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到过几回武夷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天游和九曲,一山一水,情景交融,美不胜收未承想,这次又被武夷山另一种风景所深深吸引,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为爱情惆怅?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为爱情惆怅(为爱白云深)

为爱情惆怅

之前到过几回武夷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天游和九曲,一山一水,情景交融,美不胜收。未承想,这次又被武夷山另一种风景所深深吸引。

山中一片浓绿。被雨浸润过的树木、花草,如出水芙蓉般全身散发出磅礴的青春气息。高大的红豆树上,一只黄鹂悦耳的叫声,如悠扬的竹笛穿越眼前的山水。低头看路,小径上的石条颜色深褐,身形厚重,千百年来承载着人来人往和过眼云烟。小径旁的坡面,是披着绿衣的石壁,那一层暗绿的青苔,传递着历史更替和生生不息;抬眼望山,山林层层叠翠,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果香和野草香。山上白云浮动,变幻莫测,视线内充斥着悬崖峭壁、沟壑林立和云水交融。

山上的摩崖石刻随处可见。如果将武夷山形容成一本诗集,那么这些摩崖石刻便是一句句精美绝伦的诗句;如果将武夷山形容成一本画册,这些摩崖石刻便是一幅幅精致的图画。

据说武夷山有历代摩崖石刻四百五十多方,这些遗存星罗棋布,如璀璨的宝石,镶嵌于武夷山的溪畔山涧、峰麓山巅、岩穴崖壁,将古人的智慧、先哲的思想、人民的劳动融于自然山水之间,为武夷山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谈到武夷山的摩崖石刻,不得不提起与武夷山结缘深厚的一个人——陈省。查阅史料,发现陈省是长乐人,幼时聪颖,勤奋攻读,三十岁中进士。万历年间,陈省任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在任期间裁文武冗员,上二十几疏言楚中利弊,平定少数民族首领叛乱,以功升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当朝名相徐阶、张居正均十分器重陈省,称其为官清正,敢于直谏。万历十一年(1583年),五十四岁的陈省因受张居正牵连被政敌所弹劾,遂被罢官。陈省回乡途中游武夷山,因迷恋武夷山水,便筑室隐居十三年,并将隐居的地方取名“云窝”。

云窝位于接笋峰西壁岩下,北倚天游峰,南侍隐屏峰,周围环绕着仙迹岩、天柱峰、苍屏峰等。这里巨石倚立,背岩临水,地处武夷山风景区精华地带。

陈省喜爱武夷山的云。云窝有大小洞穴十余处,从洞穴里常常会冒出一缕缕淡淡的云雾,在峰石之间轻风游荡,时而聚集一团,时而又飘散下来,舒卷自如,变幻莫测。随风飘逸的云,诡秘多变,让人捉摸不透,陈省常凝神久思,终于领悟出云的灵动之美,便虚拟情境,将云的主题,或镌在矗立云端的峰顶,或刻在幽深的涧壑,或琢于绝壁悬崖,巨岩峭壁。陈省把归隐的复杂心语,借助云的万般情态,以各种字体风格书写出来,写出了“云窠”“云路”“云桥”等二十多方云之系列石刻。历经岁月风雨,这些“云”再也飘移不去,永远定格在长满青苔的岩壁上,与历代摩崖石刻相映生辉,共同营造人文风景。

我想,喜欢著书立说的陈省也一样喜欢坐看云起,于是写下了“为爱白云深,结庐在五曲”的诗句。

返程时,抬眼望一望云雾缭绕的山峰,那虚无缥缈的云雾,在我眼中,已经化作高洁、灵动的诗句,在林壑山涧中回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