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博山酥锅,在淄博乃至山东,是一道闻名遐迩的特色传统名吃,淄博市博山、淄川等区县更是到了没有酥锅就过不了年的地步。正月里串门,家家都有一盘自己做的酥锅,那是一种无声的较量,入口一品,自见高低之分,哪怕是一缕白菜叶子,咀嚼中对味蕾的挑战,那是美而不用多言的。
关于它的起源自然也有好几种说法。有人说,清乾隆年间,博山有一个苏姓秀才,春节期间,他邀请朋友到家中吃饭,就让夫人下厨。可是苏夫人并不擅长做饭,于是就将鸡鸭鱼肉胡乱放到一个锅里炖,无意之中却做出了一道入口酥烂、味道独特的菜肴,苏秀才头脑灵活,便谎称:“此乃我府上的祖传,名曰‘苏锅’。”也有人说,在很久以前,有一户穷人家,没钱买菜做饭,女主人只好将别人扔掉的肉骨头、鱼头鱼尾、烂菜叶捡回家,洗干净一块儿下锅,炖了大半夜,揭开锅盖后,满屋香气扑鼻,炖出了酥锅这道名菜。但是流传最广,老百姓最认同的一种说法则是:清朝初年,一位叫苏小妹的女子,无意中将肉、鸡、鸭、鱼、白菜、海带等放在一起炖制,做好之后感觉鱼酥、肉烂,味道非常好,便经常做。时间一长,邻居们也都跟着学做这道菜了。由于这菜最先是由苏小妹制作的,因此取名“苏锅”。因“苏锅”以肉鱼骨刺酥烂为主要特征,而“苏”与“酥”是谐音,人们就将其改名“酥锅”。
酥锅也是我们儿时传统的过年主打菜,几乎每家每户都要做,好像没了这道菜就不算过年。家家做酥锅,一家一个味,我最爱的必然还是母亲做出来的美味酥锅。每次做酥锅母亲都提前把海带煮好,藕、白菜、肉、葱姜都切好,在锅底放几块大一些的排骨,然后把白菜、海带、藕、炸好的豆腐、青鱼和肉等一层层放进去。吃过晚饭后把锅放到火炉上慢慢熬炖,等得犯困的我每次都眼巴巴的看着飘出阵阵热气的酥锅,在父母的催促声中恋恋不舍的打着哈欠去上床睡觉。清晨醒来,一股浓浓的香味就已经钻进了鼻子,看到母亲正舀上一大碗做好的酥锅放到桌子上。我赶紧穿好衣服,跑到桌前用筷子夹起一块放入嘴中,顿感肥润鲜美,口感不腻又足够酥软,恰到好处的打开了人的全部味蕾,真是舌尖上的难得的美味。
由于酥锅菜用料广泛,食用方面,香酥可口,再加易学好做,以至广为流传。酥锅的原料主要有白菜、藕、海带、冻豆腐、鸡、鸭、肉、鱼、排骨、猪蹄等,须依次分层摆放,调料有醋(使原料酥烂)、糖(中和诸料之味)、黄酒(除腥臊)以及香油、酱油、盐、葱、姜、花椒等。制作时先用急火烧开,然后用文火烧至肉鱼骨刺酥烂为止。离火凉透后,随吃随取。,现在,博山酥锅逐渐的形成了比较统一的做法,而且形成了加工产业,使用真空包装,装袋卖到全国各地。
,