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抗金名相张浚,临终前为何遗书其子张栻说“葬我衡山下足矣”
南宋抗金名相张浚之墓位于湖南长沙宁乡县(今宁乡市)巷子口镇官山村官山南麓,背依沩山,前临沩水。原以花岗石砌成墓围,前立石华表,以三合土筑成凸字形封冢。冢首竖青石墓碑,碑文为“宋元辅封魏国公张公德远之墓”。山脚距墓60米处有张魏公祠,为清同治八年(1869)所建。
张浚墓
张浚之子张栻的墓在张浚墓之西侧,原以花岗石砌成墓围,三合土封冢。青石墓碑,碑文为“宋大儒张南轩先生之墓”。墓前有石柱四根,山下有南轩祠,明代大学士杨廷和撰有碑记,为清顺治八年(1651)重修。
张栻墓园
1967年,墓、祠均被毁。1981年,两墓均按原形修复,并觅得原墓碑竖立原处。
张浚张栻父子为四川绵竹人,为何都落土长沙宁乡呢?
隆兴二年(1164)张浚在赴福州途中死于江西余干。张栻、张杓兄弟将其遗体运到长沙,按照父母的遗嘱,葬于宁乡县官山。
选择官山作为埋骨之地,缘于张浚的一次宁乡沩山之行。他在长沙时,一次曾携张栻策马同游宁乡,游览了密印寺、同庆寺等名胜,当他们一行来到龙潭附近时,坐骑突然停步不前,张浚父子于是下马在此歇息。环顾四周,山高林密,聚气藏风,张浚“一洗胸中万里尘”,顿觉十分惬意,他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儿子说:“我真想在这里终老。”
隆兴二年八月,张浚在江西余干一病不起,手书遗其子张栻、张杓说:“吾尝相国,不能恢复中原,雪祖宗之耻,即死,不当葬我先人墓左,葬我衡山下足矣!”几天后即溘然长逝。张栻兄弟遂遵照父亲遗嘱,将他安葬在潭州宁乡县的官山之麓。古人以为宁乡官山为南岳衡山之尾。
张浚(1097—1164),字德远,北宋政和进士。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因苗刘之变中勤王有功,知枢密院事,封魏国公。力主抗金,建议经营川陕,以保东南。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富平之战失利,但全蜀得以保全,江淮赖之以安。绍兴五年(1135年)擢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部署沿江、两淮诸路兵马大举北伐。是年夏至湖南,督岳飞等镇压杨幺起义,安定湖湘。后受秦桧排斥,三次落职,贬湖南永州。三十一年(1161年),重新起用,判潭州(今长沙),在长沙妙高峰下建城南书院以居。
张浚画像
张浚逝世后,远在江苏京口的著名诗人陆游闻讯作了一首七律寄托哀思,写得十分动人,诗云:
河亭携手共徘徊,万事宁非有数哉。
黄阁相君三黜去,青云学士一尘来。
中原故老知谁在,南岳新丘共此哀。
火冷夜寒听急雪,相思时取近书开。
陆游曾发出“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的感慨。一代抗金名相、耿耿忠臣,魂归长沙。“不到潇湘岂有诗”就凸显了这种心怀江山、浩然独往的精神气质。
朱熹曾亲到官山并作了一首《拜张魏公墓下》的五言长诗,称颂张浚“精忠震极”的高风亮节。诗中云:
衡山何巍巍,湘流亦汤汤。
我公独何往,剑履在此堂。
念昔中兴初,孽竖倒冠裳。
公时首建义,自此扶三纲。
精忠贯宸极,孤愤摩穹苍。
元戎二十万,一旦先启行。
西征奠梁益,南辕抚江湘。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张浚子。绍兴七年(1137年),随父居永州,后负笈至南岳受学于名儒胡宏。三十一年(1161年),随父至潭州,在城南书院讲学授徒。后以荫补官,历任吏部侍郎兼侍讲、知江陵府兼湖北路安抚使,主张修德立政、用贤养民、选将练兵,以抗金复仇。乾道初,主讲长沙岳麓书院,与朱熹讲学论道,同为理学大师。后入朝为官,旋落职还潭州,仍主讲岳麓书院。著有《论语解》《孟子说》《南轩集》等,为湖湘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张栻画像
淳熙七年(1180),48岁的张栻在江陵英年早逝,其弟张杓将其归葬于乃父墓之西侧。
官山在今宁乡市巷子口镇官山村,北倚九曲奇峰,循峰而下有马蹄形小山名罗带山,张浚墓、张栻墓分别在山的东西两端。不远处有墓庐,南轩祠在距墓60 米处。清康熙贡生刘伋亭拜谒南轩祠后,作《南轩祠》诗曰:
一峰耸处众峰环,庙貌巍然半亩间。
涕下只思扶宋室,道穷无计拯时艰。
长桥再过难招隐,短发频吹独入山。
俎豆再今留正脉,千秋沩水任潺湲。
清光绪进士、湖南学政张预题有《南轩祠》联,称赞张南轩(栻)承扬周敦颐之濂学和程颐、程颢之洛学,以及泽被真西山(德秀)的伟绩。联曰:
天以理学启湖湘,濂洛诞其前,西山敷其后,惟公更终老是邦,崱屴大沩峰,三古延陵例赢博;
人藉烝尝绵子姓,循吏合一传,儒林授一经,自我来仰瞻宗望,渊源小洙泗,千秋阙里俪新安。
嘉道间诗人彭开勋在《张魏公父子墓》一诗中对张浚张栻父子的毕生功业作了概括:
魏国功臣首,南轩道学名。
朝廷论大事,父子夺先声。
地未中原复,星犹上将明。
九原依膝下,秋草墓门生。
1959年,张浚张栻父子墓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位。
南轩文化园
张魏公祠
南轩祠
2018年,宁乡市人民政府在张浚张栻父子墓园前方兴建了大型“南轩文化园”,并重建了张魏公祠和南轩祠。
作者 陈先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