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对西天取经的作用(西游记中观音为什么就不用剃度)(1)

在《西游记》之中,神仙菩萨之中出现得最多的就是观音。一旦唐僧有难,孙悟空不能解决时,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先找观音。在镇元子的五庄观中,孙悟空因为推到了人参果树,到处寻访救活果树的方法,最后才找到观音时,还被她所责备:

你怎么不早来见我,却往岛上去寻找?

观音菩萨对西天取经的作用(西游记中观音为什么就不用剃度)(2)

这充分说明,在取经一事上,如来是投资方,而观音则是幕后的执行者。她对取经成败负有相当的责任,因此时时将唐僧师徒看作自己的弟子,不仅多次考验,遇到危险的时候,也是亲自来解救。然而在她每次出现的时候,都是一头长发示人,不少朋友就会有所疑问,既然观音是佛教之人,为什么却没有剃度呢?

有人会说这是电视剧的情节,其实在《西游记》的原著之中,观音也是长发的。虽然描述得很少,但还是有几处提到了这一点。比如在第四十九回中,作者借孙悟空所见,描述了观音的相貌:

懒散怕梳妆,长发散挽,赤了一双脚,光着两臂膀,手执钢刀,正在削竹。

观音菩萨对西天取经的作用(西游记中观音为什么就不用剃度)(3)

这充分说明,电视剧是尊重了原著,塑造了长发飘飘的观音形象。而且,这个形象也是脱胎于民间对于观音的信仰,普通大众都认为,观音就应该是长发的。但从佛教的观点看,又与剃度一说相抵触,这到底是如何解释?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剃度,和尚为什么要剃度。一开始,释迦牟尼在印度传教的时候,并不剃度的。但是当时印度教派林立,各门各派很多,为了突出自己是佛教徒,释迦牟尼便带头剃发,和尚剃度也就从此开始。

所以,包括佛祖在内的僧尼,绝大多数都是剃度的。有人看到电视剧中的如来佛头顶上似乎有发髻,其实那是布满了肉髻,而非头发。这是法相之一,有时间小珏将会专门说一说。

后来,佛教发展了剃度的观点,他们认为,选择出家,就是代表隔绝了尘世,与外界这些俗物无缘。青丝长发,代表了世间的种种欲望、缘分,只有断然去掉,才象征着对佛门的虔诚,才能确保自己六根断绝,无欲无求。

不过,凡事也有例外。在《西游记》中,五大菩萨是地藏王菩萨、毗蓝婆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他们之中除了地藏王菩萨,其余四位都是不剃度的,这与他们的工作职责有关。以观音为例,她不剃度,如来是这般解释的。

观音菩萨对西天取经的作用(西游记中观音为什么就不用剃度)(4)

在《妙法莲花经》中,无尽意菩萨就曾经问过如来佛祖,观音为什么可以身处娑婆世界?为什么可以为世人说法,又为什么可以拥有方便之力?

所谓娑婆世界,就是大千世界,红尘俗世。所谓方便之力,除去显示佛法神通之外,也包含了不剃度等与佛教信徒相悖的地方。

如来的解释很长,而且大多是梵文用语,我们就不在这里复制了,只说大概意思。那就是告诉他,观音行走与红尘之中,就是为了点化世人向佛,弘扬佛教。她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方便,如果显出佛像能点化世人,那就显出佛像,如果是要化身为长者、童子、国王、宰相、妇女等等形象,一切皆可。

观音菩萨对西天取经的作用(西游记中观音为什么就不用剃度)(5)

这也就是观音菩萨可以用平常妇女形象出现的由来,她更好地成为了佛教和信徒沟通桥梁。《西游记》虽然是一部小说,却源于生活,其中采纳了观音是妇女像这一点,更有利于传播。

观音这么做,就因为她是佛家的形象代言人。出家容易归家难,在红尘之中,看起来比在灵山苦修更为自在逍遥,却很容易沾染红尘俗气而动了凡心。因此,不是有着大智慧、大毅力、大坚忍的观音等菩萨,是做不到带发仍然六根清净得到正果的。观音这么做,其实就是将危险留给自己,而将慈悲和善念带给天下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