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是2018扬州中考第二天

进行了数学、物理学科的考试

今年考察的重点、难点在哪里?

有没有偏题怪题?

中考干货为您奉上

扬州中考物理题型分布 扬州中考第二天(1)

01

数学:立足基础 突出能力

每年的数学中考牵动众多家长的心,也牵动一线数学教师的心。

“感觉不错,没有偏题怪题。”今天,数学科目一结束,几位考生告诉记者考试的感受。

“考到了扬州漆器。”考生反映,试卷关注社会热点,生活实际问题,考题选用了扬州的特色漆器问题,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家乡的热情。

采访中,多位考生反映,今年的扬州中考数学试卷在秉承了之前中考稳重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核心素养、核心知识点、基本能力的考查。

专家点评1

----------

张国华 扬州市文津中学教务处副主任 扬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

今年数学试卷,核心知识的考查是重点。

试卷注重“四基”考查,继承了往年中考试题的优点,给人以“稳重”的感觉。本卷知识点覆盖面广,初中数学中的核心知识都在试卷中得到了重点的考查。如整式与分式的运算恒等变形(如10题、12题、19题)、方程与不等式(组)(如第2题、14题、16题、20题、23题)……而且也注重综合核心知识点之间联系的考查,并不是考查简单的孤立的知识点,突出灵活学习的要求。

课程标准贯彻到位:新版课程标准新增加和删减了一些教学内容,本卷高度关注课标的新变化,删减的选学内容尽量回避,课标要求不该考的坚决避免,所以圆的垂径定理和投影之类等问题就没有出现。相应的本卷在各个年级上的试题总分值也有侧重,初一、初二、初三的试题总分之比大约是3:5:6,逐步体现初一打基础、初二育能力、初三重思维的学段特点。

对数学能力考查的考查得到重视:运算能力,从考试内容所在的知识板块来看,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之间的分值之比约为6:5:2,纯粹的几何推理证明也在为计算服务。阅读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等也是学生必须具有的。本卷上试题(含一些新情境的数学问题)要求学生读懂试题,理解问题,寻找方法,充分想象,才可完整解题。比如第17题、18题、27题、28题,对空间想象能力、函数及图像的理解和想象能力、涉及到构造基本图形结构,源自教材,新颖独特。这些可以在平时让学生接触和阅读与数学有关的书籍(包括教材),逐步培养。

中考作为毕业加选拔性的综合考试,试卷从不同角度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重点考查。基本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整体、化归、建模等)和通用的数学方法(配方法、式的恒等变形等)都在本卷中得到了重点考查,在试题中,这些都没有直接的提醒,都是靠学生内在的数学修养发现。

专家点评2

----------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 万广磊

本次试卷整体平和,结构稳定,内涵创新,重点考查初中数学核心知识、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特色明显。

一、关注教材价值,尊重学生学情

从考查内容看,数与代数的分值约占45%,图形与几何的分值约占40%,统计与概率约占15%,这也与每个章节的单元教学课时比例基本匹配。

试题积极引导师生学习要充分关注教材的价值,充分尊重与理解教材。卷面上的基本题大多数来源于教材的原题和适度改编,比如考查科学记数法的题就是原题,填空题、选择题的大部分题,比如第14题解不等式组、第23题分式方程应用题、第26题、第28题等题是教材原题是适度改编。这些都是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学习的重要内容。此外,压轴题以几何题把关,重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关注四基四能,落实核心素养

本卷作为毕业试卷,关注数学学习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程与函数、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建模等)、基本活动经验、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本卷兼有选拔功能,解答题进一步考查高中数学必备的数学运算、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据分析六大素养。第21,22题考查了数据分析,第19,20题考查数学运算,第23、26题考查了数学建模,第27题考查了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第24,25题考查了逻辑推理。

三、关注课堂教学,强调通性通法

本卷试题关注了学生的课堂学习,考查内容基本上课堂所学内容的原型、变式、拓展延伸,也进一步强化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的观念。从1-7,9-17,19-26,28题都可以看到课堂学习素材的影子,另外,第27题源自于前几年的中考试题改编,在课堂教学中基本都有涉及,学生不会感到陌生。

试卷没有偏题怪题,解题方法基本上是通性通法,不需要旁门独技或特殊技巧,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绝大部分试题都突出体现了这个特点。

四、关注数学生活,强化应用意识

本卷试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客观世界。第21题以省运会为背景考查统计知识与方法,第23题设计京沪铁路为素材,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这是扬州中考数学卷的保留题型)。第27题虽然是阅读理解题的方式呈现,却是从学生学习中提取的素材。

扬州中考物理题型分布 扬州中考第二天(2)

02

物理:紧密联系生活

“感觉和生活联系挺紧密的。”今天,物理科目结束后,考生普遍反映,2018年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严格执行国家《物理课程标准》,以《考试大纲》为指导,以苏科版初中物理义务教育教科书为范围,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对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试题注重基础知识与生活应用,突出物理学科的特点,重视物理实验和实验探究,真正做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专家点评

----------

王国政 扬州市物理学科中青年教学骨干 文津中学物理备课组组长

试卷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考查。很多试题都能在教材中找到“源头”,第19题来自课本,第9题、第16题、第21题、第25题、第27题均改编自课本。同时今年物理试题比较重视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考查。例如:第7题是通过图像考查对热量、内能和温度的辨析;第10题对科技馆自行车走钢丝模型平衡问题的分析;第12题是组合机械上物体所受摩擦力问题的研究;第21题考查的是水袋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反常”问题的分析。这几个题目既考核了基本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又为今后物理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

凸显实验探究过程及实验评价的考查,强化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这份试卷中的实验探究试题重点关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对科学探究进行综合考查,重在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比如第24题关于探究导体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相关问题的研究;第25题研究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方案优劣选择的问题;第26题测小木块密度的问题及误差较小方案的选择问题;第27题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问题中为何研究阻力而不研究推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原因的分析;第28题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考查了操作的相关问题及故障分析等方面的问题。

与实际生活联系,趋向于实际应用的考查在这份试卷中也有多处。比如:第5题以水中筷子向上偏折为载体来考核光折射的光路;第13题以2018年2月1日起扬州城区禁燃为背景考查声现象及分子运动相关知识的问题;第14题以扬州正在建设的城市南部快速通道为研究对象考核了时间的计算及物态变化的知识;第23题考查了新型建筑材料的长度、体积、质量、压强的计算问题。这些题目都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考核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试卷紧跟时代的步伐,用最前沿的科技、最热门的社会热点进行题目的设计,充满了时代的气息,同时也彰显了物理这门学科的最大魅力。比如第30题的智能机器人,本题共设置了6个小题,考查了力、电、通讯等问题。要求学生读懂文本,研究表格,利用图像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问题解决,这必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拓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来源 扬州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