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非常流行,大家都知道意思是说,为人子,有三件事情被视为不孝,没有留下后代延续是蕞不孝的,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谁说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谁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谁说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非常流行,大家都知道。意思是说,为人子,有三件事情被视为不孝,没有留下后代延续是蕞不孝的。

那么另外两个又是什么呢?好像很少有人说的出来。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大儒大家也都有不同的看法。百善孝为先,那么另外两件被视为大不孝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呢?

宋代大儒朱熹认为,另外两件是“贫不仕”和“陷父母于不义”。

第二件是“贫不仕”,也就是贫困人家的孩子不去升官发财赡养父母,认为做官才是最好的谋生与发财的途径,把升官发财变成了教育思想的中心。

第三件是“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陷于不义的境地。

对于不孝这件事,孟子的观点,无后、不能事亲、不能从兄是三大不孝。

不仅对于三件不孝的观点不同,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后”,各家也持有不同的看法。

对于真正的“后”,孔子所述、曾子所著的《孝经》,认为对国家和社会乃至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有益的后代后人。而生下一个不思进取、行尸走肉的后代与家庭、民族、国家无意的子孙才是真正的不孝。

南怀瑾先生对“不孝”的看法:不能说没有孩子就是不孝,培养后代拥有救国、救世、救人的心胸抱负才是后继有人。要“事亲”, 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侍奉父母要尽心尽力。还要“从兄”,如果没有兄弟姐妹,则要“守身”,提高修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