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三天就秋分了,真正的到了秋天。也到了“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季节了。伤春悲秋其实不仅现代人,古人也有比如这位伤春悲秋的鼻祖南宋辛弃疾。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南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叶知秋秋意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意渐浓秋风渐起)(1)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是啊秋天确实是个好季节。秋天对农民伯伯那就是收获的季节,秋天对诗人、词人那就是抒发感情、诱发灵感的季节。对于大多数动物们来说秋天也是储备的季节。因为秋天来了,冬天也就不远了,对于需要冬眠才能生存的动物秋天的储备是必不可少的。

  除此之外,其实秋天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发生。比如这样:

  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一候雷始收声,是雷雨季少了甚至没有了。雷本因阳气发而生,但到了秋分秋天阴气生发阳气衰,打雷自然就少了许多;

  二候蛰虫坯户,蛰虫指的是那些虫鸣鸟兽。不知有没有发现到了秋季虫鸣鸟叫就少了很多。那是因为虫子、鸟儿们都知道阳气降阴气生,寒冷的季节即将到来。所以他们开始忙着挖洞穴储存粮食,也开始用泥土、沙草来封闭家里的门户等着过冬,这就是蛰虫坯户;

  三候水始涸,秋天到了水分少了,树叶基本枯黄了,所以气候变得干燥。而这个时候人也常会得呼吸道疾病。

一叶知秋秋意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意渐浓秋风渐起)(2)

  这就是秋分三候,也是古人们根据自然变化所总结出来的规律和特征。这些其实也在提醒着人们要开始储备、收藏、秋种了,秋分后也是广大农民伯伯们最忙碌的时候。

  还有很多的风俗就因此开始和盛行,比如:

  秋祭月:在民间常说法“春祭日、秋祭月”,这种说法其实来源于古人的图腾崇拜。在古时候人们的生产劳作、春耕秋收、都是根据日月变化而进行的。不同的变化则代表着不同的时节,不同的劳作方式和耕种习惯。而植物也常因日月而生长,人也因日月而成长。所以在古人看来这都是日月的功劳。所以就有了日月的图腾崇拜。这其实也是人们对来年的一种期盼和渴望。

  放风筝:秋天是孩子们喜欢的季节,少雨多风,而且没有夏雷的轰隆和暴雨随时会来的突然。所以秋天秋游和远行是古人们最喜欢的,而风筝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越放的高就越有成就感。

一叶知秋秋意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意渐浓秋风渐起)(3)

  送秋牛:送秋牛其实也是一种农事寓意,秋天是耕种的好季节,而牛是耕种最不能缺少的工具。以前古人家里有一头牛那就是天大的福气。所以送秋牛也寄托着人们对来年多打粮食、能够粮满囤豆满仓的期盼。

  竖鸡蛋:有说法在秋分这一天鸡蛋是可以立起来的,也只有秋分才可以立蛋。鸡蛋寓意生命的传递和孕育,所以竖鸡蛋也是人们对下一代的祝福。

  事实上在不同的地域秋分风俗活动都是不一样的。但不管如何这些活动的进行也是人们对来年的一种愿望。

  此外秋天的身体调养和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秋天我们要注意“收和守”,收是要注意身体收回阳气,所以剧烈的会出现大汗淋漓的运动一般不要尝试,因为这样会损耗内在的阳气,而且还可能会让外在的寒湿之气通过打开的毛孔进入体内。这也就是守的意思了,只有守住内在,守住内在身体才能健康。

  不知大家可否发现,秋季如果睡觉没盖好肚脐,往往就容易出现腹泻不止的症状。其实这就是秋天的阴湿之气通过肚脐进入体内,从而导致内腹肠胃问题。

一叶知秋秋意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意渐浓秋风渐起)(4)

  所以秋季一定要注意“收阳气避阴气”,同时注意脾肺肾三脏器的养护。

  早睡早起也是必不可少的,早睡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则顺应阳气的舒畅,使肺气得以舒展。

  秋季养生最适合进补的食物:

芝麻、核桃、糯米,水果方面藕、甘蔗、山楂、苹果、百合、银耳、蜂蜜等。此外降肺气的最好果蔬莫不是白萝卜了。

关于秋分,还有很多很多的讲究和需要遵守的东西,要真的讲那就太长了,所以关于秋分的那些事儿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大家都能注意好秋、养一个好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