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于丹感悟东方智慧(才女于丹从容面对短板)(1)

于丹是著名教授,知名电视策划人,创作并出版了《有梦不觉人生寒》《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趣品人生》等十多部专著。

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上旁征博引,挥洒自如,一时间风光无双。

为何短短几年,于丹就淡出了公众视线?生活中她有哪些短板?回归平淡后,于丹的生活现状怎样?

01

于丹1965年6月出生于北京市西城区,父亲名叫于廉,1948年参加革命,曾担任中华书局副总经理。于丹的母亲姓张,早年学医,也是一名知识女性。

于丹感悟东方智慧(才女于丹从容面对短板)(2)

小时候的于丹与父母

于丹出生不久,父母被下放到农村劳动,她跟着姥姥在一套陈旧的四合院里生活。姥姥是旗人,早年上过张之洞办的女子中学。

她天天教于丹认字,练习书法。于丹3岁就能认字,4岁时歪歪扭扭给妈妈写了一封长信,这都是姥姥的功劳。

几年后父母回城了,于廉经常与一帮文人在家里吟诗、制印,或去离家几步远的北海公园荡舟、品茶。

于丹是家里的独生女,于廉对她疼爱有加。为让女儿感受文化氛围,每次参加聚会他都将于丹带在身边。

活动现场,父亲问于丹:三人行必有我师,你数一数身边有多少个老师?

于丹认真想了想,给出的却不是整数,一会说2.5个,一会说3.7个。

于丹感悟东方智慧(才女于丹从容面对短板)(3)

于丹与父母

父亲不解,问其中缘由。于丹说:有位叔叔说话声音太高,有位叔叔随地吐痰。她的回答逗得父亲和一帮朋友哈哈大笑。

于廉国学造诣很深,客厅四壁全是书,一有时间他就给女儿讲《道德经》《论语》,于丹小小年纪就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

为培养女儿的阅读兴趣,于廉几乎每月都给她买一摞书,如此一来很多书是重的。一次妈妈抱怨:给女儿买的《红灯记》都有7本了,这是乱花钱。

于廉不急不躁:这7本虽然都叫《红灯记》,但版本不同,有的是插图本,有的是精编本,有的是彩绘本,有的专门适合儿童看。

受父亲影响,于丹不仅爱看书,小小年纪就对书籍版本有了一定的鉴别能力。

痴书者文必工。这句话用在于丹身上特别贴切。上学后,于丹的语文成绩堪称年级的天花板。尤其是她的作文,几乎篇篇都是“优”。

于丹感悟东方智慧(才女于丹从容面对短板)(4)

早年于丹

如此一来,于丹的作文本经常被全年级传阅学习,通常一学期只上了一半,她的作文本就被磨得起了毛边。

然而于丹的数学成绩却很“拉胯”,一个简单的公式、定理就折磨得她头大。

于丹就读的是北京四中,她周围的同学个个都是尖子生。高中时于丹有了压力,眼泪汪汪地对父亲说:我要是考不上大学,你会不会失望。

于廉很开明,他这样回答女儿:只要付出了,努力了,无论什么样的结果,爸爸都能接受。

高三下半年于丹也是拼了,使出洪荒之力,硬是记住了所有的公式和重要知识点。

1982年,17岁的于丹顺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分校。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她恨不得将数学课本撕个粉碎。

02

于丹大学读的是中文专业,彻底远离了让自己头痛的数学。为释放天性,暑假期间她曾带上200元钱,远赴新疆穿越沙漠,感受戈壁的苍茫与生命的渺小。

大学毕业后,于丹又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攻读先秦两汉文学。

于丹感悟东方智慧(才女于丹从容面对短板)(5)

于丹

在菁菁校园,于丹收获了一份甜美的爱情。男友名叫季达峰,两人是大学同学。

季达峰出生于陕西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工人,他上面有两个哥哥,下面有一个弟弟。

于丹出身高知家庭,生活精致,会研咖啡豆,调咖啡,家里经常播放古典音乐,很有情调。而季达峰则不然,父母买一个黑绷筋的大西瓜或一只烧鸡,就能营造起欢快的家庭氛围。

尽管门不当户不对,但于丹与季达峰爱得很投入,于丹说这是一种对称与互补。

于丹将恋情告知父亲后,于廉有些犹豫,但这是女儿自己选的,不好直接否定,提出要见见小伙子。

第一次去于家,季达峰心里有些紧张。与于父寒暄几句后,他们聊到了各自的研究领域,季达峰一下子找到了自信,他不急不缓,侃侃而谈。

于丹感悟东方智慧(才女于丹从容面对短板)(6)

于丹与朱军

当时是冬天,北京刚下过一场雪。吃过饭后,季达峰和于丹找来扫把和铁锹,将院子里的积雪清扫得干干净净。

于家父母觉得季达峰帅气真诚,为人朴实,在心里接纳了他。顺利通过父母这一关,一对小情侣格外开心。

大学毕业后,于丹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影视传媒系当了一名教师。季达峰则在北京大学影视艺术系任教。

参加工作不久,于丹与季达峰领证结婚。在家人和同学的祝福声中,他们将校园爱情修成正果。

婚后于丹想以事业为重,过两年再考虑要宝宝,她的想法与丈夫不谋而合。一对小夫妻在各自的学术领域精耕细作。

大学里经常出现逃课现象,这让很多老师大伤脑筋。于是他们便想出手机蓝牙点名、纸飞机点名等“花式”操作。

于丹感悟东方智慧(才女于丹从容面对短板)(7)

讲台上的于丹

然而于丹上课从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她讲课旁征博引,风趣幽默,趣味性很强,每次都有大量外系学生来蹭课。

于丹除了教学,还撰写了大量高质量的论文,渐渐在业内小有名气。

03

2000年,于廉已经75岁了,他几次催女儿女婿尽快要个宝宝。于丹都以工作忙为由搪塞过去。

次年于廉因病去世,享年76岁,这成了于丹心中的痛。她泪眼婆娑问丈夫:爸爸盼了这么多年,也没等到咱们生宝宝,他会怪我们吗?

季达峰安慰于丹:谁的生活也有缺憾,我们没有虚度年华,我相信爸爸能理解。

于丹感悟东方智慧(才女于丹从容面对短板)(8)

于丹与女儿

2004年,39岁的于丹终于怀孕了,次年生下可爱的女儿苗苗。于丹最大的遗憾就是爸爸没能等到这一天。

央视《百家讲坛》的制片人万卫是于丹的好友,2006年夏天,他想请一位学者在《百家讲坛》讲《论语》。

考虑到于丹家学渊源,擅长讲课,研究生攻读的又是先秦文学,他有了主意。

万卫便将于丹约到中关村一家餐厅,说出了打算,并向她提出一个要求:讲解内容让15岁以上的人能听得懂,并从中受益。

于丹答应先试讲两期。

在试讲时,于丹将《论语》结合历代集注的注释,及自己的生活感悟,阐释得深入浅出,精彩生动,镜头后面的万卫和台领导非常激动。

于丹感悟东方智慧(才女于丹从容面对短板)(9)

于丹走上《百家讲坛》

2006年国庆期间,于丹正式登上《百家讲坛》讲解《论语》。

节目一经播出,观众好评如潮,并引发一场“国学热”。很多观众给央视打电话、写信,对于丹的讲解称赞有加。

有媒体称赞于丹是“学术超女”、“国学教母”,一时间于丹成为炙手可热的公众人物。

一个月后,中华书局与于丹取得联系,推出了《于丹<论语>心得》一书。

同年11月26日,于丹在中关村图书大厦参加签售活动。热情的读者在书店外排起长龙,队伍长达数百米。

于丹感悟东方智慧(才女于丹从容面对短板)(10)

于丹在签售现场

当天于丹签售8个小时,共售出12600册书,到最后,她的手指是麻的,手腕都累肿了。

2007年春节期间,央视《百家讲坛》推出了10期《于丹<庄子>心得》。全国无数观众在最隆重的节日里闹中取静,尽情品尝这道精神大餐。节目播出后,同样大获成功。

著名学者顾青评价于丹的讲解:阐释准确,有学术根基,内容很精彩!

随着影响力不断扩大,韩国、日本等国纷纷邀请于丹过去讲学,日本的民众将于丹称为“女孔子”。

面对媒体赞誉,粉丝追捧,于丹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她从没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始终认为自己是一名学者,只是为普及国学做了一些该做的事。

04

然而或许是文人相轻,或许是有些人出于其他目的,他们对于丹在《百家讲坛》的讲解提出异议,甚至超出了学术范围,进行人身攻击。

2007年就有人在网上发文,断章取义指责于丹,可没有激起多少波澜。

于丹感悟东方智慧(才女于丹从容面对短板)(11)

易中天、于丹、王立群、阎崇年被誉为《百家讲坛》“四大掌门”

2009年,于丹去英国伦敦讲学,因对女翻译水平提出质疑。对方心存不满,在网上撰写《于丹伦敦街头撒泼记》一文。

说于丹对酒店条件不满,3天连换3间房,还说于丹态度恶劣,呵斥自己的助理。

此文一出,引起轩然大波,一些媒体为博眼球,立马跟进,极力渲染此事。实际情况是于丹只换过一次房,因为房间在电梯隔壁,担心影响休息。

另外她去英国没带助理,根本不存在呵斥助理的行为。

然而很多人只相信无中生有的负面报道,于丹发出的声音微乎其微,几乎没有人听。

2012年11月17日,北京大学举行一场昆曲演出。演出完毕已是晚上10点,主持人请于丹上台讲一下个人感想。

于丹感悟东方智慧(才女于丹从容面对短板)(12)

于丹在北大出席活动

她接过话筒,向表演艺术家鞠了一躬,表示代表观众致敬。让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发生了,好像是有人预谋。台下竟然有人高声呵斥,让她赶快下台。

于丹始终保持君子风度,说了一句“一切尽在不言中”,随后站到后面。这就是日后网上沸沸扬扬的“于丹被北大学生赶下台”事件。

连续爆出负面新闻,于丹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此后于丹很少在媒体上公开露面。有时于丹想不明白,学术空间应该宽松自由,可以出现不同声音,但不应演变为恶语相向,人身攻击,社会舆论不应该轻易被谣言左右。

每当这时,季达峰始终站在妻子一边,他开导于丹:社会本来就很复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没必要过于纠结,我们做好自己的学问,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足够了。

这时女儿苗苗也已经上中学了,为不让妈妈烦,她生活自理能力很强,学习非常刻苦。

于丹感悟东方智慧(才女于丹从容面对短板)(13)

于丹

晚饭后,女儿经常陪于丹在楼下散步,分享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小秘密。

于丹在生活中有个短板,那就是方向感不强。在北京师范大学工作学习生活几十年,还经常找不到教室或会议室,为此她很苦恼。

季达峰和女儿乐做她的向导,经常乐呵呵地为她带路。季达峰还笑着宽慰:方向感不强也是你的优势,因为你的大脑要清除一些内存,存放更重要的内容。

丈夫的话将于丹逗得哈哈大笑。

在丈夫和女儿的陪伴下,于丹渐渐释然:自己有心爱的学术事业,有贴心的丈夫,有聪明可爱的女儿,已经得到了很多。淡看外在名利,坚守初心,就是快乐的自己。

虽然很少在媒体上露面,但于丹依然给学生上课,课余时间撰写论文,日子紧张而充实。

于丹感悟东方智慧(才女于丹从容面对短板)(14)

学生为于丹庆贺生日

近些年来,于丹还迷上了摄影,丈夫经常带着她四处采风,拍摄了许多专业级的照片。就连学校、小区里的一些平常景物,于丹也能发现其中的美,及时捕捉到自己的镜头中。

2020年,女儿已经升入高中,学习压力变大了。于丹经常给女儿答疑解惑,乐做一个教师型妈妈。

2022年5月,于丹已经57岁,依然对学术研究保持高度热忱,积极拥抱生活。对于外界曾经的误解与攻击,她早已看得很淡。

如今的于丹生活精致,言行优雅,对女儿的未来,对自己与丈夫的明天充满美好憧憬!

-END-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