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时期常见底足(所展示底足均为正反两图)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1)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2)

雍正款高足底,康雍乾三超都有高足,各不相同,具体看下图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3)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4)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5)

上图为雍正款泥鳅背底足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6)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7)

上图为雍正葡萄松鼠纹残片,葡萄松鼠纹流行于雍正时期,象征多子多福,底足为沙底,雍正时期沙底较少,乾隆时期较多,大盘类瓷器雍正时期沙底要比乾隆时期细腻,康熙时期基本不见沙底,多为宽厚圈足,也称宽壁底。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8)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9)

上图为雍正时期宽厚圈足,足底可见旋纹,碗心这种文字标记也是雍正时期常见的,特别是圆器的底款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10)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11)

上图为雍正时期折腰碗底足,底足露胎处隐约可见薄薄的一层酱釉,在底足施酱釉雍正时期很常见,有别于火石红,火石红是烧制出来的,酱釉是人为涂抹,有凃的浓的,有凃的淡的。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12)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13)

雍正时期缠枝花卉残盘底足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14)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15)

雍正时期过墙凤底足,此种纹饰也运用官窑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16)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17)

雍正时期线描龙纹碗底足,足墙较矮,墙壁较轻薄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18)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19)

雍正时期线描龙纹碗底足,足墙较矮,墙壁较轻薄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20)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21)

雍正时期鱼藻纹沙底大盘,足墙较厚实,内壁斜削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22)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23)

雍正时期过墙龙小盘,沙底细腻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24)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25)

雍正时期过墙龙碗,宽厚底足,带有旋纹和跳刀纹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26)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27)

雍正时期过墙龙纹盘,底部施釉,露胎处施以酱黄釉,底部现桔皮纹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28)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29)

雍正时期过墙龙纹碗,宽厚底足,可见明显的跳刀纹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30)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31)

雍正时期过墙龙纹碗,宽厚底足,足墙较康熙时期略高,且外足墙釉面留白,基本不使用青花圆圈纹装饰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32)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33)

雍正时期过墙龙纹碗,宽厚底足有的可见跳刀纹,有的可见旋纹,有的两者皆有,有的两者皆不明显。

雍正宽厚圈足讲解(雍正时期常见底足)(34)

雍正时期泥鳅背画押款,也叫蚊子款,雍正时期独有,乾隆早期也存在,但款识描绘没有雍正时期紧凑细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