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原因,平时会接到不少提问。说真的,不同人的提问能力差距实在太大了。

差距大到什么程度呢,有人的提问刚看个开头,就愿意尽全力帮他忙了;有人的提问刚打开,就想说拜拜了。

可怕的是,不具备提问基本素质的人,竟然还以为是遇人不淑,世态炎凉。完全没意识到是自己提问有问题。

长期来看,这会错过多少获得帮助、特别是牛人指点的成长机会。

所以今天就把作死的问题做一个盘点。提到的问题无则加勉,有则改之就好。

当与人意见不符合时应该怎么做(作死行为大集合-如何向他人请教)(1)

1.上来就提问,完全不懂得尊重这俩字怎么写的提问

你提问的人越牛,ta的时间就越贵。

如果你想请教一个人问题,特别是这个人是个牛人,如果你在提出问题之前,别说懂得为别人的时间付费了,你连起码的客套话都不说,上来就提问的话,这就是一个非常失败的开场了,无论你的提问质量如何。

有的人上来就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然后就开始描述问题。等等,老师欠你什么么,老师是百度么,时刻准备着回答你问题?

不回答你是应该的,回答你应该感恩。

要知道,一个牛人,ta是用无数的时间和无数的金钱,做了N多尝试踩了N多坑,才有了今天的局面的。

你想获得别人这些时间、金钱的付出形成的经验,难道是理所应当的么。回答者的感受就是不尊重人。

让人感受好的开场白是这样的,跟对方说,知道对方非常忙,告知对方自己尊重对方的时间,有空回复就好。或者直接跟人家说,能不能接受付费咨询,因为知识是有价值的。

当与人意见不符合时应该怎么做(作死行为大集合-如何向他人请教)(2)

2.什么都不说,只有一句“在吗”

有些朋友习惯性的开场白就是问一句:在吗。这么说吧,所有问我“在么”的人,我通通不在。因为,“在么”这俩字特别让人恐惧,和讨厌。

本来自己挺忙的,这时候有人问一句“在么”,问题是你根本不知道对方要问什么问题,要问多久,会占用自己多长时间。如果回答“在”,相当于允许别人打断自己的工作朝自己开火。

所以还是不在比较好。既然现在不在,之后也就没有回复的必要了。

如果你的提问,让对方不知道你要干嘛,别人也很慌好吗。

所以,如果要提问,给予别人尊重,说清楚自己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回复。

因为这样选择权就到了回答者那边。如果提问很容易回答,那回答者可能马上就回复了。如果回答者现在忙,可以自由选择晚点回复。

千万别再开场白,只说一句“在吗”了,这是很恐怖的两个字。

当与人意见不符合时应该怎么做(作死行为大集合-如何向他人请教)(3)

3.把对方当百度式的提问

这样的提问其实都不用多解释了,大家都理解。通常一个操作问题,明明百度上就能查到,非得问别人,这种问题最招人烦了。

有时候突入我就收到一个提问,问我某一个工具的具体操作怎么用的问题。自己找百度啊,或者你找这个工具的客服解决问题啊,找我干嘛啊,我又不是这个工具的产品开发人员,我怎么可能知道每一个细节的操作啊。

这种需要把饭嚼碎了喂的提问选手,说实话以后都不想跟ta再发生关系了,任何关系。因为从长期看都是坑。

4.回答起来能写三本书的提问

有时候,一个15字不到的提问,就能让我原地爆炸。这同学问,“张老师,我很迷茫,我应该怎么办?”

等等,你是谁啊?你在哪个城市?你学的是什么专业?你做过哪些尝试?你个人的兴趣是什么?你的优势自己有评估吗?目前在做什么岗位?未来的人生计划大概想过吗?

这些背景都没有,问一句我应该怎么办。难道我要从农业社会和互联网社会的区别开始讲起么。这种问题真能写三本书出来,啊不对,三本书也说不完啊,而且毫无针对性。

当与人意见不符合时应该怎么做(作死行为大集合-如何向他人请教)(4)

类似的问题还有,“微信怎么做”、“视频号有发展吗”、“怎么做个人定位”、“怎么获得流量”、“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等等这些问题。

一个可以被回答的问题,是清晰、具体的。如果一个人的问题是,自己想锻炼结构化思维,在ABC三本书中应该怎么选,这就是一个目的清晰,可以被回答的问题。

5.像机关枪一样提出一串问题

如果你真的有特别多问题要问,真的,就给对方付点费吧。暂且不说付费多少这个问题,至少你得有这个意识了。

就像前面说过的,你想获得别人通过无数时间、金钱的付出形成的经验,不是一个理所应当的事儿。

有人逮着一个不错的老师,像机关枪一样提出一串问题,几十条信息,还发巨多截图,甚至有人直接发过去一个问题文档,文档几千字跟作文似的。

真的没人欠你什么。如果你发过去一堆问题,也不提付费咨询,这就变成一锤子买卖了。当然,更多时候可能就直接被拉黑没回复了。

当与人意见不符合时应该怎么做(作死行为大集合-如何向他人请教)(5)

如果你不是像机关枪一样一次提很多问题,而是分成很多次提很多问题,效果一样。

这可不是世态炎凉,而是你自己不懂得基本的价值交换。如果你没有能交换的东西,那就付费,这事儿天经地义。

6.丝毫没有自己的思考,纯粹伸手党式的提问

什么叫“丝毫没有自己的思考,纯粹伸手党式的提问”,比如:老师我的工作是负责帮公司引流,现在在做的是音频渠道,一直没有起色,我应该怎么办。

老师是帮你指点迷津的,不是帮你把活儿干了的。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儿。

想要获得有效的回复和指导,提的问题是需要建立在自己已有的思考上的。你可以把自己做过的事情,包括已经获得的反馈写清楚。

比如,如果你做的是音频渠道,同行是怎么做的?有哪些有效果哪些没效果?别人哪些内容数据更好,你的内容选题是不是不对?别人的音频节奏是什么样的?时长多久?开场白怎么说?有没有配乐?

这些问题和数据描述清楚了,再拿着具体问题来提问,就会获得具体明确的回复。

再强调一次,老师是帮你指点迷津的,不是帮你把活儿干了的。

当与人意见不符合时应该怎么做(作死行为大集合-如何向他人请教)(6)

7.提问结束后,发了一个极小金额的红包

这是一个提问结束后作死的行为。就是给回答者发了一个金额特别小的红包。这种事儿怎么说呢,虽然没什么伤害,但是侮辱性极强。

回答者用10年、20年时间积累的经验,诚心诚意的回答了你几个问题。本来不求回报,但你发来个红包,还万千叮嘱务必收下,打开一看,6块6毛6。

合着我这么多年的经验,在你心里就值仨卤蛋。寒碜谁呢,谁缺你这几块钱买菜做饭是怎么着。

要不然你就别发红包,要不你就发一个有点诚意的红包。微信红包有一个设置很艺术啊,上限200块,再多就属于转账了。那就发200呗,这是系统能允许的红包最大值了,至少诚意满满。

还有一种情况不用发那么多红包也可以诚意满满。告诉对方你的身份,收入水平,告诉对方你尊重对方的时间,告诉对方红包不大,这已经是你可以给出的最大值了。如果你发不了那么大的红包,把自己情况说清楚,也ok。

对方真不一定收你这个红包,而且回答者也确实被尊重了。

当与人意见不符合时应该怎么做(作死行为大集合-如何向他人请教)(7)

差不多就说到这吧。

即使你已经是一个有一些社会经验的人,不再是毛头小伙子小姑娘,相信你也会常常感到迷茫和无助,这都正常。

也相信你会有这样的感受,很多时候进步,就是需要有智慧有经验的人帮你把那层困住你的窗户纸捅破。你需要的是有能力的前辈在背后推你一把,帮你走出重重迷雾。

你一定有这样的体验,很多时候推动你往前走的,就是一些“关键时刻”,你经历的事,别人跟你说的一句话。这些关键时刻实实在在的改变了你。

学会提问,不要作死,获得切实的帮助,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杠杆,说是一个个决定人生走向的瞬间也不为过。

关于提问,可长点心吧。

本节就分享到这里,文章由君哥整理所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技能干货、兼职副业兼职干货可以关注职明灯,欢迎留言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