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前苏联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亚美尼亚、摩尔多瓦、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15个加盟共和国。同时还包括巴什基尔、布里亚特、达格斯坦、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卡尔梅茨达、卡累利阿、科米、马里、莫尔多瓦、北奥塞梯、鞑靼、图瓦、乌德穆尔特、切切诺-印古什、楚瓦什、雅库特、阿布哈兹等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10个自治区和129个边疆区或州。

在1940-1956年期间,还包括卡累利阿—芬兰加盟共和国,这个时期的加盟共和国总数是16个。前苏联解体后,在亚洲和欧洲分别分裂出8和7个国家。其中亚洲部分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亚美尼亚共和国、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共和国、“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格鲁吉亚、“哈布哈兹共和国”、“南奥塞梯共和国”。欧洲部分包括: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共和国、摩尔多瓦共和国、“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立陶宛共和国、爱沙尼亚共和国、拉脱维亚共和国。这里重点介绍前苏联十五个加盟国家的经济现在发展得如何?分别如下:

一、乌克兰

GDP:1537亿美元

人均GDP:3425美元

苏联最重要的国家排名(前苏联十五个加盟国家)(1)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是欧洲除俄罗斯外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原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是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国。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独立。

乌克兰东连俄罗斯、南接黑海,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乌克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曾经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值得一提的是,乌克兰是世界上重要的市场之一,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出口国,拥有“欧洲粮仓”的美誉。乌克兰是一个新兴的自由市场经济体,乌克兰工农业较为发达,其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20%。重工业在工业中占据主要地位。

点评:乌克兰2014年在波罗申科领导下再次投入西方怀抱,作为西方炮灰对抗身边的大国俄罗斯,尤其是玩丢了克里米亚,引爆其经济发展火车头——顿巴斯地区战乱,特别是给自己制造了巨大安全威胁后,经济发展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投美而抗俄,激化内战清除政治异己,无心发展经济,才最终造成乌经济欧洲第一穷的现状。由于国民素质,劳动力素质非常高,民间经济组织的积极经济行为,依然把人均GDP提高到3425美元,超过印度1.8倍左右,因此,在世界范围还不算十分穷。

二、白俄罗斯

GDP:630亿美元

人均GDP:6134美元

白罗斯,是位于东欧的内陆国家。东及北部与俄罗斯为邻,南部与乌克兰接壤,西部同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毗邻。国土面积达207,600平方公里,人口达948万人(2018年),大部分居住在首都明斯克或者其他大城市附近,将近80%人口为土生土长的白罗斯人。

苏联最重要的国家排名(前苏联十五个加盟国家)(2)

1922年并入苏联,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8月25日宣布独立,同年12月19日改称白罗斯共和国,现为独联体成员国。

白罗斯工业基础较好,机械制造业、冶金加工业、机床及激光技术等比较发达和先进;IT业较发达;农业和畜牧业亦很发达。值得一提的是,白罗斯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共同建立了关税同盟,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军事等一体化趋势正逐渐加强。

点评:白俄罗斯能源资源十分贫乏,天然气主要依靠俄罗斯进口,境内95%以上电厂采用燃气发电。针对未来俄罗斯对白俄罗斯天然气价格的上涨,白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阻力。

值得一提的是,白俄罗斯钾盐储量非常丰富,在世界上仅次于加拿大,中国和白俄罗斯的钾盐贸易由于白俄罗斯单方面提价,而一度滑坡,但鉴于中白友好,中国的20亿美元投资陆续进入白俄罗斯市场,前景还是看好的。白俄罗斯水利资源也非常丰富,在世界上拥有万湖之国的美誉。

三、乌兹别克斯坦

GDP:579亿美元

人均GDP:1763美元

苏联最重要的国家排名(前苏联十五个加盟国家)(3)

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1991年从前苏联独立。是世上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另一个为列支敦士登)。

1991年8月31日宣布独立,1991年12月8日得到承认。 和许多其他独联体经济体一样,乌国在经济转型的头几年里有所下滑,而到1995年后开始复苏,这得益于政策改革的累积效应开始起作用。

乌是世界第6大棉花生产国和第2大棉花出口国,世界第7大黄金生产国,同时乌国也是区域内重要的天然气、煤、铜、石油、银和铀生产国。 乌兹别克斯坦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古国。

点评:之前的乌兹别克斯坦,曾经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了独联体中经济十分富有的国家,尤其是经济总量仅次于俄罗斯、乌克兰与哈萨克斯坦。而现如今的乌兹别克斯坦,人均GDP仅仅2000美元不到,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

乌兹别克在前苏联时代以盛产“四金”闻名:黄金、白金(棉花)、黑金(石油)和蓝金(天然气)。棉田约占耕地面积的一半,棉花产量居世界前列,出口量第二。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产量曾经占据前苏联的2/3以上,还拥有前苏联一半的生丝产量、90%的洋麻、70%以上的羊皮与30%以上的黄金产量。乌的粮食自给率从25%提高到80%。

四、哈萨克斯坦

GDP:1816亿美元

人均GDP:8782美元

苏联最重要的国家排名(前苏联十五个加盟国家)(4)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 国名来自其主体民族哈萨克族。原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在1991年12月16日宣布独立。

哈萨克斯坦近年来加强了与俄罗斯等东欧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一体化,2015年1月1日将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亚美尼亚等国家成立欧亚经济联盟。2019年3月20日,哈萨克斯坦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将首都阿斯塔纳更名为努尔苏丹。

点评:哈萨克斯坦1991年12月独立,值得一提的是,它在原苏联中的战略地位仅次于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由于哈萨克斯坦禀赋优异,尤其依赖于赖纳扎尔巴耶夫明辨大局,威权之下立足中亚,交好俄美中。最终外资纷至沓来,经济可以说蒸蒸日上。哈萨克在无核化方面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其境内之前曾经部署苏联104枚洲际弹道导弹、1040个核弹头和最大的核试验场,它独立前就关闭该试验场,1993年加入《核不扩散条约》,1997年成为无核国。2006年,哈萨克成为独联体中唯一被包括俄、美、中等大国视为战略伙伴的国家。哈萨克斯坦近年来由于依靠丰富的资源,日子过得的确十分不错,特别在中亚国家中算是最强的一个。

五、格鲁吉亚

GDP:174亿美元

人均GDP:4405美元

苏联最重要的国家排名(前苏联十五个加盟国家)(5)

格鲁吉亚,位于亚洲西南部高加索地区的黑海沿岸,北邻俄罗斯,南部与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接壤。格鲁吉亚面积69,700平方公里(包括南奥塞梯及阿布哈兹)。首都是第比利斯。

格鲁吉亚曾是苏联加盟共和国,是斯大林的故乡。1991年4月9日正式宣布独立,2008年8月与俄罗斯发生了为期5天的战争后,于8月14日格鲁吉亚决定退出独联体,并于2009年8月18日完成手续,正式退出。

点评:格鲁吉亚是一个奇葩的国家,事实上,格鲁吉亚是有能力跟土耳其、印度、包括宇宙韩掰一掰手腕的。格鲁吉亚是位于外高加索的山地国家,西临黑海,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拥有“上帝后花园”之称。格鲁吉亚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丰沛的国家之一。格鲁吉亚文明历史悠久,开国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文化自成一格。

格鲁吉亚曾经是世界上安全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治安指数排名世界第7。尽管与俄罗斯曾经有过战争,但现政府与俄罗斯和其他邻国关系较为友好。格鲁吉亚还是整个欧亚地区最早与中国建立自贸区的国家之一。

六、阿塞拜疆

GDP:480亿美元

人均GDP:4125美元

阿塞拜疆,位于亚洲西部外高加索的东南部,东临里海,南邻伊朗,北靠俄罗斯,东部与哈萨克斯坦、土克曼斯坦隔海相望西接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意为'火的国家'。湖岸线长456千米。其西南部的纳希切万隔亚美尼亚与本土不相毗连。在前苏联时期,阿塞拜疆和俄罗斯曾经是仅有的两个不需要中央财政补贴的共和国。

苏联最重要的国家排名(前苏联十五个加盟国家)(6)

阿塞拜疆政府以发展石油产业为重点,重振国家经济的战略卓有成就。里海油气的成功开发促进了阿塞拜疆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

点评:阿塞拜疆是一个工业和农业都较为发达的国家。尤其是工业中石油天然气开采加工、火力发电、机械仪表制造、黑色金属冶炼等为代表。阿塞拜疆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人称中亚“小迪拜”,曾经是中国企业进入伊朗等市场的转口贸易港,对中国企业开发当地市场起到了绝佳的催化作用。

七、吉尔吉斯斯坦

GDP:84亿美元

人均GDP:1148美元

苏联最重要的国家排名(前苏联十五个加盟国家)(7)

吉尔吉斯共和国,是中亚的一个内陆国。1991年从前苏联独立。首都为比什凯克。

吉尔吉斯斯坦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心地带,不仅是连接欧亚大陆和中东的要冲,还是大国势力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面积为19.85万平方公里,是位于中亚东北部的内陆国。 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加工是工业化经济的重要部分,拥有丰富的矿藏,但吉缺乏石油等。吉尔吉斯人均水资源居全球前列。吉尔吉斯斯坦的最大援助和投资国是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

点评:吉尔吉斯坦主要经济来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依靠出口原材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深加工技术,另外一方面是出国劳工收入。吉尔吉斯坦是一个劳工输出比例很大国家,全国大约600万人,输出劳工差不多已达200万人,劳工输出每年国家带来外汇收入它总收入三分之一。

吉尔吉斯国民经济以多种所有制为基础,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主要生产原材料。独立初期,由于同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传统经济联系中断,加之实行激进改革,经济一度出现大滑坡。

八、塔吉克斯坦

GDP:81亿美元

人均GDP:834(深度贫困国家)

苏联最重要的国家排名(前苏联十五个加盟国家)(8)

塔吉克斯坦,位于阿富汗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之间,是中亚五国中唯一主体民族非突厥族系的国家。

该国经济相对基础薄弱,结构较为单一。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经济危机以及多年内战使塔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其经济损失总计超过70亿美元。塔吉克斯坦水力资源丰富,曾经位居世界第八位,人均拥有量居世界第一位,占整个中亚的一半左右。

点评:塔吉克斯坦经济比较落后,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尤其地区发展不平衡,对外依赖性较强,所需的燃料、油料、粮食、轻工业产品、日用消费品都依赖进口,塔吉克斯坦曾经是前苏联最贫穷的共和国之一。它的铀储量居独联体首位,铅、锌矿占中亚第一位。塔的人均电力资源蕴藏量居世界前列,境内的瓦努列克水电站是中亚地区最大的水电站,在塔国民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植棉业在农业中举足轻重,尤以出产优质细纤维棉花闻名于世,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在原苏联各共和国中居首位。40%的可耕面积用于种植棉花。

九、土库曼斯坦

GDP:407亿美元

人均GDP:8074美元

苏联最重要的国家排名(前苏联十五个加盟国家)(9)

土库曼斯坦是一个中亚国家,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独立。土库曼斯坦位于伊朗以北,东南面和阿富汗接壤、东北面与乌兹别克斯坦为邻、西北面是哈萨克斯坦,西邻里海,是一个内陆国家。自解体后,由于俄罗斯在当地影响力减弱,国家也开始大力提倡伊斯兰文化。

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储备列世界第五。石油天然气工业为该国的支柱产业。而农业方面则以种植棉花和小麦为主,亦有畜牧业(阿哈尔捷金马等)。土国因地处地中海地震带上,因此时常受地震威胁。在外交方面,联合国在1995年12月12日承认土库曼斯坦为一个永久中立国。

点评:土库曼斯坦经济结构单一,长期以来一直是苏联的原料供应地,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土库曼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土库曼斯坦领袖撰写的闻名世界的《鲁赫纳玛》一书就成为了本政策的基础产物。

值得一提的是,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这五个国家中,相对来说,土库曼斯坦还是算比较发达的,由于该国天然气资源极为丰富,人口又少,按人均算要远高于其他几国。

十、亚美尼亚

GDP:136亿美元

人均GDP:4315美元

苏联最重要的国家排名(前苏联十五个加盟国家)(10)

亚美尼亚,是一个位于欧亚交界高加索地区的国家,同时也是在苏联解体之后独立的众多共和国之一,首都为埃里温。值得一提的是,纳卡战争后遭阿塞拜疆、土耳其封锁,随后开始有所起色,但受制于贫瘠的资源、短缺的资金等因素该国经济依然贫弱。

亚美尼亚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牧业。亚美尼亚是一个内陆国家,大部分国民是信奉东正教的基督徒,但因为周围被伊斯兰教国家所包围着,再加上与邻国之间的国界争议问题,成为高加索地区的“火药库”地带。

点评:亚美尼亚亚是典型的小国家,实力较弱。事实上,美尼亚这样一个小民族,想完全按照自己意愿去发展,应该说是困难的。亚美尼亚作为一个内陆小国,被伊朗、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等国团团围住,缺少资源且美元战略纵深,按此发展下去确实形势不怎么样。

亚美尼亚应借助俄罗斯能源和技术,发展国内经济。尽管俄罗斯出现暂时困难,但仍然是瘦死骆驼比马大,至少可以获得现实的帮助。

十一、立陶宛

GDP:546亿美元

人均GDP:19883美元

苏联最重要的国家排名(前苏联十五个加盟国家)(11)

立陶宛全称,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界拉脱维亚,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首都维尔纽斯。立陶宛是一个拥有辉煌文明的历史古国,与俄罗斯一直在北欧及东欧争雄,曾先后遭到俄罗斯帝国与苏联的吞并,1990年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独立。

点评:在经济方面,立陶宛独立后抛弃计划经济体制,通过企业私有化走向市场经济,并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和技术,使得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如今立陶宛已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工农业体系健全,并在食品和木材加工、交通物流、生物技术、激光技术等方面保持优势。

十二、爱沙尼亚

GDP:314亿美元

人均GDP:22986美元

苏联最重要的国家排名(前苏联十五个加盟国家)(12)

爱沙尼亚,是东欧波罗的海三国之一,西向波罗的海,北向芬兰湾,南面和东面分别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1991年,爱沙尼亚独立,首都为塔林。

爱沙尼亚的国名(Eesti)可能来源于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的著作《日耳曼尼亚志》中描述的被称为Aestii的人群。尽管爱沙尼亚总体上资源贫乏,但其土地仍有少量却品种丰富的资源。该国还拥有大量油页岩和石灰石以及覆盖47%领土的森林。由于其高速增长的经济,资讯科技较发达,爱沙尼亚经常被称作"波罗的海之虎",世界银行将爱沙尼亚列为高收入国家。

点评:爱沙尼亚最出名的是其首都塔林。塔林是欧洲著名的旅游城市,塔林旧城曾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爱沙尼亚是比较发达富裕的国家。其中服务业是该国最大的产业,占用了该国近60%的劳动力。具体包括了旅游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子行业。爱沙尼亚的GDP总量和人均数量,均略强于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是波罗的海三国中综合国力最强的。

十三、拉脱维亚

GDP:341亿美元

人均GDP:17230美元

苏联最重要的国家排名(前苏联十五个加盟国家)(13)

拉脱维亚,国名源自民族语,意为"铠甲"、"金属制的服装",是一个位于欧洲东北部的议会共和制国家。西邻波罗的海,与在其北方的爱沙尼亚及在其南方的立陶宛共同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东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二国相邻,全国总面积64589平方公里。

拉脱维亚人属于波罗的人,文化上接近立陶宛人。拉脱维亚语属于印欧语系。拉脱维亚是单一制国家,由109个自治市和9个直辖市组成。

拉脱维亚曾经是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拉脱维亚的经济改革彻底改变了僵化的经济旧模式,最终建立起西欧式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1991年,拉脱维亚脱离苏联独立。2014年1月1日,拉脱维亚正式成为欧元区第18个成员国。

点评:拉脱维亚经济基础较好,尤其以工业和农牧业为主,是波罗的海沿岸经济发达国家,也是原苏联经济最发达和富饶的地区之一,工业比立陶宛、爱沙尼亚都牛逼,工业也不错,论生活质量也非常不错。

十四、摩尔多瓦

GDP:119亿美元

人均GDP:4268美元

苏联最重要的国家排名(前苏联十五个加盟国家)(14)

摩尔多瓦共和国,是位于东南欧的内陆国,与罗马尼亚和乌克兰接壤,首都基希讷乌。1991年独立,现为独联体成员国。摩尔多瓦是一个主权独立、统一和不可分割的国家,坚持政治多元化条件下的民主,实行总统制、三权分立,公有和私有制并存的社会制度。

点评:摩尔多瓦跟罗马尼亚可谓是同文同种,历史上也曾为一个国家,因此两国存在天然的亲近关系。近年来,经常有摩尔多瓦的民众集会游行,呼吁摩尔多瓦再次加入罗马尼亚,但是摩尔多瓦试图加入罗马尼亚遭到了俄罗斯的反对。摩尔多瓦曾经是俄罗斯与欧洲国家之间的缓冲区。

摩尔多瓦的能源供应严重依赖俄罗斯,如果俄罗斯对其采取停止供应天然气,摩尔多瓦将会陷入能源危机,所以摩尔多瓦也无法像乌克兰那样彻底跟俄罗斯闹翻。

十五、俄罗斯

GDP:1.7万亿美元

人均GDP:10037美元

苏联最重要的国家排名(前苏联十五个加盟国家)(15)

俄罗斯,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土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在冷战期间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后,最大加盟国俄罗斯正式独立,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军事力量,综合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二,拥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库。在“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中,俄罗斯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强国,其军工实力雄厚,特别是航空航天技术,居世界前列。俄罗斯还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安理会议案拥有一票否决权。俄罗斯还是五个金砖国家之一。

点评: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出口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近年来,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同时俄罗斯又受到欧美国家的经济制裁,所以俄罗斯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俄罗斯经济还处于危机状态,国内许多行业发展不平衡,尤其2020年疫情及能源价格下跌将会产生更大的冲击。

综上所述,爱沙尼亚及拉脱维亚经济发展得相对不错,同时也更加富裕一些。而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经济相对落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