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央文明办通过中国文明网多年来持续组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发动广大网友和城乡基层干部群众举荐身边好人好事,每月推评一期“中国好人榜”。中国文明网《身边好人故事》专栏,晚间为你讲述“中国好人榜”入选人物故事。让我们一起学习好人、宣传好人、关爱好人、争当好人;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火花跳跃,他让零件在手中起舞;器具碰撞,他用匠心铸就大国重器。他是张怀红,一位有大国工匠梦想的电焊工。

靠一门手艺撑起一片天先进事迹(先进典型行行出状元)(1)

江苏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结构分厂电焊工张怀红。图片来源:江苏工人报

焊过的焊道超过40万米

尽管与电焊结识已有20多个年头,但在张怀红看来,每当拿起焊枪,时光仿佛又回到他与之最早相识的时刻。

在第一次焊接操作课上,老师给同学们作演示,只见一片灿烂的弧光伴随着滋啦啦的响声形成一条优美的焊缝。这让张怀红惊奇不已,盯着看了很久,也因此眼睛肿了好几天。从此,他对焊接痴迷起来,用心学习钻研。

参加工作后,他开始结合岗位尝试各种焊接方法的综合应用。他经常研读焊接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科技杂志,光笔记就有7、8本,上面写满了他的理解和感悟。

靠一门手艺撑起一片天先进事迹(先进典型行行出状元)(2)

工作中的张怀红。图片来源:新华网

为了快速掌握复杂结构件高强钢的焊接技巧,他每天第一个到岗,给老师傅打下手,虚心询问每一个焊接要点,反复的琢磨、一遍遍的尝试,平焊、立焊、横焊、仰焊,一项一项地练;站、仰、蹲、趴,一招一式地学。

为了让自己的技术更接近“完美”,张怀红为自己设计了一套练习方法,在本身焊枪自重已经是3斤的情况下,在手臂上再绑3斤重的沙袋,坚持了连续半年时间,手持焊枪的稳定性有了质的飞跃,焊缝的误差已控制在1毫米以内。

对电焊工而言,弧光伤眼、手脚烫伤是家常便饭。焊接时的火花溅在脖子和手面上,张怀红疼得上牙碰下牙,双手也没有一丝颤抖。有人说他傻,被烫了还不知躲,他却说这些是一个电焊工成长必须付的代价,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焊接匠人,就要“脱几层皮”。

靠一门手艺撑起一片天先进事迹(先进典型行行出状元)(3)

工人在车间对焊缝进行打磨。图片来源:央视网

20年来,经张怀红手工焊过的焊道超过了40万米,相当于45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我的初衷是为了让家人过上好生活,但是,在工作中解决问题、打造完美的焊缝,让我很有成就感。只要我还能干,我就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干下去。”张怀红说。

用匠人之心焊国之重器

2009年起,张怀红和他的团队承担了大吨位起重机主焊缝高强钢的焊接工作。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全球最大1600吨全地面起重机关键焊缝的焊接任务就是在这支团队的倾力合作下完成的。

靠一门手艺撑起一片天先进事迹(先进典型行行出状元)(4)

张怀红工作的车间。图片来源:央视网

在焊接1600吨起重机变幅支座的外观焊缝时,由于板材厚、坡口深,焊缝首尾宽度不一致,焊接难度极大,导致每次焊后都需要对焊缝进行打磨、修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张怀红细致观察,他先用石笔在焊道上进行演示或者标注,然后估算出焊接的层数和盖面的道数,确保绕过焊道拐角处或者让接头的数量最少。实践下来,大获成功,焊缝光滑完美,无须打磨。

靠一门手艺撑起一片天先进事迹(先进典型行行出状元)(5)

工作中的张怀红。图片由徐工集团提供

张怀红将这一方法传授给同事们,同事们很快掌握了这类焊缝的焊接技术,使产品的外观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0多年来,张怀红为工厂降本增效,提出了72项创新项目,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200余万元。

“‘军功章’是大家的”

“工匠精神”不仅能为企业“铸魂”“塑骨”,更能为企业“造血”。在张怀红的感召下,工厂正迎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靠一门手艺撑起一片天先进事迹(先进典型行行出状元)(6)

张怀红的同事们。图片来源:央视网

张怀红的同事郑志愿说,张怀红非常注重培养新人,“他在开展培训的时候,首先会引导新人崇尚‘工匠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企业最佳员工、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这些年来,张怀红所获得的证书和奖章摞起来足有一米高。他感激地说,这与妻子的全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靠一门手艺撑起一片天先进事迹(先进典型行行出状元)(7)

张怀红和妻子、女儿在一起。图片来源:央视网

张怀红坦言,这些年来对家庭确实亏欠太多。妻子却甘之如饴,“我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把小家经营好”。

面对单位的信任和家庭的支持,张怀红很感恩,他说:“我是一名普通工人,唯一坚持的就是把每天的工作做好,为国家和社会作更多的贡献。”

来源:中国文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