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常见的动物交配过程中,很少会出现交配死亡的现象,但蜜蜂和螳螂等物种却是例外。蜂王与雄蜂交尾后,雄蜂很快就会死亡,通常不会超过2个小时。
那么,蜜蜂的交尾方式有何特殊性?在交尾时,蜂王究竟对雄蜂做了什么,导致雄蜂为此丧命?
蜜蜂特殊的交尾方式蜜蜂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群居昆虫,蜜蜂的种群中有蜂王、雄蜂、工蜂,3种蜜蜂,它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一起维持蜂巢的正常运作。一般情况下,一个蜂群只有一个蜂王,少量雄蜂以及大量工蜂。
蜂王:是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蜂,主要负责产卵、繁衍后代。
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繁育而出,它们唯一的任务就是与蜂王交配,可以说,雄蜂是为了交尾而生。
工蜂:工蜂的个头比蜂王和雄蜂略小。除了产卵、交配的任务,蜂群内几乎所有工作都由工蜂们完成,比如采集花蜜、花粉、酿蜜,喂养其他蜂、筑巢、保卫蜂巢等。
蜂农们将尚未交尾的蜂王,称为“处女蜂”。
与其他绝大多数动物在地面上进行交配不同,蜂王的交尾过程是在空中飞行完成的,因为蜂蜂的交尾需要依靠蜂王的性外激素控制,而蜂王只有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才会释放性外激素。而蜜蜂的交配过程主要分为婚飞和交尾两大过程。
婚飞
到了交配的季节,性成熟的处女蜂在经过几次试飞,熟悉了自己蜂巢的位置以及领地后,就会飞出蜂巢,飞到蜂巢6公里以外的地方,并不断向外界释放性外激素,吸引附近大量雄蜂前来追随,这一过程叫做婚飞。
而雄蜂们不用干活,整天无所事事,无忧无虑,在交配季,吃饱了,就在外自由飞行,等待处女蜂的出现。雄蜂一旦接收到处女蜂的信号,就会争先恐后地朝着处女蜂的方向奋力飞去,对处女蜂王进行追逐求爱,欲与之交尾。
婚飞对处女蜂王来说是件危险的事,出巢飞行很可能遇到大雨,或遇到敌害,或遇到其他蜂群工蜂围攻,而在大量疯狂的雄蜂中穿梭飞行也是很危险的,很有可能丢了小命。那么处女蜂王为何不是在巢内完成交配,而要如此冒险地婚飞,又为何要飞出那么远的距离?
婚飞是为了筛选出最优质最强健的雄蜂,并且避免蜂群的近亲繁殖。
处女蜂从小吃蜂王浆长大,雄蜂则吃花蜜。蜂王获得的营养比雄蜂好,体型较大,飞行能力较强,婚飞时,它会飞得又高又非常快,并不断加速。这就使得只有较强壮、较有力量,飞行能力强的雄蜂个体才能够追赶得上它,进而有机会与之交配。而那些身体机能不够优秀的雄蜂将无法被选中,优胜劣汰,婚飞的过程其实就相当于一次“自然选择”,只有最优质的几只或者十几只雄蜂才能拥有与处女蜂王的交尾资格,因此才能保证种群保持健壮的优势发展。
至于婚飞的处女蜂王为什么要飞那么远,其实是为了尽可能避免与蜂王自身所在蜂群的雄蜂进行交配,避免近亲繁殖导致蜂群退化,而与来自不同蜂巢的雄蜂交配有助于确保遗传的多样性。
交尾飞得最快、最强壮的雄蜂个体追上处女蜂后,雄蜂会飞到处女蜂背上与之合体,在2、3秒之内快速完成交尾。
为什么与蜂王交尾后的雄蜂会很快死掉?
交尾完成后,蜂王会紧紧收缩尾部,导致雄蜂生殖器一直被蜂王夹在生殖道里,无法拔出。同时蜂王也会到处胡乱飞,不断转弯,尽快甩掉雄蜂,使得雄蜂的生殖器折断在处女蜂的尾部,生殖器脱落又会扯出雄蜂的内脏,雄蜂坠落,最终活活痛死。没有一只与蜂王成功交尾后的雄蜂能够活下来。
交尾后的处女蜂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用折断的雄性生殖器官,堵住自己的尾部,防止体内的精子外流,让精子储存在蜂王体内,但却无意间弄死了雄蜂。
交配季节,处女蜂在一次婚飞中会持续与十几只雄蜂进行交配。在与下一只雄蜂发生交尾时,会移除出上一任雄蜂残留在蜂王体内的生殖器官,然后再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交配。
交配后,可以发现处女蜂尾部会有一条白线,这也就是雄蜂的生殖器官以及内脏等,这条白线也被视为处女蜂交配完成的标志。
与蜂王交尾的所有雄蜂精子,都会被储存在蜂王的一个名为储精囊的特殊器官中。当这次交配行为结束后,蜂王就会飞回到巢穴内,2~3天后便开始产卵,从此不再交配,接下来的一生中将慢慢使用这些保存的精子繁衍后代,直至死亡。
蜂王可以产的受精和未受精两种类型的卵。受精卵就是繁殖时蜂王会将体内储存的一部分精子与卵子结合,发育成工蜂或者蜂王。而未受精的卵子,就是蜂王单独产下的卵子,可以发育成雄蜂。
事实是残酷的,为了种群的延续,与蜂王交尾的雄蜂,只在一次交尾中就“壮烈牺牲”,真挺伟大!
雄蜂的另一种结局而那些没有赢得交配权的雄蜂虽然逃过一死,但最终的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
一旦秋天来临,天气变冷,万物开始凋零,资源逐渐变得稀缺,工蜂们采蜜也变得困难,工蜂们也就不愿意再养着这些“游手好闲”的雄蜂,浪费食物。因而在蜜源不足时,工蜂就会清理雄蜂,将它们驱逐出巢穴。无法采蜜、没有生存能力的雄蜂,沦落荒野,最终被饿死、冻死。所以说,无论是否赢得交尾权,雄蜂的结局都是比较悲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