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志刚

也许还有人记得自己的小时候(我又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些事情)(1)

许多年前,我还是个孩子。那时候,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一个孩子。那时候,我是纯真的,是快乐的,是烂漫的,也是最真实的,整天嘻嘻哈哈的,在卫成二哥的带领下和荣栋,国栋,克勇,克城,小虎,建军,红亮,志斌,还有贵子,一起去玩耍。

那时候,我和伙伴们一起去阳屲村的淮沟里去捉泥鳅;一起去张家庙村看戏,或者在水家岔下庄看牛皮灯影子;一起去卫成二哥的院里扑麻雀;一起去那风光无限的“山上地”里看晚霞;一起在小东二哥家新院操场上玩“斗牛”的游戏;一起在志勤大哥沟底的那个窑洞里打扑克牌;

那时候,我们每个手里都拿一个短短的木棒,按照大小个子的顺序进行排列,每天会在村里各区域进行巡逻,卫成哥就索性起名叫“棒棒”队,他就是队长,而我们都是成员。在那些逝去的但记忆犹新的岁月里,我和那些幼时的同伴,一起玩耍,一起嬉笑连天,你追我赶的,真的很快乐。

也许还有人记得自己的小时候(我又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些事情)(2)

许多年后,我和那些幼时的同伴们都已经长大,如今,都已经成家立业。再也没有那再一起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了,为了生活,有些伙伴们远走他乡,去往不同的城市去奔波,去奋斗,他们都已成家,娶了老婆,有了孩子,有些伙伴孩子村里,在那生我养我的庄稼地里,在为小麦施着肥,拔着草,那白白的草帽下是他那逐渐黝黑的脸蛋,但是,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不这样日子也难过。

而我自己,也是经常穿梭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一个人,一个农村人眼里的不喜欢种地的人,一个好吃懒做的人,一个整天谈古论今的子曰诗文的耍嘴皮子的人,在一个城市人的眼里,我却是一个不能安心工作,不能定位自己打工仔身份,总企图那一天能麻雀变凤凰的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理想是总是那么的美好,可现实却总是那么的残酷。我知道,找份工作不易,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更不易,但是我依然会辞职,因为在那家企业打工,那钱都是不好挣的,都是要流血流汗的,更因为我知道家里现在缺的并不是钱,而是劳动力,在偏偏的农村,一个家庭,如果没有一个青壮年,那所有的农活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的,那么辛苦的活,他们是不能再继续干下去的,尤其是那些年龄已经上了六七十的老人,他们本该安享晚年的,可是,怎么还在充当三十岁的人呢?挑水,埋粪,耕地,担洋芋,这不是让他们自己去早点死吗?还有,孩子,那些留守儿童,他们是无辜的,是需要教育的!

也许还有人记得自己的小时候(我又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些事情)(3)

今天,他们没有读好书,都辍学,明天他们就和我们一样,成为一个既不能成为合格的农民又不能成为一个优秀市民的人,一个身处城市和农村两地的都市流动人,城市边缘人。

而我也一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这次本来是取中山大学自考行政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毕业证书的,现在,毕业证书已到手,我也该回家了。

因此,对于辞职一事,我不后悔,我先回去帮家人收麦子,然后,再寻一条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出路。

爸爸,妈妈,您们别太辛苦了!老婆,你也歇歇吧!我很快就来了,来帮你们了,还有,我的三个可爱的孩子们,我会给你们买好多好多的“棒棒”狗,让你们一次吃个够……

也许还有人记得自己的小时候(我又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些事情)(4)

也许还有人记得自己的小时候(我又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些事情)(5)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张志刚,甘谷县金山镇人,甘谷县作家协会会员,理事;甘谷在线文学副主编,驻金山镇通讯员,甘谷生活网文学顾问,甘谷人网文学副主编,自考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本科学历。曾先后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内蒙古自治区总队第三支队服役,退伍后,曾在富士康科技、侨云科技、伯恩光学等公司担任过保安队长、安全主任、安全工程师及行政主管等职务,并独立承办过企业日报和月刊。期间,创作了许多乡村气息浓郁、体现民俗文化的诗词、散文和记实文学,作品散见于《江门文艺》、《深圳特区报》、《晶报》、《南方都市报》、近两年以来,其回乡发展,在甘谷新闻网,天水广电网,天水圈子,天水城市在线,天水新闻网,天天天水网,甘肃文化产业网,甘肃书画网等报刊,网站发表过很多的作品,深受群众的喜欢。

也许还有人记得自己的小时候(我又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些事情)(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