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老式刺绣鞋垫图案(吉事的卜祀图样)(1)

民间老式刺绣鞋垫图案(吉事的卜祀图样)(2)

民间老式刺绣鞋垫图案(吉事的卜祀图样)(3)

民间老式刺绣鞋垫图案(吉事的卜祀图样)(4)

民间老式刺绣鞋垫图案(吉事的卜祀图样)(5)

民间老式刺绣鞋垫图案(吉事的卜祀图样)(6)

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原古时代图腾崇拜时期,吉祥纹样的产生与人们对自然崇拜的信仰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对自然充满了敬畏、对生活充满了热情,作为吉事的祭祀和卜笠便是原古人们对吉凶的最初认识,表现在人们在甲骨上记录了吉、大吉之类的卜辞。李砚祖先生这样认为“从纹的形式而言,吉祥纹样的起源与原古先民观物取象的观察方式以及在卜笠活动中察看纹像的认识有直接关系”。

到新石器时期当时的器物上如彩陶、石雕、玉刻上出现了各种形状的怪兽,如龙、凤、龟、鸟等,以及云纹、回纹等。到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真正意义的吉祥纹样出现在了青铜器与漆器中,例如我们熟悉的饕餮纹、夔龙纹、象纹等,这些纹饰及承载纹饰的器物象征了拥有者地位的尊贵,象征着拥有权利。到秦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土,佛教、道教、儒学思想的融合,再加之民间神话传说的积淀,极大程度的丰富了吉祥纹样的题材。例如儒家严格具有等纹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种伦理关系,在传统纹样中用凤凰、白鹤、白头、鸳鸯、燕子五种瑞鸟组合来表现,称之为“五翎”(指“五伦”)。并且这些纹样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当时的建筑、陶瓷、刺绣、绘画等艺术表现中,伴随工艺品的发展,各种表现手法相应而生。到隋唐元宋时期,吉祥纹样日渐完善,并开始有了新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吉祥纹样走向了成熟。图案表达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并产生了图案表现技法与规范,使吉祥纹样更趋于完美,对整个社会文化影响深远,不仅从图形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有了一些能代表吉祥的风俗和语言,来赞誉人们向往的吉祥社会。

在旧时民间的日常生活中,男人从小到大都会被视为一个家庭的主心骨,也就是家庭这棵绵延不息的生命树的主干部分。因为生活的艰辛,男人们必须不停地劳作,甚至于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因此这双脚也是最为苦痛和孤独的。与此同时和他们相濡以沫的女人们,很自然地便要祈求神灵护佑他们,并以她们熟悉的通神的方式,精心地为心上人绣制出她们深信不疑的通神样式——吉祥符图,带着她们的祈愿和情思。这种符图样式携带有圆满而丰盛的图画、符号,甚至是直截了当的文字表白。几千年的文化造就了这块土地上的女人们在平素的待人接物中绝不会这样溢于言表地表达情感,她们总有敏感而极赋悟性的表达方式,那里里外外的绣花鞋垫,便是满天满地的深情与谢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