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机体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减少,引起糖、脂肪及蛋白质等代谢紊乱而致血糖增高和排泄糖尿的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也是一种老年病,虽然青少年发病者也不少,但绝大部分临床糖尿病发生在中老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已逐渐上升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几个主要疾病之一,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老年人基础代谢不足怎么办?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老年人基础代谢不足怎么办(防治新陈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大全)

老年人基础代谢不足怎么办

老年期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机体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减少,引起糖、脂肪及蛋白质等代谢紊乱而致血糖增高和排泄糖尿的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也是一种老年病,虽然青少年发病者也不少,但绝大部分临床糖尿病发生在中老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已逐渐上升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几个主要疾病之一。

[发病原因]

糖尿病发病原因复杂,迄今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糖尿病具有遗传性,据有人报告6351例糖尿病,其中24.5%有阳性家族糖尿病历史。如夫妇皆为糖尿病人,所生子女约50%以上患糖尿病。

2.肥胖因素。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中年以后发生糖尿病者,其体重大多数超过正常。有人对肥胖病人进行多年随访,发现比正常体重超过10%者,其糖尿病发病率为正常体重人的1.5倍;超过20%者为3.2倍;超过25%者为8.3倍。肥胖人由于进食过量,血糖经常处于高水平,再加上组织对胰岛素敏感度减弱,胰岛素的需要量远远超过正常,胰岛β细胞经常处于应激状态。天长日久胰岛β细胞终会疲于供应,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量下降,不能满足需要而发生糖尿病。

3.饮食习惯。饮食习惯与糖尿病的发病也有一定的关系。世界各民族人的饮食习惯不同,糖尿病的发病率也不同。据报道犹太人糖尿病发病率最高,东方的一些民族和国家如中国、日本的糖尿病发病率比欧美各国为低。有人认为糖尿病发病率和人口食糖消费量成正比。

4.感染等应激过程。皮肤化脓性感染、泌尿系感染、肺结核、心肌梗塞、中风、创伤、麻醉、外科手术、甚至精神创伤或长期精神紧张等应激过程,在糖尿病遗传因素存在的条件下,都是糖尿病表面化常见的诱发因素。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恣啖肥甘,七情过激,劳欲过度,化热伤阴,使阴津亏耗,燥热偏盛,久之经脉、脏腑失养而形成。有上、中、下三消之不同,上消多饮属肺、中消善饥属胃、下消多尿属肾。

[临床表现]

糖尿病的特征为血糖过高,糖尿,糖耐量减低。一般早期无症状,到了症状期可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伴疲乏无力。部分患者可有视力减退、浮肿、顽固性便秘及腹泻、外阴及全身搔痒等。

老年期糖尿病大多起病缓慢,由于老年人常伴有肾动脉硬化,肾阈增高,使尿糖、多尿、多饮症状减少,甚至没有糖尿,因而往往容易被医生和患者所忽视,从而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有些老人可能是由于视力模糊或减退先去眼科就医,查出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些老人可能是因疲劳、贫血去就诊,查出有糖尿病性肾病变;有些老人可能因有感觉异常或消失、夜间腹泻、位置性低血压,查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甚至个别病人由于足趾溃疡或坏死,经检查而诊断为“糖尿病脚”。因此,在老年人中,不管有无临床症状,均应考虑到糖尿病的可能,尤其是出现乏力、体重下降,有心脑血管意外时更应想到。

[预防措施]

糖尿病是一个全球性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高,老年人糖尿病约占总糖尿病人的40%,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延长,有逐年上升之趋势,如何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发病,一直是医务界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对老年人而言,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饮食。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厚味(即高脂肪、高蛋白之品),易酿成内热,而损耗肺、胃、肾之阴液。因此,老年人切忌暴饮暴食,大吃大喝。平时应以米、面、豆类等清淡素食为主,尤宜多食含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如白菜、芥菜、菠菜、萝卜、橄榄菜、丝瓜、冬瓜、黄瓜、黑豆、黄豆、绿豆等。动物类食品如水鸭、母鸡、鸽子、鹅、瘦猪肉、牛肉、兔肉、甲鱼、鳝鱼、鳜鱼、泥鳅以及鸡蛋、鸭蛋等,也可适量食用。

2.多食瓜果。新鲜瓜果及果干均是含果糖较多的食品,也是含维生素多的食品,如香焦、梨子、西瓜、南瓜、荔枝、桂圆、桃子、柿子、黑枣等,即使是糖尿病人,也食之有益,故可以常食。其中南瓜、西瓜不仅可以解渴充饥,还有降低血糖作用,从而可以预防糖尿病的产生。

3.劳逸适度。人类生活中应该是有劳有逸,劳逸适度。如果多逸少劳,四肢不勤,则身体肥胖,可使糖代谢紊乱,容易产生糖尿病。反之,整日劳累,不暇少息,精神高度紧张,身体极度疲劳,亦可使糖代谢紊乱,而导致糖尿病产生。因此劳逸结合,是预防糖尿病的措施之一。

4.稳定情绪。长期情志不舒,郁滞生热,化燥伤阴;急躁忿怒,气郁化火,消烁阴津,均是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因此经常保持良好的情绪,胸怀宽广,遇事乐观,是预防糖尿病最好的方法之一。

5.定期体检。由于老年人糖尿病大多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故在早期往往不易被发现,甚至直到出现并发症才得到诊治,从而殆误治机。因此,老年人健康检查应包括糖尿病系统的检查,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肥胖者,无论有无临床症状,均应考虑糖尿病的可能,定期作血糖、尿糖测定及葡萄糖耐量试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控制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及并发症的出现。

[治疗方法]

1.饮食方法。饮食控制是一切糖尿病治疗的基础,老年糖尿病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只需单纯饮食治疗就可控制,可见饮食疗法在本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老年人的饮食习惯比较难改变,饮食治疗可根据病情、生活习惯、体力消耗及经济条件个别制定。首先要设计好每天饮食的总热量,其总热量可按每公斤体重25~30千卡估计,即一个50公斤体重的老人,饮食总热量可以从1500~1800千卡开始试用。如果是肥胖糖尿病人,饮食总热量一定要降低标准,要低到可以使体重有所下降。作为老年糖尿病人,既要控制饮食,又要注意满足机体营养的需要,特别是蛋白质营养需要,一般蛋白质的需要量为每天每公斤理想体重1.0~1.5克。另外碳水化合物也要适当减少,可以控制在每天200~300克之间(约主食4~6两),并宜以粮食类形式为主,避免容易吸收的糖类。总之,病人在饮食方面,应严格遵医嘱进行配食,严格限制糖类及性味大苦、大辣、大寒、大热的食品,平时以多食蔬菜及豆类食品为宜。此外,中医食疗对糖尿病的恢复极其有益,特此推荐几种食疗处方如下:

(1)天花粉薯蓣粥(天花粉15克、薯蓣10克、粳米30克、蜂蜜半匙)

制法:天花粉、薯蓣快速洗净、滤干、打碎后,与洗净的粳米一起倒入小钢精锅内,加冷水三大碗。旺火烧开,煮20分钟,离火。再加蜂蜜半匙,拌匀。

食法:作早餐或当点心吃。每日2次,每次1碗,当天吃完,二个月为1疗程。

效能:具有健脾益肾,补虚安中,清热降火,生津止渴等功能。对糖尿病人口渴不止,大量饮水不解者,甚为有效。

(2)葛根红枣绿豆汤(葛根30克、红枣10个、绿豆50克)。

制法:红枣用温水浸泡片刻,洗净,与快速洗净、滤干的葛根一起倒入小砂锅内先煎汤。再加冷水二大碗半,用小火煎半小时,离火,滤出汁水,取出红枣,弃葛根渣。然后,洗净绿豆,将其倒入有红枣药汁的小砂锅内(如药汁量少,可再加冷水适量),用小火慢炖40分钟~1小时,离火。

食法:淡食,每日2次,每次1碗,当天吃完。

效能:具有补养脾胃,清热降火,生津止渴等功能。常食能降低血糖,并能降低血压。

(3)黄精黑豆汤(黄精30克、黑豆30克、蜂蜜半匙)

制法:将洗净的黄精、黑豆倒入小砂锅内,加冷水三大碗,先浸泡10分钟,再用小火慢炖2小时,离火。最后加蜂蜜半匙。

食法:当点心吃,黄精与黑豆同食,每日2次,每次1小碗。

效能:具有补中益气,强肾益胃,降血糖,降血压等功能。常食此方对食多易饥、形体消瘦的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2.体育疗法。体育活动对糖尿病的作用在于加强糖代谢的调节和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从而减少血糖和糖尿。有人实验过进行30分钟的体力活动,可使血糖下降12~16毫克%。长期坚持体育运动还能加强胰岛素的分泌作用,减少其用量。有了体育活动还可略加放宽对饮食的限制,改善病人的营养和增进代谢。因此,老年糖尿病人每天必须安排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步行、慢跑、健身操、太极拳、医疗体操等,其中步行是老年糖尿病人最好的运动方式。但一般宜在饭后15~30分钟后进行,避免空腹运动,以防止引起低血糖反应。

3.口服降糖药。常用的降糖药有优降糖,2.5~5毫克,每天2次;达美康80毫克,每天2~3次;降糖片250~500毫克,每天3次;降糖灵25~50毫克,每天3次。应该指出的是,口服降糖药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使心血管死亡率增高的问题,至今仍有很大争论。其次,老年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不全,对药物的敏感性会增高,尤其对作用强而持久的药物,容易引起低血糖。因此,能单纯饮食控制的就不用口服降糖药。

4.胰岛素治疗。约有20%老年糖尿病人需要胰岛素治疗,其应用指征是:酮症酸中毒及高强昏迷的病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人;口服降血糖药失效病人;饮食治疗不能控制,又不宜用口服降血糖药治疗的病人;糖尿病合并感染、创伤、经受大手术等应激情况时。在胰岛素治疗期间,饮食量宜尽量恒定,少吃多餐。活动量增加时应酌情减少胰岛素量或增加饮食摄入。

5.中医辨证论治。阴虚燥热,表现为口干、目涩、舌燥、烦渴多饮、尿频量多、多食易饥、大便秘结、疲乏、消瘦者,可选用冬地三黄汤加减(麦冬10克、生地20克、天冬10克、黄连5克、黄芩9克、葛根9克、沙参30克、石斛20克、天花粉20克)以滋阴清热、生津止渴;气阴两虚,表现为多饮、善饥、多尿现象较明显或并不明显或间断出现、腰膝酸软、消瘦疲乏、头晕、耳鸣、尿时混浊如脂膏、四肢欠温、形寒畏冷、纳食不香者,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肉桂1.2克、熟地15克、山药15克、黄芪20克、党参15克、玄参15克、丹皮10克、熟附片10克、五味子9克、葛根6克)以益气养阴、补肾扶阳。

6.单方验方。近代实验证明,黄芪、地黄、熟地、山药、玉竹、玄参、枸杞子、葛根、地骨皮、苍术、白术、黄柏、泽泻等单味中药具有降低血糖、尿糖的功能。其中苍术配玄参善降血糖,黄芪配山药善降尿糖,葛根配丹参善降血糖、血脂。此外,常服少量蜂蜜,会使血糖降低,与病有益。

7.长期饮用降糖神茶。如梅山神茶、北芪神茶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降糖作用,且服用方便,无副作用,很为老年糖尿病人所接受。

单纯性肥胖症

肥胖是由于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所致,当脂肪堆积致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时,即称为肥胖症。本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但尤以中老年多见,并以女性为多。肥胖不仅影响人们的劳动、生活、美观,而且对健康有一定危害性,中老年肥胖者极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痛风及胆石症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寿命的延长,肥胖的防治将日益显示其重要性。

[发病原因]

引起肥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纯性肥胖的病因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饮食习惯。饮食不节,入多于出,导致脂肪在体内堆积,是肥胖症的常见原因。大多数肥胖者,发病前有饮食过度并特别喜欢吃甜食或油腻食品的习惯。加之中年以后,好静好坐,活动量减少,身体热量消耗少,故脂肪容易堆积而致肥胖。

2.遗传因素。肥胖病有一定的家族性,一般父、母肥胖者,其子女肥胖发生率在60%以上。

3.内分泌功能失调。在更年期,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活动减少,代谢缓慢,也容易发胖。

中医认为,中年以后,身体由盛转衰,活动减少,代谢功能降低,易于发胖。正如《内经》所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而体重,耳目不聪明矣。”此时如不注意调理,或过食肥甘油腻而困脾;或情志失常,气郁伤肝,肝木乘土而致脾的运化功能障碍;或脾肾阳虚而使脾的运化能力下降。此均可使水谷精微停滞化为湿浊,痰浊在组织肌肤之间堆积,而造成形体肥胖。故有“胖人多痰”之说。

[临床表现]

单纯性肥胖症主要是以体重为准,若超过标准体重20%则为肥胖症,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为:(身高厘米—100)×0.9。其中超过20%~30%者为轻度肥胖,30%~50%者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

一般来说,轻度肥胖者没有明显症状,中、重度肥胖可有乏力、怕热、出汗、活动后心悸气促、腰痛腹胀、便秘、性机能减退、头痛、头晕等症。

[预防措施]

1.合理饮食。暴饮暴食,以及嗜食膏粱厚味、甘美油腻之品等不良饮食习惯,最易导致脂肪在体内堆积而致肥胖。故防治肥胖症的最好方法就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日3餐,定时适量(以七、八成饱为度),以清淡素食为主,尤宜多食含维生素丰富的水果、蔬菜以及豆类制品。

2.坚持运动。运动是防止肥胖的重要措施,老年人尤宜重视。老年人的运动方式可有多种,经常坚持参加适当劳动,特别是户外劳动,既可强壮筋骨,又可丰富生活,舒畅心情。此外,还可选择一二项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如跑步、打乓乒球、篮球、门球、桌球,或武术、太极掌、广播操等。但在运动时应注意“循序渐进”,由少到多,持之以恒,适度而止。

[治疗方法]

1.控制饮食。治疗肥胖症的最好方法就是控制饮食,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轻度肥胖病人往往在食量略予限制后,体重就可逐渐减轻,一般以每月减体重1~2公斤,不发生症状,逐渐减至正常范围为好。中度以上肥胖者,必须更严格地控制饮食才可收效,每日进食的热量应控制在1000~1200千卡以下,食物中的蛋白质应在每公斤标准体重1克以上。一日三餐均可多吃些蔬菜,尤其是多维生素食物如青菜、芹菜、萝卜等。尽量少吃糖、油,食盐也应适当限制,中医食疗荷叶粥、绿豆粥、黄芪赤小豆粥、萝卜粥等有益于减肥。

2.体育锻炼。增加运动是治疗肥胖症不可缺少的手段。对于单纯性肥胖无心血管系统合并症者,可采用中等及较大的运动量,如中速较长距离的慢跑、游泳、爬山和球类等耐力性有氧训练。并可根据脂肪沉积的部位选择力量性肌肉运动,如仰卧位的腹肌锻炼,可消耗腹部脂肪,两上肢的哑铃运动,可消耗肩、胸、背部的脂肪。对合并有心血管系统病变的肥胖者来说,可从小运动量开始,逐渐加大运动量,并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切忌单纯追求降体重而进行过量的锻炼。

3.口服甲状腺制剂和苯丙胺类药物。在肥胖症防治措施中,药物占极其次要的地位,一般不予采用。当饮食控制未能奏效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以下药物:甲状腺片20~30毫克,每日1次,按症情适当加减,有冠心病者忌用;苯丙胺5~10毫克,每日3次;或降糖灵25毫克,每日2~3次。伴有甲亢、青光眼、严重高血压者忌用。

4.中医辨证论治。脾虚湿浊,表现为肥胖而有下肢浮肿、疲乏无力、肢体困重、便溏尿少者,可选用防己黄芪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黄芪15克、苍术12克、白术12克、防己12克、茯苓12克、车前草15克、泽泻15克、桂枝9克、甘草3克)以健脾利湿;胃热湿浊,表现为肥胖而有头晕头胀、消谷善饥、肢重困楚、口渴喜饮者,可选用防风通圣散加减(防风10克、黄芩12克、栀子10克、川连9克、生石膏20克、甘草5克、白术12克、滑石块15克、连翘12克、草决明12克)以清热利湿;肝气郁结,表现为肥胖而有胸胁苦满、烦躁易怒、胃脘结满、口苦舌燥、腹胀纳呆者,可选用大柴胡汤加减(柴胡10克、香附9克、黄芩12克、半夏9克、白芍9克、枳实6克、大黄6克)以疏肝理气;痰浊中阻,表现为肥胖而喜食肥甘、头晕头胀、胸闷腹胀、肢体困重、手足麻木者,可选用温胆汤加减(陈皮10克、半夏6克、茯苓10克、甘草3克、竹茹6克、枳实10克、胆南星9克、枇杷叶10克)以健脾化痰;脾肾阳虚,表现为肥胖而有畏寒肢冷、疲乏无力、腰酸腿软、面目浮肿、腹胀便溏者,可选用真武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黄芪15克、炮附片9克、党参10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白芍9克、补骨脂12克)以温肾健脾。

5.针灸、耳针。针灸治疗肥胖症可取梁丘、公孙穴,每次针1穴,交替使用,10天为1疗程;或取内关、水分、天枢、关元、丰隆、三阴交、列缺等穴,隔日1次,15天为1疗程。耳针减肥,可取耳穴胃、脾、心、肺、内分泌、神门、止饿点等,每次用2~3个穴,采用埋针,4~5天更换1次,左右耳交替埋针;或用中药王不留行贴耳穴,耳脾或肺为主穴,神门或交感为配穴。

6.单方验方。据介绍,三花减肥茶(玫瑰花、代代花、茉莉花、川芎、荷叶)每日1包,开水冲饮2~3次,连服3个月,减肥有效率达72%;白金丸(白矾、郁金)每日3次,每次6克,连服40~60天,对高血脂症又有肥胖者效果明显;轻身减肥片(防风、黄芪、白术、川芎、制首乌、泽泻、生山楂、丹参、茵陈、水牛角、仙灵脾、生大黄)每日3次,每次5片(含生药15克),既能减肥,又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减肥轻身乐(漏芦、决明子、泽泻、荷叶、汉防己、生地、红参、水牛角、黄芪、蜈蚣),水煎浓缩剂,治肥胖症有效率达94.1%;康灵合剂(黄芪、荷叶、山楂、首乌、生大黄、白芥子、延胡),每日2次,每次100毫升,减肥效果良好。此外,一些单味中药具有减肥的作用,如荷叶、草决明、月见草油、海藻、生首乌、大黄、薄荷、番泻叶、芒硝、麻仁、枸杞子、冬瓜皮、泽泻、女贞子、防己、麻黄等。

7.长期饮用减肥茶。市售的一些减肥茶,如宁红减肥茶、天雁减肥茶等,不仅有服用方便,副作用少的特点,而且减肥效果亦佳。

8.外用减肥霜膏。如大宝减肥霜、普兰娜减肥霜、特效减肥霜等运用于腹部、臂部、腿部,有减肥祛脂,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且使用方便,副作用小,可长期使用。

高脂蛋白血症

一种或多种脂蛋白升高,或出现异常脂蛋白者,称高脂蛋白血症,它常与高脂血症并存。临床观察发现,血胆固醇增高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因果关系。研究证实,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可以减少冠心病发病的危险,血清总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险性就降低2%。故此,积极防治高脂蛋白血症,对老年人的健康十分重要。

[发病原因]

高脂蛋白血症的发病原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但不同类型的高脂蛋白血症在病因上又略有差异,概括起来其发病原因主要有:

1.遗传因素。如Ⅱ型高脂蛋白血症为家族性遗传疾病,至少有家属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属性联合高脂血症、多基因性高胆固醇血症等三种不同的遗传本质。

2.先天因素。各型不同的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均存在分子缺陷,如载脂蛋白或脂蛋白的缺乏或缺陷、产生过多、清除障碍、异常增高等,或某种酶的缺乏、缺陷或活力受抑制,或细胞受体的缺乏或缺陷等。

3.饮食因素。平素喜食高糖,高胆固醇,高脂饮食者,易患本病。如动物性脂肪(肥肉等)、全脂奶、奶油、黄油、奶酪、动物内脏、蛋黄、鱼子、饱和植物油(棕榈油、椰子油等)等。长期饮酒,由于酒精刺激脂肪组织脂解,降低脂蛋白脂酶的活力,亦易患本病。

4.疾病影响。某些疾病可成为本病的原发疾病或诱发因素。主要有:肾病综合征、肥胖、甲低、柯兴氏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肾功能衰竭、酒精中毒、肝脏疾病、异常球蛋白血症等。

5.药物影响。主要有:噻嗪类利尿剂、速尿、异维生素A酸、同化类固醇等。

本病属于中医的“痰浊”、“湿热”、“肥胖”等病证范畴。素体脾肾亏虚,复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醇酒厚味,或喜静好坐,或七情劳伤等,终致脾肾本虚,痰浊或湿热郁积,发为本病。

[临床表现]

根据国际卫生组织的标准,高脂蛋白血症可分为五型,即Ⅰ型高乳糜微粒血症、Ⅱ型高β脂蛋白血症、Ⅲ型异常β脂蛋白血症、Ⅳ型高前β脂蛋白血症、Ⅴ型高前β脂蛋白血症及乳糜微粒血症,最常见发病的是Ⅱ、Ⅲ、Ⅳ型。

Ⅱ型临床表现特点是可见睑黄斑瘤,肌腱黄色瘤,肘、膝、臀等处可见结节状黄色瘤,青年角膜弓,早年即有进展迅速的动脉粥样硬化表现;Ⅲ型常伴有肥胖,可见皮下结节状黄色瘤,有冠状动脉与周围动脉粥样硬化表现,进展迅速,且常伴有血尿酸增高表现;Ⅳ型在四肢、躯干可见皮疹状黄色瘤,眼底可见视网膜脂血症表现,常可早发冠心病、中风,动脉粥样硬化呈进展性,可并发胰腺炎、糖尿病等。

[预防措施]

高脂蛋白血症的发病由于多与先天性或遗传性的分子缺陷有关,所以预防措施只能从改善环境因素入手,减轻或延缓本病的发病。

1.积极防治原发疾病。可有效地预防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

2.饮食预防。注意饮食结构对防治本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平素应以低糖、低脂、低胆固醇饮食为主,少食动物性脂肪、全脂奶粉、奶油、奶酪、黄油、动物内脏、动物脑、鱼子、蛋黄、饱和植物油(如棕榈油、椰子油等),提倡多食鱼和贝类、谷类、豆类、蔬菜、水果,同时少饮酒或不饮酒。

3.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避免久坐、久卧,以防脂肪蓄积而肥胖。

4.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抑郁恼怒,以防肝郁气滞而致气滞津停,痰湿内生而发本病。

5.慎用某些药物。“发病原因”中所提的药物尽量少用或不用。

6.药膳防治。常吃鲜连皮冬瓜,可降脂减肥;黑木耳烧瘦肉,有活血降脂之功;赤小豆煮粥常服,可防治高年高血脂及肥胖症;常吃山楂片,可消食降脂。

[治疗方法]

1.控制饮食。低脂饮食对本病的治疗非常重要,这是治疗本病的第一步,必须限制总热量的摄入,使体重正常化,膳食中脂肪成分不超过总热量的30%,胆固醇摄入量限制在每天150~300毫克,具体饮食的宜忌可参照“预防措施”。

2.药物治疗。Ⅱ型用消胆胺,开始每次4克,每日4次,维持量每日16~22克,或用β谷固醇,每次3~6克,每日3次;Ⅲ、Ⅳ型双安妥明,每次500毫克,每日2~4次。此外尚有降脂复方制剂可供选用,如脉舒、脉康、脉通、血脂平、心脉宁等。

3.中医辨证论治。脾气虚弱,痰浊内盛,表现为体胖乏力、纳呆、头晕、胸闷者,可选用二陈汤合四君子汤加味(法夏10克、陈皮15克、茯苓15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山楂30克、泽泻10克、甘草5克)以健脾气,除痰浊;肝肾亏损,脉络瘀阻,表现为头晕腰酸、身体多处有黄色斑瘤者,可用降脂汤加减(何首乌30克、草决明15克、枸杞子15克、丹参15克、红花10克、山楂30克、三七3克)以补肝肾,通血脉。

4.单方验方。可据证选用以下方药。

(1)白金丸:每次6克,每日3次,20天为1疗程,可连续用2~3个疗程,用于痰浊偏盛者。

(2)大黄粉:装胶囊,每次服1克,每日2次,用于大便干结,有瘀浊者。

(3)复方山楂片:山楂30克、葛根15克、明矾1.2克,制成片剂,为1日量,分3次服,用于胆固醇偏高明显者。

(4)白僵蚕:单味研末,每次3克,每日3次,2个月为1疗程,对降胆固醇、甘油三酯效果显著。

(5)降脂合剂:首乌、丹参、茵陈、桑寄生、山楂、草决明各30克,每日1剂,服用1~2个月,对本病的Ⅱ、Ⅲ、Ⅳ型均有较好疗效。

(6)复方山楂煎剂:山楂50克、元胡、菊花、红花各15克、丹参30克、麦芽40克,水煎服,每日1剂,疗程3周,有降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

(7)荷蒲冲剂:荷叶100克、蒲黄80克,共研细末,装胶囊,每次5克,每日3次,20天为1疗程,用于痰瘀偏盛者。

(8)萆薢:单味萆薢,研细末,每次6克,每日3次口服,2个月为1疗程,有显著的降脂作用。

5.药膳治疗。菊苗(甘菊之嫩苗)、粳米各等量,菊苗洗净切细,煎水取汁,加粳米,熬成稀粥,冰糖调味,常服可降脂、降压;荷叶(鲜)1张,切细煎水取汁150毫升,加粳米50克、冰糖适量,熬成稀粥,温服,老年性高脂血症、高血压患者常服之,有良好效果。

痛风

痛风是一种家族性尿酸代谢失调疾病。以血清尿酸增高,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畸形,痛风石逐渐形成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病的发病年龄一般在30~60岁之间,大多有家族史,以中年以上男性为主,女性很少患此病。

[发病原因]

痛风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以下几个方面是比较明确的:

1.尿酸代谢失调。绝大多数病人血清尿酸高于正常水平,正常人全身尿酸总量约1克,而痛风病人全身尿酸总量可达30克之多。

2.遗传因素。痛风有很明显的家族史,绝大部分患者可以追踪数代人发生本病的情况。痛风病人的近亲属绝大多数血清尿酸水平偏高。

3.其它因素,本病还好发于贪吃肥胖之人,经常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心脏病、糖尿病等伴发。此外,暴食、酗酒、创伤、手术以及服用某些药物,也常为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过食膏梁厚味,湿热内蕴,风邪外袭,湿热风邪留滞于肢体、经络,使气血郁滞不通所致。

[临床表现]

发作期:常于夜间突然发病,关节剧烈疼痛,关节皮肤局部红肿灼痛,肤色暗红、压痛明显,关节活动受限。以大拇趾蹠趾关节为特别好发部位,其它如手脚小关节、踝、膝关节次之,肩及髋关节甚少波及。发作时可伴有发热,畏寒,倦怠无力,头痛,食欲不振,脉搏加快等全身症状。急性发作症状一般持续几天至几星期,然后逐渐消退。

间歇期:症状消失后关节局部皮肤出现脱皮发痒。一般第一次急性发作静息后,无症状期可能很长,若干月或好几年后,才又出现第二次发作。也可以在第一次急性发作之后不久就复发。

慢性期:关节疼痛反复发作,间歇期逐渐缩短而成为慢性痛风。表现为病变关节逐渐破坏变形,失去运动功能。痛风石(为尿酸盐结晶沉着物,大、小不一,小如米粒,大如绿豆)逐渐形成。痛风石的好发部位为耳壳上耳轮或对耳轮部、手脚小关节周围、肘后或髌前。小痛风石一般无症状,大痛风石周围有炎性反应,也可能破溃,经久不愈。此外,晚期痛风病人往往同时存在一系列合并症,如肥胖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脑血管病以及糖尿病。多数病人是死于冠心病、脑溢血、动脉硬化性肾硬化、恶性肿瘤、急性感染等合并症。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调理。饮食宜以素食为主。尽量少食肥脂油腻(如肉类、鱼类)、辛辣、动物内脏、海味发物、豆类制品及酒类。尤其是有痛风家族史者,更宜如此。

2.注意生活起居。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劳逸适中,起居有常。避免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及受寒,以免诱发痛风的发作。

3.慎用某些药物。酵母、水杨酸、利尿酸类等药物均能诱发本病,故宜慎用。

4.平素多饮水。

5.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在发作间隙,更宜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和肢体功能的锻炼,以促进肢体关节机能的恢复。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急性发作时患者应卧床休息,并可用热或冷湿毛巾外敷患肢。饮食方面要注意限制蛋白质的进量,不吃肝肾胰脾等嘌呤多的脏器食品,绝对禁酒和服食麻醉止痛剂。

2.药物治疗。在急性发作期,首选的药物是秋水仙碱,此药对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具有特效,首剂口服1毫克,以后每小时服0.5毫克,直到疼痛缓解或出现恶心、腹泻等副作用时,应即刻停药;其次可选用保泰松,首剂口服400毫克,以后每6小时服200毫克,最好在饭后服用,一般服3天即停药,肝、肾功能不好者要慎用,有消化性溃疡的病人不宜使用;此外,还有消炎痛、可的松、强的松、地塞米松等亦能有效地缓解急性发作,可视病情选择应用。

在发作间期,可长期每天服小剂量秋水仙碱0.5毫克,每日1~3次,如病者同时有痛风石,还可加用别嘌呤醇100毫克,每日3次,以预防痛风发作。

在慢性痛风期,其药物也主要依靠每天小剂量秋水仙碱预防和控制发作症状。其它还可用丙磺舒0.25克,每日2次,逐渐增至维持量0.5克,每日2~3次;苯磺唑酮50毫克,每日2次,逐渐增至100毫克,每日3~4次。

3.中医辨证论治。风湿热痹,表现为急性发作性关节红肿热痛及发热、头痛、口干苦者,可选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减(石膏15克、知母9克、桂枝9克、赤、白芍各9克、银花藤20克、防己12克、木通9克、甘草6克、海桐皮35克),或用四妙散加味(苍术12克、黄柏10克、苡仁15克、防己12克、银花藤20克、晚蚕砂9克、牛膝15克、甘草3克),以清热通络,祛风除湿;风寒湿痹,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关节痛,病程长者关节呈畸形、形寒畏冷、得暖则舒者、可用羌活9克、川芎6克、防风9克、泰艽12克、桃仁9克、红花9克、当归尾10克、威灵仙10克、黄芪20克、牛膝15克、地龙12克,以祛风散寒,泄浊化瘀,温经通络。

4.外治法。初起用玉露膏掺红灵丹外敷;后期可用回阳玉龙膏外敷。亦可用中医辨证处方用药煎汤浸洗关节。

单纯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碘摄入不足或代谢障碍、致甲状腺肿物质或酶缺陷等原因所致的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肥大的疾病。本病有地方性发病(又称地方性甲状腺肿),也有散在性发病者,女性多于男性,散发性甲状腺肿虽多于青春期发病,但绝经期发病者亦不少,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发病原因]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发病可由以下数种病因引起:

1.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多由于流行地区的土壤、水和食物中的碘含量缺乏,以致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病。此外,碘的相对不足,如青春斯生长发育、孕期、哺乳期、精神刺激、绝经期、感染、寒冷等情况下,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要增加,引起碘的相对性不足,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2.致甲状腺肿物质。如钙、镁、锌等微量元素的缺乏;萝卜族食物中的致甲状腺肿物质——硫脲类和黄豆、白菜中的阻抑甲状腺激素合成的物质等均可引起本病;某些药物,如硫氰化钾、过氯酸钾、对氨水杨酸、保泰松、磺胺类、硫脲嘧啶类、秋水仙素等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而引起本病。

3.激素合成障碍。某些单纯性甲状腺肿有家庭遗传性,发病原因为遗传性酶的缺乏,引起激素合成障碍。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瘿病”范畴。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有“瘿气”、“瘿瘤”、“瘿囊”之别。肝郁气滞,气滞痰凝,血瘀气滞,脉络瘀阻,瘿病成矣。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缓慢,早期只见甲状腺腺体肿大,病久则见甲状腺肿大显著,可大如婴儿头,质坚硬,有大小不等结节,且可引起压迫症群:如压迫气管,则可见慢性刺激性干咳,喉部有紧缩感;肿大腺体于胸骨后或胸腔内,则可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囊肿出血可引起疼痛或腺体急剧肿大。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改变。

散发性甲状腺肿腺体一般轻度肿大,呈弥漫性,质较软,但晚期可有结节形成。地方性甲状腺肿又称“大脖子病”,腺体肿大大小不一,一般分为Ⅰ~Ⅴ度:甲状腺可扪及,直径在3厘米以内者为Ⅰ度;吞咽时扪诊和视诊均可发现甲状腺,直径在3~5厘米者为Ⅱ度;不作吞咽动作也能发现甲状腺,直径在5~7厘米者为Ⅲ度;颈部外形有改变,腺体直径在7~9厘米者为Ⅳ度;腺体肿大极为明显,有结节,直径超过9厘米者为V度。

[预防措施]

1.常食碘盐。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地区、缺碘地区等,均应食用加碘食盐,即于普通食盐中加入碘化钠或碘化钾,浓度为0.01%。食用碘盐用后应立即密封好,以免碘的挥发。

2.常食海产品。经常食用海带或其它海产植物佐餐,有助于预防缺碘和补充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从而起到预防本病的作用。

3.情志调和。保持心情舒畅,勿郁怒动气,有利于气顺血调,可预防本病。

[治疗方法]

1.甲状腺激素制剂。常用于甲状腺制剂,每日90~180毫克,疗程为3~6个月,停药后如有复发者可重复治疗。或用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每日40~80微克,疗程同上。

2.中医辩证论治。气郁血瘀,表现为瘿肿弥漫、质地较软、表面不红不热者,可选用四海舒郁丸加减(青木香10克、陈皮15克、海蛤粉6克、海藻30克、昆布30克、海螵蛸10克、青皮10克)以理气活血,舒郁消瘿;痰结血瘀,表现为瘿块肿大、软如棉馒、不红不热、或表面有青筋盘曲及小结节者,可选用海藻玉壶汤加减(海藻15克、陈皮15克、浙贝母10克、昆布15克、连翘10克、半夏10克、当归10克、海浮石15克、青皮10克)以化痰开郁,活血消瘿;肝火上炎,表现为瘿块肿大、红丝满布、口苦目赤、头晕易怒者,可选用栀子清肝汤加减(栀子10克、黄芩10克、海藻15克、夏枯草30克、香附10克、白芍10克、玫瑰花15克、浙贝母15克、青皮10克、当归10克)以清肝泻火,软坚散结。

3.饮食疗法。《本草纲目》记载每天进食取苔脯(海白菜)同餐,数月后瘿疾可消;海带50克,炖排骨250克,每周2~3次,有效。

4.单方验方。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选用以下方药:

(1)黄药子60克、白酒500毫升,黄药子切片后入瓶中与白酒一块浸泡,5天后过滤,滤液密封贮藏,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2次,病愈后停服。

(2)黄药子300克,捣碎,与白酒1500毫升(约65度左右)装坛内固封,谷壳火围烧4小时,随后将坛入冷水中浸1周,开坛取酒,过滤备用。用时每次服10毫升,每2小时1次,每日6~7次,睡前停服,病愈后不服。

(3)三桠苦叶、胡鳅钻根皮各等量,共研极细末混匀,加糖调味,温开水送服,每次3~6克,每日3次,7次为1疗程。

(4)生牡蛎60克、龙骨30克、海蛤壳30克,用水4碗煲至1碗,加陈醋60克入药液中内服,一般服1个月左右可消。

5.手术治疗。经用药治疗3个月,肿块无明显缩小,或腺体肿大过大有压迫症状,或腺体有结节、癌变、甲亢者,可进行手术治疗。

老年性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所引起的一种综合病征,主要表现为代谢亢进与神经系统兴奋性升高。甲亢的发病年龄并无明显界线,从幼儿到老年都可以发病,女性多于男性(约为4~8∶1)。据有关报道,60岁以上甲亢患者约占甲亢总患病数的10%左右。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长寿老人逐渐增多,加之现代医学的进展,尤其是老年病学科的发展,有关老年性甲亢的报道逐渐增加,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发病原因]

老年甲亢的病因、与其他年龄者相类似,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致使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相应激素而引起:

1.遗传因素。甲亢有一定的遗传性,如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甲亢——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就属自家免疫疾病,是由胸腺和淋巴样组织以及遗传因素产生一种免疫因子,刺激甲状腺所引起的甲状腺肿大。它合成并分泌过多的甲状腺素,产生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和代谢增高。故在临床上常可追涉到两、三代发病史。

2.精神创伤。强烈的精神刺激可导致本病的骤然发生,在临床上许多病人在发病前有明显的精神创伤史。

3.其他因素。如有些肥胖病人节食过猛,体重下降过快,可发生本病。也有接受外源碘化物(如碘盐)过多引起甲亢者。临床上还有因使用碘化钾或碘造影剂而引起甲亢的报道。此外,一些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垂体肿瘤及分泌类促甲状腺激素的异位内分泌性恶性肿瘤均可引起甲亢。

中医认为,本病以气、痰、瘿、火、虚为主要病机。肝气郁滞,气滞饮停,痰浊壅结,脉络瘀阻,久则化火内亢,灼伤阴津而致病。也可因骤受强烈精神刺激或卒感外邪而形成。

[临床表现]

甲亢的病情轻重不一,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典型甲亢的表现为怕热、多汗、低热、神经过敏、脾气急躁、精神紧张、易激动、多言多动、失眠、两手平直时,手指有不自主的轻微抖动,食欲亢进、多食易饥、体重明显减轻、消瘦、人感到疲乏无力,并可出现突眼及甲状腺肿大等体征。由于代谢亢进与甲状腺素直接影响心肌,可有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症。

老年性甲亢在临床上常常缺乏典型表现和体征。有的甲亢老人非但无神经激动,反而出现神经抑制(称“淡漠型甲亢”),表现为神志淡漠、嗜睡、反应迟钝、明显消瘦、甚至瘦得脱形。也有的病人以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而易误诊为心肌炎、冠心病。还有的病人以慢性腹泻为突出表现而易误诊为风湿热、结核病。因此,老年性甲亢往往须到医院做基础代谢、甲状腺部位同位素、吸碘率测定,方可获得确诊。

[预防措施]

1.保持心情舒畅。精神刺激是甲亢的诱发因素之一,故乐观豁达,情绪稳定,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是预防甲亢的重要措施之一。

2.注意饮食宜忌。平时宜多食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如鲜鲫鱼、水鸭、瘦肉、豆类制品、以及水果、蔬菜之类。饮食口味宜偏淡,尽量少吃辛热燥烈助火之品。

[治疗方法]

1.放射性131碘治疗。放射性131碘在甲状腺内放出β射线,破坏甲状腺滤泡组织,减少甲状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因其具有疗效肯定和方便的优点,故在治疗老年性甲亢中应用甚广,尤其对于伴有心血管并发症不宜手术病人最为适宜。

2.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他巴唑、甲亢平、甲基硫氧嘧啶、丙基硫氧嘧啶。此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阻滞碘的有机化,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药物疗法的优点是,这些药物价廉易得,应用方便安全,不致产生不可逆转的甲状腺功能低减,不需要经受手术的痛苦。但最大的缺点是疗程长,复发率高。

3.手术治疗。一般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愈率为90%以上,且短期内能控制病情,复发率及甲低的发生率均较低。但由于手术本身对病人是个负担,有一定的痛苦,故对于老年患者,尤其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伴心衰或伴有其他较严重并发症者,宜慎重采用。而对于甲状腺肿大明显,或有压迫症状者,或长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复发而又不宜用131碘治疗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4.综合治疗。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并可口服维生素B族和C制剂,重点补充钙、铁等矿物质。注意休息。

5.中医辨证论治。肝郁痰结,表现为精神抑郁或紧张易激动、心烦失眠、两胁胀痛或胸闷不舒、时觉喉中有痰或咽部堵塞感者,可选用柴胡舒肝散加减(柴胡10克、香附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象贝10克、白芍15克、当归10克、莲子15克、海藻15克、酸枣仁15克),以舒肝理气,消痰散结;阴虚火旺,表现为面颊烘热、心悸而烦、失眠多梦、急躁易怒、怕热汗出、多食善饥、形体消瘦、手指颤动、口干口渴者,可选用知柏地黄丸加减(生地15克、知母12克、丹皮15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赤芍12克、珍珠母30克、杭菊花9克、天花粉15克、夏枯草9克),以滋阴降火;气阴两虚,表现为心悸气短、疲乏无力、消瘦多汗、口干口渴,大便溏或干者,可选用四君子汤合生脉饮加减(黄芪30克、太子参20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五味子1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药15克),以益气养阴;肝火亢盛,表现为烦躁不安、性急易怒、怕热、自汗、口苦目赤、头目昏眩、肢体震颤、突眼者,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9克、黄芩9克、栀子9克、白芍12克、生地12克、钩藤15克、玉竹15克、谷精草30克、石决明30克、牡蛎50克),以清肝泻火。

6.单方验方。据介绍,复方平瘿方对甲亢患者疗效明显,处方为:玄参12克、白芍9克、丹皮9克、生地9克、茯苓9克、当归9克、山萸肉9克、浙贝9克、三棱6克、莪术6克、青、陈皮各9克、生龙、牡各15克、夏枯草15克、瓦楞子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轻症型30天为1疗程,中等症型60天为1疗程,重症型2~4个月为1疗程。为巩固疗效,可于一个疗程结束后,依131碘吸收率复查结果,再用药一个疗程。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低)是由于多种原因,致使甲状腺分泌相应激素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临床以机能代谢率降低为特征。在老年人中,本病比甲亢多见,亦以妇女为多。

[发病原因]

甲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口服抗甲状腺药物,如果剂量过大,常有暂时性轻度甲低。此外,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和某些单纯性甲状腺病的晚期,均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

2.垂体病变。如垂体前叶机能低下,可继发不同程度甲状腺机能低下。

3.下丘脑病变。

本病属于中医“虚损”的范畴。其主要病机为阳虚气耗,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阴伤血亏或饮停血瘀。禀赋不足或脾阳受损、中气不足,或外感邪气等,均可耗伤中气,损伤脾阳,阳虚则无以生阴,气耗难以化血,以致阴伤血亏。脾虚则停饮,气虚则血瘀。故本病病机为虚实兼挟。

[临床表现]

本病一般起病缓慢而隐匿,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其典型表现为:疲乏无力、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怕冷少汗、毛发稀疏易脱落、面色苍白虚肿、纳食呆钝、体重增加、唇厚舌大、语言低沉不清。此外,可以出现眼睫反射迟钝,基础代谢率低、血清总T4低及甲状腺吸131碘率低等。

尤其要指出的是,由于机能低下的程度不同及病人年龄、性别的差异,甲低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些病人可以没有任何自觉症状,而仅有少数几项客观指标说明其甲低。此外,对于老年人来说,脑力和体力减退、反应迟钝、怕冷等症,往往容易单纯认为是年老所致,而淡漠、抑郁又可能妨碍病人去找医生,因而常常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治。

[预防措施]

1.积极治疗原发病。甲状腺病变是引起甲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及时诊治。

2.坚持食用碘化盐。尤其在甲状腺肿流行的缺碘地区,更应注意坚持食用碘化盐,但不可过量。

3.保持心情舒畅。老年人应当树立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并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垂钓、赏花、集邮、户外散步等,既可陶冶情操,又可舒畅心情。

4.其他。如在运用放射性131碘治疗甲亢时,应恰当掌握剂量,施行甲状腺切除术时,应慎重考虑适应症和切除范围。

[治疗措施]

1.针对病因治疗。如由抗甲状腺药物引起者,则要停止使用这些药物,甲状腺功能即可恢复。

2.长期服用甲状腺素制剂。首选药物是甲状腺片,可从15毫克开始,每隔1~2周增加15~30毫克,直至奏效。其一般治疗量为每日120~240毫克,获得满意效果后,渐减至合适的维持量约每日60~120毫克,应当注意的是,有冠心病或其他各种心脏病者应慎用此药。其他还有左旋甲状腺素,治疗量每日150~200微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每日60~100微克。后者作用快,维持短,主要用于粘液水肿昏迷的抢救,不宜作为长期服用的药物。

3.其它治疗。注意补充营养和纠正贫血,严格控制镇静剂和麻醉药的应用,以免诱发昏迷。

4.中医辨证论治。脾阳不足,气血亏虚,表现为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腹胀纳呆、面色苍黄、头晕目眩等症状者,可以干姜3克、制附片6克、葛根10克、炙甘草9克、陈皮6克、云苓10克、焦白术10克、太子参15克、炙黄芪15克、熟地12克、当归10克、瓜蒌仁9克、佛手10克、建曲6克为基本方温中健脾,益气补血。待诸症消失后,再以原方出入制成膏、丸,续服3~6个月,以图根治;阴阳气血俱虚,并兼停饮瘀血,表现为表情呆滞、反应迟钝、动作缓慢、畏寒少汗、头昏重听、胸闷心悸、皮肤苍白多屑、毛发枯稀脱落、面色无华、四肢非凹陷性水肿、胸痛者,可以制附片(先煎)6克、鹿角霜3克、龟板(先煎)9克、肉苁蓉9克、淮山药10克、苍术6克、白术9克、太子参15克、生黄芪15克、连皮茯苓9克、汉防己6克、炙麻黄3克、川桂枝3克、炒赤芍9克、白芍9克、丹参15克、葛根9克为基本方温阳益气蠲饮,养血补血化瘀。亦可配用小剂量甲状腺素或糖皮质激素,待中药取效后再逐渐减其用量直至停用。中药汤剂需不间断地服用6个月左右,效果稳定后仍需以上方出入制成膏、丸剂长期服用,如病情出现波动,又当及时改服汤剂或加服西药。

5.针灸治疗。可长期取足三里、关元等穴艾灸。

仅用于中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