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华夏之旅文案(水绘萦梦寿冠中华)(1)

期待已久的华夏之旅文案(水绘萦梦寿冠中华)(2)

“如皋好,信步冒家桥。流水几弯萦客梦,楼台隔院似闻箫,往事溯前朝。”

这是中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从周在游览如皋古城时,有感而发,即兴创作的《忆江南》。这首诗的意思是漫步如皋冒家桥,缓缓流淌的弯曲河流多次萦绕在梦境。水绘园内楼台高筑,庭院深深,仿佛听到佳人婉转的箫声。这些不禁让人怀古思幽,追想前朝发生的往事。

如皋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南临长江,东近黄海。根据《春秋左传》中的典故,贾大夫当年射雉的地方被称为“如皋村、如皋港”,公元411年建县。如皋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享有世界长寿养生福地、中国花木盆景之都、华东红色革命摇篮等美誉。

期待已久的华夏之旅文案(水绘萦梦寿冠中华)(3)

期待已久的华夏之旅文案(水绘萦梦寿冠中华)(4)

人文古迹彰底蕴

期待已久的华夏之旅文案(水绘萦梦寿冠中华)(5)

自春秋时期贾大夫到如皋射雉,如皋已积淀了2700年的灿烂文明,留下众多人文古迹。

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父亲曾易占任如皋县令,曾巩随父亲来到如皋,寄读于中禅寺东厢房。现存“宋曾文昭公隐玉斋故址”古石刻一枚、曾易占父子手植“六朝松”和曾巩洗涤笔砚的“洗钵池”。清代桐城派散文创始人方苞游览如皋时,有感而发:前贤读书地,古迹久湮埋。空过中禅寺,谁知隐玉斋。径荒碑复没,地胜境仍佳。经眼重新日,游观畅客怀。

期待已久的华夏之旅文案(水绘萦梦寿冠中华)(6)

定慧禅寺

如皋自春秋以来成为盐业重要产地。西汉吴王刘濞从扬州开邗沟至如皋蟠溪“煮海为利,国用饶足”,隋唐时延伸至掘港亭,北宋嘉祐年间延伸到通州,改名运盐河,清末改称“通扬运河”。唐代日本圆仁和尚曾记述道:“(如皋镇)水路左右,富贵相连……”

定慧禅寺始建于隋朝,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格局独特、香火旺盛闻名于海内外。寺庙山门朝北,寺院三面环水,楼堂环绕四周,宝殿坐落中央,形成“水环寺,楼抱殿”的独特格局。

如皋东大街现保存有南宋古街,大量明清、民国建筑,包括因绘画扬名的郜家巷、因刺绣而扬名的秀女巷、保存有始建于唐代的药王庙、清代的恒昌杂货店、徐大昌酱油店、汪德大布庄,另有刘兰卿、祝见山故居等。

期待已久的华夏之旅文案(水绘萦梦寿冠中华)(7)

水绘园

水绘园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明末才子冒辟疆偕金陵名姬董小宛栖隐于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构筑有寒碧堂、壹默斋、因树楼、湘中阁佳景10多处,园中波烟淼淼,隐映如绘,宛若一幅幽静清雅、意韵空灵的山水画,时为海内名园。水明楼建筑群被园林泰斗陈从周评价为“徽派园林风格的海内孤本”。

期待已久的华夏之旅文案(水绘萦梦寿冠中华)(8)

雉皋代有名贤出

如皋自古崇文尚教,人文荟萃。

三国时,吕岱为三国时吴国大司马,名重东吴。96岁病故,临终遗嘱丧葬从简,归葬如皋东南高阳荡,就是现在如皋市白蒲镇。

期待已久的华夏之旅文案(水绘萦梦寿冠中华)(9)

如皋文昌阁

宋代胡瑗为理学先驱、教育家,于京城主持太学,分设经义治事二斋,倡导明体适用之学,后世推崇不衰。欧阳修评价胡瑗:“先生为人师,言行而身化之,使诚明者达,昏愚者励,而顽傲者革。”王安石赠诗:“先生天下豪杰魁,胸臆广博天所开。文章事业望孔孟,不复睥睨蔡与崔。”将他与孔孟相提并论。胡瑗被后世尊为“三吴木铎之鼻祖,百代帝师之功臣”。

北宋著名词人王观,曾求学于胡瑗门下。之后,中进士。王观辞赋极富文采,与高邮秦观齐名,词作《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尤为脍炙人口: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期待已久的华夏之旅文案(水绘萦梦寿冠中华)(10)

王观的堂弟王觌(dí)为龙图阁学士;王俊乂为钦点状元,称荣一时。正因为此,王氏宅门被称为“集贤里”。

此外还有,冒辟疆为“明末四公子”之一,誉满江南;邱陞(shēng)镇守如皋抗倭,屡建奇功。清代,戴联奎历任礼部、吏部、兵部三部尚书;李渔为著名文艺评论家、戏剧家,《笠翁十种曲》至今脍炙人口;黄经、许容、乔林创“东皋印派”享誉全国;女词人熊琏有李清照、朱淑真余韵;龙璋首倡新学;沙元炳兴办教育和实业,于地方多有建树。当代名人有中国法学专家韩德培,语言学家魏建功,煤田地质学家韩德馨等8位两院院士、学部委员,世界知名刑事鉴识专家、“神探”李昌钰,著名作家黄蓓佳、卢新华,漫画家胡蓉等。

期待已久的华夏之旅文案(水绘萦梦寿冠中华)(11)

如派盆景领风骚

如皋花木盆景栽培始于北宋,发展于明清,成熟于上个世纪末,繁盛于现今,现在还留存有自宋朝以来的各代珍贵盆景。民国如皋知名乡绅、江苏省议会议长沙元炳作《卖花翁》诗一首:“种棉怕雨稻怕风,独喜种花年年丰。有田种花花是产,衣红食紫看成翁。”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如皋郊农有种花的传统。

如皋盆景以“云头雨足美人腰,左顾右盼两弯半”的独特“S”形独领风骚,被全国盆景协会考订为全国盆景七大流派之一,被认定为全国盆景类地理标志产品,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期待已久的华夏之旅文案(水绘萦梦寿冠中华)(12)

期待已久的华夏之旅文案(水绘萦梦寿冠中华)(13)

如皋树桩盆景以松、柏、榆、梅、榉、朴及黄杨、六月雪等为常用坯料,造型手法多以棕丝绑扎,注重细扎细剪,手法相当细腻。冒辟疆的后裔冒广生是近代著名诗人、词家,有精湛造诣的汉学,晚年曾被毛泽东接见,他在诗集《龙游河棹歌》中写到:山茶红白间相开,松柏黄杨妙剪裁;老去潜夫无一事,城南扶杖看花回。诗句中的“潜夫”指作者,从诗中可看出他热爱花草、喜欢蟠扎松柏、黄杨等盆景,闲暇无事,就拄着拐杖到城南郊区赏花,尽兴而归。

如皋盆景在国内外频频获奖。1985年,如皋的古柏盆景“蛟龙穿云”等4件作品在全国盆景评比展览中获大奖。1990年,如皋盆景“饱览人间春色”(雀梅),在日本大阪国际花卉博览会上获国际奖和最高荣誉奖。2002年春,如皋盆景“如意"(雀舌罗汉松) 、“枯木逢春"(榆树) 、“瓶中景”(水杉) 、“思乡”(榆树)在荷兰举办的世界花卉园艺博览会上均获得金奖。2019年8月,“璎珞柏”获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盆景国际竞赛特等奖,“璎珞柏”树形开展,叶色翠绿,树干苍劲古朴,小枝自然柔美下垂,搭配浑厚朴拙龟纹石,展现出浓厚的诗情画意。

期待已久的华夏之旅文案(水绘萦梦寿冠中华)(14)

长寿之乡海内名

如皋的长寿指标是联合国的5倍,为七大“世界长寿之乡”之一。

期待已久的华夏之旅文案(水绘萦梦寿冠中华)(15)

如皋东方大寿星园

如皋具有丰厚的长寿文化积淀,境内曾有“百岁坊”16处,有百岁(万寿)寺(庵、祠)等11处、“百岁桥”3座。长寿诗文、寿联、寿图等也十分丰富,白蒲人吴韦亭81岁时赴乾隆举办的“千叟宴”,蒙恩赐鸠杖、银牌,归后撰写《赴“千叟宴”恭记》并绘《赐杖图》。乾隆朝进士、《随园诗话》作者袁枚为画题诗:

宴罢彤庭出建章,耆英会上说吴刚。丹青赖有传神笔,画出钧天梦一场。

宠锡重重喜不支,手拈如意下阶迟。一枝鸠杖君恩重,交付童孙好护持。

老我欣逢盛典开,路遥无福醉蓬莱。群仙定讶东方朔,何处偷桃不见来。

期待已久的华夏之旅文案(水绘萦梦寿冠中华)(16)

诗中再现了千叟宴上,吴韦亭被乾隆赐予鸠杖的繁华盛大场景,并寄予老人福寿绵延的良好祝愿。

据研究,如皋长寿现象得益于自然环境因素,其中土壤富含铁、锰、锌、硒等微量元素丰富,尤其是硒含量偏高。饮食以粗茶淡饭为主,清代书画家郑板桥为如皋白蒲郑氏题联:“青菜白盐粯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如皋还有俗语:“糁儿粥米打底,吃了能活九十几。”可见,以粗粮为主的食物结构为如皋人长寿打下了身体基础。

期待已久的华夏之旅文案(水绘萦梦寿冠中华)(17)

红色热土写传奇

如皋有“苏中小延安”之称,其中在如皋诞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是江苏境内唯一列入中央红军序列的正规部队。

期待已久的华夏之旅文案(水绘萦梦寿冠中华)(18)

如皋红十四军纪念馆

1930年2月,中央军委根据江苏省委书记李维汉的建议,决定将如泰工农红军总队和活动在通海地区的中国工农红军江苏第一大队合并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后来,该部活动于如皋西南乡的江安、卢港、镇涛及泰兴东乡。同年9月,国民政府军队“围剿”红十四军,形势恶化,红十四军被迫解散。红十四军虽然存在仅7个月,但是在如皋地区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对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原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部长张爱萍曾赋诗:

《红十四军》

闯过重重关渡险,通如靖泰首揭竿。工农暴动今作主,枪杆紧握掌政权。

围攻白狗老户庄,忙打土豪又分田。红十四军挥铁臂,苏北惊雷震江南。

期待已久的华夏之旅文案(水绘萦梦寿冠中华)(19)

张爱萍曾经担任红十四军二大队大队长,历经枪林弹雨,出生入死。《红十四军》一诗回顾了红军波澜壮阔的战斗情景。为纪念红十四军光荣历史,如皋兴建了红十四军纪念馆,经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对外开放。

期待已久的华夏之旅文案(水绘萦梦寿冠中华)(20)

续写辉煌谱新篇

期待已久的华夏之旅文案(水绘萦梦寿冠中华)(21)

如皋人民继承和弘扬老区革命精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突出“三做一建”:做实产业、做优城市、做好民生、建强队伍,高水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十三五期间,如皋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城乡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高,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如皋先后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2020中国县域经济100强,如皋位居第19位,未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