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道家弱水蓬莱》 中曾说过:“道家弱水蓬莱,鲸波万里谁知得。”

羽化登仙,成为得道高僧这可是不少人的追求。即便是生在凡尘俗世,依然有不少人希望有天能够皈依佛门,在那里得到心灵的归属和人生最终的落脚点。

我们不得不说,在物质生活的丰富多彩中,生活的巨大压力,以及各种俗世的纷扰,都穿插在其中。也许身体是放松了,但精神始终是紧绷的,而随着生活压力越来越多,经历的事情越来越糟糕,就有不少人开始幻想脱离这一切,去到另外一个世界生活。而佛门、道观等都成为了人们的另一个天堂,一个可以身心随性的地方。

终南山隐士最大寿命(隐居终南山70年的)(1)

不过,佛门可不是那么好进的,现在可是需要大学本科的学历才能进佛门,学历门槛的增高,也从侧面证明了,不少人多么的想要逃离这样的生活。

在终南山有这样一位道长,他在百余岁的高龄羽化作古,被人们称为是“陆地神仙”。他用自己的毕生经验告诉着众人,他没有私心,毫无保留的传递着道法自然的文化,他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一、悲哀的前半生

这位堪称是神仙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呢?他是著名的终南山隐者,在这里他已经隐居修行了七十年了,并且在修行的过程中还曾预言过自己将于104岁时羽化。他就是张至顺道长

张道长的成就可谓是登峰造极,受人崇拜。但每一个人的成功背后都有一段难以忘却的辛酸史。没有任何人的出家之路走得一帆风顺,道观、佛门作为人们逃离现实的最后一个庇护所,必定是在前期走投无路之下的选择。

终南山隐士最大寿命(隐居终南山70年的)(2)

和大多数不幸福的人一样,张道长也有一个悲伤的童年。原本张家比较富有,祖上也积累了不少家产,然而随着门楣的逐渐没落,且家人不善于经营,家产就被败光了,很快家中就过起了穷困潦倒的生活,家徒四壁的他,只能拿着个破碗上街要饭。

年纪轻轻的他,就用这样的方式讨生活,这确实让人心酸。而恰好在又一次要饭的过程中,他似乎找到了一种新的人生方向。在一次前往别的村子要饭的过程中,赶上了一次唱大戏,戏中上演的就是《湘子传》,里面讲述了韩湘子出家成道的故事剧中主人翁的经历,让张至顺开始看到了新的生活希望,这时的他就产生了想要出家的念头。

二、进入部队搞起了运输

社会动荡不安,哪里都没办法独善其身,想要吃饱穿暖,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而在这样的动荡岁月中,读书依然成为了不少孩子心中的心驰神往的梦想,他们渴望读书,渴望知识。不过,由于家中很是贫寒,早已家徒四壁,张至顺很显然并没有钱财去读书。

不过,他并没有就此停止对读书的幻想和渴望。他知道古代有凿壁借光的故事,于是他便效仿,趴在学校的窗外偷听,次数多了,教书的老师也就发现了他的存在。

终南山隐士最大寿命(隐居终南山70年的)(3)

有一次,张至顺在窗外偷听的时候,老师找到了他,并且向他了解了家庭情况,还给了他馍吃。不久之后,老师便告诉他,让他留在学校,帮学校做饭,而他也可以借此在学校上课。

美好的日子很快过去,后来阴差阳错下,他去了部队,在运输队负责赶马车运送弹药。当时到处都是轰鸣的炮火声。

一次,他照常去运输弹药,结果在途中为了躲避炮弹,他就躲进了一个寺庙中,庙中有和尚,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和他说话。而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举动,让他很是不喜欢佛教的势利眼,因此他也讨厌上了佛门,继而选择了以后要下定决心去当道士。

那么,这一次在经历了众多磨难之后,他能够成功获得道观的收留吗?

终南山隐士最大寿命(隐居终南山70年的)(4)

三、成为一代大师

下定决心之后,他就来到了华山西边的华山碧云庵,准备在这里出家。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里根本不要他,还告诉他不能留在庵里。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他犹如遭受了晴天霹雳,一瞬间就如霜打的茄子,崩溃大哭。就这样,他将前几十年的苦楚都在庵门口苦了出来,希望以此来发泄早已郁结在心的愁闷。

也许有些人的运气就是比较好,正在他哭得昏天黑地的时候,一个瘸腿的道士从外面回来了,对于这个嚎啕大哭的青年男子的,瘸腿道士很是吃惊,连忙上前询问是出了什么事情。

在了解清楚了来龙去脉之后,道士动了恻隐之心。于是,道士在沉默片刻之后,就对张至顺说,“跟我走”。

终南山隐士最大寿命(隐居终南山70年的)(5)

本以为已经走投无路了,正如《游山西村》诗中所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道士是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代传人刘明苍的侄儿。有了道士的帮忙求情,自然张至顺也就被留了下来,刘明苍也就成为了他的师傅。

修行之路是艰苦的,在这里他明白自己的机会来之不易,他想要比所有人都做得好,他感念道观的收留,因此他很是用心做事。

每天都负责给大家做饭,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多。挑水、做饭、打扫房间,每一样事情他都做的周到详细,天亮之后还要叫师兄们起床吃饭,等到师兄们都吃完了,他才会自己吃,然后收拾碗筷。

白天是忙碌的一天,也是充实的一天,当忙完了所有的活,夜晚就是他的修炼时间,开始打坐。这一干就是十几年,从来不偷懒,也不休息。

终南山隐士最大寿命(隐居终南山70年的)(6)

好在,多年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一次在他打坐的时候,呼吸越来越低缓,感觉身体也变得轻飘飘了,身体四周仿佛存在了很多云彩,慢慢的身边出现的云雾越来越多,而那些云彩也在往身上聚拢,就在刹那间,他感觉自己身上的气脉都停止了一般。

在外人看来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在修行的张至顺看来,这可是不小的收获,这直接意味着他到了修道中的最上层。在修道中,一共分为三层,分别是上中下,而他很是幸运,直接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了最上层。

当年,张至顺在住在终南山的时候,人烟还十分稀少,哪怕有人上山采药,也仅仅只有春夏两季。我们很难想象,愿意有人在与世隔绝的地方,安心的过着没有任何趣味的生活,可以说是十分枯燥无味。不仅是在修行上如此,他还细心专研中药、针灸按摩,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如今,他练就了金刚长寿之躯,年满百岁,依然耳聪目明,精神抖擞,俨然是当今世上的高手。他将自己毕生所学全部倾囊相授的,回馈社会,也回馈曾经自己得到的善意。

总结

我们看到了历尽磨难,依然坚强活着的张至顺,也看到了受到瘸腿道士照顾的善意,从而用心回报社会,回报国人的张道长。以德报怨,我想这才是道观的文化传承吧,也是每一个道士的都应该获取的人性。

终南山隐士最大寿命(隐居终南山70年的)(7)

张道长曾说,他是华夏子孙,道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道教中的好文化很多,他不愿意一个知道,他想把这些都传扬出去,让每一位中国人都能从中获益,活得更加健康。

不得不感叹,张道长真的是为民着想,一生都在造福百姓。更让人觉得神奇的是,他竟然在活着的时候就预言了自己的仙逝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