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化痰止咳,大家都会想起冰糖雪梨,其实你不知道,还有它

祛痰止咳雪梨炖冰糖(可不止冰糖雪梨)(1)

丝瓜又名天丝瓜、天络瓜、天罗、绵瓜和布瓜等,为葫芦科丝瓜属一年生攀援性草本植物。相传原产于印度,大约在两宋交替时期传入中国,丝瓜最开始是入药用的,后期品种改良才有了食用方法。丝瓜也可谓是药食同源的美味了。

不过,为啥最开始丝瓜流行的种植地在南方呢?这是因为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和中国在当时的交流主要在海上丝绸之路,所以丝瓜先传播到浙江和福建等地区,然后才辐射到全国。由于丝瓜生存力顽强,目前它已经成为我国日常佳蔬,夏秋季节即可品尝啦。

丝瓜的好处?

中医认为丝瓜味甘,性凉,无毒,入肝、胃、肺经,具有清热凉血、解暑降烦、生津止渴、化瘀解毒、通经络、利尿、下乳、止血、祛风化痰和润肌美容之效,可治痰喘咳嗽、乳汁不通、身热烦渴、疔疮痈肿、肠风痔漏、便血等病证。丝瓜全身都是宝,它的果实、叶、藤、花、蒂、种子、根等均可入药。

嫩丝瓜

据《陆川本草》记载,丝瓜能清热生津,治热病口渴,夏日用鲜嫩丝瓜做凉汤料,形鲜色绿,味淡滑腻,清凉可祛暑舒心,能令人增进食欲,开胃下饭,既补充水分,又补充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老公说,他小时候在农村,夏天乘凉时,除了蚊声如雷,还有漫天的星火流萤。萤火虫最喜欢偷吃丝瓜和黄瓜的叶子,不知道是不是夏天给它们也热坏了呢?

《本草纲目》则言丝瓜可凉血解毒润肠,食之能除热利肠,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崩中。丝瓜富含膳食纤维,翠瓜肉包裹着乳白色的软心,碧绿中犹可见白色瓜络纹理,若素来热盛津液匮乏便秘者,食用可有润肠通便之效;若体表皮肤有热毒疮痈,鲜丝瓜切碎捣烂,敷在创面上有消炎解毒、凉血消肿之效。

丝瓜络

丝瓜络又叫丝瓜筋,其性平味甘,无毒,入肝、胃、肺经,有理气通络,通乳之功;煅用取炭能凉血止血。大家都知道,中医选择药材,获取药性归经知识时候会有取类比象一说。丝瓜络,质地柔软而坚韧,宛似人体经络脉道,故而有通经活络之力。

丝瓜入肝经,有疏肝理气之效,丝瓜络有舒筋通络之功。辛苦劳累一天,顶着身心压力,以丝瓜络熬水饮用,除了可以感受丝瓜络的坚韧精神,更能调节气血阻滞的胸肋疼痛、筋骨酸痛。

女子心思细腻,多气郁,常有月经方面的毛病,而瓜络炭能止血,可治便血血崩等。以干丝瓜烧成外黑内焦黄色的炭灰,研末用温酒送服或者红糖水送服可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由此看来,丝瓜络还是呵护女性健康的一大助手呢。

伤流液

伤流液这词,乍一听总觉得有点奇怪,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伤流液说的就是丝瓜受伤后流出来的液体。在丝瓜生长旺盛时,取粗壮的藤蔓从近根处剪断,插入瓶中,收集丝瓜藤中流出的汁液即为伤流液。

其药名为天罗水,清稠而具青涩气味,能够治疗痰多咳嗽、肺痈、肺痿,和饮酒过量过所引发的不适症状。《本草纲目拾遗》是这样记载的:“霜降后,择粗大丝瓜藤,掘起根三四寸剪断,插瓶中一夜,其根中汁滴入瓶内,名曰天罗水……可消痰火,化痰成水,解毒如神,兼清内热,治肺痈、肺萎更效”。

为什么要特意推崇一下这个伤流液呢,因为天罗水清热化痰火的力量很强,对于不爱吃药打针、让大人担惊受怕又惹不起的小朋友们来说实在是一个福音。如果不小心感冒了,出现咽喉肿痛、咳嗽痰多、热象明显的小朋友,可以用天罗水加白糖煮沸内服,能够镇咳化痰、解热止痛,每次1杯,一天3次。另外,爱美的女性可以关注一下,用天罗水擦脸可以抗皱消炎,美容养颜嫩肤哦。

祛痰止咳雪梨炖冰糖(可不止冰糖雪梨)(2)

当然,最后还是要叮嘱大家,丝瓜虽然优点多多,但也不要多食。任何东西都要讲究适可而止,《本草逢原》中说“丝瓜嫩者寒滑,多食泻人”,意思就是丝瓜其性寒而润肠通便,容易损伤阳气,不能吃多,而脾胃虚弱的人或者阳气不足的人则不建议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