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央视新闻频道每天下午直播三星堆发掘工作,让三星堆又一次大火了。随之而来关于三星堆蜀人的来历众说纷纭。

有说从造型看,是外星人,这种观点当玩笑,姑且听之。若是几千年前外星人乘坐超光速飞船来到蜀地,就留下一些中国本土所存在的青铜器,玉石,金制品,而没有留下任何外星物质,那么外星人也没什么了不起的,真不知道他们的飞船是怎么造出来的?

有说是西方世界的人迁徙过来的,因为发现了金杖,这是中国文化中不存在的,而是埃及和两河流域所有的。那么我想问为什么只有金杖这一种器物貌似埃及两河流域的呢?为啥没把其他的器物带过来呢?反而出土的其他文物却是和中国其他地区出土文物相像呢?另外玉这种特殊的物质,也就中国人才会去把玩,甚至作为礼器等。

嫘祖缫丝的故事简介(嫘祖蚕丛)(1)

今天我来从蚕丛这个纵目人还有另一位养蚕的始祖嫘祖聊一聊。

嫘祖出现在古籍中比较早。

嫘祖缫丝的故事简介(嫘祖蚕丛)(2)

《山海经》中记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于若水,生韩流……娶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这里把嫘祖写成雷祖。

战国《世本·卷一帝系篇》中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产青阳及昌意。”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两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西汉戴德《大戴礼记·帝系》中记载,“(嫘祖)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泜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据考证泜水是今岷江,若水是今雅砻江。

唐朝著名韬略家,李白的老师赵蕤(ruí)在《嫘祖圣地》的碑文中称嫘祖为首创种桑养蚕,生于盐亭,葬于盐亭。

宋朝罗泌《路史后记》中记载,“黄帝命西陵氏劝蚕稼,月大火而浴种,夫人副袆而弓桑,乃献蚕丝。遂称织维之功,因之广织,以给宗庙之服。”

明朝王祯《农书》中记载,“黄帝元妃西陵氏,始劝桑事”

明朝罗欣《物原·衣原》中记载,“有巢氏衣皮,轩辕妃嫘祖始育蚕缉麻,以兴机杼而成布帛。”

神话传说中把嫘祖说成养蚕缫丝方法的创造者。北周以后被祀为“先蚕”,也就是“蚕祖”

嫘祖缫丝的故事简介(嫘祖蚕丛)(3)

从各种古文献中我们得知,嫘祖被称为养蚕的始祖,是第一个从事养蚕的人。另外有考证嫘祖生于四川盐亭,葬于盐亭。并且两个儿子也降于四川,尤其是昌意还娶了蜀山氏的女子为妻。那么他的养蚕技术和蚕丛有什么关系吗?

嫘祖缫丝的故事简介(嫘祖蚕丛)(4)

我们来看下古籍中关于蚕丛的记载。

嫘祖缫丝的故事简介(嫘祖蚕丛)(5)

汉朝杨雄《蜀王本纪》中有关于蚕丛的记载,“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曰柏灌,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年,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蜀之先,名蚕丛,教民蚕桑。”

东晋时期成汉常璩(qú)《华阳国志》中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蚕丛始居于石室”,“是时人萌,椎髻左衽,其目纵,不晓文字,未有礼乐。”

我们从《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中可以了解到蚕丛最初居住在岷山的石室中。蚕丛长相是纵目,这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很相像。另外蚕丛教蜀人养蚕。另外蜀人的眼睛是突出,头发在脑后梳成“椎髻”,衣服的样式是左边斜着分了叉的,不识文字,没有礼乐。

嫘祖缫丝的故事简介(嫘祖蚕丛)(6)

宋朝杨雄《路史后记》中记载,“蚕丛纵目,王瞿上。”据后世学者考证,瞿上在今天双流牧马山九倒拐。

我们结合《蜀王本纪》和《路史后记》来看,蚕丛最初居住在岷山,之后到了今天的双流。我们再结合现在三星堆出土的各种文物来看,我们大胆猜想,蚕丛应该是个部落的首领,他及他部落的蜀人,最初居住在岷山,后来由于岷山地形不适合居住,便带领部落成员向东迁徙,找到了成都平原的双流。但那个时候都江堰水利工程还没有修建,双流也总会有洪水发生,所以他们就继续东迁,来到了东北边的广汉。在这里长期的生活。

嫘祖缫丝的故事简介(嫘祖蚕丛)(7)

我们对照古文献中对嫘祖和蚕丛的记载,来大胆猜测一下,有这样几种可能。

嫘祖的儿子昌意娶蜀山氏女子为妻,他的后代中有著名的颛顼。那么昌意的后代中会不会有一支长期生活在蜀地,繁衍生息,到了三五千年前这支昌意的后代中孕育了蚕丛呢?蚕丛从先辈中继承了养蚕技艺,并将其发扬光大。

嫘祖生在盐亭,葬在盐亭,她将养蚕技艺也留在了盐亭。当年蚕丛带领部落东迁的时候路过盐亭,同当地的部族学习了养蚕技艺,并将其发扬光大。

我们看下《说文解字·虫部》对蜀字的解释。“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诗》中曰“蜎蜎者蜀”。古蜀国名与养蚕有关。

嫘祖缫丝的故事简介(嫘祖蚕丛)(8)

三星堆中发现与丝绸有关的物质,另外蜀锦也几千年来的名锦。通过嫘祖,蚕丛这两位古籍中记载的人物,我们可以得知,蜀地自古就是养蚕织锦的始地。而且三星堆这个地方的蜀人也是中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