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称它为“近十年来最杰出的音乐剧”;美国《时代周刊》形容它是“《狮子王》之后最优秀的音乐剧”。
就连一向毒舌的《纽约时报》剧评家这次都收起了尖锐的挑剔,说这是“从古至今英国创造的最令人满意、最颠覆性的音乐剧”!
获得如此高赞誉的,就是今年下半年将在中国开启巡演的英国伦敦西区原版音乐剧《玛蒂尔达》!今年11月份抵达北京!
音乐剧名称:《玛蒂尔达》《Matilda》 演出时间:11月21日—12月1日 演出地址:北京保利剧院 适合观看年龄:6
年末才上演的音乐剧,为什么小童要跟大家推荐这么早呢?因为这个剧实在是太火了!!
这部剧没来中国前,好多小伙伴们打着飞的都要去看好不容易终于盼到来中国巡演了。这不,北京站开票当天,23分钟内票房就破了百万,当天便已突破三百万…可想而知早鸟票抢到就是赚到啊!
《玛蒂尔达》不仅人气高,还获奖无数!它不仅一口气包揽了英国戏剧最高奖奥利弗奖7项大奖和美国戏剧最高奖托尼奖5项大奖,之后更陆续拿到了总计86个音乐剧奖项, 其中“最佳音乐剧”奖拿了17个!
最后因为拿奖拿得太多,一不小心就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英国国宝级音乐剧的存在,接受过英国女王的接见。
在决定是否买票前,先跟着小童了解下,《玛蒂尔达》为啥这么火!
01 原著文学大咖创造经典:不脱离现实的儿童“童话”
《玛蒂尔达》的剧本改编于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的同名小说,曾经风靡一时的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圆梦巨人》《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等都改编自达尔的作品。
罗尔德·达尔
作为英国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家,达尔的作品已被翻译成三十六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而教师们也往往把达尔的书当作向孩子介绍世界文学的入门读物。他的作品及其中的人物也已成为许多电影电视剧、音乐和诗歌的创作源泉。
可《玛蒂尔达》不是一部儿童剧,在伦敦《玛蒂尔达》是被定义为家庭剧。
家庭剧和我们通常说的儿童剧,最大的不同是:儿童是家长陪孩子看,主要参与对象是孩子;而家庭剧却是真正的老少皆宜,不同年龄层段的观众都能在剧中找到情感共鸣。
这是因为号称为小朋友写作的罗尔德·达尔,写的“童话”故事却从未脱离过现实。
《玛蒂尔达》的故事主题,一部分也跟“原生家庭”挂钩,主要讲述的是小女主玛蒂尔达在受到家庭和学校的不公平对待时,如何救赎自己以及帮助他人。
父亲的唯利是图,母亲的虚荣浮华,重男轻女的家庭观念不被父母待见,玛蒂尔达从小生活的家庭氛围,可谓是“水深火热”。
但是5岁的玛蒂尔达却不愿意就此在这样的家庭中沉沦,她讲出的第一句台词: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
这句话在全剧中极富深意,换个角度也可理解为:这是最坏的家庭,可能也是最好的家庭
就像《都挺好》中的“苏明玉”一样,不被父母关注的玛蒂尔达,反而愈发充满了勤奋读书追求卓越的动力。她身上带着的那股坚强的“韧劲”,也让她成功跳脱出原生家庭的桎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并且还用自己的力量治愈了她的老师。
可能有的大朋友们会好奇,为什么达尔要在给孩子看的故事里加入一些关于现实如此辛辣的批判和深刻的反思?
这是因为达尔想给孩子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充满美好童话色彩的世界,而是一个有温暖也有恶意的真实世界。
钱钟书在读《伊索寓言》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寓言让纯朴的小孩愈加简单和幼稚长大后很容易碰壁”。所以达尔一反儿童文学作品的常态,在紧张刺激的故事情节中还加入了更多关于现实社会、教育、心理的思考。
而达尔最厉害的一点是,他在架构一个充满挑战的现实世界时,又会用生猛活泼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幽默感给主人公重新注入力量,奇幻与现实夹杂,让人对生活重新充满希望。
就如玛蒂尔达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时,从未失去或放弃人生的主动权,即使是来自原生家庭的制约,她仍然浑身充满力量,永远散发着光和热。
大小朋友们都能从玛蒂尔达的身上,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和勇气,学习玛蒂尔达在面对这既有真善美又有假恶丑的真实世界时,也要坚定地保持一颗真善美的内心。
02 众多大咖加持,从剧本到剧团都是“出身贵族,实力雄厚”
要想把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改编成音乐剧还是有很大难度的,毕竟一改不好就可能会背离原著,受到大小读者们的排斥,所以音乐剧的制作班底显得尤为重要。
而《玛蒂尔达》确实“选”对了人,它由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RSC)汇聚了最强班底倾心打造,从编剧、导演到音乐、编舞、舞台设计,无不是星光闪耀实力雄厚!
能把这些一线大咖集结起来的英国莎士比亚剧团,实力也毋庸置疑。剧团的名称由英国女王命名,是英国最具影响力的剧团之一,剧团规模巨大,实力雄厚。剧目制作质量一向上乘,比如著名的音乐剧《悲惨世界》也是由该剧团一手打造。
强大、专业的制作班底,也保证了《玛蒂尔达》音乐剧的高品质以及对原著作品的实力还原。
不得不提的是这一群可爱的小演员们!值得每一位观众为他们的实力鼓掌d==( ̄▽ ̄*)b
饰演主角「玛蒂尔达」的这四位小演员,演技精湛,歌舞俱佳,在处理一些需要高技巧的表演时毫不拖泥带水,动作标准有力,令人叹服。用实力说话的“玛蒂尔达”扮演者们,你能相信她们的平均年龄竟然才不到十岁吗!!
这四个小女孩都是美国人,而大段的台词都使用伦敦腔,可见几位小演员们的台词功底实力雄厚。美国“托尼奖”颁给她们每人一座特别奖,还获得了英国奥利弗奖最佳音乐剧女演员奖!
这简直是人生赢家啊!不到十岁就获得了戏剧界的两项最高艺术成就…(*@ο@*) 哇~
03 从服装到各种舞台道具、机关设计,都充满了惊喜
一线大咖们的加持带来的就是舞台上各种意料不到的惊喜,从服装到各类大大小小的舞台机关设计,都足以看出剧组的用心。
比如在舞美的道具设计上,因为《玛蒂尔达》是站在孩子的视角,所以舞台上所有的舞美道具,都是为了反映玛蒂尔达眼中的世界,因此校长的形象才会异常高大。
在服装设计上也非常考究,《玛蒂尔达》剧组里有超过700件服装单品。在后台“玛蒂尔达”的衣橱里,有一整架的正统“英伦学院风”服装,包括小西装和运动服。这些校服的款式、面料等细节,都跟英国正规的学校保持一致。
这些服装不是单纯的模仿,还包含了很多的原创设计,比如剧组特意请到《玛蒂尔达》图书的插画师昆丁·布雷克为剧中学校设计了专门的校徽,每一件服装上也都手工缝制了校训和角色名。
校徽的设计跟音乐剧情节也是有关联的,那个具有震慑力的“锤子”也暗示了学校和玛蒂尔达等这帮孩子们的矛盾冲突。
在《玛蒂尔达》音乐剧中,还能看到许多宏大的“大场面”,就像是置身在魔法学校中,各种舞台机关随时触发惊喜体验。这些大场面配合着巧思设计的“小机关”,让大小朋友们在观剧时更能融入剧情中。
比如这幕小演员们唱着歌,荡着秋千,从观众头顶上划过的画面,实属观众心中的一大经典!
还有堆满字母积木的舞台布景,也让观众们过目难忘(*@ο@*) 哇~
这些积木上的字母不是随机出现的,而是有序组成一个个单词构成玛蒂尔达的世界,比如“book”、“story”等等。这些布景元素暗含的是玛蒂尔达正在用语言和文字去反抗来自家庭和学校里的“大人们”不合理对待。
04 音乐剧中关于“原生家庭”的思考:如何对小朋友采取更积极的教育方式
《玛蒂尔达》的内容主题中涉及到了“原生家庭”这个点,这也恰好是大朋友们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如何对小朋友采取更积极的教育方式”。
在玛蒂尔达的家里,“忽视”和“语言暴力”是最常出现的,但这却是不应该出现的一幕。欣赏孩子优秀的一面,鼓励孩子还需要继续努力的一面,是每位大朋友们必做的一门功课。
如果从亲子关系这层再延伸一下的话,还有下面两个关键点可以讨论下~
- 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父母关系带来的消极影响
- 母亲角色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
有学者对大学生的心理适应做过调查分析,研究表明,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很重要的。
如果因为一些特殊情况做不到这一点,也可以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比如充分的包容和接纳,为孩子提供情感上的支持等。这种“宽松型”的教养类型,有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父母关系带来的消极影响。
在研究中还提到一个关键点是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重要性。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适应起着保护作用。
受传统家庭女性角色观念的影响,由于母亲与孩子的互动更为“高频”,来自“慈母型家庭教养”的孩子(慈父慈母、严父慈母)比来自“严母型家庭教养类型”的孩子(慈父严母、严父严母)在心理适应的诸多方面都显示出更多优势。
而到现代家庭中随着女性角色的转变,女性承担了更多的社会工作,母亲工作、生活上的压力和紧张感可能也会在日常生活的互动中对孩子产生较大的影响。
关于孩子教育的课题是探索不尽的,无论是关于“原生家庭”的探讨,还是孩子的自我成长和思考,更多的答案都不妨放到《玛蒂尔达》中去观察吧!
这部内容底蕴与舞台形式都堪称完美的音乐剧,一定会用现场魅力给足各位大小朋友们惊喜!
05 温馨提示
关于交通路线:不清楚路线的大可爱们请快速收藏!
公交线路:到东四十条桥东站下,距离剧院还有350米约6min的步行路程
地铁线路:地铁2号线东四十条站B口出,距离剧院还有300米约5min的步行路程,距离很近
自驾:在东直门地段,容易堵车,停车位偶尔会出现紧张的情况,如果想要自驾的朋友们最好提前多预留出时间
温馨提示:
1、剧院里有西点、餐厅、茶室、咖啡厅,大朋友们可带孩子们看完剧去休息一下
2、剧院不允许带食品饮料进去哦~
3、最好不要带大包,因为对演出超过规定大小的包需要寄存哒!
往期精彩推荐
充满星星的海洋,会是什么样子的?这部沉浸式互动剧带你体验!
国博重新开门迎客首展“殊方共享 ”13个国家文物揭幕丝绸之路!
「不可能的展览」达•芬奇,原来你是这样的“宝藏男孩”!
多听巴洛克音乐可以增强记忆力?带你领略巴洛克古乐的魅力
百年回忆杀,《国家地理》800幅超经典作品惊艳亮相
母亲节告白|法国光影旅行剧《妈妈的歌》9个国家语言唱响浓浓母爱
想了解更多优质艺术活动推荐,欢迎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和微博!(童享艺术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