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红山玉器的博文,前段时间总算试着写了一篇,但自觉不太理想,于是重写。对于神圣的红山玉器,我总是怀着无比敬畏的心情,反复观察和研究她们。然而在互联网上,你可以发现假的红山玉器总是比真的还多,这很容易让人蒙了眼,产生错觉。一些媒体和一些好事者,名义上是为了宏扬我们的祖先和文化,对红山文明大捧特捧,这其实用不着。乱捧一气,仿佛说的是别人,以及别人的祖先,而作为炎黄子孙,面对着这些6000年前的遗物,我们想知道的就只有两个字,那就是“真相”。所以,我研究古玉,侧重于研究古史。什么“包浆”、“皮壳”、“沁色”之类,那都是收藏者必修之课,而与我的研究无关。有博友说:“出土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老师。”这是至理名言。所以我尽可能研究出土玉和馆藏玉,尽管馆藏玉未必全是真东西,但这对于我的研究来说,这要安全得多,可靠得多。一些人拿百分之百的地摊货来臆造中国的历史,甚至于梦呓一般地为之著书立说,着实可笑。既是探索,我说的当然未必对,欢迎批评以及共同探讨,但是,立论和驳说都是要举证的,不要想当然,也不要对我说:祖先在太空之中用神秘电波向你传达了真实的信息,于是你知道了“三皇五帝”的真相,这很荒唐。韩国有一些无聊的“学者”,不是主流的和全部的,说红山文明是他们的祖先创造的,为什呢?因为韩国人认为商王朝既是东夷,那么就是高丽族,至少与高丽是共祖的,因此商王朝曾经的领土就是高丽故国的领土,这包括大半个中国。但是你可以去看看在韩国以及日本出土的史前玉器,太可怜了。如果在韩国出土了一只或者半只“玉猪龙”会怎么样?他们一定会举国欢腾,甚至会放一年的长假来庆祝,就仿佛他们在一夜之间,拥有了全世界。但是我们的一些同胞,到现在似乎还没有吃饱,即便吃饱了,还缺钱买房,买车。所以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之类的,与他们无关,想方设法弄到现钱才是硬道理。今天把一块红山古玉卖给外国人,有如将祖宗宝藏里的金子,当做废铁的价钱卖掉,明天如果想要赎回来,必将付出钻石的代价,而且还不一定能赎回。但是,一些人直到现在还在偷着挖以及偷着卖,中华民族至尊至贵的宝藏——神圣的红山古玉。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1)

1、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内蒙古赤峰红山,蒙语称“乌兰哈达”,意为红色的山峰。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北郊的英金河畔。传说内蒙赤峰的红山,原名叫“九女山”。远古时,有九个仙女犯了天规,西王母大怒,于是九仙女惊慌失措,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洒在了山上,因而出现了九个红色的山峰,所以,后来都叫它“红山”。关于这一段传说,我所感兴趣的是“九女山”这三个字。红山文化处于女系氏族部落的后期,在牛河梁,人们发现了著名的女神庙,在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祭坛,也出土了一些孕妇形态的陶器,女性祖神曾是红山先民最高的祖先神,这是无疑的,中国其它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也出现过同样的情况。关于红山遗址为何人所创?最著名的猜想有“轩辕黄帝”遗留说和“女娲氏”遗留说两种,而本博倾向于后者,但不一定就是女娲,而红山先民有一个与女娲一样著名的女祖先,这是无疑的。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创世女神,所以女娲的出现,应比红山文化本身还要早几千年甚至上万年。我在网上看到的关于这个女神的复原像,赤身裸体,披以树叶,这也许是女娲应有的形象。但是红山出土的陶人像,穿的是皮靴,系的是裤带,红山玉佩背后打的“牛鼻穿”,是要将玉佩缝在麻衣或皮袍子上用的,显然这才是真实的红山文明。所以红山人并不裸体,否则历史倒退了一万年。总之,遥远的红山祖先女神是有的,但是她非并当时红山先民的部落领袖,只是一位被神化了的女性祖先。中国有好几位著名的女神,其一是女娲,其二是九天玄女娘娘,其三是圣母后土娘娘。不知是何原因,三位女神到后来竟然合而为一,为什么呢?中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女神,民族的溶合造成了神的溶合,这是必然的。红山既然是“九女山”,那么她极有可能与九天玄女的传说有关,也有可能与黄帝、蚩尤大战,玄女助黄帝战胜蚩尤有关。传说黄帝久战蚩尤不下,于是夜梦玄女,祈求之,跪称“小子欲百战百胜”,遂得玄女天书十八卷,详读之,杀蚩尤于涿鹿之野。如此,则红山文明非黄帝所创也。黄帝出身少典氏,或即“小甸子”也,“甸”是指郊区的郊区,东北“大甸子”“小甸子”地名甚多,黄帝应是一位小国之君的儿子,怕不是红山神国的酋长,否则他求玄女作甚?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2)

2、 101国道旁,辽宁凌源与建平交界处有一处人类文化遗迹,这就是著名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红山文化是指新石器时代晚期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和辽宁省西部广阔地域内的先民们创造的一种农耕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前。1935年首先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东北郊区红山后遗址。红山山体为暗红色花岗岩,赤峰由此而得名,红山文化最早在红山山后发掘,后来就称这种考古文化为红山文化。它的中心区域在朝阳市牛河梁。80年代初,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的发现,充分证实了5500多年前那里曾存在着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社会。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它的发现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它在国内外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百度百科《山海经海外东经》说:“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在虹虹北两水间。其为兽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黄。”这个“朝阳之谷”,我曾在系列博文《发现共工家族墓地》中提到过,我认为安微含山凌家滩遗址即古“共工”国,也就是《山海经》中所说的“虹虹”国。但是,中国史前传说中的共工却不止一个,《山海经》所说的共工是炎帝的孙子,与帝颛顼(一说祝融)大战,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但《路史》却说,在女娲之时也有一个共工,后为女娲所灭。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一篇博文,说红山古国可能是共工氏所创,细想一下不无道理。祝融、共工都是上古时期的神名,他们的历史比炎帝、黄帝还要悠久,中国的原始宗教和原始玉器都发源于东北,一些古老的北方宗教习俗会随着玉器文明一起传播到南方。所以,在南方一些信奉北方原始教义的民族,当然也会生产祝融、共工一类的神职,甚至以祝融、共工为部落名称。辽宁朝阳的牛河梁如果就是北方的共工国(虹虹国),那么含山凌家滩就是南方的共工国了,显然这两个共工国不是同一个民族,但是却信奉了同样的宗教,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两个共工国的玉器,尽管相距了数百年,却完全是异曲同工,并且有着极为相似的宗教意义。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3)

3、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第二地点中心大墓。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4)

4、但是,这个比无重要的中心大墓在很早以前就被盗了,它都出土了些什么?卖了多少钱?没有人知道。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5)

4、第二地点的圆形祭坛。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6)

6、祭坛四周堆砌的立石。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7)

7、第二地点一号冢第四号墓。我们的这位老祖宗是一位老年的男子。他头枕着一只玉箍形器,胸口挂着两只玉猪龙。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8)

8、老祖宗遗骨的特写。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9)

9、牛河梁第二一四号墓出土的玉箍形器。玉箍形器是红山文化最具神秘感的器物之一,这是一种高级神职人员通用的器具,一般位于头都,如有两只,则另一只会放在胸前。此物一般被认为是通天的法器,但是如果要通天,完全可以做成易于加工的圆筒,又何必做成扁的并且是喇叭形状的呢?牛河梁在被正式发掘之后,人们这才第一次看到玉箍形器在尸骨上的摆放位置,这对它用途的确认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件离开了墓穴的古玉,等于破坏了最重要的线索,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是多么无助!玉箍形器的小端通常有穿孔,有时一个,有时两个,有时连一个穿孔都没有。此墓打开以后,关于玉箍形器是红山古人的发箍的说法渐渐占了上风,但它仅仅只是发箍吗?《山海经》说,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本博以为所谓“女娲之肠”,指的就是这件东西,它是人类来到这个世界的出口。千百年来,东北亚盛行萨满教,萨满教最高的神不是上帝,而是“长生天”。成吉思汗自称“天可汗”,这是蒙古萨满给他的封号,天之骄子也。而商周以来,中国的帝王们无不自称为“天子”。是“天子”就必须加冕,就必须把一个象征“天生”的东西戴在头上,这个东西就是“冕”。女娲既可补天,说明她不是一般的地神,而是天神,否则天破了个洞,地神如何“补”得?后世的天子只有一个,所谓“天无二日”也,但在6000年前,天子未必就只一个,以天子自居的可能是一群高级神职人员。这些高级神职人员各有其能,也就是各有分工,所以,除了共同拥有表示天子身份的玉箍之外,其余的法器,也就不尽相同了。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10)

10、这是二一四号墓(即第二地点一号冢四号墓)出土的玉猪龙。这是礼器,或者是法器。有学者称,这就是传说中的“后土句龙”,它是地神的象征物。《国语鲁语上》曰:“共工氏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社即地神也。后土又称为“句龙”,也就是“勾龙”。句龙是土神,但却兼有治水的职责,所以句龙又是水神。传说大禹治水有功,后世亦奉为句龙也。句龙为什么是一只猪形呢?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水神河伯就是一只猪,天河水神天篷元帅猪八戒也是一只猪,这倒并不奇怪。《史记律书》曰:“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所谓共工之陈,即共工之法也,其子后土得之,故能平水土也。大禹父子出自帝颛顼,亦或得后土句龙之法,故能敷土以定九洲。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11)

11、牛河梁二一四号墓出土的玉铲。现藏于赤峰市博物馆。二一四号墓出土的玉器曾轰动一时,它出土的玉器不算多,却分藏在三家博物馆。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12)

12、玉镯,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一号墓出土。如果没有搞错,应是出土于被盗的中心大墓。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13)

13、玉贝饰。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冲沟出土。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14)

14、玉箍。第二地点一号冢冲沟出土。这是一只“无主”的玉箍,是从哪一墓散落出来的,无法查证了。牛河梁的一些古墓,器物并非是完整的,这包括人为的扰动和自然力的破坏。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15)

15、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七号墓。看起来,里面堆放着三具人骨,这是二次葬或者三次葬,不是原葬地,一些玉器就这么堆在人骨上,这是后世的子孙将祖先的遗骨移葬在这个祭坛里,器物与遗骸等可能都不完整了。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16)

16、第二地点一号冢七号墓出土的玉璧。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17)

17、其中一只玉璧的特写。

18、第二一七号墓出土的镯子。二只镯子其中的一只。看起来有些白化,可能经过火烧。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18)

19、第二一七号墓出土的一对镯子。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19)

20、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十四号墓。墓主人是一名成年女性。胸前有一块残破的云形佩,左右手腕各有一只玉镯。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20)

21、换一个角度看。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21)

22、第二一十四号墓出土的云形佩。这块云形佩很特别,大约在死者生前就破了,又经过精心缀补。这是四朵小云拱着一团大云,古人认为云是有生命的,所以四朵小云又象是四条小龙的模样。中国古代先民有祭祀云神的习俗,最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卜辞中,就有祭祀云神的记录,商王还称云神为“云帝”。商王祭云神做什么呢?主要是祈雨。商王常常看着天上的云,推测哪一块会下雨,哪一块没有雨。如果久旱不雨,还要用几头猪来燔祭。猪被烧了之后,自然就升天了,去向天上的云神报信。楚国大诗人屈原在《九歌》中专门有《云中君》一曲,记录了楚人祭祀云神的场景和对云君的称颂,其歌曰:“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夫子歌中的云神,看起来就是一名美丽的女子,否则就不会说“思夫君兮太息”这样的话了。传说《九歌》来自于夏后启在天上偷来的仙乐,名曰《九招》,又称《九韶》。昔孔子闻之,三月不知肉味者也。楚人是帝颛顼之后,自然得红山后土河伯等的仙乐,此上古之遗风也。王逸《楚辞章句》题解说:“云中君,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直道出云神的名字叫“丰隆”,但这是指云团的形状;又云神名曰“屏翳”,这是指云团遮蔽天空的意思。“屏翳”还是河伯之别名、雨师的别名,也许是时间太久,都搞混了。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河伯亦身兼司风雨之职也。战国时期,赵国有“云中城”,在内蒙古土默特右旗,是为赵简子所设;秦代置“云中郡”,在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这些地方虽然离赤峰红山较远,但也说不定上古时期确有一个“云”部落或者“云国”,他们后来向西迁移到了阴山之下。与云有关的还有一个古老的氏族“缙云氏”,传说是云姓的始祖,一说是黄帝之号,一说是黄帝的夏官,一说是炎帝之后,姜姓也。四川有“缙云山”,即古之巴山也,总之众说极多,莫衷一是也。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22)

23、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十四号墓出土的一对玉镯。镯子是红山人或者东北人发明的,这毫无疑问。镯子既是装饰品,但是也兼有某些宗教用途,一些萨满双手通常戴着几十只镯子,这使镯子成为一种宗教法器。这样的风俗后来传播到大汶口时期的山东。不过,大汶口人并不善于治玉,或者没有找到玉石资源和合适的工匠。于是大汶口时代的女巫,穷得只能带着陶制的镯子,但是陶镯的数量,一只手最多也达到了十多只。这种情况在5300年前的安微含山凌家滩遗址,突然间发生了变化,凌家滩成为长江流域第一个发达的玉器王国,那里的高级巫师,戴着十多只玉镯,从质量上看,竟比红山的巫师阔气得多。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23)

24、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一号冢第十五号墓出土的玉璧,这是反面。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24)

25、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一号冢第十五号墓出土的玉璧,这是正面。这种且圆且方的玉璧,也是红山文化玉璧的代表性器物之一。它到底是作为耳饰还是头饰,目前还不好说。在南方的凌家滩遗址,墓主人头部有时会有十多只这样的璧,显然是头饰了,而且凌家滩的小玉璧,比这个要圆得多。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25)

26、牛河梁第二一十五号墓出土的玉瑗。这是根据它的尺寸和形态确定的名称,显然它并非《周礼》所说的那个“瑗”。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26)

34、牛河梁第二一二十一号墓出土的玉璧之一。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27)

35、牛河梁第二一二十一号墓出土的玉璧之二。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28)

36、牛河梁第二一二十一号墓出土的玉镯。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29)

37、牛河梁第二一二十一号墓出土的小玉璧。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30)

38、牛河梁第二一二十一号墓出土的小玉璧和双联璧坠饰。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31)

39、年河梁第二一二十一号墓出土的玉箍。玉箍特别强调了墓主人的身份。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32)

40、年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第二十一号墓出土的玉双联璧。玉双联璧代表什么,是装饰品还是宗教用品,这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33)

31、第二一二十一号墓出土的玉龟。玉龟的前后是有通孔的,龟腹部有一半球状坑。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34)

32、玉龟的腹部。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35)

33、第二一二十一号墓出土的云形佩,尺寸很小,而且很特殊,它的制作很简陋,似乎与墓主人拥有大量精美的玉器很不相符。再仔细看,这只云形佩的中部是一只带有圆孔的小玉璧,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旋涡状的云团。这样的结构,在所有出土的红山文化云形佩中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它还算是一只云形佩吗?本博以为,这只玉佩有着极为特殊的含义:中间没有“云”,表示“云开了”,“天”露出来了,而旁边的四朵小云,或者是四只小云龙,它们在拱卫着中间的“天”。这是两三千年以后,春秋战国到汉代的龙形玉璧最早的雏形。因此,这不是一只云形佩,而是一只真正意义上的“天璧”。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一号冢第二十一号墓玉组佩的宗教意义。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一座大型的,出土器物完整而且丰富的,没有经过扰动和破坏的墓葬,是千年难得的机遇,牛河梁二一二十一号墓就是这样一座墓。假若将此墓的二十件玉器打散开来逐一放进博物馆,我们很难解读其中的密秘,但是有了这张珍贵的图片,一切似乎变得一目了然:这是一张精心布置的“通天图”,在这里,本博用红线和红色箭头将其中4件玉器串在一起,画面就变得十分有趣了。最下方的是猪形佩,尺寸大而且精美,它象征着墓主人的身份,即他与拥有玉猪龙的墓主人一样,也是一位地神。地神,又称社神、后土、句龙,楚人屈原又称之为“土伯”。猪形佩的上方是一只勒,亦有学者称之为“琮”,它有通孔,象征着地下与地上之间的通道。勒的上方就是玉龟,前后有通孔,这只龟若穿在绳索上是可以上下移动的,而且本博以为,这4件玉器在墓主人入墓时原本也是有绳索串在一起的,它们都没有缝在衣服上所要用的“牛鼻穿”。神龟位于天、地之间,它是河神通天的使者。古人认为河水来自天上,沿着河水一直到最上游的源头就是天之所在,这种认识似乎也不错。龟的腹部有一圆形窝子,它的作用似乎是为了在作法时随时用姆指操控玉龟在绳索上的位置,且上且下,现身说法。绳索最顶端就是那块类似云形佩的“天璧”了,神龟可以缘绳而上达于“天”。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一号冢二十一号墓的这幅“通天图”,完整地反映了牛河梁先民们的宗教理念:“长生天”通过地神(即天子)统治人间,化身为龙(猪龙)。这些龙各司其职,经过与天的沟通,为人间祈求包括“风调雨顺”等在内的各种福祉。牛河梁是一个群巫聚积的神国,是周边各部落所要朝拜的圣地,类似的神国在大约五、六百年之后,在江南的良渚再一次重现。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36)

41、牛二一二十七号墓(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第二十七号墓)出土的玉兽面齿形佩。长二十八点六厘米。这是红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之一,也是最具争议性的红山古玉。与玉猪龙和云形佩不同的是,此物很难让人一眼看出它的象形,它到底是什么呢?为了研究这一类的红山玉器,必须找出同类的玉器参考对照,看看它在高度艺术化以及经过多次的变形之前,又是怎样一种形态,从而揭示其中的秘密。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37)

42、各式各样的兽面纹齿形佩。此物最大的特征是:一对涡纹状的眼以及没有“下巴”的嘴和一排尖锐的牙齿。本博曾说这就是风神或者风伯,但是解读不全面也不完整。这要从甲骨文“凤”字谈起,在甲骨文中,“风”字与“凤”字是同一个字,为什么?仅仅是因为两个字同音?看来不是这样。前文我曾引用屈原的《云中君》,楚人在祭祀云神时不忘了对作为女神的“云君”进行调侃,说她“思夫君兮太息”,太息是长叹的意思,云君长叹一口气意味着什么呢?就是地上刮大风。楚人的意思是说:云君你不要总是高坐在天上叹气,遮住太阳而又无所作为。如果思念丈夫了,就赶快让他来吧!云君的丈夫大约也是一团云,这两团云抱在一起,天上就要下雨了,这才是古人祭祀云君的真正意图。所以,古人称男女交合,谓之“云雨”。毛主席曾调侃巫峡女神,说三峡大坝建成,将“截断巫山云雨”,此楚人之遗风也。如今的气象学谓“太平洋的暖湿气团,遇到西伯利亚的寒流,将会有降雨”,这远不如古人来得浪漫。风是由阴阳二气交合形成的,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风是交配的意思。成语有“风牛马不相及”之句,意为让牛与马相风,根本扯不到一起。在兽面齿形佩上,我们看到什么呢?兽的两只涡纹眼,其实是一左一右两条云龙卷曲的身体,就象是玉猪龙一样,他们在交配,也就是云行雨施。两龙尾尾相对的形象,后来成为“双龙首玉璜”的经典图案,一直流行到汉代。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名字叫伏羲,他与女娲是一对夫妻。传说伏羲姓风,这是中国人的第一个姓氏,而且,所有的中国人,都是伏羲和女娲的后代。试想将这样的玉佩卖给外国人,意味着什么呢?这相当于出卖祖先的牌位以及神灵,我们的同胞,真的穷到了这一步吗?这样的东西可以卖,那还有什么是不可以出卖的呢?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38)

43、这块玉佩如今在美国。美国人生下来就没有民族文化遗产的概念,他们是一群商人和移民的后代。红山文化有上千年的历史演变,这正如春秋的玉器,不同于西汉的玉器,实际上,从春秋到西汉也只有几百年的时间。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块红山中晚期的玉佩,工艺精湛,很难看出其中二龙相交的线条了,这块兽面可以看到6条龙:中间两眼是两龙,嘴向下,上半部两端一左一右各一条小龙,下半部两端一左一右各一条小龙,总之,一共有三对龙在交尾,当然还可以作其它的解读。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39)

44、这是陕西凤翔秦墓出土的兽面玉佩。五齿,是难得一见的红山文化精品。红山先民的造形艺术极为精湛,这块玉佩明着看有四龙,细看也是六龙。左右两端上下的小龙经过组合,成为两只张嘴的大龙首,它与后世的双龙首玉璜有异曲同工之妙。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40)

45、这是天津博物院的藏品。京、津与河北地区是直接受到红山文化影响的地区,炎、黄、蚩尤之间的战争发生在河北,红山人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故古籍记载,蚩尤请风伯、雨师,而黄帝下玄女、应龙。河北本地因此出土了不少红山古玉,而天津对于红山玉器收藏,位于全国之前列。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41)

46、这是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组于2006年在赤峰市鉴定的宝物,据称价值二百多万元人民币,然而它真的有价的话。龙我就不说了,这是风神,也就是凤。西方人根据《圣经》,说夏娃是亚当身上的一根助骨。但是在中国,凤却是由云龙组合而成的。凤是风神、云神和雨神的三位一体,其中云是重要的组成元素也就是阴阳二气,风是动作,而雨是结果。凤是什么?书上说它是凤凰的简称,凤凰是神鸟,凤是雄的,凰是雌的。但是有谁见过单独存在的凤和凰?凤什么样?凰又什么样?我们所见到的全部都是凤,也就是凤凰,它是雌雄一体的神鸟。于是,云君和她丈夫美好的结合,催生了一个新的神明,这就是凤。雨下来了,云即消失,所谓春风化雨者也,所谓凤凰涅槃者也,所谓朝云暮雨者也。最后,兽面玉佩的牙齿是什么?这是下雨的工具,甲骨文的“雨”字,画的就是一个牙齿朝下的“E”字形,中间有四个水滴。看来商是知道的,理解这个玉佩的含义。凌家滩的玉璜,还有双猪首的鸟形佩,都是雌雄同体的象征物,它们就是水神,或者雨神。说实话,本博研究凌家滩玉器,写下洋洋数万言的博文,但是,始终搞不清楚,为什么凌家滩的玉璜下方会长出牙齿?凌家滩文化和良渚文化总的源头都在红山。但是,年代不同了,地域不同了,民族属性不同了,所以各自产生出具有地方和时代特色的新的文化。前不久有博友说,你刊出那么多春秋和战国的玉器,请讲讲它的纹饰,请讲讲它的意义。我说:红山的我还没搞清楚,龙山的我还没搞清楚,如何敢讲春秋战国?战国之后,人们以龙为雄,以凤为雌,以王为龙,以后为凤,但凤其实是雄鸟,这又如何解释?凤本应与凰相配,但如果凤和龙做了夫妻,这跟“风牛马”又有何区别呢?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42)

47、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第二地点一号冢第二十四号墓,简称牛二一二十四号墓。这是罕见的男女二人合葬墓,上北为男子,下南为女子。男子陪葬玉器有一玉镯,女子陪葬一只玉镯外加一只云形佩。看起来,红山时代的女子,地位并不比男子低,而且这一墓中的女子才是主角,男子仿佛只是个陪衬。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43)

48、牛河梁第二一二十四号墓出土的云形佩,这是反面。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44)

49、牛河梁第二一二十四号墓出土的云形佩,这是正面,她的主人也是一名女子。屈原九歌《云中君》说云君是一名女子,看来是颇有根据的。屈原热爱祖国,因此也热爱民族的历史。他在楚辞《天问》中,对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传说进行了研究,也对大量的上古神话进行了质疑,他想搞清楚这一切。我们可以猜想一下:二一二十四号墓的女主人是云君,确切地说,是扮演“云君”的一名女巫,那么陪伴着她的男子又是谁呢?云君和她的丈夫在一起了,天就要下雨。因此,云君在祭坛上作法时,应有一名男子与她相配合,且歌且舞,偎依缠绵,从而完成整个祭祀云神和祈雨的仪式。现在的问题是,这枚云形佩造型略有一些不同:因为它虽然只有一团云,但在下方却是有齿的。而有齿的兽面形佩,应该出现几对卷云交合的图象。这也就是说,红山云形佩的造型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新的演变。上面的两个小云龙化身为两只龙首了,中间的云团象征他们的交合,这样一来,自然就可以下雨了。下面举一些类似的例子: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45)

50、云形佩单卷云三齿。巴林右旗巴彦汉苏木那日斯台遗址出土。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46)

51、云形佩双龙首单卷云二齿。巴林右旗巴彦塔他拉苏木苏达勒遗址出土。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47)

52、云形佩双龙首单卷云三齿,其中一齿残。天津市博物院藏。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48)

53、云形佩双龙首单卷云五齿。台北故宫藏品。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49)

54、云形佩单卷云二齿。赤峰市博物馆藏品。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50)

55、云形佩双卷云单齿(吻)或者无齿。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此佩形制特殊,两个卷云不是左右对称的,因此并未形成一双涡纹眼的印象。但是它似乎可以证明兽面纹玉佩的一双涡旋眼的确是卷曲的龙身。这个玉佩应是清宫旧藏的传世玉器,有没有残损就不好说了。下面的一个半齿应为龙首,而且是二身共一头的龙首,其中的“齿”是龙吻,正在向大地降雨的样子,周边有四小龙环列,姿态各不相同。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51)

56、这是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组走进敖汉旗鉴定的宝物,持宝人:韩冰子。这是极其罕见的三朵卷云也就是三条大云龙在一起的云形佩,左右各有一龙呈对称布局,各自背负一小龙,头在上而且左右相背。中间一龙头朝下,均以尾交首上。细数一下,除去二小龙,一共也有6齿,上4下2,这些齿也就是龙吻或龙嘴。3龙6嘴意味着:这是3条雌雄同体的龙,实为6龙也,加上二小龙,一共是八龙。总之,红山文化的云形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造型生动。它们之间的不同,是同一种文化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域形成的差别,这就象春秋的玉龙不同于战国的玉龙,而楚式的玉龙又不同于晋式的玉龙一样。从单一形式的卷云佩,到卷云的龙形化,凤形化,从云神生出风神、雨神,再到云神定格为交龙(一身双首龙),而风神定格为凤凰(雌雄双生鸟),无不充满了我们的祖先对大自然的探索以及奇思妙想。混元一气生太极也,太极生两仪也,两仪生四象也,四象生八方万物,此伏羲八卦之始也。6000年过去了,当我们谈到红山古玉与生殖有关时,一些伪君子竟然跳出来大声诉责。殊不知昔日的八卦,是我们的祖先对自然规律和哲学的探索,而今日的“八卦”,铺天盖地的,只不过是某两个男女的风流绯闻。如此这般,我们这个千年文明古国的公民道德,究竟是在进步呢,还是在倒退?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52)

57、牛河梁第二一二十四号墓出土的一只玉镯。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53)

58、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一号冢第二十三号墓。胸部放着一柄玉钺,腹部放着一只玉佩。右手腕部有一只镯子。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54)

59、牛河梁遗第二一二十三号墓出土的双龙相抱玉佩。有资料说这是一只“龙凤”佩,但本博认为不合适。云龙有公母,凤凰各雌雄,龙凤相交算是怎么回事?早期的红山云龙,虽然尾对着尾,但是看不出雌雄的区别,但是这一只显然分公母了。众所周知,红山文化遗址曾出土了大量垂着翅膀的枭,但是最少在今天,这种枭并没有在牛河梁遗址出现。天上的白云,河里的神龟,地下的猪龙,是牛河梁早期的圣物,只到风神的出现。风是阴阳交合之神,他可以给大地带来雨水。为什么会这样呢?红山的社会是一个由女性掌权过渡到男性掌权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男子要求与女子平分权利,而不止是充当配角。所以,云君无夫,干叹息,不下雨。兽面纹齿形佩的出现,是男女平分权利的产物,也是一夫一妻对偶婚的开始,没有风,谁都下不来雨,所以风是交合之神。凤凰产生于阴阳二龙的交合,最开始并没有鸟形,乃是雌雄二云龙之形,渐渐地,雌雄二龙开始分公母了,就象这只佩。再下一步,他们合而为一,成为凤凰。但凤凰只是后人对天上神鸟的称呼,而在红山时代,他叫做什么?这有待于探索。风伯是风神,凤凰也是风神,但是他们似乎并没有同时存在过,当风伯和云君的传说逐渐被人们遗忘的时候,凤凰诞生了,脱去二条云龙之胎,成为神鸟。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55)

60、牛河梁第二一二十三号墓出土的绿松石坠。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56)

61、牛河梁第二一二十三号墓出土的玉钺,此物可能说明墓主人是男性,也就是说,红山时代的云君,终于和平地交出了权利,取代她的,是男性的风伯。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57)

62、牛河梁第二一二十三号墓出土的玉镯。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58)

63、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一号冢第二十五号墓,墓主人是一位成年女性。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59)

64、牛河梁第二一二十五号墓出土的玉器。这位女祖宗头枕一只大玉箍,左手拿一只大玉箍,双手各戴一玉镯,胸前挂着二只珠子和一只小形的玉箍,看来是一位专门超度别人上天的,或许她是一位宗神——负责为“天子”们加冕的大族长。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60)

65、牛河梁第二一二十五号墓出土的玉箍,两只中的一只。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61)

66、牛河梁第二一二十五号墓出土的小玉箍。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62)

67、牛河梁第二一二十五号墓出土的两只勒子。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63)

68、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一号冢第二十六号墓。埋得很深,或许没丢下什么东西。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64)

69、一样东西赫然出现在墓主人腹部。在牛河梁,所有出现在墓主人腹部位置的东西,都是全墓最重要的器物,它往往就是墓主人的身份证。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65)

70、又是一样前所未见的宝物,6000年的漫长岁月似乎对它丝毫无损。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66)

71、这是反面,有三对“牛鼻穿”,说明这是缝在衣服或者腰带上的东西。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67)

82、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四号冢。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68)

83、四号冢表层出土的玉鸟形饰。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69)

84、四号冢周边,围着一圈圆筒形的陶器,也许,这是给埋在地下的祖先,灵魂出入的通道。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70)

85、第二地点四号冢二号墓出土的玉箍。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71)

86、第二地点四号冢下层第五墓出土的陶器。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72)

87、第二地点四号冢一号灰坑出土的碑状器。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73)

88、牛河梁第二地点四号冢九号墓出土的玉箍。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74)

89、牛河梁第二地点四号冢十四号墓出土的玉镯。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75)

90、牛河梁第二地点四号冢第十五号墓出土的玉箍坯料,还没来得及陶芯。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76)

91、牛河梁第二地点四号冢第十五号墓出土的玉镯。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77)

77、第二一二十二号墓出土的兽面纹齿形佩。这块玉佩的造型与二十七号墓出土的玉佩基本相同,而且都是五齿,可见同一地点出土的东西还是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在这块玉佩以及与此相类似的玉佩上,制作者似在极力淡化云龙相交的图像,而尽可能将它做成一只枭的面孔,于是双龙之尾看上去总是象枭的双眼,龙的后背弯拱有如枭的眉毛,下面的小龙既象是枭的嘴角,又象是左右二龙首的下颚。这是全新的创作,以至于它什么都不象,只象它自己,也就是风神。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78)

78、牛河梁第二一二十二号墓出土的玉镯。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79)

79、牛河梁第二一二十二号墓出土的玉箍。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80)

80、牛河梁第二地点三号冢出土的玉钻芯。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81)

81、牛河梁第二地点三号冢出土的另一枚玉钻芯。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82)

72、牛河梁第二一二十六号墓出土的双兽首形佩,这是正面。有资料称之为双枭玉佩。这块玉佩设计十分巧妙,如果竖起来,正看倒看都是一样的,象是一只枭张大嘴,呼风唤雨的样子。有人说红山是龙和凤的起源地,我再加两个字:之一。又有人说孔雀是凤凰的原型,这是根据甲骨文“凤”字的结构作出的推论,但红山的历史比商要早二千年,凤凰的原型不可能是商设计的。孔雀未必可以高飞,若说驾驭空中的气流,枭才是真正的高手,它甚至可以一动不动地停留在空中,而不用扇动翅膀。本博以为,所谓凤凰者,初为“风皇”也,也就是风神,风伯。在红山,它起源于云龙交合,和风化雨,最后定型于枭。在成为真正的枭之前,一直保持着雌雄双身的本色,而这块玉佩的造型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传说伏羲姓风,而女娲是他的妻子,也是他的亲妹妹,那么女娲无疑也是姓风的。这两个姓风的王者,实为一体也,这正如凤和凰,不可分离。难怪说大洪水之后,天下无人种,伏羲乃娶其妹,成为中国人共同的始祖。后世的凤凰,已脱离了交化繁育,滋养天下苍生的本义,而仅仅成为一种吉祥物,或者是贵族女子的代称,此非红山风神之本义也。风神合云降雨,普济天下,岂是帝王之后可以独占,又岂是真龙天子一人可以独占乎?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83)

73、牛河梁第二一二十六号墓出土的玉管。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84)

74、牛河梁第二一二十六号墓出土的玉坠饰。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85)

75、牛河梁第二一二十六号墓出土的玉镯。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86)

76、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一号冢第二十二号墓。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87)

92、牛河梁第五地点一号冢七号墓出土的玉镯。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88)

93、第五地点一号冢出土的玉镯,上面还带一节人骨。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89)

94、牛河梁第一地点出土的玉蝈蝈。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90)

95、牛河梁第五地点出土的陶人像,她穿着靴子。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91)

96、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即凌源三官甸子。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92)

97、第十六地点一号冢第十四号墓出土的玉瑗。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93)

98、牛河梁第十六地点四号墓,墓主人为成年男性。

红山文化有石器有石球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史前玉器文明的探索)(94)

99、近距离观察第十六地点四号墓。在胸前放着一只大玉箍,此玉箍应是墓主人左手所持之物,左手还戴一只玉镯。右手两只玉镯,另外还拿着一个小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