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胸外科主任赵晓菁在“一席”演讲上讲述的有关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肺结节的那些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肺结节的那些事
以下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胸外科主任赵晓菁在“一席”演讲上讲述的有关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
肺结节就是肺癌吗
胸外科作为一门医学专科,主要诊疗的范围包括人体头部以下、腹部以上的区域。近些年,胸外科比较多的工作就是鉴别、诊断和治疗肺结节。比如,患者A和患者B的肺部CT都显示在右肺有一个白色的结节,看上去两者的边缘都是毛糙的,但最终的诊断为:A是恶性的肺癌,而B是良性的炎性肉芽肿。
在21世纪,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了更多的肺结节,大部分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毛玻璃结节。比如,一个患者的肺部CT显示有两个毛玻璃结节,靠前的一个是纯毛玻璃结节,后面一个是混合性的毛玻璃结节。最后我们的诊断是,前面那个结节只不过是一个癌前病变,可能长期不会有变化,而后面的混合性毛玻璃结节则是一个极早期的微浸润的肺癌。
说到肺结节,我们不由自主会想到肺癌这个可怕的字眼。中国国际癌症统计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肺癌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位居恶性肿瘤的首位,而且它们远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中国近年的肺癌发病率中,男性的发病率呈现轻微下降趋势,这和全球肺癌发病率的下降趋势是一样的;但是女性的肺癌发病率呈现升高的趋势,而且具有年轻化的特点。不过,我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随着科学的进步,男性和女性的肺癌死亡率近10年来都在逐渐下降。主要的原因是肺癌早筛早诊的普及以及肺癌治疗手段的进步,其中,早期发现肺癌的最关键也是主要的手段之一,就是CT筛查。
为什么CT筛查非常重要
1997年,在我进入职场大约半年后,我得到了去日本冈山大学医学院深造学习的机会。在日本的胸外科病房里,我看到很多病人患有2厘米左右的肺结节,但并没有发生淋巴结的转移,也就是说他们以早期肺癌居多。而当时在国内的胸外科病房里,患者的肺部肿块大多为3厘米左右甚至3厘米以上,而且许多患者发现病灶时已经有淋巴结转移,甚至是远处的转移。这些强烈的对比,让我认识到中日在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上有着巨大差距。
回国以后,随着医学的逐渐进步,我们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患者,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
如何更早地发现肺部结节?如何更加有效地筛选早期肺癌患者?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于2004年再次来到日本,见到了大咖级的人物——放射科的曾根教授,他是世界上肺癌早筛早诊的倡导者和推行者。
曾根教授最早提出,CT筛查发现肺部结节的效能是胸片的10倍。那么,每年使用多少剂量的CT射线筛查合适呢?曾根教授经过大量研究后发现,将CT的射线剂量下降到原来正常剂量的1/8到1/10,这样对人体的伤害变小了,却仍然可以高效地发现肺结节。
低剂量CT筛查出肺结节以后,还需要精确的诊断。肺结节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实性结节,也就是白色的结节;一类叫亚实性结节,也就是毛玻璃结节。而毛玻璃结节又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部分实性的混合性毛玻璃结节,另一类就是没有任何实性成分的纯毛玻璃结节。如今,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肺结节,有非常详细的诊断标准,也有相关的随访观察和医学干预的指南。这为患者的安全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发现肺结节不必恐慌
十多年前,我们曾对上海的一个中老年社区进行CT筛查,结果发现,在江南地区的中老年人群中,有30%—40%的人都患有肺结节。但是这么高的发现率并不意味着这些肺结节都是肺癌。当时,中国的肺癌发病率仅为10万分之60左右,所以肺结节很常见,不必恐慌。
一般来说,通过低剂量的CT筛查发现肺结节,再通过精准的CT扫描来对结节进行精确诊断,对诊断出的早期肺癌,可以进行早期治疗,这样就能大大提高肺癌的治疗效果。随着早期肺癌的筛查以及微创技术的推广,这些先进的理念从上海逐步推广到了苏浙地区乃至全国。
哪些人需要做肺癌早期筛查呢?这里有一个误区。在体检中经常可以看到20多岁的小伙子在做CT筛查,那其实并没有必要。我们需要更加关注那些重点的高危人群,比如中老年人群、长期抽烟的人等等。年轻人如果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一些危险因素,比如,长期接触污染、射线、油烟的人,家族中有肿瘤病史尤其是肺癌病史、慢性肺部疾病病史的人,则需要定期进行低剂量CT筛查。(赵晓菁)
来源: 解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