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济南城市发展战略迎来重大升级!

2003年,济南首次确定“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发展方向!现如今,17年之后,济南提出最新的发展格局:“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

这两个发展战略有什么不同?我们在跟一些专家、学者请教之后,为大家带来一些深度解读。

1、发展模式的升级

从字面上我们就能看到,这两个发展战略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2003年的发展战略,更侧重于空间的发展,所以是“拓、进、控、跨、疏”。

现如今的战略,更侧重于内涵的发展,所以是“强、兴、美、起、优”。

这种变化,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在城市发展前期,土地、空间资源丰富,城市化程度低,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更大”;在后期,随着土地、空间资源的消耗,发展的主要方向就需要变为“更好”。

2、外延范围的巨大变化!

这次济南城市发展战略的调整,不仅仅是从“更大”变为了“更好”,其“外延范围”也有了很大变化。同样是“东、西、南、北、中”,但现如今所指与17年前所指已经大有不同!

17年前,济南城市的规划范围东起东巨野河,西至长清以西黄河滩区,南起城区南部的连绵山体,北至黄河。

济南的城市发展规划(济南城市战略重大升级)(1)

17年前的“东拓”,向东沿“胶济产业带”形成未来城市的主要产业发展带,包括“东部产业带”和“东部新城”。

其中,东部新城是济南东部新城区,位于二环东路以东、大辛河以西,南起龙洞风景区,北至华山风景域区,或者说是济南老城以东、高新区核心区以西的这部分。

东部产业带在大辛河以东,总体布局以经十东路与工业北路为东西向交通走廊,自西向东形成西、中、东三大组团。规划最东端为东巨野河,也就是济南与章丘分界处附近。

现如今“东强”,其所指范围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

它不仅包括前述东巨野河以西的济南主城,同时还提出要推动章丘区加速融入主城区,加强济淄协同发展,加强莱芜区、钢城区、莱芜高新区与中心城区互联互通。也就是说,章丘、莱芜,甚至淄博都被统筹进新的规划。

中部,这个变化很大!

17年前的“中疏”,地理范围是在二环内。

但现如今的“中优”,依然要“加快疏解老城区非核心功能,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但这里提到一句话:

聚焦国际金融城、洪楼片区、小清河两岸、二环南科创带等重点区域,集聚高端要素,打造高端载体,发展高端产业,推动城市品质化、功能现代化、业态高端化。

国际金融城、二环南科创带,这里变成了“中”的地理范围?这与以往很不同!

国际金融城,包括两个核心组团,分别为济南CBD、汉峪金谷;二环南科创带,在济南二环南沿线,包括二环以南的兴隆片区、领秀城片区、南北康片区、九曲片区、文庄片区。

济南的城市发展规划(济南城市战略重大升级)(2)

CBD、二环南以南,这里在以前被归之于东部新城、南部新城,但现在它们都列入了“中优”的范围。

再说西部,它的范围也有所扩大。

17年前的“西进”,开发建设西部新城,并继而向西跳过玉符河隔离带,建设发展西部片区。这里的西部新城,主要是指西客站片区;建设发展西部片区,主要指长清大学城片区。

现如今的“西兴”,重点依然是从西客站、国际医学中心、长清区、大学城、创新谷这一带。同时,也要推动平阴“特色提升”,推动济南齐河“协同提升”, 将齐河纳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同步规划建设发展。

另外,17年前的北跨、南控都提得比较模糊,现如今的北起、南美,都有了更清晰的指向和战略。

北起,要强力推动“携河北跨”和先行区建设,实现“产城河”三位一体发展,加快建设黄河北岸主城区。要把先行区作为城市空间拓展主阵地,加快跨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行政、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向先行区布局。加快济阳、商河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推动济阳加快融入主城区,把商河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城市组团。

南美,要保护好城市“绿肺”和泉城“水塔”,串联泰山、灵岩寺、齐长城、四门塔、雪野湖等景区和重要节点区域,与泰安市携手打造“大美泰山”生态共同体。

3、未来哪里前景更好?

在“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的布局下,济南未来哪个方向前景更好?

首先,济南东部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是其他地方无法匹敌的。

东强,就是要做强东部的科创实力和产业能级,以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为载体,推促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催生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打造智造济南、科创济南东部隆起带。要加快建设以齐鲁科创大走廊为核心的发展轴,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创业平台加快集聚,形成山东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和成果转化核心示范区。

我们可以看到,“东强”在产业规划方面非常强大。而且,它还拥有临空片区、国际内陆港核心区、新东站片区等港、陆、空枢纽,再加上山东自贸区济南片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等实实在在的政策高地,以及齐鲁科创大走廊发展轴,其在未来城市中的分量是很重的!

西兴,就是要加快推动西部提升振兴,充分发挥交通枢纽、高校集聚优势,加快吸纳发展要素,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医疗康养、会展经济、文化艺术、特色农业,提升产业厚度和经济密度,形成城乡融合、产城融合、产教融合发展增长极。着力推动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崛起提升”。

从这些内容看,西部的产业规划、城市定位等方面,跟东部相比要偏弱一些。

北起,这里被定义为济南城市“空间拓展”主阵地,并要建设黄河北岸“主城区”。也就是说,这里还要承担城市“扩张”的任务,未来它也会是济南主城的一部分。

中优,除了前述国际金融城、二环南科创带被纳入规划,它重点提出“高标准抓好泉城文化特色风貌区建设”——

以明府城、天下第一泉、老商埠等优势资源为核心,联动千佛山、小清河,突出历史文化展示、泉水体验、高端消费、创意产业、时尚艺术等功能,打造世界级体验式消费打卡地、独具泉城特色的国际会客厅。

也就是说,未来的济南老城内,会作为泉城文化特色风貌区被重点打造。

南美,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产业发展上未来会以旅游业为主。

东、西、南、北、中,无论哪里都是济南。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们相信它们都会越来越好。

但如果要问哪里前景最好,您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在留言区“文明”探讨。

买房有疑问,可以问我们,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客观、中立的咨询。请扫码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

济南楼市观察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获得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