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作为建国四十周年献礼,CCTV制作播出了一部反映共和国诞生以来众多回国报效国家建设的知识分子的纪录片《共和国之恋》,轰动了大江南北,直到今天仍然在中国纪录片界以及中国科学界这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同时占据着不可撼动的位置。2019年6月,该曲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80年代15首流行爱情歌曲(如何欣赏流行歌曲)(1)

《共和国之恋》又名《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是由刘毅然作词,刘为光作曲,刘畅演唱的歌曲,该曲创作于1988年,很多著名的歌唱家都演唱过这首歌,比如廖昌永,殷秀梅等等,这里推荐的是刘畅演唱的版本。

刘畅当时是中央乐团的巴松(低音管)乐手,并非声乐出身,在乐团指挥听歌曲的创作者刘为光在为寻找到合适的歌手演唱而苦苦寻觅时,大胆推荐了刘畅。虽然刘畅并不是声乐专业出身,但因为他是巴松演奏演员,所以他是经过专业音乐训练的。一个非专业歌手为这样一部国庆献礼作品录制主题曲是很不同寻常的举动。

然而,在录制这首共和国之恋的时候,只用了一遍就录制完成。随着乐曲的余音袅袅渐渐消散在空气之中,整个乐团都站起来为刘畅鼓掌,大家惊讶地发现,原来他不仅巴松吹得好,歌也唱得如此精彩。多少年过去了,这首歌已经由不同的歌手演绎过不同的版本,但首唱刘畅所演唱的这个版本,在作曲者和作词者的心中,依然占据着无可替代的位置。尤其是作词的刘毅然,一直对刘畅的版本情有独钟。

刘畅的声音朴实,没有添加专业修饰,配合纪录片的画面,曾经令当时无数的观众眼含泪花,更令不少中科院的归国老科学家认为是最真实反映了他们当年内心情感的歌曲作品。这位非专业歌手还曾经演绎过另外一首作品的首唱版本并至今广为传唱,就是歌曲《同一首歌》。

80年代15首流行爱情歌曲(如何欣赏流行歌曲)(2)

刘畅

为什么刘畅的演唱是最好的呢?我以为他的声音和普通大众最为接近,感觉就是一个不太会唱歌的人在唱歌,没有任何的技巧——他当然有技巧,但不是炫耀的技巧,技巧是为作品服务的,现在不少的歌手不是炫技过多就是滥用感情。

刘畅的音域和音高即使是最不会唱歌的人也能跟他一起唱,这样就拉近了歌者和听众的距离。

另外一个原因是他的形象就是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形象,戴个眼镜,没有靓丽的演出服装,没有夸张的舞台效果,就是一个邻家的小伙子。演唱者的整体状态就是代表了报效祖国的科研工作者年轻时候的样子。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相当于一个生动的场景重现。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观众看了也许会说,这也行?我是不是也能上去呢?这又能把普罗大众相当明星的梦想给激活了。

当然,歌曲所表达的真情实感是最重要的,配合着用普通的人来演唱,似乎更能说明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共和国之恋》这首歌已经进入音乐学院的教材,成为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不仅在国家的重大节日和重要事件的庆典中演唱,而且中国的歌唱家到国外演出的时候,也经常演唱这首歌,受到华侨华人乃至外国朋友的欢迎和喜爱。

这首歌是F调,2/4拍的二段曲式歌曲,应是男中音的歌曲,和我自己的音域比较符合,也就是符合大多数的男性来唱。

A段缓缓道来,B段开始就是一个八度跳跃,把情绪提升,同时在刘畅演唱的同时,背景有合唱团的伴唱,形成个人与集体力量的对比。也可理解为科学家是独唱者,而国家和人民是背景的合唱团。背景的合唱是对科学家充满激情的赞歌,独唱是阐述科学家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和依恋。

另外,《共和国之恋》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合唱团的保留曲目,每逢中国科学院院庆的时候,都会看到很多头发花白的老科学家满怀深情地唱起这支歌,“尽管其他的歌曲可能会有所变动,但《共和国之恋》却一定是每年必唱的”,一位合唱团的老科学家在央视录制节目时这样说,“这首歌就像是我们的院歌一样。”,像钱伟长,朱光亚等科学家也都喜欢这首歌。

80年代15首流行爱情歌曲(如何欣赏流行歌曲)(3)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合唱团

80年代15首流行爱情歌曲(如何欣赏流行歌曲)(4)

在爱里

在情里

痛苦幸福我呼唤着你

在歌里

在梦里

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

纵然是凄风苦雨

我也不会离你而去

当世界向你微笑

我就在你的泪光里

你恋着我

我恋着你

是山是海我拥抱着你

你就是我

我就是你

是血是肉我凝聚着你

纵然我仆倒在地

一颗心依然举着你

晨曦中你拔地而起

我就在你的形象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