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早晨不需要闹钟,哒哒声会徐徐地把我唤醒;在外面玩不需要召唤,哒哒声会迅速地把我拉回饭桌长大些,父亲用哒哒声下一碗水饺为我送行,母亲用哒哒声做一碗面条为我接风,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老鼠钻进风箱两头受气?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老鼠钻进风箱两头受气(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

老鼠钻进风箱两头受气

小时候,早晨不需要闹钟,哒哒声会徐徐地把我唤醒;在外面玩不需要召唤,哒哒声会迅速地把我拉回饭桌。长大些,父亲用哒哒声下一碗水饺为我送行,母亲用哒哒声做一碗面条为我接风。

风箱是一个老物件,在炉子和煤气灶兴起之前,是中国千家万户必备的一件物品。他是和灶台一起的搭档,作用相当于现在的鼓风机和天然气的压力,让柴火的燃烧更加旺盛、充分。

风箱一般是长方体的盒子,紧贴着锅灶,它的原理和汽车发动机的活塞是一样的,说不定发动机的发明也从这个古老的工具上得到过灵感。有句我们熟悉的歇后语“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很形象的诠释了风箱的结构。拉风箱是一个技术活,做不同的饭菜需要不同的火候,火候的掌握很大一部分在拉风箱上。尤其是过年的时候,一大家子凑到一块炸丸子、炸鱼,对油温的要求很高,要选出全家烧火、拉风箱最好的人干这个大项目。我一般都是被排除在外的人选,实在没人烧火的时候才会用上我,我干这个活的次数少,但被掌大勺的父亲数落烧的不好却不少。我至今都没有摆脱菜鸟的身份,估计我没有这个天赋吧,幸好风箱已经没落,不然我就没落了。

风箱推拉起来哒哒的响,这哒哒声萦绕我至今。小时候,早晨不需要闹钟,哒哒声会徐徐地把我唤醒;在外面玩不需要召唤,哒哒声会迅速地把我拉回饭桌。长大些,父亲用哒哒声下一碗水饺为我送行,母亲用哒哒声做一碗面条为我接风。现在风箱不见,哒哒声听不到了,但是父母的温情,依然如故。风俗、旧物可能消亡转变,真情永不磨灭,我们表达和接受爱的方式变了,相互贴近的心灵永远存在。

我是一个念旧的人,念的是旧情,不是旧事、旧物,我念的是那双磨细了风箱把手的手,又用另一种方式给我端来了饭菜!不是逐渐消失的了的风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