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1)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2)

“学习强国”湖州学习平台、湖州发布、湖州晚报、爱湖州联合推出栏目《湖州味道》,通过个人记忆及研究还原城市现场,展现湖州在历史各阶段的风物、风味、风气和风度。除了邀约之外,也欢迎网友投稿,稿酬从优。稿件可发送至963458800@qq.com,主题请写上“湖州味道”。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3)

播音:王然、汇哲

全文8403字,阅读约28分钟

《湖州味道》特邀作者:思苇

投稿邮箱:963458800@qq.com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4)

湖州西塞山春色

“西塞”其实是古代很常见的一个地名,“西”是方位,“塞”常指险要地方,有要塞、关塞之谓。“西塞”固然非一时一地的专有地名,因唐诗而闻名的就有吴越荆楚两西塞山。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5)

朱关田《颜真卿年谱》,大历十年春天《渔父词》唱和。

吴越西塞即湖州西塞山,亦称霅川西塞山,与弁山、道场山、岘山、杼山等诸多湖州文化名山相比,西塞山只是与西苕溪并行的一列并不巍峨的江南丘陵,经历单一,原本并不出名。山为何名西塞,历代地理志和地方志都没有具体说明,或因在湖州城西,远眺似屏,如障如塞,或因孙皓立郡“以镇山越,且以藩卫明陵,奉承大祭”,在城西山下建户城,置陵户二百家看护陵邑,因而称作西塞。大历十年(775)的春天,颜真卿与诸文人泛舟苕霅唱和,张志和一句“西塞山前白鹭飞”便使此山声名鹊起。“西塞渔隐”逐渐成为唐宋以降文人士大夫们向往隐逸江湖的精神图腾,做一做“浮家泛宅,往来苕霅之间”的“烟波钓徒”是每一位文人骚客的梦想。宋及以后的诗人们只要途经湖州苕霅,就忍不住吟咏上几句,抒发一下感慨,“西塞鱼叟”“西塞扁舟”“西塞晚渔”等诗作不可胜数。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6)

大冶西塞山旧照

荆楚西塞即武昌西塞山(今属湖北黄石市),又名道士洑矶,以其吴头楚尾的地理位置和险峻地形,集古战场和风景名胜于一身,早在唐宋以前就声名远播。荆楚西塞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水经注》云:

“壁立千仞,东北对黄公九矶,故名西塞,横截江流,旋涡沸激,舟人过之,每为失色。”

韦应物是张志和同时代的诗人,其《西塞山》云:

“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岚横秋塞雄,地束惊流满。”

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是长庆四年(824)所作。那一年,刘禹锡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7)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8)

烟雨蒙蒙的湖州西塞山和樊漾湖

张志和与他的《渔歌子》富有传奇色彩。晚唐名相李德裕详细记载了《渔歌子》失而复得的经过:

德裕顷在内庭,伏睹宪宗皇帝写真求访玄真子《渔歌》,叹不能致。余世与玄真子有旧,早闻其名,又感明主赏异爱才,见思如此,每梦想遗迹,今乃获之,如遇良宝。於戏!渔父贤而名隐,鸱夷智而功高,未若玄真隐而名彰,显而无事,不穷不达,其严光之比欤?处二子之间,诚有裕矣。长庆三年(823)甲寅岁夏四月辛未日,润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李德裕记。

就在823年,嵯峨天皇在贺茂神社开宴赋诗,皇亲国戚、学者名流,济济一堂,君臣唱和《渔歌子》,揭开了“词”这一新兴文学样式在日本发展的序幕。张志和《渔歌子》同张继抒写苏州寒山寺景色的《枫桥夜泊》一同被列入日本的教科书。千百年来,唐代这两位张姓诗人的佳作,分别成了描绘湖、苏两州独特风光的千古绝唱。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9)

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张志和”条

关于张志和《渔歌子》的创作,唐以后的记载大体相同。《唐朝名画录》又名《唐画断》,是已知中国最早的一部断代画史。编撰者朱景玄,吴郡人,曾任翰林学士,主要活动于唐宪宗元和至唐文宗大和(806~835)年间。《唐朝名画录》记载:

“初,颜鲁公典吴兴,知其高节,以渔歌五首赠之。张乃为卷轴,随句赋象,人物、舟船、鸟兽、烟波、风月,皆依其文,曲尽其妙,为世之雅律,深得其态。”

这是已知最早关于《渔歌子》的记载,看行文似乎是颜真卿赠诗,张志和作画。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10)

南唐沈汾《续仙传·玄真子》

南唐溧水县令沈汾,娶南唐公主成为驸马,其《续仙传·玄真子》中有这样的叙述:

“真卿为湖州刺史,日与门客会饮,乃唱和为《渔父词》。其首唱即志和之词,曰:西塞山边白鹭飞……。真卿与陆鸿渐、徐士衡、李成矩共唱和二十余首,递相夸赏。”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一·玄真子》和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十七·神仙门下》的记载完全一致:

“玄真子张志和,会稽人,守真养气,卧冰不冷,入水不濡。颜鲁公守湖州日,与宾客唱和,为渔父词。志和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坐客叹服不已。后果传之。”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11)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张志和”条

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主要是节录当时各地的方志、图经编纂而成。《舆地纪胜·卷四·安吉州·仙释》有“张志和”条云:

金华人也。《唐书》云:“张志和,擢第不愿仕,游江湖自称烟波钓徒,又号元真子。”颜真卿守湖,志和来谒,真卿以其船敝请修之,曰:“愿以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之间。”有渔父词五首,其三曰:“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李文饶称其隐而名,显而无事,不穷不达,其严光之比欤?又《吴兴志》云:“志和于湖州刺史颜真卿坐上,云鹤翔集,飞升而去。”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12)

张志和《渔歌子》创作于湖州自古就无疑议。但其笔下之西塞山是否就是湖州之西塞山却有不同观点。由于世事变迁、古代记载的简略与缺省,导致后世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从宋代起,吴楚两西塞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混淆,出现了不少见山名想当然的事情,吴冠楚戴,楚冠吴戴的记载也不少,张志和笔下的西塞山到底是吴楚两西塞中的哪一座,成了文学史上的一大公案。王象之一方面认为《渔歌子》创作于湖州,但其《舆地纪胜·卷三十三·兴国军》“西塞山”条又云:

“在大冶县东五十里,张志和诗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袁宏《东征赋》云:‘浩西塞之峻崿。’今俗呼为道士矶。”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13)

清徐釚《词苑丛谈·卷一》“张志和”条

清词人徐釚《词苑丛谈·卷一》记载:

“唐人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常作《渔歌子》一词,极能道渔家之事,词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篛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今乐章一名《渔父》,即此调也。”

其下备注指出:

“《西吴记》云:‘湖州磁湖镇道士矶,即张志和所谓西塞山前也’……今《武昌府志》记:大冶县东九十里,为道士洑即西塞山……遂以为即志和所游西塞山,也未知孰是。”

遂以为武昌西塞山“即志和所游西塞山”的,还有吴曾与陆游。《能改斋漫录》是南宋吴曾所著的笔记,其卷九《地理·西塞》条云:

“张志和歌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按,《武昌记》曰:‘西陵县,对黄公九矶,谓之西塞’。”

1170年,陆游第一次入蜀,途经武昌西塞山,在其《入蜀记·卷三》里写下这样一段话:

“晚过道士矶,石壁数百尺,色正青,了无窍穴,而竹树迸根,交络其上,苍翠可爱,自过小孤,临江峰嶂,无出其右,矶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渔父辞》所谓西塞山前白鹭飞’者。”

陆游还有诗云“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

其实,历史上认为武昌西塞山“即志和所游西塞山”的并不多。唐宋间的多种记载均认为《渔歌子》是张志和在湖州与颜真卿唱和时所作,据此,两宋之际,更多的文人士大夫认为湖州西塞山才是张志和笔下之西塞山。而且陆、吴的记录都甚为简约,都是简单的一句断语,没有考证,也没有提供任何解释。陆、吴同时代的洪迈、王楙,以及明代的胡震亨、清代的查慎行都在考辩基础上,认为陆、吴武昌说有误。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14)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四·安吉州》“西塞山”与“张志和”条

北宋末年赵次公为苏轼诗“西塞风雨”做注:“西塞,乃湖州磁湖镇道士矶也。”(《苏诗五注》)洪迈也认为“至于‘云天箬笠’、‘江海蓑衣’之章,则固表其下,曰吴兴矣”。赵次公所注与常被人引用的《西吴记》记述一致,《西吴记》云:“湖州磁湖镇道士矶,即张志和所谓西塞山前也。”《西吴记》不知何人何时所著,西吴是唐宋时湖州府的别称,宋税安礼元符中(1098-1100)所撰《历代地理指掌图》就以苏(东吴苏州)、常(中吴常州)、湖(西吴湖州)三州为三吴。《方舆胜览》是南宋祝穆编撰的地理类著作,主要记载了南宋所辖地区的郡名、风俗、人物、题咏等内容。《方舆胜览·卷四·安吉州》云:

“西塞山即慈湖镇道山矶,详见张志和注”,“张志和,郡人自称烟波钓徒,又号元真子,有渔父词云:‘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篛笠,绿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祝穆认为张志和所游之西塞山属安吉州,南宋宝庆元年(1225)曾改湖州为安吉州。《方舆胜览·卷二十八》也记载了荆楚西塞:

“西塞山在县东百三十里,介于两山之间为关塞也,土俗编吴楚旧境,孙策击黄祖子射于此,袁宏赋:‘沿西塞之峻崿。’”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15)

明董斯张《吴兴备志·二十五卷》引《画断》“张志和”条

赵次公与《西吴记》《方舆胜览》均认为张志和笔下之西塞山在湖州,但西塞山的具体地址指向上也明显有误。明末董斯张《吴兴备志·卷三十二》指出了徐献忠《吴兴掌故集》沿用之误:

“按《诗话总龟》云:磁湖镇道士矶在楚中西塞山下,薛能西塞山诗‘西塞收云尽,南湖片月斜’,《宋书》:臧质败走南湖以荷自蔽即此地也。徐以为磁湖镇道士矶,并在吴兴误,艺文载陶岘诗亦误,岘作现误中之误,事见甘泽语载《太平广记》第四百二十卷。”

清初湖州学者郑元庆,幼年从叔父学《易》《礼》,后穷研经籍,亦通史传、金石文字,治学严谨。其所著《石柱记笺注》经过严谨的考证认定“西塞山在县西一十八里”,并指摘“赵次公谓西塞为湖州磁湖镇道士矶,尤谬,盖磁湖镇在武昌”。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16)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17)

李结《西塞渔社图》

无巧不成书。1170年,就在陆游入蜀途径荆楚“戏招西塞山前月”之时,名不见经传的李结(李次山)也绘成了他的《西塞渔社图》。描绘他想象或计划建造中的霅溪西塞庄园景色,因此,又名《霅溪渔社图》。《西塞渔社图》绘成之后的二十年内,陆续有南宋赫赫有名的七位文人士大夫为画题跋。传世的《西塞渔社图》卷后,依次有范成大跋(1185)、洪迈跋(1188)、周必大跋(1190)、王蔺跋(1191)、赵雄跋(1190)、阎苍舒跋(1191)、尤袤跋(1191)。李次山还组织过诗词唱和,诗人杨冠卿留下了一首《霜天晓角(次韵李次山提举渔社词)》:

渔舟簇簇。西塞山前宿。流水落红香远,春江涨、葡萄绿。

蕲竹。奏新曲。惊回幽梦独。却把渔竿远去,骑鲸背、钓璜玉。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18)

《西塞渔社图》洪迈题跋

南宋七人的题跋均认为《西塞渔社图》中“西塞溪山”就是张志和笔下的西塞山。洪迈题跋里将其父收藏的张志和所作《清江渔钓》与《西塞渔社图》进行比较,“玩其位置,直与西塞溪山写真”。洪迈认为“西塞在吴兴,故元真有‘霅溪湾里钓鱼翁’之句,而黄州亦有之,乃唐曹成王用师处。”宋王楙(1151~1213),字勉夫,时人称“读书君”。其《野客丛书》内容博洽,经史子集,无不涉及,“骚人墨客佚事,细大不捐。”以考辨典籍、杂记宋朝及历代轶事为主,“分析具载,厘正时误”。《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位置于《梦溪笔谈》《缃素杂记》《容斋随笔》之间无愧色也。”王楙在《野客丛书·卷二十九》中分析指出:

有两西塞,一在霅川,一在武昌。按《唐书·张志和传》谓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志和来谒,真卿以舟敝漏,请更之,志和曰:“愿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又志和词中有“霅溪湾里钓渔翁”之句。明此,知志和之西塞正在霅川,而武昌乃曹成王用师之城。洪内翰作《西塞鱼社图》,亦尝辨此,而《漫录》乃谓志和西塞在武昌,所见亦误矣。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19)

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十九》“两西塞”

洪内翰即洪迈,《漫录》即吴曾的《能改斋漫录》。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20)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七十八》有关西塞山与张志和的记载

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的王世贞曾路过荆楚道士洑,王氏的《弇州四部稿·卷七十八》记载道:

“洑有祠庙鼎焕,草树沿路蓊茂,而其最险处,峭壁直上数百尺,波涛若沸,幸风驶仅胜之。道士洑一名西塞山,陆务观谓即张志和词‘西塞山前白鹭飞’地也,然所谓‘桃花流水鳜鱼肥’及‘斜风细雨不须归’景象殊不类”。

眼前浊浪流转,水势湍急,如果是春水旺盛之时,只怕这钓鱼台前的江水更是咆哮。面对着如此波涛汹涌的江水,诗人如何能够平心静气、无所事事地悠闲垂钓?又哪里来的那一份“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兴致呢?于是王世贞转而环顾四周,最后猜测“其北岸遥山纵横人家,隐见树色中,亦佳境也,岂张潜所谓妩媚散花峡耶,峡当作洲,盖趋句之误耳,志和故当于此地渔钓?”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21)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巻十六诂·笺一》“两西塞”

明代文学家、藏书家胡震亨,长于搜集诗文资料,偏重收集文学、词学图书。他辑有《唐音统签》1033卷,搜罗丰富,为历代研究唐诗者所重视。《唐音癸签》33卷则是胡震亨研究唐诗心得的结晶,体大思精,内容广博。胡震亨显然并不同意王世贞最后所作的猜测,他在《癸签·巻十六诂·笺一》分析指出:

有两西塞山,“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此吴兴之西塞也,“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岚横秋塞雄,地束江流满”此韦江州所咏武昌之西塞也,绝不相混,宋陆游误合为一。王弇州复曲为之说,云武昌西塞峭壁洪涛不类志和词中景色,其北岸遥山人家处,故当于此渔钓不知。志和生平室居在越州,舟居多在苕霅间,未闻其从楚江泛宅也,本传所载甚明,两公顾弗考耳。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22)

顾起元是明代的金石家、书法家,清修自尚,望重朝野,学问赅博,著述繁富。他在《说略》一书中还提出了“三西塞”之说: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23)

明顾起元《说略》“三西塞”

“有三西塞,一在金陵,一在霅川,一在武昌。在金陵者,乃石城西北之处。在霅川者,张志和所称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者也。在武昌者,乃曹武成王用师之城,今黄州上有西塞山是也。”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24)

《西塞渔社图》清沈德潜题跋:“金陵霅川两西塞”

金陵之西塞山,历史上也早有记载。南朝梁何逊有《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金元之际的学者郝天挺注云“西塞山在金陵西”。又据《梁书》记载,天监年间,安西安成王萧秀戍守石头城时,何逊在萧秀手下为参军事兼尚书水部郎。可见,何逊诗题所说的“入西塞”即是入石头山之石头城。六朝时的石头山范围较广,包括现今的清凉山在内。明顾璘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顾璘有《登清凉山后西塞亭》诗,诗中嵌有“翠微”二字,因此,《金陵诗词选》将西塞山注为“清凉山北高峰”——翠微山。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唐诗三百首》注引《广舆记》云:“山在武昌府大冶县,孙策击黄祖于此。”此后注家大多从此说。但《金陵诗词选》注为“西塞山,实今(南京)清凉山北高峰。”其实宋代何溪文编的《竹庄诗话》,就径直将《西塞山怀古》题为《金陵怀古》。沈德潜在《西塞渔社图》的题跋中亦云:

“西塞山凡两处。一在金陵,刘梦得《西塞山怀古》所云:‘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是也。一在吴兴,张志和渔歌所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也。此卷山川平远,渔家翁媪童稚与夫罟网、汕罩、鸣榔之类,骈集光景在苕溪霅溪间,其为吴兴西塞山无疑矣!”

清初著名诗人查慎行在《瑶华慢》词题注中明确提出:

“武昌县西道士洑,亦名西塞山。绝壁临江,上有张志和祠。按:西塞山在吴兴。《唐书》:‘张志和,金华人。颜真卿守湖州时志和来谒,愿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踪迹未尝入楚也。”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25)

大冶西塞山旧照

在他卒后五十二年,张宗橚刊行的《词林纪事》也录入查慎行这段话。晚清陆以湉的《冷庐杂识》“西塞山”条云:

“湖北有西塞山,一名道士矶;湖州亦有西塞山,亦名道士矶。张志和《渔父词》所云‘西塞山前白鹭飞’,乃在湖州时作,而放翁《入蜀记》指为湖北之西塞山,《广舆记》等亦沿其误。”

近代文学家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一》:

“张志和《渔父词》之西塞山,乃在吴中,非长江湖北界之西塞山。而《夜过西塞山作》首云:‘蕲黄山水窟,夜静烟景迷。突兀见西塞,壁立荒江湄。’末乃云:‘玄真不可作,三叹《渔父词》’似有误矣。”

自宋及清文人士大夫眼中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无疑是吴兴西塞山。武昌西塞山“其险之峻崿,横江危峰……高浪为之飞翻”,“壁立千仞……横截江流,旋涡沸激,舟人过之,每为失色”,“景象殊不类”张志和词之意境。还有一点就是,众人认为张志和“未闻其从楚江泛宅也”“踪迹未尝入楚”。颜真卿《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说张志和“寻复贬南浦尉,经量移,不愿之任,得还本贯”。《新唐书》则说张志和“后坐事贬南浦尉,会赦还,以亲既丧,不复仕”。张志和曾被贬为南浦尉,南浦,古县名,治所在今重庆市万州区,如果张志和赴任南浦,还真有可能如陆游入蜀,途径武昌西塞山。但关键在“量移”二字上,量移制度是唐代安置左降官、流人制度,自唐中期开始,到唐末一直都存在着。唐肃宗惜才,为笼络张志和(在张志和归隐以后,还恩赐“奴婢各一”),对他实施了量移,也就是将他的被贬地迁移到更近的地方,但张志和“不愿之任”,“得还本贯”。这就是胡震亨所说的“本传所载甚明”,据此,诸多学者也认为张志和“踪迹未尝入楚”。

“张志和或号烟波子,常渔钓于洞庭湖”出自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另一个版本为“张志和,号烟波子,常渔钓洞庭”(《吴兴备志·卷二十五》引《画断》)。颜真卿《碑铭》有云:

“遂扁舟垂纶,浮三江,泛五湖,自谓烟波钓徒。”

颜所指的“三江五湖”在古代常指江南吴越之地的河流与湖泊。张志和之兄张鹤龄,为了召唤弟弟回家,曾专门写了一首《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太湖水,洞庭山”明确点出了张志和这个烟波钓徒的渔隐之地在太湖流域。因此,张志和常渔钓之地极有可能是指太湖洞庭,而非楚地之洞庭湖。皎然就有诗作《奉应颜尚书真卿观玄真子置酒张乐,舞<破阵>,画洞庭三山歌》,《奉和颜真卿落玄真子蚱蜢舟歌》中也有“从水远逝兮任风还,朝五湖兮夕三山。停纶乍入芙蓉浦,击洑时过明月湾”。比张志和稍晚的诗人姚合,祖籍湖州,他的《送陆畅侍御归扬州》诗云“故园偏接近,霅水洞庭边”,直接把霅水与洞庭并列,此洞庭即为太湖洞庭。元吴镇《洞庭渔隐图》与赵孟頫《洞庭东山图》描绘的都是太湖东洞庭的湖山景色,吴镇在画上有题诗:“洞庭湖上晚风生,风揽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花新。只钓鲈鱼不钓名。”诗中的洞庭湖显然还是指太湖洞庭。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26)

明清《湖广通志》《武昌府志》与《大冶县志》有关张志和与荆楚西塞山的编纂方法与态度颇耐人寻味。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27)

大冶西塞山旧照

明嘉靖《大冶县志》是大冶第一部比较完备的县志,关于西塞山的记载有四处。主持编志的赵鼐,嘉靖十四年(1535)任大冶知县,多行善政,人称良吏,其首定大冶八景。《卷第一·舆地志·形胜》大冶八景以“西塞怀古”收尾,其意蕴与刘禹锡的咏史怀古一脉相承。《卷第一·舆地志·山川》“西塞山”条分别引用了袁宏的赋,薛能与张耒的诗,却未引用名声更大的张志和《渔歌子》。“道士洑矶”条云:

“道士洑矶即西塞山也,世传唐张志和号玄真子钓隐于此,因得名焉,《渔父辞》云‘西塞山前白鹭飞’亦谓此处也。”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28)

嘉靖《大冶县志》县境图

用了“世传”“亦谓”等词,说明编纂者对大冶西塞山是否为张志和笔下的西塞山也并不十分肯定。嘉靖《大冶县志》《卷第三·建设志》里还分别收录“道士洑矶巡检司”“西塞山寨”条,

“西塞山寨即道士洑矶也,吴孙策攻黄祖,刘怀肃攻桓玄皆破之于此,唐曹王臯复淮西亦砦于兹山焉。”

列举的都是历代发生于荆楚西塞山的著名战事。

清康熙《武昌府志》《卷二·山川志》“西塞山”和“道士洑”条均未涉张志和。《卷二·古迹志》“元真子钓台”条云:

“在道士洑,唐张志和隐处。”

《卷三·坛祠志》“元真观”条云:

“西塞山唐张志和住处”。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29)

清康熙《武昌府志·卷九·人物志》“张志和”条

但对于张志和隐居大冶西塞山,在《卷九·人物志》里提出了质疑和否定。《卷九·人物志》“张志和”条,在简述张志和生平后分析指出:

“旧传道士洑矶有其钓台遗址。今按,志和西塞山渔父词乃嘉兴之西塞,非大冶也。然志和曾游湖湘,或一过焉?”

“嘉兴”应为“吴兴”之误,嘉兴平原无山。

清雍正《湖广通志》也涉及不少大冶西塞山的记载。《卷七·山川志》“西塞山”条云:

“一名道士洑……唐张志和渔父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又宋张耒诗‘巳逢娬媚散花峡,不怕危亡道士矶’。”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30)

清《湖广通志·卷七十三·流寓志》“张志和”条

《卷十三·关隘志》也记载有“西塞”。虽然在山川志“西塞山”条注引了张志和《渔歌子》,但《卷七十三·流寓志》与康熙《武昌府志》同样提出了质疑和否定。《流寓志》“张志和”条在简述张志和生平后指出:

“旧传道士洑矶有其钓台遗址。按,志和西塞山渔父词乃湖州之西塞,非大冶也。然志和曾游湖湘,或一过焉?”

已经把“嘉兴”之误修正为“湖州”了。

清同治《大冶县志》记载涉西塞山最多。《卷二·山川》分别记载了“西塞山”“西塞山寨”。《卷之二·古迹》记载:

“元真子钓台,在道士洑矶,石壁之上,断岩千仞,小洞临江,相传为唐张志和隐居钓鱼处也。”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31)

清《大冶县志·卷之十七·逸事志》“张志和”条

《卷之十·流寓》记载了张志和生平,并说今道士洑矶有其钓台遗址。卷十三至卷十六为《艺文志》,几乎不加区分地收录了所有历代关于西塞山的诗文。但在《卷之十七·逸事志》里编纂者却分析认为:

“颜鲁公作元真子传,但言钓会稽山水,而其词有青草湖、巴陵、西塞殊不可晓。及考《续仙记》称志和守真养气天下游览,颜真卿与之友善,颜为湖州刺史,与客会饮乃唱和为渔父词其首唱即志和之词,真卿与陆鸿渐、徐士衡、李成矩共唱和二十五首,而志和命丹青剪素写景,须臾五本,景象奇绝。则此西塞自是志和游览之地,不必疑,楚越有两西塞也。”

从清康熙《武昌府志》“志和西塞山《渔父词》乃嘉(吴)兴之西塞,非大冶也”,雍正《湖广通志》“志和西塞山《渔父词》乃湖州之西塞,非大冶也”,到同治《大冶县志》“则此西塞(湖州西塞)自是志和游览之地,不必疑,楚越有两西塞也”,当年的湖北地方志编纂者也认为张志和笔下之西塞在吴越之湖州,而不在荆楚之大冶。成书于天顺五年(1461)的明代官修地理总志《明一统志》,其卷四十记载:“西塞山在(湖州)府城西二十五里,唐张志和诗:‘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清代官修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记载:“西塞山在乌程县西南二十五里,有桃花坞,下有凡常湖,唐张志和游钓于此,作《渔父词》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往期推荐

上下滑动

湖州味道①|湖州味道②|湖州味道③

湖州味道④|湖州味道⑤|湖州味道⑥

湖州味道⑦|湖州味道⑧|湖州味道⑨

湖州味道⑩|湖州味道⑪|湖州味道⑫

湖州味道⑬|湖州味道⑭|湖州味道⑮

湖州味道⑯|湖州味道⑰|湖州味道⑱

湖州味道⑲|湖州味道⑳|湖州味道㉑

湖州味道㉒|湖州味道㉓|湖州味道㉔

湖州味道㉕|湖州味道㉖|湖州味道㉗

湖州味道㉘|湖州味道㉙|湖州味道㉚

湖州味道㉛|湖州味道㉜|湖州味道㉝

湖州味道㉞|湖州味道㉟|湖州味道㊱

湖州味道㊲|湖州味道㊳|湖州味道㊴

湖州味道㊵|湖州味道㊶|湖州味道㊷

湖州味道㊸|湖州味道㊹|湖州味道㊺

湖州味道㊻|湖州味道㊼|湖州味道㊽

湖州味道㊾|湖州味道㊿|湖州味道51

湖州味道52|湖州味道53|湖州味道54

湖州味道55|湖州味道56|湖州味道57

湖州味道58|湖州味道59|湖州味道60

湖州味道61|湖州味道62|湖州味道63

湖州味道64|湖州味道65|湖州味道66

湖州味道67

来源:湖州发布

制图:潘美馨

编辑:柯佳琪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32)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33)

湖州的西塞山在哪里 话说西塞山④吴越荆楚两西塞(34)

飞英梅景

摄影:王受光

投稿方式

即日起,您可以通过进入“南太湖号”APP的“悦湖”菜单栏,找到“拍客”版块,进行投稿(照片或短视频)。除了赢取积分,您的作品还有机会登上湖州发布和爱湖州微信哦!

南太湖号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