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最容易犯困,一犯困就忍不住张开嘴巴,连续打几个大大的哈欠。

每次打完哈欠,除了有一种舒服的感觉之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身边的人接二连三也开始打哈欠......

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令人疑惑——难道打哈欠会传染?

3种理论解释“哈欠传染”现象

据统计,世界上约有40%~60%的成年人,在看到别人打哈欠时会跟着打。对此,普罗文教授认为:“哈欠的传染性强大到任何与之相关的事物——看到或听到别人打哈欠,甚至读到关于哈欠的文字,都会触发。”

我们先来看看几种科学的解释:

“模仿”:变色龙效应

如果将打哈欠说成是“传染行为”,那不如将它归为“模仿行为”。哈欠模仿更像是一种变色龙效应,即微小的、无意识的模仿行为

我们是怎样“模仿”别人的呢?

大脑接收到打哈欠的信号→自动触发大脑运动皮层的原始反射→刺激镜像神经元系统→开始无意识地模仿

而这种行为,让我们像镜子一样,模仿别人刚发生的动作。同时,这也是人类共性的表现,代表我们已经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

“移情”:精神分析学说

有研究人员发现,哈欠传染更易发生在“移情人群”之中。

那什么是移情呢?也就是,一个人设身处地去理解另外一个人,并与他人情绪产生共鸣。

举个例子,对比于陌生人,哈欠传染在亲友之间发生得更明显,这是由于关系越密切,越能体会他们的感受。

此外,哈欠传染与人的性格有关。有这样一项研究:对大学生进行性格测试,再让他们观看包括打哈欠等的面部视频。

最终结果显示,共情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少地出现哈欠行为。

“从众”:马纳姆效应

有人认为,打哈欠容易传染,可以用心理学中的马纳姆效应来解释。

马纳姆效应指的是一种从众心理,当人们接受到周围的其他信息时,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暗示,主动将其他人的行为作为自己的接下来的行为参考。

因此,我们看到别人打哈欠,或者听到哈欠的声音,甚至是看到动图,都会忍不住跟着打一个。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打哈欠是一种生理本能反应,或者是人体的自我保护

早在遥远的古代,就有人研究过哈欠。希波克拉底将哈欠与“排浊气”联系在一起,认为它能改善大脑的氧气流动。

其实,哈欠真的与大脑氧气有关。当我们的大脑处于缺氧的状态,身体会非常疲倦,这时聪明的人体,会反射性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张开嘴巴,大大地打一个哈欠,好让大脑获得氧气。

瑞士伯恩大学的克里斯蒂安·赫斯认为,哈欠具有社交属性,它可以令到一个相同的群体同步睡眠的时间,从而同步群体内的行为。

所以,每个人都会打哈欠,现代医学证实,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发育成胎儿时,就已经学会打哈欠了!

原来打哈欠对身体有益

人们总是以为打哈欠仅仅是疲倦的信号。事实上,打哈欠除了信号的功能之外,还对身体有不少好处!

释放压力,放松心情

打哈欠可以释放太阳穴与下颌之间的关节压力,使大脑的神经、全身的肌肉得到放松,减缓精神上的压力与紧张感,对放松心情有一定的帮助。

如果你久久不能入睡,哈欠就像镇静剂,多伸伸懒腰、打几个哈欠,睡意来得更快!

醒脑,并提供充足的氧气

一直处于紧张的工作氛围中,大脑的神经系统会不断消耗能量,容易出现缺氧。一旦缺氧,身体会变得很疲倦、无力,整个人感受到头晕、胸闷。

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只要大脑的温度升高,便会通过打哈欠来为大脑降低温度。如此一来,打哈欠迅速将二氧化碳排出去,增加脑细胞的供氧,使大脑更清醒,缓解疲倦感。

对眼干有缓解作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打哈欠时常常会伴随着眼泪,这是由于打哈欠刺激泪腺所致的。

长时间工作、学习,眼睛会有干涩的不适感,有些人习惯滴一滴眼药水。然而,打哈欠流出来的泪水可起到润眼的作用,缓解眼干就能轻松解决了。

频频打哈欠,可能是病

虽说打哈欠有好处,但经常出现就不正常了。有些疾病很爱打哈欠,而你却不知道!

可能与肾虚有关

若发现自己就算每天有充足的睡眠,但依旧会哈欠连天,那你可能是肾阳虚

肾阳虚的人,会经常感到疲倦、没有精神、做事注意力难以集中等,前提是没有出现睡眠问题。

频繁打哈欠是肾阳虚的表现之一,需要结合其它症状再作进一步判断:如尿频、怕冷、舌苔发红、鼻痒鼻塞等。

可能是中风的先兆

另一方面,爱打哈欠可能是中风的先兆

年轻人平时常打几个哈欠,可以缓解下疲劳,而那些平时看起来很健康的老人,近期内突然频频打哈欠,则可能是中风前兆。

随着年纪增大,老人的血管壁弹性变差,脑部供血不足,那么大脑的氧气自然而然慢慢减少。临床调查发现,约80%的中风患者在发病前5~10天内,都有频打哈欠的现象

此外,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者也要注意这种情况。如果你发现自己打哈欠的频率过高,便要警惕了!

看完这篇文章之后,不知道大家打了几个哈欠?

来源:健康圈

哈欠多是中风前兆吗(打哈欠为啥会传染)(1)

哈欠多是中风前兆吗(打哈欠为啥会传染)(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