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山论经书诗(天道之五台山论道悟这首诗的意思)(1)

前阵子,有位网友看了我之前对五台山论道的分析,对其中我对丁元英《悟》的那首诗的解释不太满意,今个就在深入聊聊。如果这位网友也在看的话,言语冲突之处还请多担待。

云峰山论经书诗(天道之五台山论道悟这首诗的意思)(2)

以下是网友的观点

《悟》(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觉悟成佛的正途靠悟不靠修)

悟道休言天命(觉悟佛性大道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不能把成败归咎于天命这个借口),

修行勿取真经(用修用求的方法是不能取得真经的)。

一悲一喜一枯荣,哪个前生注定?(悲喜枯荣都是因为“因”而成的“果”,悲喜枯荣不是无源之水式的上天注定)

袈裟本无清净(在古刹里面当和尚不见得就可以获得清静的内心),

红尘不染性空(待在红尘俗世这个肮脏丑陋吵杂之地也是可以做到不被外物外事所缠绕挂怀)。

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那些高大上的古刹里修行千年的和尚,在乎形式场所局限于形式场所,让自己的心有了挂碍着了象,这种缘木求鱼式的修行,妄想觉悟成佛,就是痴人说梦啊)

备注:作者在五台山寺庙门口想拿此诗当做敲门砖求见大和尚,想让寺庙里面的主持同意和他们见面,以便交流佛法达成目的,作者在诗中提出了自己关于学习佛法的观点的同时,把寺庙里面的大和尚们大大的嘲弄了一下,从根本上刺痛了和尚们的神经,勾起了大和尚强烈的好奇心和沟通欲望。

云峰山论经书诗(天道之五台山论道悟这首诗的意思)(3)

这位朋友的看法和我的大体相似,但还是有些区别,我们一个一个的看。

悟道休言天命(觉悟佛性大道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不能把成败归咎于天命这个借口),

在我之前的解释中是说领会佛理不要去信天命(众生无明之天,众生无明之命),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学佛的话不要相信什么永生、去求福报、求今生或来世善果。

而网友的解释把这句诗看成要信谁的问题,不信天命,那就信自己,相信自己能觉悟佛理。在一定程度上和诗中表达意思有出入。这句诗表达的是求佛的方法问题,而非信谁的问题。

同时对天命的理解也有偏差。书中后文有解释,丁元英的诗中天命乃众生无明之天,无明之命。无明乃是众生只求永生福报,而不尊客观事实。因此网友“归咎天命的借口”这个说法也有问题。

修行勿取真经(用修用求的方法是不能取得真经的)。

这句后文中的的意思和后文“修为成佛,在求,”的意思一样,没什么问题。

一悲一喜一枯荣,哪个前生注定?(悲喜枯荣都是因为“因”而成的“果”,悲喜枯荣不是无源之水式的上天注定)

这个也没什么大问题。

云峰山论经书诗(天道之五台山论道悟这首诗的意思)(4)

袈裟本无清净,红尘不染性空(在古刹里面当和尚不见得就可以获得清静的内心,待在红尘俗世这个肮脏丑陋吵杂之地也是可以做到不被外物外事所缠绕挂怀)。

这句解释和我理解的有较大的差别。

袈裟本无清净的解释,这位网友解释窄了,袈裟所指代的并不仅是高僧和尚,还有香客,信众,等一切与佛有关的事务。

而红尘不染性空,这个地方网友的解释,是我最不认同的。

这句话太模糊了,需要我们一点一点的嚼。

红尘是俗世的意思。那红尘不染性空,何解?

不染这个词我们可以参照一下这两句话。灵魂不染尘埃,莲花不染淤泥。灵魂、莲花因为自身的属性而不会沾染到尘埃和淤泥。

根据这个逻辑,因此我们可以推理,红尘不染性空,这句诗的意思是,红尘也因自己的属性而不沾染性空。

何为性空?谓众缘合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是一种比较高的境界。

综上的解释,我们再来解释这句诗,这句诗讨论的是悟道。

上一句立足于寺庙,与佛有关的一切事物,说袈裟本无清净,提出寺庙本身就在世俗中,所谓清净,所谓真经寺庙根本没有。

在此之上,作者更进一步,立足于红尘俗世,说红尘不染性空,提出在红尘之中达到缘起性空更是一种妄念。

因为红尘这个词的定义本就是俗世,本就是各种执着的集合体。

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那些高大上的古刹里修行千年的和尚,在乎形式场所局限于形式场所,让自己的心有了挂碍着了象,这种缘木求鱼式的修行,妄想觉悟成佛,就是痴人说梦啊)

这里说的应该不是形式问题,幽幽说的是时间长久,所谓高大上更是有点莫须有。

根据上文的推导,我们能看到丁元英是在质疑佛教存在的意义?修佛的意义?因此,最后在说出论据之后,得出结论,佛存在了千年,只是大家追寻的一个虚无的梦。

云峰山论经书诗(天道之五台山论道悟这首诗的意思)(5)

备注:作者在五台山寺庙门口想拿此诗当做敲门砖求见大和尚,想让寺庙里面的主持同意和他们见面,以便交流佛法达成目的,作者在诗中提出了自己关于学习佛法的观点的同时,把寺庙里面的大和尚们大大的嘲弄了一下,从根本上刺痛了和尚们的神经,勾起了大和尚强烈的好奇心和沟通欲望。

这个备注,也有点戾气太重,若单凭这么首诗就能刺痛高僧的神经,那还算什么大师,在这丁元英以钱和《悟》这首诗敲门,都是测大师的境界。大师看到丁元英的《悟》,按大师的原话说,施主已到得道的门槛。在求道路上看到这么位槛外之人,自然有兴趣。

此为网友提出的不同见解,之前说的有点模糊,所以我再深入分析了一下。自觉逻辑自洽,说得不对的,各位留个言。

另外不少网友说让我多写点关于豆豆这位作家书中的见解,说实在的最近沉迷于《资本论》。我就不主动找大家聊了,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留个言,得空,我掺着聊聊。

署名环节

作者:思维之钥

万一以后不在了,各位还能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