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在云南西双版纳一所小学的操场上,三年级的小逸被陈子杭为首的7名同学围住殴打。

这已经不是小逸第一次挨打了。

陈子杭不仅打人,还当众骂脏话、竖中指对小逸加以侮辱,甚至上厕所时还经常掏小逸的私处来取乐,而被他殴打和侮辱的孩子也远不止小逸一个。

知道儿子被霸凌,小逸的爸爸就要去和对方“拼命”,小逸的妈妈苏迎澜也气愤不已,但她很快冷静下来,安抚好丈夫后,就开始思索解决之法。

一番思索后,苏迎澜很快有了主意,之后,她按部就班,一步步运筹帷幄,最终完美解决了这件事情,堪称“反霸凌教科书”

那么,她究竟做了什么?

中小学校园霸凌处理方案(儿子遇校园霸凌)(1)

01

2022年12月的一天,正在外地出差的苏迎澜刚从丈夫口中得知小逸被群殴时,气得浑身发抖,她二话不说订了当天回家的机票。

但稍稍冷静下来后,苏迎澜开始思考:该如何处理这起校园霸凌事件呢?

苏迎澜是一家公司的主管,多年职场生涯让她养成画思维导图的习惯,她一边画图一边对事件后果进行评估,明确目标、制定方案、细化步骤……

慢慢地,一个反校园霸凌的“战斗”计划,就在这位妈妈的脑海中浮现出来。

不打无准备之仗,利用回家前的短暂空余时间,苏迎澜首先抽空恶补了反霸凌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从网上搜集到大量案例,学习其他家长的经验教训。

到家后第一件事,苏迎澜和小逸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谈心。

因为常年在外工作,家里两个娃都是由丈夫林皓来带,通过长谈,苏迎澜这才搞清楚,原来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小逸一直是校园霸凌的受害者!

中小学校园霸凌处理方案(儿子遇校园霸凌)(2)

一二年级时,他被泼过墨水、摔过文具,上了三年级,几乎每节体育课自由活动时,陈子杭都纠集几个同学打他。

另外,陈子杭还当众朝小逸骂脏话、竖中指,更让孩子难以启齿是,每次在厕所门口碰到他,都被掏私处,现在上厕所已经成了小逸最烦的事。

作为妈妈,听到这些,苏迎澜一边为自己疏于关心孩子而深感愧疚,一边也深切体会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场反霸凌的“战斗”任重道远。

她将和小逸的谈话详细记录下来,并根据自己事先学到的法律知识,按“身体欺凌”“语言欺凌”和“关系欺凌”等分类整理成文案,为下一步与学校交涉做好充足准备。

按照她的计划,和学校谈判至少经过三步走:第一步,校方要就群殴事件向家长说明情况;第二步,校方给出初步解决方案,双方进行讨论;第三步才是确定最终的处理意见。

中小学校园霸凌处理方案(儿子遇校园霸凌)(3)

可没想到,当她说出她的“战斗”计划后,第一个出来反对的,竟然是她的儿子小逸。

原来小逸担心爸爸妈妈去学校“告状”后,自己反而会被打得更厉害。

听了儿子的话,苏迎澜倍感心酸,但她正色告诉小逸:“没有哪件事靠逃避就能解决,要想保护自己,首先要学会直面恐惧。

于是她做出一个决定,让儿子也来参与整个计划的实施。

“你愿意陪妈妈打这一仗吗?”苏迎澜来到儿子跟前,蹲下来,认真问他。

“我愿意。”小逸犹豫再三,还是说出了这3个字。

安抚完儿子后,苏迎澜又来做丈夫林皓的思想工作。

在刚得知小逸被打的时候,林皓出离愤怒,撸胳膊挽袖子就要去“玩命”,多亏苏迎澜及时打电话找来他的表弟把他摁住,这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中小学校园霸凌处理方案(儿子遇校园霸凌)(4)

苏迎澜知道,丈夫反应如此激烈,这和他小时候也遭受过类似欺凌有关。

那时挨了打遭了抢,告老师没用,大人又没空管,最后,林皓不得不加入校外坏孩子团伙,逃学、打架,靠“变坏”以求自保。

然而,以暴制暴或许很解气,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明智做法。

听了妻子的计划,林皓认识到自己的简单粗暴,同意和妻子并肩作战,一起打赢这场反霸凌“战斗”。

02

当晚,苏迎澜夫妇带着儿子和班主任见了面。

见到老师,小逸还有点紧张。班主任先安慰他说:“别怕,明天你照样去上课,有什么事就举手和老师讲。”

然后她向苏迎澜夫妇承诺,自己会向学校保卫处汇报,并积极联系肇事学生进行调查。

从丈夫林皓那里,苏迎澜得知,班主任是位尽职尽责的老师,对孩子受欺负的事,基本都能及时处理,但限于个人职责,最多也就是让打人的学生道个歉。

中小学校园霸凌处理方案(儿子遇校园霸凌)(5)

这件事要想妥善处理,必须让学校引起高度重视。事先通过学习法规,苏迎澜知道,学校现在都配备专管法治的副校长,在后续的谈判中,必须让法治副校长出面。

次日上学,班主任果然对小逸做了特别关照,尤其上厕所时,安排其他同学陪他一起去。

但小逸明显还没从被打的阴影里走出来,白天见到陈子杭,他心有余悸,晚上睡觉时,在梦中都害怕地叫出了声!

直到睡在隔壁的苏迎澜听到声音,跑来温柔地拍拍他的背并安抚他的情绪,他才渐渐安稳地睡去。

之后,上了两天课,因为疫情影响,学校改上网课了。

“太好了!”听到这个消息,小逸兴高采烈地说。

苏迎澜知道,孩子是因为见不到陈子杭才这么开心,更让她不安的是,上网课期间,小逸还多次要求去学跆拳道。

这让苏迎澜意识到,在儿子幼小的心灵里已经有了以暴制暴的想法,也许他认为只有学会了打人的本领,才能不再受欺负。

中小学校园霸凌处理方案(儿子遇校园霸凌)(6)

苏迎澜告诫儿子,以暴制暴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那段时间,她放下手头的一切事情,专心陪伴和抚慰小逸,希望他能早日走出心理阴影。

当然,任何劝慰的效果都是暂时的,只有打人者受到应有的惩罚,才是打开心结的最佳解药。

03

老师与打人学生的家长联系后,苏迎澜夫妇陆续接到了道歉电话。

道歉归道歉,几乎所有家长对打人的事,都不约而同地没当回事。

“就是调皮吧?”“无非踢了两下”“小孩子嘛,难免有沟通不畅的时候”……

诸如此类的声音,不绝于耳。

有的家长甚至连什么事都没搞清楚,上来就一通对不起,最后来一句:“是老师让我来道歉的。”

中小学校园霸凌处理方案(儿子遇校园霸凌)(7)

苏迎澜发现,不管有意无意,家长们都在试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有一位妈妈说,她家孩子不知被那个陈子杭打过多少次,言语中似乎还觉得苏迎澜有点小题大做。

对这种满不在乎的态度,较真的苏迎澜感到难以忍受,她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向家长们普及反校园霸凌的法律法规,强调霸凌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但家长们仍无动于衷,反正歉道过了,事情似乎也就完了。

撂下手机,苏迎澜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家长的态度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学校的态度——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惩罚,学校同样不希望把事情闹大,造成负面影响,对谁都没好处,所以将问题最小化才是上策。

班里像小逸这样被欺凌的孩子不在少数,有一位叫王可诚的同学,也经常挨陈子杭的打,还曾被他从楼梯上推下去过。

王可诚妈妈得知后,教训陈子杭说:“你要再敢打他,我就报警!”没想到她刚到家,陈子杭爸爸的电话就追过来,恶狠狠地斥责她恐吓陈子杭。

这位妈妈气得真想报警,后来却被学校劝住了,最终也只是以家长道歉收尾。

中小学校园霸凌处理方案(儿子遇校园霸凌)(8)

然而,这种息事宁人的处理方式不但没解决问题,反而变相纵容了霸凌者。

从三年级起,陈子杭更加有恃无恐,他开始拉帮结派,组建“小团伙”,有些孩子为了不挨打,竟然主动给他当“小喽啰”。

这样下去怎么行?

要解决校园霸凌,学校是责无旁贷的主阵地,只有校方高度重视,通过大力宣传教育和各种有力的举措,真正做到“法治进校”,让霸凌无处藏身,这才是苏迎澜希望达到的效果。

但怎样引起校方的重视呢?

思来想去,苏迎澜决定,动员家长们共同写一封“反校园霸凌联名信”,把声势先造起来。

可让她沮丧的是,大多数家长听完她的建议后,都选择了沉默。

孩子明明受了欺负,家长却不敢直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当地师资好的小学并不多,孩子能进现在这所学校,家长们都十分珍惜,一旦联名上书,摆明了要给学校难堪,今后孩子还怎么待?

此外,有的家长认为苏迎澜只想自己孩子不管他人,更有甚者,选择隔岸观火,告不成自己没啥影响,真有啥好处也跟着坐享其成。

中小学校园霸凌处理方案(儿子遇校园霸凌)(9)

最终,只有两家家长站出来支持苏迎澜,同意在联名信上签字。

这场反霸凌的“战斗”阻力重重,但苏迎澜横下一条心,不管怎样,她也要坚持到底!

04

“群殴事件”发生两天后,学校约苏迎澜来商讨处理意见。

校方表示,他们对整个事情做了认真调查,打人的学生已承认错误,现在希望和家长一起商讨,以便妥善解决问题。

为避免重蹈“大事化小”的套路,苏迎澜上来先让校方做出“将公平、公正、公开地处理整个事件”的书面承诺,并在承诺书上签字画押。

随后她提出了自己的第一解决方案:让陈子杭转学。

校方表示,国家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无权开除学生。

其实苏迎澜也知道这样做不太现实,在职场打拼多年让她深谙谈判的技巧,既然是协商,总归要有进有退,于是她说:“那我退一步,给个处分,不过分吧?”

中小学校园霸凌处理方案(儿子遇校园霸凌)(10)

根据当地《加强中小学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规定:“对于反复发生的一般欺凌事件,学校在对实施欺凌的学生开展批评教育的同时,可视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给予纪律处分。

同时,“发生欺凌事件,分管法治教育的副校长和班主任是直接负责人,治理情况会被纳入文明校园创建和班主任的考评。”

对于上述条文,苏迎澜早就烂熟于胸,所以她进一步给校方施压:如果处理不当,自己将继续向上级单位反映,包括让媒体介入,那样恐怕会对学校造成更不利的影响。

接着,她又站到学校的角度提出:如果事件处理妥当,可以作为校园反霸凌的典型案例加以推广,也是学校在管理创新上的政绩之一,这样一来,坏事反而变成好事。

总之,为使谈判达到预期目标,苏迎澜在谈判进程、谈判技巧、知识储备、利弊权衡等多个方面都做了充足准备,既有理有据又软硬兼施。

中小学校园霸凌处理方案(儿子遇校园霸凌)(11)

通过谈判,学校初步同意了处分打人学生的要求,但苏迎澜也知道,处分学生事关重大,学校肯定也有很多顾虑,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决定的。

为此,她也必须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和应对策略。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学校给苏迎澜打来电话,先是提出处分太严厉的话,担心小逸以后和同学不好相处。

苏迎澜回答:“我们走正确的路,并且成功了,其他同学只会选择跟随,怎么会不和他玩呢?”

学校又提出:可不可以让陈子杭的家长,用经济赔偿来解决问题?

苏迎澜正色道:“那和道歉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什么事都能靠道歉和赔钱来处理,那孩子永远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最后,她义正词严地向学校重申了自己的处理原则:处分打人学生是底线,同时也是区分以前那种“大事化小”处理方式的分界线。

经过几轮博弈,学校终于做出了处分决定:陈子杭记大过、其他打人学生通报批评,同时还承诺将组织师生开展“反霸凌”的相关普法教育。

中小学校园霸凌处理方案(儿子遇校园霸凌)(12)

05

这一场博弈,苏迎澜最终兵不血刃,取得了胜利,而最让她开心的是小逸的变化。

整个过程中,每次和学校谈判的情况,苏迎澜都不忘第一时间和小逸做分享。

随着事态的进展,小逸明显感觉这一回的处理方式和从前不一样,特别当知道法治副校长也参与谈判后,他的开心更是溢于言表,连走路都一蹦一跳的。

让孩子感受到他身边正义的力量和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也许才是这场战斗真正的意义。

二月份,新的学期开始了。

上学第一天,小逸一改往日拖沓的毛病,麻利地吃完早餐收拾好书包,还催促妹妹“快点走”。

开学第一周,班里开展了预防校园霸凌的主题活动,老师在班上宣读了处分决定,陈子杭等几个打人的同学向小逸当面道歉。

而小逸似乎也原谅了部分打人的同学,上学时,他主动叫住其中一位同学,两人一起走进了校园。

小逸告诉苏迎澜,陈子杭再没欺负过自己,更可喜的是,他现在可以坦然向别人讲述自己被欺负的经历了。

中小学校园霸凌处理方案(儿子遇校园霸凌)(13)

“没有哪件事靠逃避就能解决,要想保护自己,首先要学会直面恐惧。”

想起自己对小逸说过的话,苏迎澜长长松了一口气,她的这场“反霸凌战斗”胜利了。

但是,校园反霸凌的任务却依然任重道远,只有社会、学校、家长和孩子都能积极面对,共同营造一个知法、懂法、用法的良好环境,“霸凌”才能最终从校园里销声匿迹。

作者:老铁

编辑:童童

参考资料:《当孩子遭受校园欺凌后,一个妈妈的“战斗”》(《北京青年报》北青深一度2023.3.15)

来源:有书快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