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年,大司马刘秀巡视河北,来到蓟县,听说王郎正悬赏捉拿他,有南归之意。这时,耿弇劝道:“王郎正从南边打过来,怎可南行?可发渔阳、上谷两郡兵力,可得上万骑兵,王郎不足为虑。”

诸将却持反对意见:如今寡不敌众,前途渺茫,不如回到故乡以作长远之计。他们还劝刘秀说:“死也要死在南方,为何向北自投罗网呢?”

刘秀左右为难,好不容易飞出牢笼,摆脱了更始帝的控制,现在南归,意味着彻底失败,以后不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向北尽管困难重重,但希望还在。

想到这里,刘秀剑指北方,坚定地说道:“耿弇是我们的领路人,向北出发!”

历史上雄心壮志的人立下的誓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1)

此时,城内传来消息,说原广阳王的儿子刘接起兵响应王郎,城内扰动,官兵四处搜捕刘秀,气氛骤然紧张。

刘秀当即带领诸将往南门奔去,此时,南门已经关闭,追兵穷追不舍。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刘秀等人操起武器强攻城门,他们个个都是武林高手,不一会便破门而出。

刘秀一行昼夜不停地向南逃跑,他们不敢走大路,也不敢进城镇,专门挑无人小路艰难前行,累了饿了就躺路边休息一会。

时值孟春,寒风凌冽,一行人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一个叫芜蒌亭的荒野之地。刘秀朝后面看了看,只见远处的狗尾巴草迎风摇曳,追兵早已不见踪影。

诸将们又困又累,纷纷停下脚步,全部躺在草地上休息。刘秀望着狼狈不堪的兄弟们,感动得快流出眼泪,忧虑地说:“我们还能熬过今晚吗?”

历史上雄心壮志的人立下的誓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2)

一群人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勉强熬到了半夜,这时,冯异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罐热气腾腾的稀粥。每人分到了一小碗后,胃里逐渐温暖起来,生的希望再次燃起,刘秀一跃上马,指着前方说:“出发!”

不久,他们到达了饶阳城,众人均已疲惫不堪,饥肠辘辘。可是饶阳城是王郎的地盘,怎么办呢?刘秀灵机一动,对守门的卫兵诈称,他们是邯郸来的使节。

卫兵狐疑地望着这群衣衫褴褛的奇怪部队,最终还是放他们进来,并安排他们住进了客馆。到了开饭的时候,刘秀等人饿了好多天,望见食物两眼放光,一个个互相争抢,狼吞虎咽。

历史上雄心壮志的人立下的誓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3)

客馆的长官见状,越发怀疑起来:这群饿汉形迹可疑,莫非是假使节?不妨试探一下,看看他们的反应。于是,长官命人在外面擂鼓,说邯郸的将军要来了。

眼看假戏穿帮,刘秀等人顿时慌了神,扔下碗筷就往外跑。刚跑几步,见外面静悄悄的,并没有所谓邯郸来的将军。刘秀惊呼:“坏了,我们中计了!”

于是,刘秀等人又大摇大摆地回到客馆,问长官道:“邯郸来的将军何在?”长官只好尴尬地赔笑。

吃饱喝足后,刘秀骑上战马,带领诸将大摇大摆地出城。走了几天几夜后,来到曲阳境内,寒风夹着雨雪,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

到达滹沱河时,前面打探消息的侦察兵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河水解冻,无法渡河。刘秀脸上露出一丝绝望的神情,不知计将安出。这时,王霸不甘心,说要再去看看。

历史上雄心壮志的人立下的誓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4)

当王霸再次来到河边时,只见河水吐着白色的泡沫,一浪一浪地拍打着岸边。王霸傻眼了,他不想让众人恐慌,回去后骗刘秀,说河水结冰了。

刘秀高兴得从地上跳起来说道:“看来那个侦察兵胡说八道。”说完,带领大家朝河边走去。当他们来到河边时,神奇的一幕发生,河水真的结冰了。于是,在王霸的指引下,众人踏冰渡河。

当他们到达南宫时,天气越发恶劣,狂风夹着雨雪迎面扑来,几乎无法睁开双眼。刘秀只得带着诸将来到一所废弃的房屋避雨。

刘秀冻得浑身发抖,冯异找了一些干柴,邓禹点燃篝火,刘秀就着火苗烘烤湿透的衣服。这时,冯秀煮了一些麦饭,大伙吃饱后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

不久,一行人又出发了。当他们到达博城的西面时迷了路,不知该往哪里去。这时,有个穿白衣的老者给他们指路说:“好好努力,信都是长安的门户,就在前方。”

刘秀闻之大喜,立即向信都出发。当时整个河北地区几乎全部沦陷,只有信都城不愿向王郎投降,还在苦苦坚守。

当刘秀等人又艰难前行了八十里后,终于到达了信都城。信都太守任光出城迎接,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刘秀以信都作为根据地,招兵买马,队伍迅速壮大,并和真定王刘杨联姻结成联盟,一举击溃王郎部队,夺得了整个河北广袤的土地,从此有了问鼎天下的资本。

王莽新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称王称霸者不知几何,最终问鼎天下者却是刘秀,这是为何呢?

历史上雄心壮志的人立下的誓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5)

王郎以十万户封邑悬赏捉拿刘秀,刘秀毫不退缩,选择迎难而上;刘秀和诸将多次被逼入绝境,饥肠辘辘,却能屡屡逢凶化吉;面对大河挡道,河水神奇地结冰,岂止是有天助?……

孟子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获得成功,刘秀问鼎天下,既是历史的必然,更是他自身努力的结果。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九#历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