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嫉恶如仇、杀伐果决,深受大家喜爱。那这样一位好汉,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呢?真实的武松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水浒传》中的武松
相比于史书记载,人们最熟悉的应该是来自施耐庵的《水浒传》中的武松。
武松,山东东平府清河县孔宋庄村(今河北省清河县王什庄村)人,是《水浒传》的一个主角,也是《金瓶梅》的重要配角。
武松原籍为清河县,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
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官府改作头陀打扮,江湖人称“行者武松”。
武松曾经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武松打虎”的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
武松最终在征方腊中痛失一臂,最后在六和寺病逝,寿至八十。
武松这个角色,曾一度被误认为虚构,而事实上却是跟宋江一样为真实的历史人物。
武松人物原型
据考证:武松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好友卞元亨。
据《卞氏家谱》记述:元末两淮盐运副使卞仕震的儿子卞元亨,家住盐城便仓,年轻时候臂力过人。
那时便仓一带常有老虎出没,当地人没有敢单独出行的,有一次卞元亨一人出行,遇到老虎,赤手空拳将老虎打死。
施耐庵与卞元亨友善,而卞元亨是张士诚的部下,因而施耐庵熟悉张士诚统治集团内部的许多情况。
《水浒传》中有不少人物原型是从这里来的,如贩私盐的二兄弟出海蛟童威,入海蜃童猛,当车夫的两淮人矮脚虎王英等。
张士诚的女婿潘元绍及其哥哥元明,在朱元璋攻打杭州时苟且偷生,降明为官。
施耐庵对他们兄弟俩的不忠行为甚为鄙视。所以特在《水浒传》中描写了二潘(即第23回的潘金莲,第44回的潘巧云),用女人的不贞来比喻为臣不忠。
史籍中的武松
从《宋史》的记载来看,武松为北宋人,也只是起义军宋江手下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兵。
《临安县志》《西湖大观》《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都记载了北宋时杭州知府中的提辖武松勇于为民除恶的侠义壮举。
上述史籍中,武松原是浪迹江湖的卖艺人,“貌奇伟,尝使技于涌金清河县武松打虎雕像门外”,“非盗也”。
杭州知府高权见武松武艺高强,人才出众,遂邀请入府,让他充当都头。
不久,因功被提为提辖,成为知府高权的心腹。
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被奸人诬谄而罢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赶出衙门。
继任的新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蔡鋆,是个大奸臣。
他倚仗其父的权势,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声载道,人称蔡鋆为“蔡虎”。
武松对这个奸臣恨之入骨,决心拼上性命也要为民除害。
当地“百姓深感其德,葬于杭州西泠桥畔”,后人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