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7日,雨下得很大,河南省信阳市里充满了悲伤,一排排静立在路旁的行人,正在抒发着他们的哀思,警车一路护送,而这一切只是为了送一位95岁的老人最后一程。

那这位老人到底是谁呢?为何在死后会有如此高级别的待遇?甚至连毫无关系的行人也为他的离世感到悲痛?他又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能引起别人如此的敬重?

其实他并不是别人,就是我们曾经都听过的一个苹果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同时也是《上甘岭》中一名志愿军连长的原型,他就是张计发。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1)

作为曾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五团副参谋长的张计发,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战争,他无一缺席,始终奋战在一线,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却从来不曾承认自己是英雄。

可就是这样的他,在2021年6月15日,他因病不幸离世,享年95岁,在信阳市殡仪馆福寿厅,他的遗体被鲜红的党旗覆盖,瘦削的头上,罩着一顶空军蔚蓝色的大檐帽,他就这样走完了这一生。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2)

日寇入侵,挺身当兵

1926年,张计发出生于河北省赞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从小便饱尝生活的困苦,家里一贫如洗,年幼时,因为家里养不起孩子,他还曾亲眼见到大姐被卖掉。

即便这样,他们一家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他妈妈经常半夜还在纳鞋底,等到凌晨鸡叫头遍,又开始下炕打水刷锅扫院子,等到天还没大亮的时候又开始在磨房推豆腐,就这样将他拉扯大了。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3)

七七事变之后,日寇入侵,年少的张计发就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暴行。

那时他们村里总共六十多户人家,被烧的有三十多户,还有三个小伙子被日寇砍了头,不仅如此,日寇还在他们村西北方向建起了炮楼,四处抓人,烧毁房子,更是把刺刀刺向孕妇和孩子,杀人不眨眼,简直毫无人性。

而张计发的父亲面对日寇,因为不愿低头,不愿举手投降,日本人便将他的腿打肿了,后来在家一连躺了3个月,日寇又将村里的年轻人都抓去了煤窑挖煤,最终只有2个人跑了回来。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4)

经历此事的张计发,心中十分气愤,他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应该为祖国,为家乡做些什么,从此当兵的念头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后来渐渐成长为了一颗参天大树。

1942年,16岁的张计发参加了抗日先锋队,当时太行一分区给一人发两个手榴弹,抗日先锋队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县大队武工队抓汉奸,侦察到汉奸住的地方,晚上四周包围住他的房子,堵住出口,张计发一共抓住两次汉奸。

1945年7月,张计发正式加入八路军,参军没多久的他

首次跟日本鬼子作战的时候,就炸死了一个日本人,还缴获了一把枪。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5)

从石家庄到太原的路上的一个庙里,藏了12个日军,20多个伪军,而这被八路军给发现了。

当天晚上,张计发所在的连就开始攻打这座庙,期间他用自己的手榴弹朝小鬼子丢去,可是角度略有偏差,只有一个被炸伤在地,想起他们的恶行,张计发怒从心起,用手中的武器刺死了他,拿下了鬼子手中的步枪。

在这次战斗结束之后,张计发内心依旧是激动不已,他们一行人不仅俘虏了几名日军,最重要的是还缴获了日军的武器,而张计发手中的那把步枪还很新,还有35发子弹。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6)

但是由于他年龄较小,还不能上前线冲锋,就主动把枪给了排长,更加有需要的人,至于他自己,则留下了10发子弹,预备留着以后打鬼子用。

1947年1月张计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1年开始跟随志愿军第15军进入朝鲜作战,在张计发的眼中,他经历过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近百次的战斗中,上甘岭战役无疑是最残酷、最激烈的一仗。

在他的记忆里,依旧清楚的记得,上甘岭阵地上那浓烈的硝烟味与血腥味混合在一起那令人窒息的氛围,那时飞机的轰鸣声,炮弹的爆炸声,整日整日的从未停歇。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7)

浴血奋战,坚守阵地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正式打响,可是第一天晚上的战斗就十分的触目惊心,张计发带领所在的连队奋勇杀敌,从原来上阵地的160多人,在经过一晚上的冲锋战斗到15日凌晨5点的时候,全连就有了80多人伤亡。

虽然伤亡惨重,但是敌人同样也不好过,在张计发和战友的“不要命”的打法下,同时也干掉了400多个敌人。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8)

那时的张计发他们面临的敌人,不仅兵力强劲,有几个师还有空军团,还有其他的帮手一共约有7万兵力,而张计发所在处,加在一起也只有2万多,并且敌军的大炮不仅口径更大,数量更是有我军大炮的十倍之多。

在上甘岭这场长达43天的战役里,敌方出动了3000多次群架飞机轰炸和200多辆坦克袭击,希望直接拿下上甘岭,面对此种局面,双方的实力相差太大,张计发却从未想过退缩,他所想的是守住上甘岭,如果自己不幸牺牲,他也希望能死在阵地上。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张计发只能带领战士们另想应对之策。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9)

最终决定利用好他们夜间作战的优势,指挥战士们对上甘岭进行严密的防守,他们白天休息恢复体力,晚上天黑就冲锋出去,扔手榴弹,手雷,用冲锋枪袭击,敌军飞机一出就撤退,誓死不让敌军在我们的国土上再前进一步。

在战争中,所有的战士都顶着强劲的炮火,不要命似的往前冲,在冲锋多次之后终于占领了阵地,张计发却时刻不敢放松,一直观察思考着战场上的局势,面对狡猾的敌人,他始终不能放心。

果不其然,在张计发他们刚占领阵地,立足未稳的时候,敌军立刻组织了反扑,张计发看见成群结队的敌军密密麻麻的,正向着阵营缓缓移动过来。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10)

一时间火光照亮了天际,映出了战士们那略显稚嫩的脸庞上誓死如归、保卫国土的坚定,此刻的张计发,也是毫不畏惧,与战友们一起并肩作战,一次次的击退敌人,直到已经麻木,也坚持守住阵地,就算牺牲,他也从来没有想过后退,最终完成了坚守阵地24小时的任务。

1952年10月15日,张计发所在的15军45师135团7连,接到命令,转入坑道,却没想到这一待就是十来天。

在张计发他们进入坑道之后,敌军在外面一层层的封锁彻底切断了他们粮食和水的运送,一下子就要将他们往绝路上面逼,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战士们面临着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折磨,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水有物资,也不知道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他们还能熬多久。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11)

张计发作为连长,他和战士们一样,也承受着这种折磨,可是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个领导者,他深知军心不能散,战斗意识不能被眼前的困境削弱。

于是他一面自己承受着压力,一面还在鼓励照顾着战友们的情绪,同时还在想着利用眼前的环境看看能不能改善下他们目前的困境。

随着一天天过去,张计发和战士们一样,因为脱水嘴巴已经从最开始的脱皮到逐渐裂开口子,他们浑身就像是着了火一样,无奈之下,只能通过将身体和嘴巴贴在坑道壁上,用凉爽的泥石来缓解身体痛苦,此时他们的身上还有着大大小小的伤。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12)

可是尽管面临如此绝境,也没有一人叫苦喊累,都害怕会影响到大家的情绪,而运送物资的人始终没办法进来,一路上还折损了不少。

1952年10月31日,在濒临绝境的时候,一个负责运输弹药的小战士扛了两箱手榴弹到了他们坑道里,还在自己缺水的情况下将不舍得吃的苹果塞给了他,给了他们希望。

可是一个苹果,所有人都很久没喝水了,通讯员因为口干说不出话,与上级沟通时因为说不出话甚至将自己的嘴巴抽出血,张计发便将苹果递给了他,可是他转头就又递给了司令员,司令员给了卫生员,最终又回到了他的手上。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13)

面对这种情况,张计发知道他们心里都在想什么,都是想将希望留给更有机会存活下来的人。

为了让他们乖乖吃下去,最终还是张计发拿出了他所谓的连长“架子”,开始教育他们,既然敌人都能杀死,为什么吃不完这么一个苹果?如果谁不吃,就是没有决心没有勇气坚守阵地。

在张计发的激将法下,大家开始有所动摇,也明白张计发这么说的苦心,于是在张计发小心咬了第一口后,就开始向下传,每个人都舍不得多咬一点,在几个人的手中传了三圈才吃完。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14)

勇敢无畏,勇夺阵地

在战争中张计发亲眼见证了太多的英勇事迹,在上甘岭的一次战斗中,他们一直坚守的7号、8号、2号、11号阵地失守了,为了夺回阵地,张计发所在的连临危受命。

根据他们天黑前的观察,他们要夺回的这4个阵地,敌人驻守了3个多连的兵力,而夜晚往往都会加强防守,兵力也会只增不减。

面对这种情况,张计发在开始进攻前鼓舞士气,明确的说明了敌人兵力多、火力重的形势,同时鼓励他们要有一种超勇敢的勇敢,超迅速的迅速,在气势上压住敌人,一番话说得战士们热血沸腾。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15)

在指导员大声一喊“冲”的时候,战士们就头也不回地扑向敌人,顺利地把8号阵地打了下来。

可是这一战让2号阵地上的敌人提早做好了准备,张计发带领的连两次进攻,都因为敌人火力太猛,没攻上去,一时间硝烟弥漫,很多战士死的死伤的伤,在指挥战斗的同时,张计发也受了伤,可是他说什么也不愿离开战场,誓要撕出一个口子,夺回阵地。

面对敌人更加猛烈的攻击,各连队的情况不容乐观,在敌军的反扑中,二排长孙占元被炸断了双腿,面对身体上的剧痛,他靠着坚强的意志力依旧在阵地上指挥战斗。

战友于心不忍,就劝他先回坑道,可是他却不为所动,一心杀敌,利用敌人留下的武器成功掩护其他战士完成了连续爆破任务。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16)

后来在看见200多敌人从右侧冲上来想包围张计发他们的时候,他又指挥战士们打退敌人两次冲锋,当敌军一窝蜂的冲上前的时候,孙占元选择了和敌人同归于尽,用手雷结束了一切。

此时张计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而早在1949年,他和孙占元参加解放贵州战役时,他们的关系就不错,那时张计发还是一个排长,孙占元是班长,有一次,他们二人想合张影却没有钱,却没想到最后天人永隔,再也没有了机会。

经过3个小时的英勇战斗,张计发所在连把失守的阵地全部夺了回来,可是还未站稳脚跟,敌人又立马发起了冲锋,而七班长连续负了5次伤,张计发考虑到他的安全,给他讲了3次,让他进坑道休息,可他却无论如何都不愿下去。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17)

就在这个时候,敌人向阵地冲了上来,而七班长抱着两个爆破筒顺着山坡向敌人滚了下去,另一名战士周太书也抱着两个爆破筒紧跟班长向敌人滚了下去,4根爆破筒在敌群中爆炸了,他们壮烈地以身殉国!

而十五军坚守在上甘岭部队的另一位战友黄继光,更是直接用自己瘦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为冲锋部队争取了时间,而他,这个年仅22岁的小伙子就这样牺牲了。

在战斗中,他们打退了敌人23次进攻,随后又进入坑道坚守了多个昼夜,经过多次打拼才取得最终的胜利。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18)

在战争胜利后,张计发作为抗美援朝的英雄被人称赞,可是在他面对别人称他为“英雄”时,他总是连连否认,十分谦虚的说他只是一名战场上的幸存者,战争太过残酷,太过惨烈,是用众多英勇的兄弟的命才把敌人彻底赶出去,牺牲的战友才是真正的英雄。

可是经历过这么激烈的战争,谁的经历能简单?谁的身上会没有伤?

张计发在这次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也受过很多伤,但是他都自己扛了下来,从来不叫苦不叫累,也从来没有和谁说过,不管在战场上受了多重的伤,他都不愿去休息接受紧急治疗,放心不下战士们独自作战。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19)

在张计发的左手小指上的痕迹,就足以证明他对自己的“狠心”,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被敌人的炮弹给炸伤了,可是他不顾全身的伤痕与疼痛,甚至都没有关注自己那里受了伤,就不要命的爬起来继续杀敌,指挥战斗。

在他举起枪的时候,才发现,他的左手小指已经被炸得几乎要断了,本来及时治疗或许还能保住,可是张计发却嫌这受伤的手指影响了他作战杀敌,为了方便作战,他竟然就直接把拖着的半截手指给拽了下来,只为能多杀几个鬼子,从此他的左手手指就少了一节。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20)

发挥余热,为国为民

抗美援朝归国后,张计发进入了步兵学校,开始学习一些军事方面的知识,他十分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即使已经熄灯,他还要打手电筒进行补习,对于自己的身体状态毫不关心,一心想要再为党和部队继续奉献自己。

1955年,29岁的张计发在妇联的动员下,与19岁驻马店姑娘魏祖勤一见钟情,最终两人简单的结了婚,婚后生活十分甜蜜。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21)

可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在1960年,张计发被确诊为肝病,他的妻子陪着他跑了很多家医院,可是只得到一个结果,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也只能活3到5年。

可是后来却发生了奇迹,连医生也解释不了,张计发熬过了五年之期,可是他的腹部充水,越来越像是怀孕的肚子,妻子一直为他寻医问药,熬汤调理,却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

“如果我不能做贡献了,那我也坚决不做包袱。”张计发这个征战十年,负伤多次,荣获多项军功章的英雄,他一直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付诸行动的。

1966年,为了不成为国家的拖累,张计发向上级申请转业,离开了他热爱的部队,进入信阳军分区干休所进行调理休养。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22)

可是这时张计发的肝病已经很严重了,除了腹部肿胀充水,还有出现了硬块,而此时他长期在战场上不规律饮食所导致的胃溃疡也折磨着他,与此同时,还有一系列的腿痛,膝关节痛,这都是在战场上留下的病根。

他更是将自己三个女儿的名字改为张爱党、张爱军和张爱民,1967年,小女儿出生时,他取名为张爱东,热爱毛泽东的意思,因为不能继续为党工作,他就用其他的方式来报答国家。

离退后的张计发,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几个孩子身上,开始训练几个孩子,让他们在院里集合,跑步、投掷手雷模型。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23)

在后来逐渐有很多人找他做抗美援朝的事迹报告,妻子魏祖勤顾担心着他的身体,希望他不要去,或者减少去的次数,可是张计发去一句也没有听进去,为了让更多的人记住他那些战友的英勇事迹,他更是一场不落,拖着病体四处奔波,让魏祖勤看得一阵心疼。

尤其是在知道张计发一手托着腹水肿块,一手攥成拳头顶着胃,不取分文、不看稿子、也从来不讲自己的事迹,只讲战友的情况下,也时常忍不住偷偷落泪。

可是在张计发眼中,能让更多的人记得他们牺牲的战友和他们那精神,就是他离退后能做的最大贡献了,而这也是他一直忍着病痛,坚持作报告的原因。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24)

他辗转各地,先后到河南、湖北、江苏、安徽四省50多个县市,给青少年作革命传统报告1200余场次,除此之外,他还担任了十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成了他离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他一直在付出,一直在奉献,可是他还总是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多,希望在自己后面的时间里,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又有意义的事情。

他认为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友,已经长眠在异国他乡,远离亲人,有的连名字都没留下,但他们虽死犹荣,希望通过自己让更多的人记住了解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也正是他的付出赢得了所有人的敬佩。

虽然有些张计发英雄已经离去,但是他和那些英勇无比的战士们将永远被历史所铭记,也会有一代又一代的人延续他们的精神,保卫国家,保卫人民。

88岁老人在老家失声痛哭起来(河南95岁老人逝世)(25)

文献来源:

《上甘岭连长原型张计发病逝:红山埋忠骨英雄已归队》:中国新闻网

《浴血上甘岭 英雄话当年--访影片《上甘岭》中连长张忠发的原型张计发》:党建网

《张计发:他坐在那儿,便是一座丰碑》:中国青年报

《真实而残酷的上甘岭战役 谁如果自己喝尿就是自私》:央视网

《抗战老兵张计发:16岁开始抓汉奸 亲眼目睹日军暴行》:人民网

《电影《上甘岭》连长原型张计发逝世,享年95岁》: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