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三国,不识英雄!大家好,这里是卧仔~

提起“马良”这个名字,我们第一个会想起的肯定是神话故事里的“神笔马良”。倘若说三国时期有一个马良,大家可能就要犯迷糊了,当然,此马良可非彼马良~

刘备遗憾错失的一位大将(他是兄弟中最出色的一个)(1)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马谡之兄。

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而马良是五人中最为出色的。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因此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

刘备遗憾错失的一位大将(他是兄弟中最出色的一个)(2)

建安十四年,刘备担任荆州牧,征召马良为州从事。

建安十六年,刘备入益州帮助刘璋,后来双方决裂,于建安十八年,诸葛亮等也率军入益州去,于是马良与关羽同守荆州。雒城攻破后,马良曾书信,信中更尊诸葛亮为兄,可见其和诸葛亮非常交好。

后来刘备任命马良为左将军掾。不久出使东吴,马良写信道:“寡君遣掾马良通聘继好,以绍昆吾、豕韦之勋。其人吉士,荆楚之令,鲜于造次之华,而有克终之美,愿降心存纳,以慰将命。”孙权对他十分尊敬。

章武元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政权,任命马良为侍中。

刘备遗憾错失的一位大将(他是兄弟中最出色的一个)(3)

蜀汉官员杨戏在《季汉辅臣赞》评价马良说:“季常良实,文经勤类,士元言规,处仁闻计,孔休、文祥,或才或臧,播播述志,楚之兰芳。”

《季汉辅臣赞》的内容是对延熙四年之前已逝的蜀汉君臣的评价和赞美。陈寿在撰写《三国志·蜀书》的时候,就大量参考了这篇文章的描述和评价,并把这篇文章附在《蜀书》的最后。

所谓“文经勤类”,可以看出马良是一个比较擅长处理政务的人才,在军事方面的谋略与才能应当较为薄弱,不像“才气过人,好论军事”的弟弟马谡。

刘备遗憾错失的一位大将(他是兄弟中最出色的一个)(4)

然而这样一个不善军事的文臣,最终却死于沙场。

章武元年七月,刘备亲率蜀汉军队数万人,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为了防范曹魏乘机袭击,刘备派镇北将军黄权驻扎在长江北岸,马良被派到武陵活动,争取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同蜀汉大军作战。

刘备遗憾错失的一位大将(他是兄弟中最出色的一个)(5)

章武二年正月,蜀汉吴班、陈式的水军进入夷陵地区,屯兵长江两岸。二月,刘备亲率主力从秭归进抵猇亭,建立了大本营。正月到六月,两军一直处于相持阶段。最后陆逊看到蜀军垂头丧气,认为反攻时机已到。切断蜀军退路后,刘备乘夜突围逃遁,黄权向西的归路被吴军截断,黄权又耻于向吴军投降,不得已于八月率众北进,向曹魏投降。同月,马良由南方往西北撤退时被吴将步骘截击而死。

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的又一次实力大损。

刘备遗憾错失的一位大将(他是兄弟中最出色的一个)(6)

其实这么一看,马良死得还是挺可惜的,毕竟他确实不会打仗,他在这场战争里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联络五溪蛮夷,对其招安,加入刘备的军队中,协助对吴作战而且他确实也做到了。然而由于刘备指挥战略的错误,造成了这样一个无法挽回的局面。

回顾其生平,马良优越的外交能力和内政能力对蜀国的建立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因而他也被列入了武侯祠的文臣廊中,其塑像在其中排行第十一。

刘备遗憾错失的一位大将(他是兄弟中最出色的一个)(7)

在策略游戏《卧龙吟》中,马良就是蜀国专属的强力计策系紫将!

其技能“天寒地冻”能攻击横排敌将并降低其25士气,对方士气越高伤害越高,有概率冻结横排敌方1回合,并使自身恢复一定士气。

刘备遗憾错失的一位大将(他是兄弟中最出色的一个)(8)

马良的专武“百里龙雀剑”一技能“笔墨”专二之后能在开场提升己方全体40%计策攻击8回合,此效果无法被驱散;二技能“良才”专二之后在受到身上有不可驱散效果的敌人的攻击时,能降低自己受到的40%的伤害,无法被驱散。

刘备遗憾错失的一位大将(他是兄弟中最出色的一个)(9)

一般来说,紫马良在前期的使用率比较高。300之后很多主公会选择贬值他,或者也可以选择留着放在点将台使用。

亲爱的主公们,你们还有什么关于马良的看法吗?欢迎留言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