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章咪佳

继飞盘、滑雪之类的运动风靡之后,中国年轻人迷上了爬行。

是的,就是字面意思:手脚并用,在地上往前爬。

成年人爬行要抬头吗(年轻人正流行集体爬行)(1)

图片来源:hubpages

“从爬行到直立行走”,被认为是人类出现的重要标志。《自然》杂志2022年8月发表的一项古生物学报告,科学家对腿部和前臂化石的分析表明,已知最早的人属——乍得沙赫人,在700万年前用双足行走。

不过公元21世纪,一项四肢着地、模仿不同动物行进方式的“爬行运动”,在人类年轻群体中流行开来。在家爬,在公园爬,集合在学校操场绕着圈地爬……这种“亲近大地”的返祖姿势,正在开始从由个人的行为艺术变成公众运动。

话题“现在流行爬行养生”,近期以近千万的搜索量冲上热搜榜。

高校社交平台上,有人发匿名出征集:“想冒昧问一下如果大家看到一个人在学校地上爬行,会不会被吓到?如果不会的话,我明天就干这事。”马上得到呼应:“我可以跟你一起吗?好久没丢脸了。”“好耶好耶!!!!我明天晚上八点在图书馆外面爬!!!!!!有缘人一起啊啊啊啊啊啊”……

有人晒出自己在户外爬行的视频,有人发布半夜在家爬的心得体会,还有网友在网络上呼吁举办爬行大赛。从网传视频看,不少高校的操场上,就有十几个人乃至几十个人组群爬行。

成年人爬行要抬头吗(年轻人正流行集体爬行)(2)

直立的同学围观爬行的同学 动图源自优酷视频

类似的爬行锻炼几年前就火过一轮,当时被视为中老年人奇葩健身方式之一。今天“爬行运动”再次出圈,因为它成了年轻人的“新潮流”。

有人很担心大学生的精神状态。

我就把这个视频拿给心理学家看。他说他想起自己以前做的一个梦:“感觉跑不快有阻力。结果在地上爬的时候,就爬得很快。”

他说,(硬要)从心理学上找解释,“可能是集体潜意识。我们大脑深处有原始人直立行走前爬行的记忆,这种哺乳动物的经验在当下年轻人大脑中再现了吧。”爬行给人一种安全、松弛的感觉。

吃晚饭的时候大家探讨选题,一个自学成才的锻炼达人同事看到了视频。她一边吃着浙江日报食堂的自助餐,一边高喊:“这样不容易得痔疮呢!”

痔疮是人类的专属疾病,是人类直立行走的代价。人在行走时,会对肛门造成持续性压迫,静脉回流受阻,形成淤积。再加上直肠静脉管壁薄、易曲张,时间久了人就容易发生痔疮。

再向一位资深健身教练求证爬行运动的科学性,他说,爬行确实是一项整体比较健康的全身运动。

爬行运动源于华佗五禽戏。这是传统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在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神态与动作,利用导引术,将肢体运动和呼吸吐纳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具有良好的健身养身的医疗功法。

年轻人还发明了进阶版的禽戏——鳄鱼爬、虫爬、猫爬、鸭步、袋鼠跳……各种各样的仿生爬行,乐此不疲。

健身教练表示,在方式正确的情况下,爬行运动可以起到一定的锻炼效果,能够增强腰背部的核心肌群力量,增加腰椎关节稳定性。

另外,在爬行过程中手脚交错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成年人爬行要抬头吗(年轻人正流行集体爬行)(3)

图片来源:sychimprescue

也有爬行体验者表示,爬行给自己带来了精神上的舒适,“和朋友们一起爬不像在运动,更像是一种娱乐活动、一种发泄方式。”爬行运动正成为一种年轻人流行圈的新社交货币。

无论如何,只要大脑不要返回到爬行动物,直立人再返回去爬爬无妨。

从食堂回办公室的路上,腰酸背痛的女记者们,准备随时趴下爬回去。

但是,自己乱爬并不科学,千万要谨记爬行锻炼注意事项:

爬行锻炼一定要在专人指导下进行。爬行运动对于肩关节、腕关节功能弱的人很不友好。选择爬行方式锻炼,需要穿戴好护具。比如手套、护膝和专业的鞋子等,并做好热身活动。

爬行后起身应当缓慢,以免突然站起造成大脑瞬间缺氧而晕倒。

以下情况,不要练习爬行:

饭后不宜爬行。特别是中老年人容易引起食物反流。

手足膝部有破损和感染的朋友,暂时不要爬行。

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

脑动脉硬化,体位性贫血等患者,不宜爬行。

低血压、低血糖症状的人群,也不要爬行。

成年人爬行要抬头吗(年轻人正流行集体爬行)(4)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