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护理措施(一)、维持有效呼吸,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烧伤患者的护理查房?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烧伤患者的护理查房(烧伤患者的护理)

烧伤患者的护理查房

七、护理措施

(一)、维持有效呼吸

1、保持呼吸道通畅:

(1)、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鼓励病人深呼吸、用力咳嗽、咳痰;

(2)、对气道分泌物多者,定时帮助其翻身、叩背、改变体位,以利于气道分泌物排出;

(3)、必要时吸痰。

(4)、密切观察呼吸情况,若病人出现刺激性咳嗽、咳炭末样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血氧分压下降等表现时,应积极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的准备,并加强术后护理。

2、给氧:

(1)、一般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氧浓度40%左右,氧流量4~ 5L / min ;

(2)、 合并一氧化碳中毒者可经鼻导管给高浓度氧或纯氧吸入,有条件者应积极采用高压氧治疗。

(二)、维持有效循环血量适量

1、轻度烧伤者

可予口服淡盐水或烧伤饮料(100ml液体中含盐0.3g、碳酸氢钠0.15g、糖适量)。

2、中重度烧伤者

(1)、迅速建立2~3条能快速输液的静脉通道,以保证各种液体及时输入;

(2)、遵循“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的输液原则合理安排输液种类和速度,以尽早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3)、根据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率尿量、末梢循环、精神状态等判断液体复苏的效果。

(4)、液体复苏有效的指标是:

①、成人每小时尿量为30~50ml,小儿每公斤体重每小时不低于 1ml ;

②、病人安静,无烦躁不安;

③、无明显口渴;

④、脉搏、心跳有力,脉率在120次/分以下,小儿脉率在140次/分以下;

⑤、收缩压维持在90mmHg、脉压在20mmHg以上,中心静脉压为5~12cmH2O;

⑥、呼吸平稳。

(三)、加强创面护理,促进愈合

1、包扎疗法护理:

(1)、抬高肢体并保持各关节功能位;

(2)、保持敷料清洁和干燥,敷料潮湿时,立刻子以更换;

(3)、密切观察创面,及时发现感染征象,如发热、伤口异味、疼痛加剧、渗出液颜色改变等,需加强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必要时可改用暴露疗法;

(4)、包扎松紧适宜,压力均匀,达到要求的厚度和范围,注意观察肢体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如肢端动脉搏动、颜色及温度。

2、暴露疗法护理:

(1)、严格消毒隔离制度。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流通,室内温度维持在28~32℃,湿度适宜,每日空气消毒2次。床单、被套等均经高压蒸灭菌处理,其他室内物品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消毒,便器用消毒液浸泡;接触创面时要戴无菌手套,接触另一烧伤病人创面时要更换手套或洗手,防止发生医院内交叉感染。

(2)、保持创面干燥,渗出期应定时以消毒敷料吸去创面过多的分泌物,表面涂以抗菌药物,以减少细菌繁殖,避免形成厚痂。若发现痂下有感染,应立即去痂引流,清除坏死组织。

(3)、定时翻身或使用翻身床,交替暴露受压创面,避免创面长时间受压而影响愈合。

(4)、创面已结痂时注意避免痂皮裂开引起出血或感染。极度烦躁或意识障碍者,适当约束肢体,防止抓伤。

3、植皮手术护理:

(1)、术前准备:受皮区术前用生理盐水湿敷。取皮前1日剃除供皮区毛发,勿损伤皮肤;用肥皂、清水清洁皮肤。

(2)、术后护理:供皮区包扎或半暴露,2周后换药,如有渗血、异味、剧烈疼痛应及时检查;受皮区包扎或暴露,保持清洁,防止受压;植皮区部分应适当固定制动,若需移动植皮肢体,应以手掌托起,切忌拉动;大腿根部植皮区要防止大小便污染。

4、特殊烧伤部位的护理

(1)、眼部烧伤:及时用无菌棉签清除眼部分泌物,局部涂烧伤膏或用烧伤纱布覆盖加以保护,以保持局部湿润。

(2)、耳部烧伤:及时清理流出的分泌物,并在外耳道入口处放置无菌干棉球并经常更换;耳周部烧伤应用无菌纱布铺垫,尽量避免侧卧,以免耳廓受压,防止发生中耳炎或耳软骨炎。

(3)、鼻烧伤:及时清理鼻腔内分泌物及痂皮,鼻黏膜表面涂烧伤膏以保持局部湿润、预防出血;合并感染者用抗菌药液滴鼻。

(4)、会阴部烧伤:多采用暴露疗法。及时清理创面分泌物,保持创面干燥、清洁;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管,并每日进行会阴抹洗2~3次,预防尿路及会阴部感染。

(四)、防止感染

1、遵医嘱及早应用抗生素,观察全身情况及创面变化,若病人出现寒战、高脉搏加快,创面出现脓性分泌物、坏死或异味等,应警惕创面感染、全身性感染的发生。应反复作细菌培养以掌握创面的菌群动态和药物敏感情况。

2、正确处理创面,加强换药,并采取必要的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3、营养支持,增强抗感染能力。烧伤病人呈高代谢状态,极易造成负氮平衡。予以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经口摄入不足者,经肠内或肠外补充营养,以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素。

(五)、心理护理

1、耐心倾听病人对烧伤的不良感受,给予真诚的安慰和劝导,取得病人的信任;

2、耐心解释病情,说明各项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使其了解病情、创面愈合和治疗的过程,并消除顾虑、积极合作;

3、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的力量,鼓励病人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鼓励病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和工作,减轻心理压力、放松精神和促进康复。

(六)、健康教育

1、宣传防火、灭火和自救等安全知识。

2、指导康复训练,最大限度恢复机体的生理功能。

3、创面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皮肤干燥、痒痛等,告知病人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清洗,水温不宜过高,勿搔抓。烧伤部位在一年内避免太阳曝晒。

4、指导生活自理能力训练,鼓励参与一定的家庭和社会活动,重新适应生活和环境,树立重返工作岗位的信心。

八、护理评价

通过治疗与护理,病人是否:

1、呼吸道通畅,呼吸平稳;

2、血容量恢复,生命体征稳定;

3、创面愈合;

4、感染得以预防,或被及时发现与控制;

5、正确面对伤后自我形象的改变,逐渐适应外界环境及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