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究竟(成语这样考究竟为哪般)(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四个字的成语成了某些试卷的宠儿。成语这个东西,偶尔用之,倒也真能提升试卷的文化底蕴,但吕叔湘说过:“用成语首先得了解这个成语的真正意义——大多数成语是比字面上的意思要多点儿什么。”我们通常以现代考试模式来考成语,把握住成语的真正意义了吗?试从意思和结构形式这两个方面举例说说现今的成语考题。

考成语意思的举三个例子。

(1)按要求写出两个成语 说明道理的: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随堂练1 2》 六下 2006年1月版)

乍做这样的题目,学生蒙了,教师也愣了,说明道理的成语挺多的,难道是“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之类的?但这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吧。再一思考,寓言是用故事说明道理的,大概让写寓言故事成语吧,六年级的课文中也有寓言故事,这样就比较合理了。那为什么用“说明道理”这个提法,而不直接写作“寓言故事成语”呢?这题不是考成语的,是考学生审题能力的。

(2)闻小天是我们班的“语文尖子”。上语文课,他总是( )地听讲,读起课文来( )。老师布置作文,他( )、( ),一会儿就写成了,简直就像少年王勃。

(延边大学出版社 《试题分类精粹》 语文 2008年11月第3版)

这是2008年江苏省某市小升初试题。姑且先不看该填什么成语,就读读这语句,纯粹为了考这几个成语而出题。这段话基本没有什么逻辑,为了硬塞进这几个成语,出题没有创意,现在很多考成语的试题都是这么“生编硬造”出来的。学成语,用成语是为了什么?这样的成语放在句子里还有文采可言吗?但也有语言够美,却又不知如何答起的,举一例。

(3)我们来到大海边,新鲜的空气让我们 ,我们摆脱了城市的喧闹,感悟了乡村的宁静。 的大海卷起了 的潮水涌向岸边,冲到我身上。啊,我度过了 的一天!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启东黄冈大试卷 小学总复习》2008年1月第3版)

应该是自己孤陋寡闻吧,怎么也想不出什么合适的成语来修饰“潮水”,也无法在短短两句话就结束的情况下,感叹出度过的是怎样的一天。

但不管怎么说,以上的例子毕竟还能知道是在考成语,基本上还能够还原成语原貌。而从结构形式上考成语,有个别题目就很值得商榷了。举四个例子。

(1)写出各种类型的四字词语各四个:

“不A不B型”的: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课时金练》 六下 2008年11月第1版)

什么意思?不是A型也不是B型,难道是C、D型的,成语什么时候分A、B、C、D型了。当然,仔细审题也是能看明白的,大概是让写“不三不四”这类的成语,但“不A不B”这个说法是否有点不伦不类啊!不过,这个题目至少知道是考成语的,下面这个例子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2)按要求写出成语:

“ABCD”: (出处不详)

这个题目大概是让写四个字都不一样的成语,可那也太多了吧。再看答案,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ABCD”就是指成语的四个字分别表示四个方面:亭台楼阁、笔墨纸砚、锅碗瓢盆……可悲啊,这成语背后的一幅画,一道风景,甚至是一种文化,全被这“ABCD”给扼杀了!

(3)写出各种类型的四字词语个四个:

含有近义词(如“如饥似渴”):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课时金练》 六下 2008年11月第1版)

这种题目倒是一看就明白,但却是最有争议的。因为成语里的字单独抽出来的意思和在成语里的意思不一定完全相同。如“千军万马”中的“千”和“万”如果单独抽出来是“一千”和“一万”的意思,不是近义词。但在“千军万马”这个成语中“千”“万”则比喻很多,意思相近,是近义词。那如果学生这题答案写“千军万马”,对耶?错耶?

(4)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实是求事( ) 举一返三( ) 落慌而逃( ) 思空见惯( )

(长春出版社 《2009年小学毕业升学必备》 2008年10月第2版)

以“司空见惯”为例。这个成语是有典故的,唐朝刘禹锡在苏州做刺史时,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人名叫李绅,因仰慕刘禹锡的大名,邀请他饮酒。饮酒间,刘禹锡一时诗兴大发,便做了这样的一首诗:“我妥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司空见惯”这个成语,就是从刘禹锡这首诗中得来的。而“司空”两个字,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从全诗来看,“司空见惯”应该是指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学生知道了典故,此“司空”又怎会写成彼“思空”呢?这种题目混淆视听,只记字形,忽视意义,越混淆越出错,多少不太可取吧!

举了这么多例子,再回到成语的真正意义上吧:比字面上的意思要多点儿什么。编者也罢,教者也罢,心里总要装得多点,就多那么一点吧,让成语学起来更有滋有味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