我记住了,我一定多多注意”。接着说:“过两天我妈要回老家,我得陪陪她,不能到工地了,也不能和你一起吃饭了,你要照顾好自己,吃饭不要凑乎,一定要吃好!”

这两天,二姨和母亲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做兰兰的工作,想促成兰兰和王伟明的婚事。二姨说,伟明他妈告诉我,她家伟明一心要找兰兰,别的女孩子谁也入不了他的眼。她自己也觉得你模样俊,有气质,是个懂礼貌的孩子。她很喜欢你做她的儿媳妇儿。

母亲爱抚地拉着女儿的手,满带深情地对兰兰说:“王伟明人长的帅气,能说会道,肯定有出息。人家那么好的条件,那么好的家庭,能看上你是你的福分也是咱家的福分。你要尽快打定主意,答应这门亲事。耽闪了你后悔也来不及了。”二姨又说:“伟明他妈还告诉我,要是你俩谈成了,伟明他爸不愁给你安排一份又轻闲还有固定收入的工作,不比你现在开饭店强?”听到这里,兰兰笑着说:”二姨,我这人生来就是吃苦受累的命,就爱干活。让我闲下来,非把我憋出病来不可。”兰兰心里在想,坐享父母绘就的优越生活,那算甚本事,有甚意思?她决心要和良玉共同奋斗,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过自己奋斗得来的幸福生活那才有意思,才会心安理得。

母亲回家后的第三天给兰兰打来电话。大意是说,我和你爸把情况说了,他也希望你找王伟明。人家小王也不小了,你想好了同意和人家谈就尽快给人家回话。几天后母亲又来了电话,气愤地说:“我和你说起和王伟明的事你老不表态,原来你另有想法。最近听村里人说你和李良玉处得很热火,正谈恋爱。我说给你,我们不同意。良玉那娃人是不错,可他家的日子紧巴巴的,眼下给你们在城里买一套房也买不起,放下现成的好日子不过,不知你是咋想的!”又听母亲哽咽着说:“你要非找那李良玉不可,以后不要叫我妈!”母亲挂断了电话。

母亲的话像一根闷棍把兰兰打晕了!父母的态度很坚决,不同意她和良玉的婚事。兰兰深知父母是穷怕了,想让自己过好日子,这点她完全理解。可让她和良玉分开去和自己不喜欢的王伟明一起生活,这昰绝不可能的。父母亲就自己这么一个女儿,是他们的心头肉。兰兰不会顶呛他们,更不会和他们硬抗!怎么才能让他们改变思想呢!她陷入了痛苦之中。良玉知道兰兰因父母亲不同意他俩的婚事而犯愁。他提醒说:“这事你急也没用。人家谈对象都要找个介绍人,咱也请一位能和你爸妈说上话的介绍人去做他们的工作,你看好不?”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兰兰眼前一亮,说了声“这办法太好了,你怎么不早说呀!”激动的上前抱住良玉在他脸上亲了两口。

兰兰想到了一位理想的介绍人,她三姑。兰兰的三姑是她父亲的叔伯妹子,在市妇联工作。三姑有文化有能力。在包括兰兰父母亲在内的村民眼中,三姑是一位有本事的女强人。父亲曾对兰兰说过,让她多向三姑学习。

三姑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她年轻时有过一个志同道合的男友,她父母亲嫌人家父亲是残疾人,生活困难,家庭指靠不上而死活不同意她俩的婚事。逼她嫁给了另一个人。婚后两人性格不合,老是吵架,过不成离了婚。三姑奔五十的人了还是单身。兰兰觉得请三姑做她们的介绍人再合适不过了。她们找到三姑说明了来意。三姑很理解她俩的处境和心情,满口答应做他们的红娘。三姑说:“我很了解我的大哥大嫂,他们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人。我会说服她们转变想法的。”三姑还打趣地说:“我在等着喝你们的喜酒了!”

第二天一早母亲很快打来电话,说兰兰三姑双休日回村来家说了她和良玉的事,给她们讲了不少道理。还提起了当年三姑父母亲干涉她的婚姻给她带来痛苦的事实。母亲高兴的说:“你三姑说的句句在理,我和你爸心服口服,我们同意你和良玉的婚事了!”母亲接着说:“你们俩老大不小了。我们和良玉父母商议,打算今年国庆节给你们举行婚礼,你们同意不?”兰兰良玉表示同意大人们的意见。

按照惯例,结婚典礼前男方先到女方家举行定婚仪式。她俩要提前回去做准备。这几年回家都是绕公路坐班车。这次他们决定走近路徒步旅行。沿着上中学时走过的路来个故地重游。早上七点多两人欢欢喜喜上了路。白露节令刚过,秋高气爽,气候宜人。他俩有情人将成眷属。就要结婚了,两人将朝夕相伴,一起生活,自然心情兴奋激动。他们望着远处的山峦,飘逸在山间的薄雾;看着近处的沙石草木都是那么亲切可人!两人手挽手过了碾房湾小河,迈步上了榆树塔大路。今年雨水充沛,地里的糜子谷子高粱玉米生长旺盛。微风中,泛黄的谷穗频频向路上行人点头致意!路过园子湾时,他们被水坝周围一畦一畦的蔬菜吸引住了。流青滴翠的大白菜,面带娇羞的西红柿,笑容可掬的红辣椒无不给人以美感!中午时分,他们走到桃树梁山脚下。桃树梁另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称一一相思儿梁。据说早年间有一位叫珍珍的少妇十分思念进后山拉骆驼的丈夫。常在太阳落山时,借着晩霞向北瞭望,希望看到丈夫归来的身影。每逢初一十五还上梁烧香磕头,乞求上天保佑出门在外的丈夫平安顺利。后来终于盼回了丈夫,过上甜蜜幸福的生活。此时他们又想起了这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快步穿过树林上了山顶。这里有一块两米见方的青石板被太阳晒得微微发热。两人坐在石板上,从旅行袋里陶出干吃面,火腿肠和几颗桔子吃起来。兰兰又拿出矿泉水瓶揭去了盖子,先支在良玉嘴上让他喝两口,自己再喝两口。这样吃着喝着,感觉别有风味,比在饭店吃大餐更有味道。吃喝罢,两人靠在一颗大树上“眯”了一会儿又开始沿着崎岖山路朝老家的方向走去。走着走着听到有人在唱山曲儿。清楚的听到两句歌词:情相连呀么心贴心,知心的话儿呀么说不尽。翻过一道圪梁又下了沟,肩并肩呀么手拉手。“哟,这咋好象在唱我们俩呀?”良玉下意识地朝周围看了一眼,不好意思地松开兰兰的手。倔犟的兰兰索性靠过去挎住良玉的胳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