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邑区最新通知(鄠邑区的进击)(1)

文 / 游石


时至今日,提及“鄠邑区”,许多西安本地人还会有点愣神,“你说的是原来的户县吧?”甚至鄠邑吧的百度贴吧里,还有人沿用“户县”称谓,问者与答者均不以为怪。

一方面,因为户县留给人们的记忆过于深刻,“金周至银户县”是耳熟能详的顺口溜;另一方面,也因为其地处西安最西南,自2017年撤县设区后的新名字“鄠邑区”,还没有留给人们足够深刻印象。

鄠邑区最新通知(鄠邑区的进击)(2)

无论是舆论中出现的频次,抑或其能引发的热度本身,“低调”的鄠邑区与火热的“大西安”形成鲜明对比。

鄠邑,啥时候才能热起来?

1

鄠邑,是西安最年轻的区,也坐拥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全国围棋之乡等美名。

尽管在农业经济时代,其水利资源丰富、沃野成片,成就了其“银户县”美名。但在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后,其与“周至”一样,成为了西安县区中最黯然的角色。

2019年数据显示,鄠邑GDP为180亿元,位列西安11区中倒数第一。而其三产比例为15.4:28.7:55.9,与201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还下降3.7个百分点。相比之下,长安区2019年第一产业占比为2.87%,显现出鄠邑区还是典型的偏重农业的产业结构,二产和三产薄弱。

鄠邑发展之困,首要之困在于交通。

鄠邑可以说是西安11区中,和主城区交通串联度最弱的区。

鄠邑区最新通知(鄠邑区的进击)(3)

2019年鄠邑区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提到,主城区至鄠邑大公交虽获批,但因市公交公司亏损、补贴不足及缺场站,未能开通。

尽管西成高铁开通后,在秦渡镇所设的鄠邑站距鄠邑城区中心只有7公里,到达西安北站仅需17分钟,但其18元票价的出行成本,显然不能成为市民常规出行的主要选择。

截至目前,鄠邑到西安仅有928、930路等为数不多的几趟公交,而且规划路线长,到达主城区时间均在两小时以上,出行时间成本高昂。

相形之下,2020年底地铁9号线通车后,临潼已进入“地铁时代”;通达高陵的10号线也已全面开工;而连通西安主城区与鄠邑区的S24线还在规划研究中。可以说,在交通方面,鄠邑别说和长安区比,就是和高陵区这样“新秀”相较,也已落后一个身段。

因此,这样“偏远”的区位,势必很难获得人才与资本的垂青,面临“流量”被大西安其他优势区块分割殆尽的尴尬。

鄠邑区最新通知(鄠邑区的进击)(4)

2

通行地铁,暂时无法追赶其他区,那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存量”,也不失为口袋吃紧中的另一种抉择。

这里,就要说到从西安三民村贯通至原户县余下站的西户铁路,又称西余铁路。

这大概是鄠邑目前能抓到的最具可行性的“快捷通道”了。

西户铁路,可谓“年过半百”的老将,其开工于1955年5月,于当年12月建成通车。线路全长41公里,途径新西北、阿房宫、马王、鄠邑区、余下镇,当初主要是负责沿线单位物资运输,一度也开行市郊客运列车,遗憾的是,因诸多因素2000年停办客运。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西户铁路虽然停办客运,但多年来时常还是有货运列车通过,因其带来的扰民和安全隐患问题,西户铁路依然命运堪忧。

鄠邑区最新通知(鄠邑区的进击)(5)

据b站up主“西局西段DF43977”介绍,进入新西北车站后,铁道两旁有许多居民住宅,周围还有菜市场,部分居民会穿梭来往;在西户线6KM处的丰盛路道口,部分防护网被破坏,有居民自设道口通行,成为事故高发地段。

此外,火车经过居民区不断鸣笛的扰民问题,也频频被投诉。《城端》了解到,经过十几年城市发展,其沿线已涌现如万科金色悦城、三民汉风苑西区、雅居乐锦城、光华小区、梧桐年华等一众小区,可以说苦其噪音的业主不是个小数字。

但另一方面,由于其是连接户县(鄠邑区)到主城区的关键交通脐带。多年来,户县(鄠邑区)多方发声,呼唤这条铁路的复苏,以期带动城区发展。

早在2005年初,当时户县就做了相关调研,想要重启客运业务,终因资金等问题不了了之。

2008年初,又有西安地铁办的专家建议,将闲置的西户铁路改为轻轨,带动户县发展,此建言当时引发户县多方共鸣。

2013年,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工程师杨学金,也在《利用西余铁路开行城轨列车的可行性研究》中提到,利用西户铁路改造城市轨道,有利于带动户县及秦岭旅游。

鄠邑区最新通知(鄠邑区的进击)(6)

说到底,老火车道改造提升,有望成为西安主城区和户县的双赢之举,轻言舍弃,得不偿失,但谁也没想到,老问题竟一下拖了十几年悬而未决。

关键问题在于,改造成本大过收益。比如,为不影响既有线路的交通,采用修建立体桥的方式,这就牵扯到对部分沿线小区的拆迁补偿。

鄠邑区最新通知(鄠邑区的进击)(7)

那么,为什么以往觉得改造成本大过收益,如今呼声又高涨了呢?

原因是西咸新区的崛起。

因为西户铁路北起枣园路站,到鄠邑区汽车南站,能够串联起西安高新区、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沣西新城及鄠邑区多个片区。西咸新区的快速发展,使得这条老铁路的用途价值陡然提升。

谁曾想,鄠邑的“进城难”问题,竟由西咸新区率先提出化解。

2020年12月17日,西咸新区官方公众号发布稿件,在其58个“创新优秀案例”评选中,有一条由西咸新区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负责的《西户铁路升级改造研究》方案。

其思路,正是升级改造枣园路站至鄠邑区汽车南站的路段,全长33公里,设8座车站,提出可将途径的阿房宫遗址、镐京遗址、丰京遗址等悉数串联,最终形成“一站一景”的特色有轨电车,建成轨道交通旅游示范线路。

鄠邑区最新通知(鄠邑区的进击)(8)

3

最终拍板动手的,还是鄠邑区。

一个细节,可以看到鄠邑区的重视,及其作为利益攸关关键方的后劲。

今年1月4日,鄠邑区区长李化带队,现场踏勘西户铁路站点设置。相关新闻报道称,2021年,鄠邑区将大力实施交通整体提升133工程,启动西余快速干道建设,鄠邑至交大创新港一元一票制公交线即将开通,实现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优势互补、无缝接驳。

所谓“133”,“1”指恢复西余铁路的客运功能;“3”指围绕地铁5号线拓宽改造南北六号路、围绕鄠邑高铁站拓宽改造禹余路、加快建设西户快速干道;“3”指协调建设西汉高速四改八、鄠周眉高速、南环线等3条高速公路。

可以看到,西户铁路的改造,将是鄠邑区今年提振交通的最大动作。

鄠邑区最新通知(鄠邑区的进击)(9)

3月初,鄠邑区政府印发《西安市鄠邑区西户铁路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方案》,最终确定:改造自西安地铁5号线王寺站,止于鄠邑区火车站,其一路穿行高新区、长安区,途径阿房宫遗址、镐京遗址、昆明池等名胜,最终在王寺站与5号线接驳,全长24公里。

改造后,西户铁路接驳地铁五号线,将大大有利于市民交通出行。

参与此次工程的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副总工程师侯久望介绍,“最开始,这条铁路始发站在西安三桥附近,考虑到客流量的问题,如果设在三桥,客流量不会太大,如果设在5号线王寺站与地铁接驳,方便市民出行,客流量就会有保障。”

鄠邑为此成立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区长李化任组长、副组长为副区长杨战海,成员包括区发改委主任、区财政局局长、区交通局局长等各个部门一把手,可以说是全力以赴了。

据3月5日披露的《西安市鄠邑区西户铁路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的起草说明,此次方案的拟定也体现出高效率工作作风:

1月4日,区领导带队调研;1月13日,区领导带队与西安市轨道集团公司进行西户铁路改造提升工作对接;2月3日,召集区交通、资源规划、住建等部门就提升改造工作安排部署;1月17日至2月6日,轨道集团公司、广州地铁设计院与鄠邑区交通局对接西户铁路改造提升事宜;3月初,《西安市鄠邑区西户铁路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印发。

从调研到印发方案,不过两个多月。即使放在南方城市,这样的效率也值得称许。

鄠邑区最新通知(鄠邑区的进击)(10)

不能不说,鄠邑区抓住了一个好时机。

时值国家鼓励推进市郊铁路改造,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关乎“都市圈交通”一节,明确提出: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1小时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此外,提出以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等轨道交通为骨干,打通各类“断头路”,推动市内市外交通有效衔接。

而在《城端》看来,“推动市内市外交通有效衔接”,将是中国城市交通品质提升的关键一环。

以东京为例,其与千叶、琦玉县和神奈川县组成的一都三县,容纳近四千万人口,通过完善首都圈国铁JR线、私营铁路线、区部地铁线轨道交通,实现了以东京区(东京核心区)为中心、辐射状的区域轨道交通,各层级线路紧密衔接,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摆脱了“大城市病”的困扰。

就此来说,西户铁路升级改造工程,将是西安首条市郊铁路改造,也有望成为西安推动“市内市外交通有效衔接”的样板工程。由此获得的各方助力,大概是鄠邑抢抓机会,“乘风而行”的缘由。

鄠邑区最新通知(鄠邑区的进击)(11)

过去的西安,以万国来朝的国际化都市闻名于世,于今,西安首条市郊铁路改造升级,也是从古为京畿之地的鄠邑区破局,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有趣的历史偶然。

期待西户铁路早日迎来焕发新生的那天,也希望以此为始,进而实现鄠邑区人们“地铁直达”的梦想。交通便捷的鄠邑区,方能成为大西安有力依傍的“副中心城市”。且把西户铁路的改造提升视为一个好的开始,破局便是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