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国Ⅰ卷)葡萄喜光,耐旱。下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
(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8分)
(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8分)
(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6分)
答案:
(1)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
(2)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或用方位表示的阳坡,如南坡)。该地纬度高,太阳低(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
(3)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
农作物种在垄上还是沟里都是为了给它创造一个良好的最佳的生长环境,垄上通风透光、防涝避湿,沟内抗旱保墒、防风御寒,各有各的道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杨庄遗址位于河南省三杨庄村古黄河滩地,遗址内发现的农田高低起伏,垄台和垄沟相间分布,以南北走向居多。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农田耕作提供了资料,研究者推测,农田遗址采用了下图所示的耕作方式,即春季播种于垄沟,夏季幼苗长大,培土之后,就变成垄台耕作。据此完成1~3题。
1.三杨庄遗址保存至今的主要原因A. 气候干旱 B. 植被覆盖C. 淤沙深埋 D. 地形遮挡2.田垄呈南北走向最有利于A. 促进排水,减轻土地盐碱化B. 减缓风速,避免水分蒸发C. 引导水汽,增加土壤含水量D. 抵御洪水,预防严重涝情3.图所示种植方式的主要作用有①保持土地肥力 ②延长生长周期 ③减轻春季旱情 ④减小昼夜温差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
试题答案:
1.C 2.A 3.B
试题解析:
第1题,三杨庄遗址是汉代农耕文化遗址,距今得有2000多年了,能够保存下来供我们研究实属不易。据材料可知,该遗址位于古黄河滩地,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加上黄河含沙量大,该地有可能在某次大洪水中被淹没,人们背井离乡搬离该地,以后数次洪水把它深埋地下保存下来,使得2000多年后我们仍然可以一睹其容颜。
图:三杨庄考古遗址(部分)
第2题,问田垄呈南北走向最有利于什么?很多人有很多想法:“减缓风速,避免水分蒸发”,对啊,垄沟相间不是增加了地表粗糙度吗?!减缓风速呀。您再想想,风从哪儿来呀,万一整个“狭管效应”咋办呀?!——那“抵御洪水,预防严重涝情”没错呀?!您再看看,能抵御洪水的是“垄”呀还是“堤坝”呀?!——那选啥呀?!——咱先别抬杠,静下心来看看图,图中黄河故道中有几个箭头有什么用呢,它是说明黄河该河段流向大致是自南向北流的,进一步可知该地区地势是南高北低的,所以呀,田垄呈南北走向最有利于促进排水,减轻土地盐碱化(该地气候较干旱,蒸发旺盛,人类不合理灌溉易出现土地盐碱化问题)。^_*
第3题,不同季节挖土翻耕培土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该地位于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春季播种于垄沟,有利于水分汇集,减轻旱情;作物生长周期与当地热量条件有关,不会随耕作方式不同而改变;减小昼夜温差对作物生长不利。
垄作法是指在高于地面的土垄上栽种作物的耕作方式。中国华北、东北和内蒙古等地多用于栽培玉米、高粱、甜菜等旱地作物,其他地区主要用于栽培甘薯、马铃薯等薯芋类作物。 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垄台土层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结,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20%~30%,昼间土温比平地增高2~3℃,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垄台与垄沟位差大,利于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水以免受旱。垄台能阻风和降低风速,利于集中施肥。 垄的高低、垄距、垄向因作物种类、土质、气候和地势而异。作垄方法有整地后起垄和不整地直接起垄以及山坡地等高起垄。
沟垄耕作是指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或在风蚀区垂直主风向开沟起垄并种植作物,具有蓄水、保土、防风功能的农业耕作方法。沟垄耕作实际上是在等高耕作基础上的一种耕作措施,即在坡面上沿等高线开犁,形成沟和垄,在沟内和垄上种植作物或者牧草,用以蓄水拦泥、保水、保土和增产。沟垄耕作是一种水土保持复合耕作法,有改变地形、拦蓄部分径流、相对增加土壤蓄水、提高水分利用率、减少土壤流失的作用。同时有利于作物通风透光,充分发挥边行优势,提高光能利用率,达到增产目的。 沟垄耕作具有投资少、操作简便、易于推广、拦蓄水土效益显著等特点,是解决干旱低产地区缓坡地水土流失的一项主要措施。由于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降水集中,这种方式可以使低洼地相对降低地下水位,有利于缓解华北地区水利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垄覆沟播是垄作法的一种,是在田面起垄,垄面覆膜,沟内播种的一种耕作方式。垄面覆膜可以抑制膜内水分蒸发,促进降雨入渗,增加作物蒸腾耗水,调节土壤温度,活化土壤养分、提高水肥利用率和产量的作用,是旱地增产的主要措施。而采用先开沟再撒种的一种播种模式(沟播)具有出苗率高、便于管理的优点。
含义:垄作法就是把田地开成一条条的垄和沟,把庄稼种在垄上的耕作方式。
分布:中国华北、东北和内蒙古等地多用于栽培玉米、高粱、甜菜等旱地作物,其他地区主要用于栽培甘薯、马铃薯等薯芋类作物。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
起源:畎亩法。畎亩法,由畎和亩两部分组成。畎是沟,亩是垄,畎亩法也就是一种垄作法,可能是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抗旱耕作法。
这种耕作法对于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
畎(quan)亩法
畎亩法是垄作法的一种,是北方以蓄墒保墒为中心的一种抗旱耕作法。畎(quan)亩法,由畎和亩两部分组成,畎是沟,亩是垄。这种耕作法对于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
在地势高的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就叫做“上田弃亩”。
在地势低的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这就叫“下田弃畎”。
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抗旱主要体现在“上田弃亩”之中。西汉的代田法便将"上田弃亩"的抗旱原理发扬光大。
垄的构筑
垄的高低、垄距、垄向因作物种类、土质、气候条件和地势等而异。垄的横断面近似等腰梯形。
中国东北地区的方头垄,垄台高约16~20厘米,垄距一般为60~70厘米。垄距过大,不能合理密植;垄过小则不耐干旱、涝害,而且易被冲刷。
在甘薯栽培中有大垄、小垄之别。大垄一般垄台高30~36厘米,垄距80~100厘米,应用较普遍;小垄一般垄台高18~24厘米,垄距66~85厘米,适合于地势高,水肥条件差的地区。
垄向应考虑光照、耕作方便和有利排水、灌溉等要求,一般取南北向。中国西北、东北和沿海地区,垄向多与风向垂直,以减少风害。高坡地垄向与斜坡垂直和沿等高线作垄,可防止水土流失。
垄作优缺点
①垄台土层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结,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
②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约20~30%,使土壤受光面积增大,吸热散热快;昼间土温可比平地增高约2~3℃,夜间散热快,土温低于平地。由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
③垄台与垄沟的位差大,大雨后有利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溉以免受旱。种植薯类时因垄作的土壤含水量少于平作,有利薯块膨大。
④垄台能阻风和降低风速;被风吹起的土粒落入邻近垄沟,可减少风蚀。植株基部培土较高,可防倒伏。
⑤有利集中施肥,可节约肥。
垄作耕法也有一些缺点,应用时要因地制宜。
①固有垄作耕法受农具限制,耕作层浅。
②固有垄作耕法用原始的木制大犁,作业效率低。在人少地多的条件下,不便于精耕细作。
垄作方法
①整地后起垄。优点是土壤松碎,播种或栽种方便。
②不整地直接起垄。优点是垄土内粗外细,孔隙多,熟土在内,生土在外,有利于风化。
③山坡地等高作垄。优点是能增加土层深度,增强旱薄地蓄水保肥能力。
在多雨的季节,垄作比平作便于排水;干旱时,还可用垄沟灌水,又利于集中施肥。促进土壤熟化和养分分解,增加熟土层厚度,有利于玉米根系发育和产量提高。
与垄作相关的地理知识
1、垄作昼夜温差大为什么会变大?(学生常会问到)
这是因为:①垄作,增大了表面积,白天受光面积大,增温快,夜间散热面积大,降温快,昼夜温差变大;②土壤热容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土壤水分和空气的数量,凡水多气少的土壤,热容量就大,增温慢,冷却也慢,温度变化小;反之,土温变化就大。垄上水分减少,昼夜温差变大。
2、畎(jiàn)亩法也就是一种垄作法
北方抗旱耕作以蓄墒保墒为中心。最早出现的一种抗旱耕作法是畎亩法。畎亩法,由畎和亩两部分组成。畎是沟,亩是垄,畎亩法也就是一种垄作法。这种耕作法对于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它的特点是: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就叫做“上田弃亩”。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这就叫“下田弃畎”。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抗旱主要体现在“上田弃亩”之中。
3、垄作的好处
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其优点:①垄台土层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结,利于作物根系生长;②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20%~30%,昼间土温比平地增高2~3℃,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③垄台与垄沟位差大,利于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水以免受旱;地势低洼地区,垄作可改善农田生态条件;种植薯类时因垄作的土壤含水量少于平作,有利薯块膨大。④垄台能阻风和降低风速;被风吹起的土粒落入邻近垄沟,可减少风蚀;植株基部培土较高,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抗倒伏能力。⑤利于集中施肥,可节约肥料。
坡耕地
顺坡垄作和横坡垄作
坡耕地
坡耕地是位于山丘地区的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用地。但与此同时,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重要策源地,坡耕地面积约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不同的耕作方式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也有明显的差异。最常见的有顺坡垄作和横坡垄作。
顺坡垄作
顺坡垄作,又叫顺坡种植,是指垄的方向和坡向平行的种植方式。在我国东北地区常见的耕作方式中,顺坡垄作对土壤侵蚀作用最为剧烈。
顺坡垄作的优点:
1.顺坡垄作的种植方式比较省力。
2.顺坡垄作有利于排水。
3.顺坡垄作有利于通风透光。
正是由于顺坡种植有以上优点,至今仍有不少农民仍会采用顺坡垄作的耕种方式。
顺坡垄作的缺点:
顺坡垄作易加剧水土流失,不利于水土保持。在降水强度大且坡度较大的情况下,产生显著的径流导致严重的土壤侵蚀。顺坡垄作产生的垄沟,其汇流作用增大了坡面的水流速度,而由于顺坡垄中径流侵蚀能力增大,坡面侵蚀方式由片蚀为主转变为细沟侵蚀为主,对坡面侵蚀能力加强。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
横坡垄作
横坡垄作,指的是垄的方向和坡向相互垂直的一种种植方式。横坡垄作时大致沿坡面等高线起垄种植。由于垄的方向与坡向保持垂直,从而使每条垄都形成了一个个小顺坡,便于保水、保土、保肥。
横坡垄作的作用:
1.能有效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下渗率,减少水土流失。
2.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从而达到增产效果。
一、垄台种植
典型例题1
我国农田垄作历史悠久,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图为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农田垄作景观图。
1.农田垄作主要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哪一自然条件的改造(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2.与平地耕作相比,该地农田垄作的好处有( )
A.利于农田的灌溉、施肥
B.缩小受光面积,减少水分蒸发
C.夜间散热慢,减轻冻害威胁
D.利于防涝但不利于抗旱
【答案】
1.C 2.A
【解析】
1.该种植方式主要在我国华北地区,地势平坦,由于降水少,蒸发旺盛,土地盐碱化严重,为了防止土地次生盐碱化的发生,采用农田垄作方式,是对土壤进行的改造。
2.垄作比平作有不少优点,20~30%,使土壤受光面积增大,吸热散热快;昼间土温可比平地增高约2~3℃,夜间散热快,土温低于平地。由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垄台与垄沟的位差大,大雨后有利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溉以免受旱,有利集中施肥,可节约肥。
二、垄沟种植
典型例题2
垄膜沟植是指在田间起垄开沟,垄上覆盖塑料膜。下图是某地垄膜沟植模式示意图。
1.垄膜沟植最主要改善的是
A.水分 B.地形 C.热量 D.土壤
2.该地最可能位于
A.江西 B.山东 C.吉林 D.甘肃
【答案】1.A 2.D
【解析】1.垄膜沟植技术用的是地膜,地膜的作用:一是显著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避免了秋冬早春休闲期土壤水分的蒸发;二是显著的雨水集流作用。田间相间的垄面是良好的集流面,将微小降雨集流入渗于沟中农作物根部,大大提高了天然降水的利用率;从而改善了土壤的水分条件,故该题选A项。
2.上题分析可知该技术主要改善的是水分状况,所以该技术最可能分布的是水资源短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甘肃最符合。
三、坡垄种植
典型例题3
坡地开垦主要采用顺坡耕作和横坡耕作,下图为这两种耕作方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东北地区坡地开垦较多,其主要目的是
A.防止坡面水土流失
B.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C.回补深层的地下水
D.减少土壤白色污染
【小题2】与横坡耕作相比,顺坡耕作能够
A.减缓耕地坡度
B.增加土壤水分
C.促进农田排水
D.降低开垦难度
【答案解析】BC
我国东北地区坡地开垦较多,其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而与防止坡面水土流失,回补深层的地下水,减少土壤白色污染关系不大,故选B
坡地开垦主要采用顺坡耕作和横坡耕作,与横坡耕作相比,顺坡耕作由高到低南北走向,能够促进农田排水,而不能改变耕地坡度,土壤水分和降低开垦难度,故选C
畎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由畎(沟)和亩(垄)两部分组成。该方法对土地的利用有“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图1示意我国某地区的两种吠亩法。读图,完成1—3题。
1.图1中甲畎亩法有利于
A.抗风透光 B.保温通风
C.抗旱保墒 D.排水防涝
2.与图1甲相比,乙畎亩法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优势是
A.土壤水分充足
B.昼夜温差减小
C.风力侵蚀降低
D.通风透光性好
3.影响该地区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
C.土壤 D.水分
答案:1.C 2.D 3.D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1甲畎亩法的特点是:在地势高的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种畎亩法叫做“上田弃亩”,由于水往低处流,把农作物种在沟里,有利于对农作物抗旱保墒。第2题读图可知,甲为畎亩法的“上田弃亩”,主要是在地势高的田里,将农作物中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即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乙为畎亩法的“下田弃畎”,主要是在地势低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即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充分的通风透光。第3题读图可知,畎亩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一种以蓄水保墒为中心的抗旱耕作方法。图甲是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图乙是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因此,水分是影响图示该地区发展这种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种植中采用“垄覆沟播”技术,该技术在田面起垄,垄面覆膜,沟内播种。下图示意“垄覆沟播”栽培方式,据此完成4~6题。
4.宁夏南部山区种植马铃薯的生长期约五个月,其播种时间是
A.2月 B.4月
C.6月 D.8月
5.垄面覆膜的主要作用是
A.阻断水分下渗,汇集雨水
B.利于增强光照,提高产量
C.利于增大温差,提高品质
D.减弱土壤侵蚀,保持水土
6.南方旱地作物主要种植于垄上,与宁夏“沟播”明显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水分 D.热量
答案:4.B 5.A 6.C
【解析】第4题,宁夏南部山区属于温带,种植马铃薯的生长期约五个月,应当在春季播种,秋季收获,因此其生长期应为4--9月,B正确。第5题,宁夏南部山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源是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垄面覆膜的主要作用是减少水分蒸发,汇集雨,A正确。第6题,南方地区降水条件好,发展旱地作物需排水防涝,故C正确。
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是我国土豆的重要产区,该地通过薄膜高垄侧播技术(大垄双行高密度栽培,机械播种、铺设滴灌带、覆膜、覆土、镇压联合作业),实现了马铃薯每亩增产2000多斤。回答下列问题。
7.固阳县高垄侧播技术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不正确的是
A.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B.滴灌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
C.降低了马铃薯的种植密度
D.垄体受热面积大,地温高
8.在高垄侧播的基础上,固阳县通过选用垄顶用黑膜,垄侧用白膜,促进土豆增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垄顶黑膜吸收热量,提高土温
B.垄顶黑膜削弱太阳辐射,降低土温
C.垄侧白膜保墒保水,增加蒸发量
D.垄侧白膜截留水分,减少水土流失
答案:7.C 8.A
【解析】第7题,读材料可知,大垄双行高密度栽培并没有降低了马铃薯的种植密度。第8题,垄顶黑膜吸收热量,可以提高土温,垄侧白膜保墒保水,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9.黑龙江垦区的坡耕地多采用垄向区田(在坡耕地的垄沟中按一定距离修筑土挡,把垄沟分成许多小浅穴,如图)耕作方式。
分析垄向区田耕作在改善当地农田生态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该地黑土流失严重,垄沟中的小土挡能减缓地表径流,减轻土壤养分的流失,保持黑土肥力;该地雨季短,旱地土壤含水量低,小浅穴利于储水,增加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有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解析】由材料“坡耕地的垄沟中按一定距离修筑土挡”可知,垄沟中的小土挡能减缓地表径流,减轻土壤养分的流失,保持黑土肥力;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7、8月,雨季短,旱地土壤含水量低,小浅穴利于储水,增加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