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井会破坏“龙脉”?毛泽东带领红军战士挖井,还说了这样一句话......

王硕 人民政协报 今天

谁都无法否认,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波澜壮阔的100年里,“科学”为中国的发展发挥了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文盲率曾高达80%。

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这样写道:“中国的四万万人,差不多有三万万九千万是迷信家。迷信鬼神,迷信物象,迷信命运,迷信强权。全然不认有个人,不认有自己,不认有真理。这是科学思想不发达的结果。”

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文盲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降为2.67%,且文盲人口多为70岁以上老年人。另一个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比开始普查此项数据的2001年的1.4%增幅巨大。

百年间,科学的旗帜是如何飘扬起来的?如何让科学走进人民,深入心灵?近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科普展”现场,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为我们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开拓科普事业的百年历程。

打井打到龙脉(挖井会破坏龙脉)(1)

开启民智 点亮星星之火

很多人都听过“吃水不忘挖井人”,但“挖井”背后的科学普及,却鲜有人知。

打井打到龙脉(挖井会破坏龙脉)(2)

△瑞金市红井景区的雕塑。

1933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革军委从江西瑞金的叶坪村迁到沙洲坝。住在沙洲坝的居民,一直以来吃的都是又脏又臭的塘水。因为他们迷信风水,认为挖井会破坏“龙脉”。

毛泽东看到这种情况后,干脆带领大家为老百姓挖了一口井。他说,你们信风水,我不怕,如果旱龙王怪罪下来,让它来找我算账好了!

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红井”。

打井打到龙脉(挖井会破坏龙脉)(3)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说,这口井贮满清泉,也代表了共产党一心为民的深情,成为共产党“让科学造福人民”的见证和精神传承载体。

其实,彼时类似的科普活动有很多。

在中央内务部与军委总部联合编印的《卫生常识》一书中,明确提出:“为减少苏区革命群众的疾病与痛苦,加强我们的战斗力量,必须使一般工农劳动群众了解普通卫生知识,加强卫生工作。”

“百年科普展”现场,还展示了一幅小孩撒尿的图例。“这幅图就产生于抗战年代,用来为战士们普及子弹飞行的抛物线原理,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王挺说。

据一位在延安待过的老人回忆,那时的延安其实是一个“先进”的地方。报刊在做科普,科技团体在做科普,知名的科技工作者,也在延安积极开展科学大众化运动。比如,第一个投奔延安参加革命的留美科学家高士奇,1935年就创作了科学小品《细菌的衣食住行》。

后来,科普事业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1940年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的成立。1941年,当时的解放日报还开辟了《科学园地》专栏,成为传播自然科学的重要阵地。

新中国成立后科普建制化发展

新中国从成立伊始,就重视科普。

时间回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讨论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明确提出“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这其实是将科普工作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和普及工作的重视,也揭开了新中国科普事业的新篇章。”王挺说。

1949年11月1日,文化部设立科学普及局,将科普纳入了国家统一管理。

1958年9月,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科学技术团体成立,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简称“中国科协”),由李四光任主席。

在这期间,出版了一系列至今还颇有影响力的优秀科普作品。如1956年,《知识就是力量》创刊;1961年,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出版,第一版共印刷530多万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华罗庚优选法和统筹法的推广和应用。

1964年,华罗庚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建议在生产实践中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认为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这其实是科学家用其所学,把深奥的数学原理转变为朴素易懂、易操作的生产实践的科学方法。其后,华罗庚将其写成了大白话的小册子,在20多个省份进行培训、推广。

“这是科学家在国家的建设发展中,把所学回报社会,把科学交给人民。”王挺说。

“世界独一无二”的科普所与科普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普事业迎来新春。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1979年中国科普作协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成立了中国科普创作协会(1991年更名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198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科普创作研究所”(后更名为“中国科普研究所”,成为国家级唯一科普专业研究机构)。

“以‘科普’为名的研究所,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每当和外国朋友交流时,王挺都觉得很自豪。“这说明我们党非常重视科学在全社会的普及。”

还让国外相关研究人员羡慕的是,2002年,我国通过了科学普及法。“这是全世界唯一一部关于科普的专门法律,标志我国科普事业在法制化轨道上迈出坚实步伐。”

王挺介绍,这部法律诞生后,并没有制定专门的实施细则。但2006年,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某种程度上它承担了实施细则的作用。其中有35个相关中央部门参与实施,实际上是在全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在推动科学技术的普及。”

弘扬科学精神

时间走到今天。

2016年5月30日,在“科技三会”上发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动员令。他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王挺表示,这一重要论述为科普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推动科普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近年来,通过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青少年科普、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中国科幻大会等体系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科普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其中科普的内涵也不断扩大。

“新时代,我们认为科普不仅要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还需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提高人们应用科学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意味着科学要成为我们一种自觉的、内在的素质,要形成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

王挺坦言,在网络时代,科学知识的获取已经越发容易,但科学精神的弘扬仍是需要补足的短板。

为此,2019年5月,党中央出台《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如今,我国的科普事业有了新的目标。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为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明确了行动指南。

新《纲要》明确,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到2025年要超过15%,到2035年要达到25%;并提出以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重点,深入实施科技教育与培训、社区科普益民、科普信息化等重大工程。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王挺说,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科学普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催人奋进。“初心所向,使命必达。我们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记者:王硕

编辑:莫愁

审核:周佳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