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流行的网络词语有哪些(能不能成为现代汉语新成语)(1)

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成语多数为四个字,也有三字的和四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其来源有三种:

一是大多出自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和神话传说,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

二是《史记》《左传》等史书上的故事,譬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

三是古代文学名家的作品,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老骥伏枥”来自魏曹操诗,“水落石出”出自宋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韩愈《平淮西碑》,“勾心斗角”出自唐杜牧《阿房宫赋》,“醉翁之意不在酒”来自唐欧阳修《醉翁亭记》,“百废俱兴"来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等。

四是来自《周易》的卦辞及经传,譬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等。

不再流行的网络词语有哪些(能不能成为现代汉语新成语)(2)

汉语成语据统计有5万多条,是汉语中的明珠,是中国人对语言文学的贡献。然而进入白话文时代后,随着大量科技名词、术语进入,汉语词语得到极大丰富,出现了许多新词语。进入网络时代,汉语又一次井喷,出现了许多新词,每年都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比如粉丝、浮云、给力、围脖、拍砖、菜鸟、马甲、抓狂、潜水、土豪、房奴、草根、恶搞等,有的已经被收入《新华词典》。而且每年都出现新走红的网络用语,比如“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别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这事儿不能说太细”等等,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能力。

不再流行的网络词语有哪些(能不能成为现代汉语新成语)(3)

然而,近现代出现的新词语和网络用语不少,但是成为成语的寥寥无几。是我们的智慧比古人低吗?不可能!据说智圣诸葛亮的知识体系只相当于现代中学生的水平。是我们的文学作品赶不上古人吗?也不是!现在一年发表的小说甚至超过一个朝代所有作品数量;一年创作的诗词、歌曲数量超过全唐诗、全宋词。几年来,有些网络用语比如“喜大普奔、潘嘎之交、顺藤摸瓜、 正龙拍虎、 细思恐极、不明觉厉、.人艰不拆、十动然拒”等具有成语的属性,也越来越被上网人采用,但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很谨慎,说需要时间来检验能不能长久,因为汉语成语都是时间积淀下来的产物。

但愿我们的创造能被后人记住,因为汉语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语言,汉字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我们这个时代应该产生新成语,而且会产生更多优美的成语。一切待时间来检验吧!

不再流行的网络词语有哪些(能不能成为现代汉语新成语)(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