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1)

网络文学新浪潮与文学新经验

时间:11月11日(周五)14:00

地点:腾讯会议(ID:567511155)

主讲人:李玮(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近年,网络文学类型出现了迭代升级的趋势,书写新世代、新经验成为这股网络文学新浪潮的主要倾向。它们构筑新的时间和空间,勾连新的虚拟和现实的关系,表达关于精神和肉体、人类和非人类新的想象。这使网络文学作家不能被纳入我们通常所说的60后、70后、80后、90后等一系列具有连续性的文学脉络,而是以别样资源的借鉴、“非文学化”的姿态,创造了新的意义系统。面对网络文学新浪潮,仅仅用大众文化、资本之手去解释网络文学的新经验也许会浮于表面,其背后所体现的网络社会的情感和欲望表达,虚拟世界的修辞和意义表征,以及全球化/地方化、世界/中国、技术/人文等等思想因素,以及网络文学在整体文化传播中的号召、联结,或者是区隔作用值得进一步被思考和呈现……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2)

数字敦煌的构建及文化内涵

时间:11月11日(周五)14:30-16:00

地点:腾讯会议(ID:449248490)

主讲人:吴健(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部长、研究员)

本次讲座以敦煌石窟艺术重要价值定位和永久保存、永续传承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目标,以及将先进的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意义为出发点,阐述敦煌石窟数字化保护的发展、成熟、创新三个重要阶段,以及经过三十余年的探索和研究,形成的一整套适合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加工、存储的技术流程和数字敦煌构建的方法,展现数字敦煌海量的数字化成果及应用场景。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3)

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方法论——以丸山真男与子安宣邦为例

时间:11月11日(周五)15:00-18:00

地点:腾讯会议(ID:283622879)

主讲人:赵京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

本讲座以日本思想史研究奠基人丸山真男和与之抗争的批判者子安宣邦为例,分析在现代性思维内部建构思想史和从“现代”之外展开批判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方法,其基本内涵、逻辑理路和文化政治立场。可以说,丸山真男代表了二战后日本重建工业社会阶段的研究成就,子安宣邦则反映了1980年代以来进入后现代消费社会阶段的新路径。两人分别展现了思想史研究建构与解构的两种方法论之奥妙,足以启发我们的思考。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4)

戏剧内外:中国话剧的接受研究

时间:11月11日(周五)15:00

地点:腾讯会议(ID:315747633,密码:221111)

主讲人:陈军(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任、教授)

中国话剧诸多问题和现象不仅要从戏剧内部去阐释,而且还要从戏剧外部去阐释才能解释清楚,其中观众接受是联结戏剧内外的关键节点。戏剧这一艺术形式由于最具有社会性、群体性和公共性,应该是接受美学研究的理想对象。本讲座是作者从事中国话剧接受研究的一点体会和思考,主要讲述中国话剧接受研究的理念、范式、主体、构成和方法等相关研究内容,旨在为接受美学提供中国经验和新的理论建构。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5)

抑郁的社会学视角

时间:11月11日(周五)18:30

地点:上海教育出版社微信视频号

嘉宾:萧易忻(华东理工大学社工系副教授)、姚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医生)

何为抑郁?抑郁症患者的感受和经历是怎样的?作为家人朋友,我们如何对待抑郁症患者?如何处理我们自己的抑郁情绪?我们的直播将从《诉说忧伤》谈起,倾听忧伤,倾听忧伤的社会学分析。11月11日晚,《诉说忧伤》的译者萧易忻老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姚灏医生,做客上海教育出版社直播间,从社会学和医学两种视角,一同探讨当代人的抑郁困境。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6)

作为近代地域文化“多元合金”的张元济

时间:11月11日(周五)19:00-20:30

地点:腾讯会议(ID:681775494)

主讲人:邹振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张元济(1867-1959)的一生,跨越了清末、民国和共和国,有关张元济的研究汗牛充栋,但几乎没有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讨论过其人格特质。本次讲座就要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讲讲张元济。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7)

羊皮上的“感官世界”:英国中世纪感官文化探微

时间:11月11日(周五)19:00

地点:腾讯会议(ID:179669534)

主讲人:包慧怡(复旦大学英文系副教授)

无论在理论或实践层面,感官及对感官认知的态度在中世纪人道德、宗教、情感模式的形成中都扮演关键的角色,深入研究感官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文学作品。中世纪艺术有哪几种表现感官的范式?何以“观看”在中世纪是一种“触觉性”的过程?为什么中世纪人相信有内外“两套”感官?哪种感官对人的灵魂最具威胁?为什么骑士罗曼司中女性的目光是“致命的”?中世纪文学如何处理“通感”?梦幻诗主人公为何总在穿透彩窗的阳光中醒来?绿色何以既是青春与重生又是死亡与嫉妒的色彩?天堂为何被想象成一个香料大本营?感官与七宗罪、星象学、体液说、动物寓言象征的关系如何?讲座将通过对“珍珠”诗人、乔叟等中世纪作家作品的解析,辅以手抄本、壁画、建筑、彩窗等物质实例,探讨上述以及更多中世纪欧洲感官文化中重要且有趣的问题。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8)

抒情传统的重新认识——以华兹华斯和艾略特情感论之石攻古代诗学情感论之玉

时间:11月11日(周五)19:00

地点:腾讯会议(ID:541112557)

主讲人:蔡宗齐(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

“诗言志”和“诗缘情”是古代文论两个纲领性的命题,自然是当今有关抒情传统讨论中的一个核心议题。尽管历代注重政治、道德教化的诗人多奉“言志”为圭臬,但我们若视之为“缘情”的对立面,进而将历代繁复纷呈的情说统分为两大类,未免过于空疏和简单化。这种二分法无法揭示出各种“情”说自身独特之处,更莫说梳理清楚它们之间相互交叠、继承、纠偏、批判的复杂关系。借鉴华兹华斯和艾略特情感论,讲者尝试搭建一个基于抒情过程自身的分析框架,重新梳理分析六朝唐宋时期主要的情感说。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9)

伊斯坦布尔时期的奥尔巴赫

时间:11月11日(周五)19:00-21:00

地点:腾讯会议(ID:582480466,密码:221111)

主讲人:王晓燕(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跨文化与世界文学研究院讲师)

德国罗曼语文学家埃里希·奥尔巴赫于1936-1947年流亡伊斯坦布尔。这一事件带有强烈的政治性——既是纳粹迫害的直接结果,也是土耳其现代化改革对欧洲学者的主动接纳。与此同时,流亡促进了奥尔巴赫学术视野与研究内容的变化,促使他在流亡的现实中,关注历史之于当下的力量,并试图通过罗曼语文学来复兴西方衰败的人文主义传统。在奥尔巴赫这里,语文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或者学问,更是他在流亡困境中追溯欧洲历史、复兴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及克服流亡生涯的重要手段。

日本文化论

时间:11月12日(周六)9:00-12:00

地点:ZOOM会议

主讲人:毛丹青(日本神户国际大学教授)

本次讲座,主要从外部视角来解说日本文化论,也就是说不仅仅是从日本国内的视角,还要从世界的视角来解说如何看待日本文化,或者说日本文化是如何在世界上广为人知的,从越境的角度通过许多实例进行具体说明。

城市社区中的《山海经》

时间:11月12日(周六)14:00

地点:虹口区图书馆微信视频号、哔哩哔哩·上海自然博物馆

嘉宾:董毅(上海自然博物馆网络科普部副部长)、葛致远(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馆员)、徐珊珊(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助理研究员)

《山海经》作为中国古典经籍中的经典论著,记载了大量当时中国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知识,是上古时代先人对自然最初最朴素的认知,对后世影响极深。时隔千年,《山海经》的生物是否存在?它描绘的世界能否重现?本期讲座,来自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三位老师,将以《山海经》中的“东西南北中”五座山系为研究内容,带领大家一起探索山中的那些奇花异草,珍奇异兽,并发掘城市中可以找到的《山海经》中的生物。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10)

神风与铜钱:海岛日本遭遇世界帝国1268-1368

时间:11月12日(周六)19:00-21:30

地点:腾讯会议(ID:564960122)

嘉宾:马光(澳门理工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王侃良(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讲师)、乌云高娃(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陈波(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康昊(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特聘副教授)、商兆琦(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青年副研究员)

11月12日晚,本次的光启读书会,我们线上共读康昊的新著《神风与铜钱:海岛日本遭遇世界帝国1268-1368》。该书跳出战争叙事,多维度剖析“蒙古袭来”前后日本的危机与变局,生动解读日本中世跌宕起伏的政局变动,揭秘历史的巧合、胜败的代价。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11)

技术与灵魂:被一只蝴蝶梦见又如何?

时间:11月12日(周六)19:00-21:00

地点:苇草智酷微信视频号、风直播、百家号等

嘉宾:夏可君(哲学家、评论家、策展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罗如春(南京审计大学文学院教授)、嵇心(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段永朝(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王俊秀(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

本次讲座,围绕“技术与灵魂”的关系,夏可君教授试着从“蝴蝶之梦”开始思考新的逃逸之路,无论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无论是本雅明模仿中国艺术家的捕蝴蝶的童年记忆,还是凯卢瓦之蝴蝶画的神学拟态游戏,无论是拉康的庄周梦蝶之空无的凝视,还是但丁炼狱中那飞向天国受审的天使蝴蝶,无论是道教内丹外丹修炼中的飞升幻象,还是我们当下虚拟网络或元宇宙的反向重构生命,哲学家将演示如何去捕获那一只只蝴蝶逃逸天敌时,而变幻出来的各种变幻姿态,以提供另一种思考技术与灵魂关系的新思路。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12)

文本与历史的对话:希罗多德《历史》的海伦叙事

时间:11月12日(周六)19:00

地点:腾讯会议(ID:383670205)

主讲人:郭涛(西南大学世界史系副教授)

海伦叙事虽然以神话故事为题,但历史学家能够在实证主义方法缺席的情况下重构文本的历史性。《历史》分别对海伦进行“辩护”和“谴责”,希罗多德据此将史诗、抒情诗、悲剧叙事传统中对海伦的不同评价,同时纳入他的历史书写并超越其上。与此同时,希罗多德与高尔吉亚代表的“本性派”智术师竞争,进而为自相矛盾的海伦叙事赋予一致的内在逻辑。希罗多德《历史》的海伦叙事不仅是“历史的造物”,而且也创造了历史。只有将文本与文学、历史双重“语境”置放于竞争性“对话”视角下,才能完整阐释文本的历史性,进而回应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挑战。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13)

上海师范大学英国史青年学术沙龙

时间:11月13日(周日)9:00-12:00

地点:腾讯会议(ID:310918299)

嘉宾:李新宽(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许明杰(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蒋焰(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冯雅琼(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孙义飞(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等

本次的英国史青年学术沙龙将分两阶段进行,来自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以及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青年学者将就英国史研究进行主题分享。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14)

遗产的旅行:中国非遗的北美之路

时间:11月13日(周日)15:00-17:30

地点:腾讯会议(ID:706338558)

嘉宾:李牧(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燕海鸣(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

《遗产的旅行:中国非遗的北美之路》是李牧以博士论文为雏形、不断深耕而成的一本著作,在书中,作者围绕着中华民俗在跨文化语境之下的传播实践展开研究,11月13日下午,梅园经典共读小组将邀请本书作者、南京大学的李牧老师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燕海鸣老师以线上共读的方式对本书展开探讨。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15)

中美关系史研究的几点体会

时间:11月16日(周三)14:00-17:00、11月23日(周三)14:00-17:00

地点:腾讯会议(ID:323404933、513353834)

主讲人:牛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系博导论坛,邀请牛军教授主讲中美关系研究,讲座将分两次进行。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16)

亚洲在全球环境史中为何重要,亚洲视角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时间:11月16日(周三)18:30-19:45

地点:ZOOM会议

主讲人:苏尼尔·阿姆瑞斯(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系Renu and Anand Dhawan讲席教授兼耶鲁南亚研究委员会主席)

随着全球规模最大、最重要的气候相关年度会议——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自11月6日起在埃及召开,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议题再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关注。然而,当今世界对于全球环境史的许多观察仍然习惯从西方开始。耶鲁大学历史系Renu and Anand Dhawan讲席教授苏尼尔·阿姆瑞斯(Sunil Amrith)在一本正在创作中的书《自由的废墟》中对这样的现状提出了疑问。正如他在书中所写,如果我们从亚洲开始研究,尤其是从中国、印度两个沿着各自发展道路行进却又有着深刻历史联系的大国起步,我们的研究视角和叙述方式会有什么不同?阿姆瑞斯教授指出,从长远的历史角度来看,在讨论气候危机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吸取亚洲传统中的经验,将人类置于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之中去考虑,而非将二者分开审视。11月16日,阿姆瑞斯教授将在《卫报》全球环境编辑华衷的主持下分享他在新书中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

附:线下活动预告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17)

北京|城市漂流者——《爱德华·霍珀:寂寞的回响》新书分享会

时间:11月13日(周日)14:00-15:30

地点:朝阳区青年路西里5号院润枫水尚8号楼底商05号言YAN BOOKS

嘉宾:金黎晅(译者)、丁满(图书编辑)

11月13日,《爱德华·霍珀:寂寞的回响》新书分享TOUR首站抵达言YAN BOOKS。资深图书译者金黎晅、大风文化编辑丁满将与读者共同追溯《爱德华·霍珀:寂寞的回响》的图书创作脉络,看懂霍珀的账簿和账簿画。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18)

上海|德意志贵族记忆:历史写作的“缝隙”

时间:11月11日(周五)19:00-21:00

地点:浦东新区浦城路150号3楼融书房

嘉宾:陆大鹏(世界史研究者、译者)、李双志(复旦大学德语系教授)、沙青青(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

经过七年的努力,陆大鹏捕捉语词背后的本来精妙,透视贵族制度的体系机制,写就了《德意志贵族》这部700多页的原创作品,为中文世界的读者再现历史长河中的德意志贵族。11月11日晚,陆家嘴读书会邀请到陆大鹏,以及复旦大学德语系教授李双志,专栏作家、学者沙青青,以《德意志贵族》这本新书为引子,带领读者一起叩访有关德意志贵族扣人心弦的记忆。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19)

上海|技术时代,哲学何为?——余明锋《还原与无限——技术时代的哲学问题》新书分享会

时间:11月12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嘉宾: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哲学与思想史教授)、郁喆隽(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余明锋(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技术时代,哲学何为?当前时代,高速运转的资本-科学-技术系统构成了我们身处其中的现实语境,即便我们最基本、最日常的时间观和空间感,都已离不开技术系统的规制,当生动的自然与丰富的人性都可被还原为用于计量的数据,我们的生活是否还留有不可被窥测的余地?我们自身是否也陷入了对无限增长的痴迷?面对这一时代困境,哲学何为?哲学如何能够讨论人工智能和基因工程,以及当代科学和技术在更广范围的发展?哲学反思如何从技术时代的焦躁和喧嚣中完成一种思想性摆渡,抵达技术时代的前提、根基和边界,看清时代的真相?11月12日,我们邀请知名学者刘擎、郁喆隽、余明锋,以及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黄韬,与读者们一起探讨这一关乎时代与个人的哲学问题。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20)

上海|德意志贵族:一个群体的生活、历史与命运——《德意志贵族》新书首发分享会

时间:11月12日(周六)14:00-16:00

地点:浦东新区银城中路501号上海中心大厦52楼朵云书院

嘉宾:陆大鹏(世界史研究者、译者)、孟钟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郑诗亮(《澎湃新闻·上海书评》执行主编)

德意志贵族有着怎样源远流长的家族世系?又存在如何盘根错节的血脉姻亲?从贵族史入手,看德意志波谲云诡的政体变迁,我们可以获悉哪些不为人熟知的欧洲史知识?本期读书活动特邀人气青年作家、世界史研究者陆大鹏,华师大历史学系教授、德国史研究专家孟钟捷,《澎湃新闻·上海书评》执行主编郑诗亮,为读者朋友们从德意志贵族引人入胜的历史与文化出发,打开一部与众不同的欧洲历史。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21)

上海|金庸传奇人生与新武侠魅力

时间:11月12日(周六)14:00-15:30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24号艺术书坊三楼

主讲人:曹正文(《新民晚报》高级编辑)

《金庸笔下的一百零八将》一书作者曹正文(米舒先生),将于11月12日,在艺术书坊推出“金庸传奇人生与新武侠魅力”主题讲座,围绕“为什么说金庸是‘新武侠’的一代宗师”“金庸新武侠借鉴了哪些中外名著”“金庸新武侠对中国文学的三个突破”等展开讲解,与读者重温金庸武侠梦。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22)

上海|东京小酒馆众生相:《井荻居酒屋》分享签售会

时间:11月12日(周六)14:00-16:00

地点:徐汇区长乐路325号韬奋西文书局

嘉宾:孔明珠(作家)、尹晓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总编)

孔明珠的新书《井荻居酒屋》分享会,将分享:1990年代东京居酒屋众生相:居酒屋的特殊社会属性,居酒屋和高级料理店的区别,居酒屋厨师的职人精神;虚构与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力量:如何穿透时间的记忆,选择叙事材料,编织成一个好故事,以及《井荻居酒屋》的文本构成、语言特色等。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23)

上海|街头·摄影·写作——《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新书分享会

时间:11月12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闵行区合川路2570号科技绿洲三期二号楼2楼ICICLE SPACE之禾空间

嘉宾:顾铮(复旦大学教授、批评家、策展人)、btr(作家、译者、艺术评论人)

《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是一次重要的回顾与梳理,以专题讨论和个案研究两条线索,勾勒中国当代摄影图景。书籍围绕着10个主题细致剖析纪实摄影、肖像摄影、都市摄影等摄影类型的发展,敏锐把握摄影在呈现都市景观、身体、家族记忆等议题上的特质与尝试。11月12日,两位热爱在街头游荡的拍摄者、评论人相聚ICICLE SPACE之禾空间,围绕“街头·摄影·写作”,聊聊他们的摄影实践与摄影书写。

上海|姜鹏说《“河阴之变”与北魏的分裂》

时间:11月13日(周日)10:00-17:00

地点:黄浦区重庆南路308号大隐精舍(空山鸟语)

主讲人:姜鹏(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河阴之变”彻底改写了北魏的历史,此后,尔朱荣掌握了北魏实权,北魏距离彻底的分崩离析,只有一步之遥。那么,“河阴之变”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左右了北魏的国运,这将是本次讲座讨论的重要内容。11月13日,历史学博士、百家讲坛主讲人、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资治通鉴》研究专家姜鹏老师将在大隐精舍,与读者朋友们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24)

上海|探险之翼——《丁丁与飞机》新书分享会

时间:11月13日(周日)14:00-16:00

地点: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建投书局4楼传记图书馆

嘉宾:任坚(建筑师)、吴轶凡(丁丁历险记手办爱好者)、徐辰(自由撰稿人)

24本漫画,数十架飞机,无论是浓墨重彩多格描画还是简简单单几笔带过,《丁丁历险记》中出现的飞机绝非漫画家天马行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几乎每一架都有真实的历史原型。埃尔热将严谨的写实精神、高超的叙事能力、出色的绘画技术融为一体,飞机完美融入丁丁的历险,有时甚至成为故事的主角。11月13日下午,我们邀请任坚、吴轶凡、徐辰三位嘉宾,和你一起重温童年回忆,发现《丁丁历险记》和飞机之间奇妙的连接。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25)

深圳|离散的人,寻着故事回家——2021诺奖作家古尔纳作品分享会

时间:11月13日(周日)15:00-16:00

地点:福田区皇岗路5001号深业上城3楼小镇联合书店本来艺文馆

嘉宾:刘国枝(湖北大学教授、译者)、魏小河(作家、书评人)、宋佥(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管舒宁(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

赢得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后,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在他的诺奖演说中如此强调文学与写作。随着古尔纳作品第一辑5部代表作——《天堂》《来世》《赞美沉默》《最后的礼物》《海边》的出版,“冷门作家”古尔纳带着他笔下的故事来到国内读者身边。11月13日下午,我们邀请了古尔纳作品《天堂》译者、湖北大学教授刘国枝,青年作家、书评人魏小河,以及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同时也是古尔纳作品《最后的礼物》的译者宋佥,古尔纳作品《天堂》的责任编辑管舒宁,一起分享作家古尔纳。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26)

南京|疫病与人类文明

时间:11月12日(周六)10:00

地点:栖霞区仙林大学城杉湖东路9号可一书店·仙林艺术中心

主讲人:闵凡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在人类历史上,人类与疾病,尤其是与疫病之间的关系,或许是最为持久者之一。此种关系,不单持久,而且深远复杂。本期可一人文讲堂,我们邀请到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医疗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闵凡祥教授,为大家讲述:疾病如何影响了个体生活、家国命运、人类历史发展?人类如何认识与应对疫病威胁与挑战?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病挑战,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借鉴哪些经验?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27)

南京|纸书何为

时间:11月12日(周六)18:30-20:30

地点:玄武区珠江路699号南京锦创书城二楼文化专区

嘉宾:冯涛(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室主任)、张志全(图书装帧设计师)、朱奇(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科科长)

这是一次上海译文出版社“插图珍藏本”分享会,11月12日晚,来自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两位嘉宾,以及著名的图书装帧设计师张志全,与读者一起分享“插图珍藏本”系列的选题和装帧设计。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28)

南京|离散的人,寻着故事回家——2021诺奖得主古尔纳作品分享会

时间:11月13日(周日)15:00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嘉宾:鲁敏(作家)、但汉松(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冯涛(外国文学出版人)

2021诺奖得主古尔纳作品分享会南京站,11月13日下午,我们邀请了著名作家鲁敏和学者但汉松做客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与读者们聊聊作家古尔纳,聆听他作品中的故事。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29)

杭州|绘本中的哲学课唤醒儿童哲思天赋——《绘本中的儿童哲学课》新书发布会

时间:11月12日(周六)14:00

地点:西湖区体育场路533号弥陀寺公园内明远书院

嘉宾:汪琼(小学高级教师)、高振宇(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副教授)、杨娟(作家)

世界,给儿童、学生以思维觉醒或灵魂复苏的可能,给成人、教师以二次成长或重新思考的机会。让我们翻开这本书,体悟儿童哲学教育的核心要义,聆听这儿童和教师的共同福音!这个周六,我们邀请了汪老师及3位教育学大咖一起来到明远书院指导家长用绘本点燃孩子的哲思火花!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30)

杭州|虚构与非虚构之间,电影创作的方法论

时间:11月12日(周六)14:30-16:30

地点:拱墅区丽水路58号远洋乐堤港二期B区单向空间1F

嘉宾:杜海滨(纪录片导演、策展人)、顾晓刚(编剧、导演)、苏七七(影评人、策展人)

无论是根植事实或纯粹虚构,溯及电影创作本源,都是关于处理故事的手段。或许更值得电影创作者们思考的问题在于你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你在讲谁的故事?而虚构与非虚构之间,怎样的讲述,才是属于作者的讲述?本周六下午,单向空间联合一部电影,邀请纪录片导演、策展人杜海滨,编剧、导演顾晓刚,影评人、策展人苏七七来到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共话电影创作的虚与实。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31)

杭州|赖声川与契诃夫的心灵交会——赖声川导演《让我牵着你的手……》分享会

主讲人:赖声川(戏剧导演)

周六晚上,继去年的《曾经如是》分享会之后,单向空间联合杭州大剧院、上剧场,再次邀请到赖声川导演带着《让我牵着你的手……》来到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与主持人常浩对谈,聊聊他与契诃夫的心灵交会。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32)

成都|李硕中国史系列通识讲座:翦商

时间:11月12日(周六)15:00

地点:武侯区科华北路141号四川大学双创基地1楼141号附1号库闻书店

嘉宾:李硕(历史学家)、周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翦商》是青年历史学家、《南北战争三百年》作者李硕重磅新作,主要讲述华夏文明的萌生与转型。从距今四千年前夏朝(二里头文化)的出现,到三千年前商朝的灭亡、西周建立,时间跨度一千余年。周六下午,青年历史学家李硕将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周鼎一起做客库闻书店,与读者分享这本新书。

成都|残山剩水:明清鼎革之际的遗民们

时间:11月13日(周日)14:00-17:00

地点:天府新区天府大道南一段918号麓湖生态城艺展中心六楼寻麓书馆

主讲人:周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中国士人精神的知识考古”麓客通识小班系列课程,本次周鼎老师将给大家讲讲明清鼎革之际的遗民们。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33)

成都|生命经验叙事之外,创作的由表及里

时间:11月13日(周日)15:00-17:00

地点:锦江区中纱帽街8号远洋太古里M68-70号方所

嘉宾:池子(喜剧演员)、马占冬(纪录片制作人)、杨黎(诗人)、周恺(作家)

11月13日下午,一部电影·创作共同体沙龙联合方所成都店,邀请喜剧演员池子、纪录片导演马占东、诗人杨黎、作家周恺,共话生命经验叙事之外的创作。

如何运营线上读书会 线上读书会技术时代(34)

武汉|人生自救指南——《假装拥有这座城》新书分享会

时间:11月12日(周六)14:00-16:00

地点:江汉区江汉路61号上海三联书店·READWAY三楼艺文空间

嘉宾:小野酱(金融从业者、野生作家)、张杨波(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

这个周六,上海三联书店·READWAY(武汉店)邀请你,来参加《假装拥有这座城》新书分享会。在现场,小野酱和张杨波两位老师将与大家一起分享:作为都市人,于“假装”中,“用力生活的痕迹”,及走走停停中,写下的“人生自救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