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明天要远足》

教学目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20课教案(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0)(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才、明、同、学”4个字。认识目等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跌宕起伏与汉字的正确发音。

2.强调学生语言组织的连贯、完整、清楚。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内容。

教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一)“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

(二)“那么在秋季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可以组织什么活动呀?”

“去郊游∕去登山•••”

(三)“活动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准备吃的∕喝的∕厚衣服••”

“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秋游!”

  二、初读课文

(一)请学生预习,自由朗读

(二)老师领读

(三)请学生齐读一遍

三、识字

老师拿出生字卡片,每两个生字为一组,进行教读,然后班读→组读→个读,并结合闪卡、开火车等游戏

老师引导学生打开课本,依次寻找每个生字→生字所在的句子

四、再读课文

(一)学生分段朗读,老师分段讲解:

(第一段完毕)“小朋友们,你们说一说,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呢?”“蓝色∕黑色”(学生回答完毕,老师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第二段完毕)“小朋友们,你们说一说,白云都有什么形状呢?”

(第三段完毕)“小朋友们,小作者急着等天亮了去干嘛呀?”“那你建议小作者应该做什么准备呢?”

结合游戏、比赛等,请学生进行班读→组读→个读

学习练习句子:我和()去()玩了(),心情()。

“我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了过山车。心情高兴。”

“我和姐姐去游乐场玩了碰碰车,心情不错!”

(二)总结学习排比句

五、作业

(一)学习练习句子:我和()去()玩了(),心情()。

(二)每个生字写五遍

六、板书设计

明天要远足

大海的颜色﹍﹍

白云的形状﹍﹍

我和()去()玩了(),心情()。

10.大还是小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自、己、衣"3个字。认识独体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与小的特征,体会成长的变化,培养学生体会成长的喜悦。

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一)师: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看图片,以动画形式连续出现课文中的两幅图,最后定格)

(二)揭题:这两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板书课题 大还是小

二、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一)根据注音,读读课文。

1.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划下来;

3.标一标课文有几句话,想一想每一句讲了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二)小组交流,看看小伙伴间能不能解决你感到困难的问题。

(三)反馈。

1.课文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

2.提出难点,全班帮助解决(自主、合作、探究)(字词在本节课解决,课文理解教师酌情放入下节课解决)

三、学习生字、新词

(一)出示11个生字。

哪些字的读音你认为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注意整体认读音节及平翘舌音)

1.指名说、带读

2.自由读、开火车读生字。

练一练,连一连:这些字哪些方面(字形)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你能给这些字找找好朋友吗?(指名说)

(二)学写“自、己、衣” 这3个字

1.读这三个字

2.这几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竖弯钩,让学生明白:

(1)它是一笔写成

(2)观察转折角度、运笔的大小

3.写一写这三个生字

四、小结

本节课学生未解决的问题,下节课解决。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学了课文,初步感知了小时候和长大的区别。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研读课文

(一)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组成学习小组,选择其中的一句话进行研读。

(二)小组汇报、交流。(允许学生用各种方法汇报:诵读、合作表演读等)教师可根据学生需求放背景音乐。

 (三)评价。(你觉得刚才的朗读好吗?为什么?)

 (四)指导朗读(重点词、句指导),(激发情感,引起兴趣)

(五)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背一背、记一记。自由准备,全班背诵。

三、拓展作业

说说你喜欢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为什么?

  四、课后延伸

找找描写成长的小诗,读读并介绍给小伙伴们。

11.项链

教学目标:

1.认识“蓝、笑”等11个生字,会写“白、的”等4个生字。认识1个部首。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和小孩子在沙滩上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1个部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和小孩子在沙滩上游戏的乐趣。

教具准备:

投影、录像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学生看多媒体动画,教师范读全文。

(二)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三)学习生字。

1.(电脑出示不注音的生字)在生活中你已经认识了屏幕上的哪些字?(指名说说) 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让学生回忆识字方法)

2.小老师教读生字后同桌互相正音。注意读准“蓝、向、挂、又、活”。

3.学习新偏旁“禾”。

4.小组合作记字形,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四)巩固字词。

1.同桌互助,认读大屏幕中的词语。

2.在“识字迷宫”里认读生字。

3.游戏:开火车找朋友。

三、写字指导:“白、的、又、和”

(一)教师示范写生字,学生注意观察,找准关键笔画。

(二)学生互相交流,怎样写好这四个字。

(三)学生临写后互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感知汉字的整体美。

四、作业布置

书写“白、的、又、和”四个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一)开火车读词卡。

(二)听写生字。

二、整体感知,朗读感悟

(一)生自由地读全文,标出自然段。

(二)指名分段朗读课文。重点指导第一自然的朗读。

要用赞美的语气读出大海的美,用活泼的语气读出浪花的淘气。

1.教师范读。

2.同桌练读。

3.指名读,学生进行评价。

4.全班齐读。

(三)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地方,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四)积累词语:又宽又远、又长又软

像这样的词语,你还能说几个吗?

(五)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浪花有什么特点?

(六)课文中的“项链”指什么?

三、拓展延伸

大海睡了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

她背着星星,

那轻轻的潮声啊,

是她睡熟的鼾声。

四、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第三题,看谁说的又多又准。

五、板书设计

海螺 贝壳 ---挂在娃娃胸前

11.项链 快乐

快活的脚印 ---挂在大海胸前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认识家庭成员,借助拼音读词语,第二个字要读轻声。

2.总结一些特殊偏旁和表意字的关系,了解形声字。

3.区别笔画相似、写法不同的字。

4.借助拼音把故事读通顺。

教学重点:借助拼音读故事。

教学难点:总结表意字和形声字的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

说说自己家人都有谁?

教师出示词语,让学生认真读一读。

看看图中的小朋友还有什么家人,借助拼音读词语,注意第二个字要

读轻声。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我的发现

(一)出示两组词语,让学生认读。

(二)观察这两组词语,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指导:“明、晚、昨、时”都是日字旁的字,都和时间有关。

“妈、奶、姐、妹”都是女字旁的字,都和女性有关。

(三)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带有这些偏旁的字。

字词句运用

(一)出示“了、才、长、山、儿、四、我、心”八个生字,自己读一读。

(二)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三)教师范写生字,讲注意点。

“了、才”,“了”是弯钩,“才”是竖钩,“长、山”,“长”是竖提,“山”是竖折;“儿、四”,“儿”是竖弯钩,“四”是竖弯;“我、心”,“我”是斜钩,“心”是卧钩。

(四)学生范写,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并逐一点评。

第二课时

看图写词语,再说一两句话

认真观察图画,看看图画上都有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说。

发挥想象,试着让学生说一两句话。

在田字格中写一写。

二、日月积累

(一)出示句子,学生借助拼音熟读。

(二)指名读,教师领读。

(三)学生试着说一说句子的意思。

(四)教师逐句讲解意思。

(五)全班齐读。

三、和大人一起读

(一)借助拼音把故事读通顺。

(二)标自然段。

(三)指名读课文。

(四)“糟啦,糟啦!月亮掉在井里啦!”在文中出现四次,朗读时候声音要洪亮,以表达猴子们着急的心情。

(五)月亮真的掉进水里了吗?

(六)读熟之后可以把故事向大家讲一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