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杨坚的主要历史功绩(二十六史精选故事368)(1)

杨坚虽然做出不朽功勋,但大多数人并不认为他是最伟大的皇帝。可是,在西方人眼里,中国最伟大的皇帝,不是秦始皇、李世民、康熙等人,而是隋文帝杨坚。

2001年,英国最具影响力的《卫报》,评选出世界百位伟大帝王,杨坚的排名,位居中国皇帝第一名。

西方人的看法未必准确,不过,这起码说明,杨坚在世界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那么,在隋朝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唐朝,对杨坚是个什么态度呢?

唐朝是灭隋之后建立的,与隋朝是敌对关系。唐太宗李世民很重视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让他最信任的大臣魏徵主编《隋书》,《隋书》是如何记述和评价杨坚的呢?

《隋书》记载了杨坚的出身、经历、家庭、子女,也记述了一批辅佐他的文臣武将;记载了杨坚治国理政的大事,也记述了他一些平凡小事;记载了杨坚的丰功伟绩,也记述了他的缺陷和过失。总体来看,《隋书》对杨坚的记述,是比较全面和详尽的。

杨坚出身将门,青少年时期历经坎坷,后来依靠偶然机遇,当上了辅政大臣,比较轻松地篡周建立了隋朝。然而,杨坚上台后并不轻松,他励精图治,对内平息叛乱,对外征服突厥,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然后灭掉南陈,统一了全国。

杨坚当皇帝二十三年,在治国理政上颇有建树,开创了开皇之治,有些制度创新对后世影响很大。杨坚也有一些缺陷和不足,有些方面出现重大失误,为隋朝二世而亡埋下祸根。《隋书》对杨坚总体上是肯定的,对他的评价也是比较客观的。

从《隋书》记载来看,杨坚是一位大有作为、功绩卓著、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皇帝。杨坚的功绩,主要表现在三个大的方面。

文帝杨坚的主要历史功绩(二十六史精选故事368)(2)

第一,结束了中国社会长期分裂的混乱局面,形成了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统国家。综观中国古代历史,总是分多合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平息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战乱,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可是,仅仅只有十几年时间,秦王朝就分崩离析了。刘邦建立汉朝,获得了四百年的大体稳定。然而,从公元184年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时间长达数百年。这期间,除了西晋有过短暂统一之外,其他时间都处于分裂状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国家分裂时期。杨坚建立隋朝之后,结束了这种长期分裂局面,建立了大一统国家,这是他最大的功绩。

由于时代局限性,秦始皇的大一统,主要是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华夏民族,而杨坚的大一统,则是多民族融合的大统一,疆域面积也更大。杨坚的大一统,促进了南方和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融合团结,最终形成了由多民族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个大家庭,一直延续到今天。从这个意义上说,杨坚为国家统一所做出的贡献,不亚于秦始皇。

第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索创立了几项影响深远的制度创新。主要是创建了三省六部的中央官制,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科举制,修订了意义重大的《开皇律》。杨坚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他的这些制度创新,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帝杨坚的主要历史功绩(二十六史精选故事368)(3)

第三,精心治国理政,开创了开皇盛世,为后来的唐朝繁荣奠定了基础。杨坚通过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实现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法律严明,官吏清廉,经济发展,外部没有强敌,内部没有大的忧患,百姓安居乐业,被后人称为开皇之治。在封建社会里,被誉为“某某之治”的时代,并不是很多,都属于盛世。由于国富兵强,隋朝的国际地位也很高,是名副其实的东亚霸主。隋朝的发展,为后来唐朝的繁荣强盛奠定了基础。

《隋书》不仅记述了隋文帝杨坚的丰功伟绩,还记述了他许多好的品质和优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勤政。杨坚每天都是天不亮就上朝,中午在朝堂吃简易午餐,天黑以后才回后宫休息,有时晚上还要加班,常常忙到深夜,几乎天天如此,不知疲倦。所有军国大事,杨坚都亲自过问,亲自决策,安排得十分周到。《隋书》说他:“废寝忘食,日理万机”。在封建皇帝中,像杨坚这样勤政的,那是凤毛麟角。

二是节俭。杨坚是历史上有名的勤俭皇帝,他从不穿华贵衣服,不佩带金玉装饰,饮食也很普通,以素食为主。杨坚不喜声乐,不纵欲好色,不爱饮酒,一切都很简朴。这与一些花天酒地、穷奢极欲的皇帝相比,确实有着很大的区别。

三是爱民。杨坚爱惜民力,很少搞大型土木工程,注意减轻赋税和徭役,使人民能够得到休养生息。杨坚关心百姓生活,经常派出官员,到各地暗访,考察民间疾苦。杨坚每次外出,只要遇有百姓上书,他一定要停下车来,亲自接待和处理。

有一年,关中受灾,百姓生活遇到困难。杨坚派出一些官员,到百姓家中查看饮食情况,结果发现,百姓大多数吃米糠、豆渣之类的食物。杨坚得知以后,潜然泪下,当即表示,自己禁酒、禁肉一个月,与百姓同甘共苦。

公元595年,长安一带遭遇大旱,粮食歉收,许多百姓扶老携幼,向东逃荒。正巧杨坚也要到洛阳去巡视,路上遇到了逃荒百姓。百姓们走得慢,随行官员想驱散他们。杨坚赶紧制止,下令不得驱赶百姓,而是夹在他们中间缓缓行走。遇到路窄处,杨坚就跳下马来,停在一旁,让百姓先走;碰到有挑担子的,杨坚就让侍卫接过担子,送他们一程。《隋书》记载了这个细节,表明杨坚是很爱护老百姓的。

文帝杨坚的主要历史功绩(二十六史精选故事368)(4)

《隋书》除了记述杨坚的功绩和优点之外,也记述了他许多缺陷和失误,并探讨了这些失误对隋朝灭亡的影响。杨坚的缺陷和失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杨坚缺乏宽厚恢弘的胸襟和气度。《隋书》说他:“好为小术,不达大体”。意思是说,杨坚喜欢用小的驭人之术,但不注意大的方面,在把握大局和治国的大思路上存在着问题。在杨坚时期,由于实行“输籍定样”和“大索貌阅”政策,把民间财富大都聚积到国库里去了,因此,尽管国家富强,可老百姓并不富裕。特别是,当时国库中粮食充盈,但遇到灾荒,杨坚只是做出一些爱护百姓的小动作,却舍不得开仓赈粮。所以,在杨坚时期,虽然表面上是太平盛世,可老百姓的幸福感并不强,这预示着隋朝的统治基础并不坚实,后来发生战乱,果然很快就土崩瓦解了。唐朝汲取了这个教训,实行藏富于民政策,实现了国强民富。

第二,杨坚缺乏识人用人之明。杨坚勤勤恳恳,事必躬亲,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和问题。杨坚是靠欺负孤儿寡母上台的,内心深处总怕别人不服气、不尽心,也害怕大臣们权重篡位,所以什么事都要自己亲自干。这样时间一长,众臣难尽其才,朝廷不能发挥整体效能。杨坚在用人上也有很大失误,开始时重用高颎、苏威、李德林等一些贤臣,效果还不错。后来,杨坚罢免和诛杀了一些贤臣良将,重用了杨素,特别是更换了太子,直接导致二世而亡。

第三,杨坚缺乏容人之量。杨坚特别严于律已,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这是一个很大的优点。可是,他同样严于律人,而不是宽以待人,不容许别人有一点错误,这对于帝王来说,就是一个大问题了。杨坚生性猜忌,对人刻薄,多威少恩,特别是到了晚年,用刑十分严酷。他身边的侍卫,即便接受别人赠送的鹦鹉、马鞭之类的小礼物,也必定会受到重罚。

文帝杨坚的主要历史功绩(二十六史精选故事368)(5)

有一次,杨坚到武库视察,见官署内长有杂草,十分生气,下令处死了几十人。杨坚还常常设下圈套,故意派人去贿赂大臣,有收下礼物的,一律处死。时间一长,杨坚与大臣们自然离心离德了。

当时,隋朝刚刚建立不久,是一个北方与南方整合、各民族融合、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的社会,最需要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凝聚各方面力量,形成人才辈出、生机勃勃的局面,共同推动隋王朝的巩固和发展,而杨坚恰恰缺乏这一点。杨坚执法严明,待人苛刻,虽然官吏清廉,很少有腐败大案,但人们畏手畏脚,不能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致于国家有难时,很少有人为国分忧。

《隋书》最后评价说,隋朝亡于杨广,但考察隋朝衰亡的起源,实际上从杨坚时候就开始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他们能够及早地重视这些问题,就不会出现不幸的结局了。

杨坚虽然有些缺陷和问题,但他毕竟开创了开皇盛世,杨坚的时代还是辉煌的。杨坚死了,他的儿子杨广,干得怎么样呢?请看下一集,杨广立大志,要当空前绝后的伟大帝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