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是啥代诗人(描绘最遥远的地方)(1)

李毅是啥代诗人(描绘最遥远的地方)(2)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由西部歌王王洛宾作词作曲的艺 术价值最高、最脍炙人口的歌曲,曲调源于哈萨克民歌,也是著名人物画家李毅最喜爱的歌曲之一,这首歌的词曲完美再现了李毅所创作的藏民和新疆风情作品的生动画面。

李毅是啥代诗人(描绘最遥远的地方)(3)

李毅是啥代诗人(描绘最遥远的地方)(4)

高原情韵,2009 年,247.4×119.5cm

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先生评价李毅是“智慧的画家,执着的探索”。李毅是一位杰出的人物画家,他自幼酷爱艺术,自学成材,后来又拜著名画家李宝峰先生为师得到亲切的指导,并在中国国家画院首届高研班杜滋龄工作室进修,完善他的技艺。

人物画家需要严格的造型功力,靠自学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凭着自己的毅力和勤奋,长期观摩和临摹名家作品,李毅掌握了刻画人物的基本造型技巧,又通过坚持不懈的写生,培养了自己塑造形象的能力。

邵先生认为:对李毅艺术成长影响最大的是李宝峰和黄胄先生。他从黄胄的人物画中认识到深入生活、观察和体验客观对象以及写生的重要性。而李宝峰吸取了黄胄的创作经验,在个人笔墨风格上有所建树,也使李毅受益匪浅,使他更清楚地领悟到笔墨语言的要旨,驱使他在提炼笔墨表现力上狠下苦功。在杜滋龄工作室的学习,更拓宽了他的艺术视野和丰富了艺术修养。

李毅是啥代诗人(描绘最遥远的地方)(5)

艾得莱丝绸少女,2012 年,68×68cm

李毅曾经生活在大西北,这段经历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深爱那片热土,深爱那里感情质朴的劳动人民,也为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所吸引。出自于他内心一直涌动着用画笔描写他们的激情,他的作品大都以这里的少数民族人物为题材。

他笔下的人物多以当地的自然和人文风情为背景,可以称之为少数民族风情画。这类画的难度在于不仅要恰当地处理画面的情节性,还要使人物形象与环境的描写和谐统一。而少数民族风情成分的描写也要适度,过多了会导致人物形象的削弱,造成 “猎奇”的效果。

李毅深谙此理,他画面上人物的穿戴、装饰以及周围的车、马、驴、狗,描写得很精彩,但不夺人物形象。画面上最令人关注的是富有生活朝气的人物,人物塑造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李毅用纯熟的写生技巧描写人物的动态、表情,有鲜明的直接来自生活的生动性。没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体会和对人物的深入了解,是很难达到如此水平的。

李毅是啥代诗人(描绘最遥远的地方)(6)

永远的刀郎,2015 年,136×68cm

中国画人物塑造中笔墨的品质很重要,笔墨有共同的规范和法则,也应有自己的个人体会和心得,以至个性。不论笔墨的共同规范还是个性特色,都主要是为形象塑造和画面服务。

笔墨本身也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可以自觉地去探寻。对画家来说,不要刻意去做“个性化”的笔墨符号,而要在长期锤炼的基础上使自己的修改自然地流露于笔端。李毅不追逐笔墨的个性化,不求笔墨的华丽,而是潜心于用自己理解的笔墨塑造形象和组织画面。他追求笔墨的力度和质美,追求画面品格的纯正和质朴。

邵先生说:李毅是一个智慧的艺术家,他敏感于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从前辈艺术家的作品中借鉴创作经验,不断锤炼笔墨,提高艺术修养。我相信,只要持之有恒地继续探索和创造,他的艺术才能将会得到进一步发挥,他的笔墨品质和艺术个性化面貌也将会更加鲜明。

李毅是啥代诗人(描绘最遥远的地方)(7)

对话李毅

Q 你为什么对藏民和草原风情的创作题材独有情钟?

A 我祖籍是江苏,从小在兰州长大,在童年就知道在甘肃的南部有很多藏民生活在草原上。从部队复员后有机会去甘南旅游,那里的自然风貌和朴实的藏民,对我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

藏民的服装、服饰及语言和我们完全不同,所以在我画人物画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画藏民,经常把画藏民和草原风情作为我创作的主题。

Q 你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A 近 20 多年来我创作了很多比较优秀的作品,比如近10年我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安多的节日》,尺幅是 122cmx240cm,整个画面中有6个藏族人物,每个藏族人物都有原型,是我去甘南在夏河拉卜楞寺写生采风创作的作品。

在同时期还创作了几张,比如在新疆塔石库尔干创作的《塔吉克新娘》、《欢乐的手鼓》、《庆丰收》,还有藏族题材福娃等很多作品,这些都是我的代表作。

李毅是啥代诗人(描绘最遥远的地方)(8)

福娃,2013 年,199.6×199cm

Q 你作品中使用的重彩和泼彩表现手法,与传统的技法有区别吗?

A 我画的重彩和泼彩画是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有继承和传承,但很大一部分是创新,在用中国画水墨语言表现色彩艳丽的藏民时,要融进浓墨重彩。

去过中国新疆的人都知道,塔吉克族、 维吾尔族人穿的都非常鲜艳,有着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所以我在创作藏民时用原色比较多,比如:用朱砂红、石绿、石青等矿物质颜料来表现他们强烈的民族性,之后我又在画面上添加了很多非常漂亮的描金及传统的图案和配饰,通过这些手段来加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色彩的艺术效果。

近几年我写生采风去过很多国家,如印度、尼泊尔等,借鉴了一些国外平面绘画和色彩元素,特别是在画重彩描金的作品时,我借鉴壁画的元素比较多,使自己的绘画风格更具有个人特点。

李毅是啥代诗人(描绘最遥远的地方)(9)

塔吉克少女,2019 年,34×34cm

Q 你一般喜欢用哪些技法来表现一幅作品?

A 我觉得西藏人物、草原题材比较适合用笔墨的技法,就是用线表现的比较多,或者用双勾和填色填墨的技法较多,皴擦的技法用的不多,画新疆人物时就是用色用线来表达。我创作的人物画主要是中国新疆和西藏的少女和妇女,皴擦多了会影响画面的效果和美观,画老人有时就会使用到皴擦的技法。

我的画用色都很大胆,如红色、石青、石绿等颜色经常会出现在画面中。我想用更多绘画的技法和手段来完善自己的作品,使作品更加生动,不要千篇一律。

Q 二十年来,你一直坚持采风写生的目的是什么?

A 自2000年开始到现在,我先后30次到新疆(北疆、南疆)采风写生,去南疆的次数比较多,比如喀什和塔什库尔干等地。作为画家要每年不断地采风写生积累创作素材,到自然界和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的原动力、灵感、激情,特别是塔什库尔干,我见证了南疆20年的发展变化。

我第一次到南疆,街上很多人都非常的传统,民族性很强,汉族人很少,在大街上基本见不到说汉语的人,语言都不通。而现在是高楼林立,也实行了双语教育。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 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给予了巨大的扶持,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生活得也很幸福。

我作为新时代的画家有义务和责任把少数民族的人物表现得更加阳光和美丽,展现时代的新面貌,这就是我创作的目的和动力。

李毅是啥代诗人(描绘最遥远的地方)(10)

藏域风情,2010 年,178.3×959cm

Q 现在,你除了画人物画,还经常画一些动物、花鸟等作品,这些题材的绘画与人物画创作有冲突吗?

A 其实是没有冲突的,画写意动物和花鸟对我来说是一个互补。作为人物画家一定要有自己的绘画风格、想法和笔墨,我除了向我的几个老师学习以外,我还向其他前辈优秀的画家学习了很多笔墨,比如我的师爷黄胄先生。

他深入生活,速写入画,通过写生积累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人物和动物;京津画派的刘继卣他擅长画写意人物和动物,我画的水墨羊、兔子、猴子 等写意动物都有刘继卣先生笔墨的影子。

我是一个比较擅长学习的画家,感觉作为画家就要有不断进取的心态,把前辈名家的笔墨为自己所用,比如王 雪涛先生的画鸡、水墨荷花,石涛、 郑板桥、吴镇的竹子和石头等技法我都深入地研究过,画中国画一定要有传承,然后再有创新,没有传承就不会有自己的画风。

Q 你今后的计划是什么?

A 我想今后除了画西部少数民族人物外,还要多画一些其他少数民族的人物。今年我就到云南的西双版纳进行 了采风写生,那里有很多少数民族,比如布朗族、傣族等,他们都很有特点,非常值得画。我认为通过画笔来讴歌新时代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是画家的责任。

李毅是啥代诗人(描绘最遥远的地方)(11)

菲斯陶女,2017 年,96.5×143cm

李毅是啥代诗人(描绘最遥远的地方)(12)

文 梁琴

编辑 韩哈哈 王雪茵(实习)

作品提供 李毅

李毅是啥代诗人(描绘最遥远的地方)(13)

李毅是啥代诗人(描绘最遥远的地方)(14)

蒋勤勤:生活才是一条充满未知和荆棘的道路

李象群:追求艺术 奔向希望

咏梅:洪流之下 欣然自若

于震:做个合格演员 我便心满意足

文那:寻找容身处

「 2021年2月4日 蒋勤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