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自顺治入关后的诸帝,表面上都标榜满汉一家,摒弃满汉藩篱。实际上他们对汉臣多多少少总是有那么一点不放心,一些要害部门的一把手,以及朝廷最高的荣誉,往往都不会赏赐给汉臣。
清代臣子最高的荣誉包括哪些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具体来看,要分两个大的方面:
一是生前荣誉:包括官职、爵位、赐号(巴图鲁一类的)、骑乘之典、冠服奖赏、绘功臣图像等等。通俗地讲就是,某大臣官居大学士、军机大臣,有公、侯、伯等高级爵位,还有皇帝赐给的黄马褂、四团龙补服、双眼花翎,以及赐巴图鲁称号、紫禁城骑马等等。
二是死后荣誉:包括加衔、赐谥、配享太庙、入祀贤良祠、昭忠祠,史馆立传、入城治丧等等。死后荣誉,最能体现地位的就是配享太庙、加衔和赐谥这三项。
上面列出的只是个大概,其中大部分荣誉很多汉臣都曾获得过。比如张廷玉配享太庙、李鸿章赐三眼花翎、曾国藩赐谥文正等等。在所有荣誉中,配享太庙应该是最难获得的,别说汉臣,就是满洲王公贵族也是可望不可及。所以,我们经常说张廷玉是清代的第一汉臣。
那么,除了配享太庙以外,还有以下几种荣誉皇帝也是不轻易赐给汉臣的。
1、太师
太师、太傅、太保古时被称为“三公”,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属于虚衔,皇帝往往赐给朝廷中最有功劳和威望的大臣。历朝历代,太师获得者都不算少,一般都有十几个或是几十个。
到了明代,太师的这一虚衔就不轻易赐给大臣了。御史能想到的就是李善长、张居正和周延儒三个人。因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内阁首辅便成为了实际上的宰相,如果首辅头上再加上一个太师衔,那么皇帝就不好驾驭了。
清代有多少太师御史没有仔细查过,但即便是八旗王公贵族,获此封号的也不多,御史暂时能想到的就是鳌拜和遏必隆两人(应该不会超过三个)。汉臣中有没有谁获得过太师呢?人数也是两个,其中一个名气很大,他是咸丰皇帝的老师杜受田(赐谥文正),剩下一个就是康熙时期的礼部尚书顾八代,他死后康熙追赠太傅,雍正又追赠太师。
三公中追赠太傅、太保的就很多了,随便数数也得有几十个。由于太师头衔过于尊贵,又很容易让人理解成皇帝的老师,所以一般不轻易赐给大臣。
2、入旗
清代区别政治地位的主要标志就是“旗籍”,旗人和满人是划定身份的一个重要分界线,因为旗人在政治、经济上都享有特权。
入旗是指本来并非旗籍,而特许加入某旗,还有就是从地位较低的旗编入地位较高的旗,这种情况属于“抬旗”。入旗和抬旗是有标准的:“或以功,或以恩,或以佐领,或以支,皆出特命。”
相比而言,抬旗的情况更为多见,而入旗的情况极为少见。乾隆时有几次入旗的事例,比如金川之役中,四川土番桑吉斯塔尔因功被乾隆赐号“察尔丹巴图鲁”,升头等侍卫,入内务府满洲旗。
此外,乾隆时期汉臣中也有两人被特命入旗。一个是在平定三藩中立有重大军功的张勇,乾隆五十九年,特旨从张勇的三世孙始,其家族归入汉军正黄旗;另一个是孙士毅,他于嘉庆元年四月被特命入汉军正白旗。御史只找到了以上三个汉人入旗的特例。
3、绘功臣图像
清代也仿效东汉云台二十八将、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例,将有功之臣绘图紫光阁。绘功臣图像顺治、康熙时就有,但真正形成定制的是在乾隆朝。
乾隆朝素有“十大武功”之名,这十次著名战役中凡是立有重大战功的大臣,都获绘图紫光阁的这一荣誉。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旗人,汉臣中仅有高天喜、于敏中、王杰、董诰、孙士毅等寥寥数人。有清一代,绘图紫光阁的汉臣仅有九个。
绘图紫光阁是以军功为标准的,清代的汉臣是没有领兵打仗的,因此军功似乎就成了旗人的特权。及至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曾国藩为首的汉族官僚集团崛起,但他们也没有获得过绘图紫光阁的荣誉。
4、建专祠祭祀
清代大臣死后,如果有重大功绩按例文臣入祀贤良祠,武臣入祀昭忠祠。有清一代,王公大臣都以入祀贤良祠为莫大荣耀,不过整体人数不算少,共有177位。入祀昭忠祠就很多了,官吏有一千五百余人,如果加上兵丁共有一万三百余人。
无论是贤良祠还是昭忠祠,他们死后的牌位都被集中供奉在这两个地方,每年按时祭祀,吃的都是同一块冷猪肉。而专祠则不同,这是朝廷为了表彰某一大臣的功绩,而专门下旨在京师建造的属于个人的一个祭祀场所。
有清一代,建专祠祭祀的少之又少,满洲王公大臣中有著名的人物有额亦都、遏必隆、图海、佟图赖、李荣保、傅恒、勒保、僧格林沁等。而汉臣中,仅有李鸿章一人享此殊荣。
当然了,像赐谥文正,三眼花翎等也是不易获得的荣誉,但这些都没有从本质上突出满汉之分,只要是够得上标准又或是皇帝恩宠,都可以特旨赐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